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作為90後,怎樣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狀況和收入?

週週漢漂記


副業吧太重要了。現在這社會除了富二代誰都缺錢。微商做的人太多了,做的好的也太多了?朋友圈被代購和代理淹沒。現在到了人盡皆微商的年代了。真的賺錢的又有幾個人呢。大都是零花錢。有所謂的團隊的堅持下去就不不錯。我們個體就慘了,做把不賺錢又揪心市場拓展不開,不做把工資又低又想著能多賺一點是一點……



謝小開


那我自身舉例吧。我是98年的。說下來現在已經23了。沒有想到日子會過的這麼快。轉眼就到了。以前還一直認為自己是個孩子。

以前家裡的條件不錯。導致自己有些任性。上班也有2年了。換了好幾份工作。都覺得不盡人意。

直到去年。在老家的時候。因為晚上吃什麼跟父母不是好臉色。氣沖沖的回屋了。無意間聽見了父母的對話。給我的感觸特深。具體是什麼話我就不說了,也就是那個時候吧。決定要好好的上班。

後來就開始踏踏實實的在我們公司上班,工資沒有太高。自己覺得這也不是辦法。後來用了半年的時間。自己一直在網上學習。做了一個副業。在網上做一些簡單地文案。

當代90後最大的問題,我覺得是懶惰,也可以說是想法特別大,行動幾乎沒有。拒絕拖延。有空多學習,至於向網上說的什麼關掉朋友圈之類,我覺得一點意思都沒有。正所謂松張有弛嗎。不可能一直在學習,這樣你的神經是受不了的。





凡九思


作為一個90後,真的壓力山大,畢業沒幾年,口袋還沒攢點錢,就遇到房子漲價,隨便一套房,月供都得5000,工資除了還房貸,啥也幹不了,緊接著還有結婚生孩子,一個一個“大項目”,壓的你喘不過氣來。

所以你問如何提高收入,我就用去年流行的一個詞來回答,副業剛需,現在的90後真的很需要副業來支撐,每天上班的工資也只夠溫飽而已,一年忙到頭,一分錢沒見著,一旦遇到點突發事件,真是手足無措。

當然這個副業也很有講究,如果你有一技之長,比如設計,寫作等,可以利用下班時間和別人直接交易,這樣不會影響上班,如果什麼都不會,就得自學,90後還年輕,學習能力強,多花些時間是可以學好的,我個人的建議是學做自媒體或者電商,不需要多少錢,門檻低,只要你用心,都是能學好的。

想要收入高,還是得自己努力,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坐著等,等來的只會是陷阱。


一路有書


​第一,自己如果有一些存款的話,可以選擇一些信得過的理財產品。有些理財產品收益很高,但是安全性很低,所以對於這類的產品還是不要選擇。

​第二,週末如果有休息的話,可以選擇一些兼職來賺一些外快。

​第三,自己的現有工作假使工資太低,然後自己也不大喜歡的話,可以選擇換一個工資高點的工作。

​第四,創業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最後用少一些錢去選擇創業,還有就是選擇自己熟悉的行業。

​第五,在沒有辦法再額外增加自己收入的時候,要減少一些家裡不必要的開支。

第六,收入低會讓人的情緒低落,注意要調整自己的狀態。樂觀地面對生活,機會有時候是為樂觀的人準備的。



咖啡加珍珠


歲月蹉跎.時光如俊.科技在進步.時代在改變。80後時代已經過去.主要勞動力輸出是在90後、00後.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俗話說得好.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但是老一輩的大多都是隻留個坑.就看你怎麼把樹栽好不倒.90後負債累累.00後也差不多.一線城市月薪兩萬多才勉勉強強.月供房貸、車貸、各種借貸。總之要想提高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那就多學知識.多學一樣本事少去說一句求人的話.[害羞]



豬養肥了


這個問題下面集中體現了新三座大山重壓下的90後的焦慮,在下試圖用學到的經濟投資知識,貢獻一點個人的分析,為知友們盡綿薄之力。

先說結論,攢錢是必要的,也是有辦法的。

1、生命週期假說證明,在工作上升期儲蓄是必要的

攢錢,也就是儲蓄,是個人財富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經濟學裡面有一個重要的理論,叫做生命週期假說【1】,生命週期假說認為,從一個人的一生來看,收入水平呈現倒U字型,收入隨著參加工作積累經驗而逐漸上升,在中年達到峰值,然後隨著年齡增長,精力下降而下降,直至退休依靠退休金支撐萬年生活。也就是下圖這樣一個趨勢(圖片來自博客economic help)。

這個理論雖然推導很複雜,從直覺上很容易理解:學生時期,學費需要家庭支持或者勤工儉學,只有少量實習期收入,現金呈現淨流出;隨著參加工作,升職加薪,收入增長,如果支出總體保持平穩,則現金呈現淨流入;到了職業生涯的末期,精力下降,家庭責任的牽絆,工作時長下降或者效率下降,導致收入下滑,然後退休之後,現金流只剩下退休金,又回到了現金淨流出狀態。為了達到生活質量總體不變的目標(消費支出水平平穩,在上圖中體現為一條直線)則必須用中年的儲蓄填補學生時期和退休時期的缺口。

