02.26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什麼我從未停歇,卻感覺毫不幸福?


最近,各大高校的考研成績陸續出來了。今年考研人數再創歷史新高,比去年增加了50萬人,而且各高校紛紛提高了錄取分數線。


面對激烈的競爭,考研學子們真的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今天,小編收到了一位二度考研的女孩的來信,分享了自己考研前後的心得體會,從中能感受到她的成長和領悟。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什麼我從未停歇,卻感覺毫不幸福?

前不久,我的第二次考研征程結束了。

成績出來了,距離所報學校的分數線還差6分,我的感覺down到了谷底。畢竟這是自己的第二次考研了,還是沒能上理想的學校,心情非常失落。也許我註定和她無緣吧。

雖然難以接受,但是看到成績的那一刻,我其實也知道也是意料之中的。

回想起當時考試時,從第二場開始,我的心態就崩了,手心出汗,緊張到顫抖,感覺有雙無形的手扼住了我的喉嚨,讓我無法呼吸。

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什麼我從未停歇,卻感覺毫不幸福?

其實從半年前,我的狀態就不好,整個人陷入嚴重的自我懷疑中。

尤其是看到身邊的同學,讀研的讀研,工作的工作,而自己還在復讀,有種孤注一擲的悲壯。

我常常問自己:

為什麼一定要考研?為了找份好工作?為了做學術研究?


好像都不是。更多的是為了證明自己。

向誰證明?父母?同學?親戚朋友?


萬一考砸了怎麼辦?父母會不會失望?同學會不會嘲笑我?


這一連串的質問,讓我漸漸底氣不足,之前的信誓旦旦、滿腔豪情,像氣球被紮了一針,慢慢癟下來。

於是,後半段的複習,我明顯後勁不足。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什麼我從未停歇,卻感覺毫不幸福?

這種感覺非常熟悉,在中考和高考前,我都曾陷入這種奇怪的循環裡。

別人是每臨大事有靜氣,而我,剛好相反——緊要關頭掉鏈子,越大型考試越考不好。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目標顫抖,意思是越想得到某件東西、越想做好某件事,反而越得不到、做不好。

換句話說,因為太過在乎結果,反而患得患失、緊張焦慮,最終和目標失之交臂。

我就是這種人。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什麼我從未停歇,卻感覺毫不幸福?

之前我以為考試緊張是因為沒複習好,準備不充分。但是,很多老師和朋友早就提醒過我,臨近考試這段時間,知識都定型了,最終影響發揮的是心態。

經過這次復讀,我才真正發現,確實是自己的心態有問題,害怕面對可能會失敗的結果,所以潛意識裡一直想逃避。

因此,這次考完試後,我一直在反思:為什麼我很努力地學習了,還總是擔心自己考不好呢?甚至為此緊張到焦慮失眠,無法發揮出正常水平。

幾番思索,我發現自己每到大型考試心態就崩,不戰而敗,是因為我不敢失敗,不想讓父母失望,不想讓別人看輕我。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什麼我從未停歇,卻感覺毫不幸福?

回頭想想,其實自己的求學過程還蠻順利,一路從重點初中、重點高中,讀到全國排名TOP10的大學,各種榮譽也沒少拿,算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了。

但我並沒有感覺很幸福、很滿足。相反,我一直都非常不自信。

我經常感覺自己根本沒有別人說的那麼強,只是瞎貓碰見死耗子,純屬運氣!

一旦父母、老師、同學沒有及時鼓勵我、表揚我,一旦考試考砸了,我就覺得天要塌了,變得毫無鬥志,茫然無措。

從小到大,我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努力,要出人頭地,別人才能看得起自己,否則我就是個loser,不配得到別人的愛和尊重。

因此,我的意識裡深深埋下了一個信念:我必須優秀,只有優秀的人生才有意義,才配活著,才有面子。

而這個優秀的標準,是依賴於外部的認可,並不是出於我本心。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什麼我從未停歇,卻感覺毫不幸福?

