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給你100萬去農村投資,你認為做什麼項目才能賺錢?

鄉村新天地


大家好,很高心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國家在大力發展農村經濟,要讓全國的貧困農民都脫貧致富。去農村投資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政府會給很多的優惠,例如:“在我們那裡的農村政府出錢建工廠,免費給小微企業使用幾年,還給企業減稅、免稅甚至還給企業適當的補貼”等等。


假如給我100萬元去農村投資,我會利用當地的特色資源,發展當地經濟,帶動當地的農民脫貧致富。

我的家鄉是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縣,我們縣有很多的少數民族,主要有布依族,苗族,回族,彝族等等。

很不幸我們縣是國家貧困縣,我們的特色資源是茶葉。我們縣主要產綠茶、紅茶、黃茶。我們每年產的綠茶都特別早,有黔茶第一春的稱號。紅茶有普安紅、布依婭雅洛、岑府土司等。黃茶有黃金芽。

我家就種有幾畝茶園,也開辦了茶葉加工廠,和其它茶廠合夥成立茶葉合作社。 我們生產的是高品質,無汙染,無添加的綠色生態高原茶。由於我們的茶葉品牌不夠出名,茶葉賣不上價格,製茶也很難賺錢,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擴大廠房和購置新的機器設備。

如果我現在有100萬元,首先我把廠房擴大,然後購置新的機器設備,聘請製茶師傅,招更多的工人,擴大生產規模,這樣就可以帶動更多的茶農脫貧致富了。







茶道兄弟


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這個問題說難回答也難回答,說不難回答,也不難回答。我們的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地大物博,各種地理環境那是應有盡有,所以全國上下的農村那是各有各的特色。我就說一說我這個地方如果給我100萬的發展方向吧。

我的老家在豫東平原,這裡盛產花生。花生用來賣錢,花生秧子是各種動物的天然牧草。那我就在我的老家搞養殖業。

首先第一步租上一個6000平方面積的土地,大概十畝地的樣子,在我這裡租一畝地大概要兩三百塊錢一年。十畝地就是兩三千塊錢一年。

第二步在地的四周全部種上花椒樹起到天然圍牆的作用,花椒樹可以育苗。花椒樹長大之後簡直就是天羅地網。任何動物進不來,任何動物也出不去。這個成本不高,應該就是1000塊錢就能搞定的事情。如果請人種的話,就再加兩千塊錢的人工費。

第三步安裝兩臺花生摘果機,安裝好之後,別人到你這裡脫花生。你不要錢,然後那個花生秧子就留給你了,一個季節,兩臺花生摘果機能給你屯200噸花生秧子,甚至更多。還要一臺抓車。大型雨布用來遮蓋花生秧子。這些費用大概要15萬上下。

接著就要上硬貨了。牛和羊,驢。三種動物任選。都是吃草的貨。就拿牛來說吧,拿出來50萬買進50頭母牛。剩下的30多萬,留作流動資金,以及搭建簡易牛棚,以備不時之需。母牛到達一定數量之後,將成幾何倍增,到時候如果草量不夠,那就再購進兩臺花生摘果機。

現在的牛羊驢價格都是十分的穩定。肉質又好又健康,根本不愁銷路。一頭牛,長大之後1萬塊錢上下左右。大家覺得我回答的怎麼樣,如果覺得還行的話,請關注我,


小白那些事


這正是我準備做的,現將把我的經驗和打算總結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深思熟慮,有長期的規劃和投入,不要急於求成,這是我年輕失敗的最大的原因。另外一點,任何事情不一定有想象的那麼好,不過高預期,過分熱情衝動。有了這些心理準備,堅持努力幾年後一定會有好的收穫!

