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應對焦慮?(中篇)


如何應對焦慮?(中篇)


另外,其實我們所有人,在自已整個人生經歷過程中,也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焦慮。

比如說,我們在嬰兒時期,我們的焦慮來自於陌生人、巨大噪音、與親人分離等,如果說我們對於這些都沒有反應的話,沒有焦慮的話,就有可能就會被陌生人隨隨便便抱走、那我們如果對噪音沒有焦慮的話,一直處於這些噪音環境中,我們的身體就會被這些噪音損傷。

童年的時候,我們會對現實環境的危險、新挑戰、健康、校園、環境等這些產生焦慮,但這些焦慮它可以幫助我們去規避及躲避一些危險,比如說我們不會從幾米高的牆上、樹上往下跳,我們會擔心自已受傷,還有,我們擔心身體健康,就會飯前便後洗手,在校園裡面,我們擔心人際關係,我們就會更加的遵守規則,用心的與人搞好關係。

到了成年的時候,我們就會對社會地位、人際關係、個人表現、未來產生焦慮感,這種焦慮會幫助我們更加努力的工作,更好的協調自已的個人關係,更加註重個人的表現,以及即早的為自已打算、規劃未來,這些都是焦慮幫我們去做的一種動力。

到了老年的時候,我們就會有認知的退化,孤單、健康問題、社會功能退化等等的問題,這些擔心、焦慮就會讓我們更好的面對生活,有條有理的規劃自已的老年生活。所以說,適度的焦慮是有助於我們去應對生活挑戰的。

在遠古時代,那個時候人們所感受到的危脅大都是人身的危脅,牽扯到我們人身的安全。那現在的社會,我們開始有了多種多樣的焦慮,3、焦慮一般有三種來源:

(1)現實焦慮

(2)道德焦慮

(3)神經質焦慮

什麼是現實焦慮?

比如坐飛機,我們可能會擔心飛機失事;在一個人家裡時,可能會擔心有小偷進來;在陌生城市生活沒有安全感,還有去自然災害比較多的地方去工作去生活的話,會擔心天災人害等等,這些都是因為實際的外部世界有一些危險,所以我們就會產生一些相應的焦慮。這個時候,外部有危險,我們的大腦就會提醒我們:這裡有危險,你要注意了。這種大腦給出的提醒信號,我們就叫做現實焦慮。

什麼是道德焦慮?

實際上它也是字面上的意思,比如從小到大,我們的父母、學校、老師、整個社會會給我們講一些道理,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個事情做了以後,它是對的還是錯的?等等。

我想問一下大家,平時生活中,大家有沒有總來沒有想過壞的事情或者是做過不好的事情?如果有的話,其實這說明你的焦慮指會很高,你會要求自已一定不能犯任何的錯。這種焦慮就是道德焦慮。

道德焦慮就是我們去想一些壞事情或者是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我們的大腦就會用內疚、慚愧、老師、父母的教導話語出現,這些實際上就是我們把道德的準則內化到了我們的內心,去對我們進行懲罰,我們可能會很討厭這樣,但是沒辦法,這個就是我們長期生活的社會帶給我們的壓力,這些它會和我們內心想法有衝突有很大的矛盾,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產生焦慮,為了避免社會對自已的懲罰,這個時候,大腦就會給我們一個信號:你不要做這個事情,這個事情是不道德的。那這個就屬於道德焦慮。

什麼是神經質焦慮?

是不是說這個人就是瘋瘋酊酊,這個人神經質?其實不是這樣,神經質焦慮在我們心理學上,實際上就是你不明白自已在擔心什麼,這個就是神經質焦慮。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經歷,有些時候,你會莫明其妙的心煩意亂,這種煩是一下子揮之不去的,而且還找不到煩的源頭,自已一時半會還擺脫不了,你可能早上起來還很開心,但到了某個時候,突然就心煩意亂,這種心煩意亂可能就會讓你腦子裡一團亂麻,或者是注意力下降,或者是心情就變得特別急躁,特別容易發脾氣,類似於這種,但你根本不知道自已在煩什麼。這樣的情況,在每個人身上是很常見的,為什麼?它實際上是現實焦慮和道德焦慮的升級版,它藏得很深,藏在了我們潛意識裡了,我們意識不到的地方。比如說有些人可能內心深處會一些慾望,舉個例子,有個小女孩,她有戀父情節,她內心深處的慾望是希望能和父親一直生活下去,把母親踢開,這個是她戀父情節的一個表現,但是,她不可能有這樣的意識,把母親踢開,我要和父親一直生活,這個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合理的。所以,這種想法就不會到她意識層面,她不會說自已會有這樣的想法,但她有沒有這樣的慾望呢?那如果說她父母親關係又比較好,對她又嚴格的時候,這個時候,她就很容易產生焦慮,因為她內心的這種慾望很難去釋放出來,同時她有一些恐懼,比如她會想:我有這樣的想法,父母知道後一定會很嚴厲的懲罰我,那像這樣恐懼和慾望同時疊加在一起,很容易讓人產生神經質焦慮。所以,神經質焦慮它為的就是不讓內心的慾望釋放出來,不讓這些慾望進入到我們的意識層面,提前就對這些慾望做些懲罰。

以上這三種焦慮,基本上就構成了我們現代人的所有焦慮的來源。那大家也可以想想平時你所擔心的焦慮是屬於哪種類型的焦慮。如果說一個人很多焦慮都是來自於現實焦慮,那其實這個人還是屬於很簡單類型,她的這些焦慮還是很好處理的。比如說,我擔心飛機失事,那我就儘量減少坐飛機;我擔心不安全,我儘量避免去那些危險的地方;這種現實焦慮是比較好處理的。

那道德焦慮呢?這個處理起來可能會更難一些,神經質焦慮就會更難一些。一個人,這三種焦慮基本上都會存在,但三種焦慮的比重不一樣的話,那處理起來就會不一樣。後兩者基本上屬於焦慮障礙了,象這樣的話,就需要去做相應的心理治療了,在這裡,我們不擴展這方面的話題。

今天之所以開設這門【如何緩解疫情之下焦慮情緒?】心理學公益課程,主要想讓大家在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中,學會理性看待這次疫情以及站在心理學的角度,正確認識瞭解焦慮,而從樹立起一份戰勝疫情的決心!


右象限雨潤

國家高級理財師

國際註冊心理諮詢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