以往二十多年的時間裡,我一直在別人的眼光裡尋求肯定。

父母讓我好好學習,我就拼命努力;

父母希望我懂事,我就百依百順;

老師要求無私奉獻,我再不情願也會盡己所能幫助同學;

閨蜜需要我的陪伴,我就會推掉自己的事情去陪她們……

我積極參加各種社團和學生組織,努力參加各種比賽,拿很多證書……

我從來沒有問一下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為什麼而做。

前幾天,跟男朋友鬧了點小矛盾,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肯定是我不夠好,不夠優秀,所以他不再愛我了。

我越來越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很多時候,我感覺自己像坨屎,不配被愛。

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沒有自我!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什麼我從未停歇,卻感覺毫不幸福?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一句話:

有些人,自我功能很強大,自我卻是沒有。

頓覺醍醐灌頂:這不就是說的我嗎?!

表面上看起來我們是很厲害的學霸,其實根本不是為了自己而學,更不是為了求知!

我們是為了父母的期待,為了自己的面子,為了得到別人的誇獎,甚至是為了物質獎勵。

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建立在外在的反饋上,而不是源於內在的驅動力。

於是,我們永遠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還要繼續努力,一直在追尋更高的目標,卻很少從既定的成就中獲得滿足感。

我這麼努力,從不止步,卻從未感覺到幸福和滿足!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什麼我從未停歇,卻感覺毫不幸福?

之前看過這樣一句話,我印象非常深刻:如果你對自己有足夠的瞭解,就不會因為別人給你的評價,而有不必要的情緒波動。

而我剛好相反,我從來沒有試圖瞭解過真正的自己,更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和生存的價值是什麼。

我一直活在別人的評價裡,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影響自己的心情。

當別人說我優秀,我就覺得自己潛力無限;別人批評或貶低我,就感覺失去了支撐,事情越做越糟。

如同一隻魚缸裡的魚,活著是為了給別人觀賞,靠別人投食才能活下去。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什麼我從未停歇,卻感覺毫不幸福?

前段時間,我和表姐一起吃飯,很羨慕她那種灑脫自在的狀態。

表姐是別人眼裡所謂的“學渣”,從小就不愛學習。

但是,舅舅舅媽從來沒有因為表姐學習差而打罵她、呵斥她,相反,他們堅定地告訴她:無論怎樣,父母永遠都愛她,會做她的後盾。

因此,表姐的內心一直充實豐盈,安全感充足,外界的評判絲毫不能影響自己半分。

畢業後,表姐找了滿意的工作,組建了幸福的家庭,活得堅定、踏實、滿足,很少抱怨。

看看活得風生水起的表姐,再看看自己,活脫脫一個學習機器,麻木、迷茫,像無根的浮萍。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什麼我從未停歇,卻感覺毫不幸福?

以前,我最喜歡的花是向日葵,感覺它每天都向陽生長,多麼積極!

但我卻忽略了:如果陰天下雨,沒有陽光,失去了方向的向日葵是低垂著頭、無精打采的。

直到現在,我終於明白:把生活的重心都放在外部世界,終歸會失望。

無論有沒有陽光,是否狂風暴雨,我都應該像樹一樣,把根深深地扎進泥土裡,自給自足,豐盛茂密。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什麼我從未停歇,卻感覺毫不幸福?

考研成績出來當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初中同學小雪問我考的怎麼樣,打算去哪個學校。

她一直是我的競爭目標,我不想讓她看到我的窘況,於是謊稱師姐給我介紹了個不錯的工作,所以打算去工作。

夢醒來後,我意識到其實我還是在意別人的看法的,這些慣性思維還是很容易將我帶回過去的軌道里。

不過,不要緊,我現在已經覺察到了這一點,覺察就是成長和改變的開始。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什麼我從未停歇,卻感覺毫不幸福?

後來,陸續有親朋好友問我的成績,我都會坦然回答:考的不好,打算去工作了。

不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評價,勇敢面對一切,才是我堅強和成熟的開始。

新年伊始,又到了立flag的時候,這一次,我不再立志“做更好的自己”,而是改成“更好的成為我自己”。

無論以後會不會考研成功,我都不會再為此否定自己,也不再害怕面對未知的前路。

這一次,我想跟隨自己的本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什麼我從未停歇,卻感覺毫不幸福?

萬物有翼,本自具足,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使命,我們真正要做的就是成為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不再向外尋求認可,不再等待肯定,我們來到人間一趟,應該盡情綻放,大鬧一場,然後悄然歸去。

如此,才是真正的不負韶華,不忘初心。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為什麼我從未停歇,卻感覺毫不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