現在國家政府支持新型的農業主體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是發展方向。整合資源,帶動更多的農民把農村優質的產品品牌化推向市場,可以加工,可以網絡營銷,可以鄉村旅遊,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城鄉溝通交流互動,實現產品增值,產業化的發展。

我現在有一個基礎母牛飼養場,有二百多畝土地,正在建一個小型生物肥廠,準備做一個以養殖收益為主生態循環模式的家庭農場。今年秋天開始以手工製作鄉村農產品為營銷推廣產品活動,從種植到加工銷售形成一個閉環,線下可以到農場參觀參與生產,也組織一些品嚐,慶祝的活動。對此我很有信心,這是我今生所喜歡和堅持的,不一定掙多少錢,做多大,能夠做好,按照自己的想法實現就是成功。另外我己經當成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無所謂成敗只是努力就好。

具體規劃與各地條件環境有關,過多詳細說明也沒必要,浪費大家時間。最重要的是關注市場,針對消費者需求提供產品,做好溝通營銷,有營銷有現金流轉,有收益然後啟動下一個目標,一定不要投,投,投,資金沒有了才反映過來。小步快跑。








張旭卓


前段時間有過這個想法,如果回老家我幹什麼可以賺錢,思索了好久,

回到農村的話主要有利的那就是土地了,地廣人稀,適合做一些養殖啊啥的,

我想到了一個在我們中北部很多地方都喜歡吃的一種昆蟲(說到這個可能有些人有不好預感了),是的,就是知了猴,在我們那邊知了猴深受人們喜愛,只有少數人不喜歡吃,而且養殖成本低,需要精力小,在網上了解了下,這個好像分為3、7、10年等,一般大家都會養殖3年猴,

養殖1,首先就是原料,土地,相信在農村這個成本應該是超低的了,我們老家農村,現在土地承包的話一年一畝地大概34百塊錢就可以了,剛開始可以包個5畝地,一年也就不到兩千塊土地租金,

2,然後就是知了猴的禪卵,這個成本也不是很高,5畝最多七八千塊(因為我不是很專業,這個只是根據網上資料推算),

3,最後就是人的成本了,培養知了猴不需要很大精力,每年應該是1-2個月的豐收月份,

4,然後就是銷量渠道,這個可以網上銷售,也可以批量銷售,因為我們這邊人喜歡吃,因此各個飯店需求量也是大的,且我們這邊吃酒席也是必備的菜品,所以還是能銷售出去的。


個人見解。而且這個是大補菜,嘿嘿

小時候差不多到了快高考的時間,就開始每天晚上拿著手電筒去家園後和小樹林,滿世界的找


沒得想說666


我的村子坐落在大山腳下,水之源頭,有豐富的山林資源,有勤勞樸實的父老鄉親,還有國家正在建設風電場,可以說是具備天時地利。

其打算是開發休閒旅遊,具體思路,讓遊客有看的,有玩的,有吃的,還要有帶的。一看,在原有山清水秀的基破上,建立富有特色的自然景觀,建一處花海,刺激遊客的視神經。二玩,建一處樂園,購置幾棟百姓廢掉的木房子,可以開設如推磨,白碓,取蜂蜜,洗澡,走高蹺,盪鞦韆等等多項娛樂性強的具有鄉村特色的農事活動。三吃,作農家菜,土雞,野味,激發遊客舌尖。叫其吃了還想吃,百吃不厭,四帶,在大飽遊客眼福,口福,遊玩盡興之後,想到給家人帶點什麼,我看這才是我的重點,這就要發揮當地百姓的積極性,於是還得辦一個農產品收購站,(農產品合作社)保證一年四季提信綠色環保產品。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加強室傳,一年一度舉辦一兩場品嚐類的大i型活動,提高知名度。


與泥有約


給你100萬,叫你去農村投資,你會做什麼?

說實在的100萬在農村投資做什麼?農村不愛護,就是種子業養殖業,還有旅遊業就這三種,我覺得100萬能做什麼?在農村其實也做不了多大的事情,要不虧本要,而且有錢賺對吧,我覺得就是開那個合作社,叫農民生產產品,我可以轉賣,這樣的話,農民也增加了收入,我也增加了相應的收入,而且我的嗯,也不會投入太多的本錢,不會本不會太高,而且不會失敗的,可能很小,因為農民嘛,都是可以欠帳的,賣完了再給錢也沒什麼問題的,只要要人家相信你有什麼問題呢?所以我覺得只有這樣做的話比較好一點,其他的如果是你投進去的話,我相信風險太大了,要不你就失敗了,要不你就賺到錢了,所以這就是一個風險問題,就看你這個怎麼想了?如果一直這麼做的話,就會賺到更多的錢,因為你的本錢的很,很小,而且本錢比較小,而且快,所以這個就是一個人的思想問題,你如果是自己去養殖種植的話,很難的賺到錢,因為現在風險市場風險太,如果考慮風險的話,我覺得不建議百萬去投資農業,因為看見上百萬很多,其實項目上其實沒多少!所以不要去貿然投資農業當然了,這只是我一個人的遇見,不代表大家的想法,謝謝家評論😝😝😝


