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黃賓虹花鳥畫賞析

 

黃賓虹花鳥畫賞析

“寫生”自然也是黃賓虹在山水和花鳥畫中的重要部分。

“黃賓虹當場寫生性的東西往往是線性的,經常在西湖棲霞嶺一帶邊走邊畫,拿著很小的本子,一支鉛筆,後來看到黃賓虹寫生的作品多了,就會發現他其實往往既是對景寫生,又不是對景寫生,山川都不一定是具體針對性的一模一樣的去寫生,這個概念和我們現在說的寫生是不一樣的,他在寫生的過程中其實很快的把自己的主觀性和客觀性結合在一起,這才是黃賓虹在山水創作中的寫生,等於是先生自己的印象創作,但是具體到花鳥畫中這個寫生的概念又和山水寫生不一樣了”,吳山明說到黃賓虹的山水寫生與花鳥寫生的不同。

黃賓虹花鳥畫賞析

 “黃賓虹的花鳥寫生比較尊重一點花、植物本身的狀態,其實看他的植物多數是整株的,折枝的東西不多。蟲鳥的作品中,經常會有一些我們在書上可以看到的原型,基本上都是黃賓虹臨摹的,很少是寫生的”,在黃賓虹的花鳥畫中,基本上是一個這樣的臨摹和寫生的情況。相比較與山水的“以自然為極則,我即自然”的方式,黃賓虹的花鳥畫比較注重寫生和臨摹,同時在繪畫的過程中不斷的嘗試和實驗新的技巧和方法。把文人的深厚學養和藝術家特有的細膩敏感都滲透到作品中。

黃賓虹花鳥畫賞析

也正如鄭竹三所言,黃賓虹看似在不經意間創作出的花鳥作品,其實也蘊含著黃賓虹在“山水世界”中的特點。八十五歲由北平南返杭州前後,與他同時期的山水畫相同步的是,金石用筆也在他的花鳥畫中,筆意在“剛健婀娜”間,設色爛漫穠麗。同時,也正如黃賓虹在草書作品中融入“隸意”一樣,他也時時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元人花卉中的簡勁古厚。

黃賓虹花鳥畫賞析

黃賓虹在年輕之時曾經來到揚州,購買了宋元繪畫約三百幅,潛心研究宋元繪畫,這也正是吳山明在採訪中所說到的,見過大量黃賓虹臨摹的宋元花鳥習作的原因所在。早年間黃賓虹的花鳥畫受到揚州著名畫家陳若木的影響,在臨摹宋元花鳥畫的基礎之上,同時又繼承了明沈周等人的理念,用草書筆法和水墨或色彩來渲染表現“物物有一種生意”的寫意路徑,而這也正是黃賓虹花鳥畫中和宋元不同、並且進行創新的表現。

黃賓虹花鳥畫賞析

“黃賓虹的花鳥,我形容為天趣、自然,但同時清氣中融入著古厚、沉、凝”,研究黃賓虹的著名學者童中燾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而黃賓虹花鳥作品中的“沉與凝”正是來源於他的山水作品中的墨法,最為獨特的是把山水畫創作中的“漬墨法和破墨法”運用其中,尤其妙在“淡破濃、水破墨、水破色”。

黃賓虹花鳥畫賞析

 在這種別開生面的用墨法中,黃賓虹把花卉對象放置在雨後和晨露中,用宿墨藉助水分滋潤,配以筆尖的剛柔相濟形成特色。

黃賓虹花鳥畫賞析

而“點染寫花”更是黃賓虹花鳥畫探索中的一個重要嘗試。在黃賓虹90歲時的一幅《芙蓉圖》中題道:“以點染寫花卉,含剛健於婀娜。”黃賓虹以簡潔而清朗的筆墨把芙蓉的秀麗和枝葉表現的淋漓盡致,筆墨的濃淡乾溼,用筆的老辣蒼拙,葉子的勾線在隨意中流露出功底的深厚,畫面中線條與書法的用筆同出一轍。黃賓虹的書法得益於鐘鼎及漢印。他的花鳥畫剛健婀娜,是其用筆之道,所謂“柔內含剛,虛中運實。”這也就是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楊成寅所講的隱藏在“太極”裡的中國畫的秘密。

黃賓虹花鳥畫賞析


黃賓虹花鳥畫賞析


黃賓虹花鳥畫賞析


黃賓虹花鳥畫賞析


黃賓虹花鳥畫賞析


黃賓虹花鳥畫賞析


黃賓虹花鳥畫賞析


黃賓虹花鳥畫賞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