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北洋水師敗,為什麼清朝敗了?

CHL318


李鴻章一人之敗成一國之敗,體制之敗!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了,中國的國門被西方打開了。

1853年,日本國門也被美國的佩裡艦隊打開了。

平定“太平天國起義“後,清政府走上了“洋務運動”之路,而同期的日本,走向了“明治維新”之路,但“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相差甚遠。“洋務運動”只是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口號是”師夷長技以自強“,只是學別人的技術,統治者骨子裡還是認為自身制度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優越性,只求船堅炮利,捨本逐末。“明治維新”三個口號:“殖產興業,文明開化,富國強兵”,是日本對西方列強的全面學習,從文化、政治、經濟、國防體制的根本上改革,綱舉目張。

乃至甲午一役,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舉凡三十年洋務成果一觸即潰,一國之敗成李鴻章一人之敗,日本贏的雖有僥倖,不亦大勢使然。

甲午後,清政府賠償日本白銀兩萬萬兩,日本全數用於興辦教育,提升國民素質,這才有了後來日本的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