夥伴們666


如果我拿一百萬到農村發展,下面分幾點來說說我的計劃吧。

一,找些相關資料數據來參考,做出一個生態新農村的雛形。什麼叫生態新農村呢?生態新農村是以服務業為核心來發展生態種植,農業觀光,立體農業的都市農業。農產品加工,休閒娛樂,鄉村旅遊等的農業休閒體。下一步就是選一個綜合經濟發展比較好,同時環境汙染不嚴重的鄉村來完成這個生態新農村的構想,把構想做成實際的企劃書去跟當地政府談,如果政府能在各方面都支持的情況下就可以一起做下一步的前期工作了。

二,生態新農村的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所以100萬隻能做些小項目,這時合作的重要性出來了。政府出面引資,把大財團引到生態新農村這個項目來,有了大量資金的投入就可以做下一步工作了。

三,要擴大生態種植的規模,降低成本,提高土地使用率,增加農產品產量就要將土地等生產要素適當集中使用,這裡就要土地流轉和農民 的招募(土地流轉農民獲得租金收入的同時也可以去地裡工作獲得工資)。

四,綜合鄉里原有工業和吸收一些有資金的人來分散負責一個項目(比如大棚種植,農產品的加工等等),這時,我那一百萬就可以投其中一個項目了。這是一個流通服務盈利模式,解決農產品銷售過程痛點,從中獲得服務的回報。




農村小曦曦


如果你有100萬,首先恭喜你,奔小康了。其次用100萬去農村投資,我需要負責任的告訴你需要謹慎。

農村的水比想象的深,如果對農村不瞭解,投資的項目不適合自身特長,不適合小投資項目,那麼投資100萬基本是不冒泡的。比如,在農村投資的方向基本是種植養殖和休閒旅遊等,而這些類的前期投資是需要花比較多的成本,收回投資的時期相對比較長。

但,可以去考察瞭解想投資的方向,比較農家樂、土特產等投入資金少一些的項目可以考慮。



用戶5460725676


1回農村有這樣一筆錢,首先找到區域優勢農產品,找到增收增值方向,必須得帶動老百姓創收。2找到創收的農產品與相關種植的人,能種出高品質的農產品。3農村幾乎都是農人與土地。有高品質的產品,有銷路。老百姓也願意為自己創收宜。4人員,土地,產品,技術支持,銷路全到位。建立產品品牌。為止做入長期收益。5常規事務基本現成。多數資金用於供應鏈建設,建設數據庫,在產品銷售包裝與物流上控制綜合成本讓產品更有競爭力。6嘗試產品深加工。7在數據庫中分析同類產品競爭,與可能有競爭的產品做出錯峰上市(保鮮延長成熟或種植早熟品種,錯開低迷市場)8不斷提高產品種植技術達到高品質,有品質才有生有空間,投資才能有利!


誠戀橙


如果給我100萬我不會先考慮建基礎設施,因為有些地方可能不是基礎能解決的問題,主要還是經濟問題.

1.我會首先考察當地的地質、氣候、環境情況,

2.看一下有沒有合適養殖的物種或者具有當地特色的產物,申請扶貧特色產業與當地政府部門緊密合作開發成功後把技術傳達給有意向的村民,一起努力做大

3.尋找當地可開發的旅遊資源,做吃住行一體的農家樂或者特色體驗廠結合現在的趨勢打造一個生態公園,然後把當地有特色的產品或者藝術都帶進來給與大家就業機會

所以我覺得首先還是要發展經濟與整體文化水平,有了錢大家的生活才會改變,才能去建一些便民基礎設施,提升大家的生活質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