把這個模型用到生活中來,在2019年,90後這一代人最年輕的也邁入20歲的門檻了,多為大學在讀或者已經工作,最年長的已經奔三,如果不讀博士基本上工作經驗接近8年,是公司的主力員工,也升職到一定水平,在這個人生階段,多數人是已經結婚生子組建家庭了的,在這個時期,儲蓄的必要性凸顯,因為此時在倒U型的頂部區域。

2、在工作上升期需要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

在我看來,在現在中國,消費主義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五六十年代的人身上的勤儉節約的習慣已經隨著物質生活的富足而被扔進了歷史的故紙堆。從學生時代,金融機構就開始盯著你的錢包,看看現在大學生信用卡的滲透率就能明白。

由於年輕人對流行事物敏感,沒有獨立生活的壓力,同時自制力偏弱,容易超前消費。我在大學階段就聽說「錢是賺出來的、不是攢出來的」這樣的洗腦神句。信奉這類哲學的人,很多時候成了月光族或者卡奴、甚至陷入現金貸的漩渦。

我親眼見到我身邊的人,由於父母比較寵溺,為了最新的手機、電腦和衣服、鞋子、包包,刷爆了幾萬額度的信用卡。在工作之初,仍延續了大手大腳不儲蓄的惡習,在工作幾年之後,仍是由父母補貼家用。突然,飛來橫禍,家裡的頂樑柱失業了,現金流斷裂,由於自己沒有儲蓄,同時消費習慣很難改變,而因為債務問題一夜白頭。這雖然是一個偏極端的案例,但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了良好的儲蓄和消費習慣的重要性——如果能夠在工作之初,養成良好的儲蓄習慣,未雨綢繆,在外部衝擊來臨之時,就不至於現金流斷裂。

3、對於儲蓄的幾個小建議

在工作階段,強制儲蓄,量入為出,雖然很難,但是這個是必須的,這裡一個比較簡單的經驗規則,是至少將10%的收入作為強制儲蓄,投入各類的理財產品。除非你是自由職業者,否則,你的五險一金就是強制儲蓄的一部分。

公積金雖然可以被提出來用於交房租,但是如果還是打算結婚、準備買婚房,我個人認為還是不提取出來為好。我座標在上海,身邊的普通人的經歷是,交了多年公積金,然後小夫妻兩個人一起把公積金拿出來,再向親戚朋友借一點錢湊首付,即使貴如上海,剛需仍然是可以置業的。從上海二手房成交數據看,成交最活躍的是300-500萬這個水平。目前市場情形看,房價單邊上漲已經不可能了,2019年上海二手房價格其實是有10%左右的跌幅,而且2020年的預期仍然是緩慢下跌。這個時點上,剛需族是需要上車的。如果你沒有含著金鑰匙,那麼要上車,強制儲蓄是必須的選擇。

資產配置要點在流動性、安全性和收益性。其他答案裡面有在說,資產配置的4321原則:40%做低風險投資,30%做中高風險投資,20%進行保險保障,10%滿足流動性需求。這個原則,其實是來自於標普的資產配置理論,是基於家庭的。對於90後的年輕人,在20-30歲的階段,收入水平並沒有那麼多,多數人也沒有很多資產可以做配置。我個人的觀點,是對強制儲蓄的那一部分進行簡單配置。

3.1流動性需求:

流動性需求是強制儲蓄部分最重要的需求之一。這個需求就一定程度上篩選掉了很多變現難度很大的產品,從題主的操作看,存貨幣基金在流動性上面是沒有問題的。

3.2安全性需求:

對於強制儲蓄部分,本身是用於支撐未來的開支的,那麼對於本金永遠損失的風險,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原來銀行存款是剛兌的,現在出了存款保險制度,剛兌也在弱化。上半年某銀行剛剛因為資金被大股東違法違規佔用形成逾期,長期難以歸還,甚至出現了嚴重的信用危機,給所有的金融機構都上了一課。但是,個人相對於機構來說,有一個好處,就是資金量小的情況下,能夠獲得存款保險的支持,只要你的存款金額在50萬以內完全可以放心去買。關於存款保險,我之前還寫過一個答案,有興趣的知友可以在尾註【2】鏈接裡去看看。

3.3收益性需求:

對於年輕人的資產配置,有一個經典的經驗規則叫80歲規則:用80歲減去你的年齡,就是你股票配置的比重。也就是說,餘錢應放在股票,因為股票相對於固收類投資,期望收益率高,由於年輕人的投資期限長,複利能夠帶來可觀的價值提升。

對於股票投資,我強烈不推薦自己去炒股,而是用指數ETF定投。現在可投資的指數其實很多,除了部分發達國家市場的指數基金,基本都是可投指數,還有行業指數,對於指數基金投資,很多投資基金大佬都寫了書,我就不贅述了,如果有知友需要,咱們另外開題再說。

對於固收類投資,貨幣基金我其實不推薦,由於政策為了保證貨幣基金的安全性,對貨基投資範圍有嚴格限制,很多貨幣基金收益率其實不算高,甚至跑不贏通脹,這時候,有必要去尋找一些收益率高一點的替代品。

比如我最近了解到平安的“108財神節”活動,好多理財、保險產品活動期間優惠讓利。其中理財板塊有一個平安銀行出的產品,天天成長系列,從流動性來說完全是T+0,如果你用平安銀行的儲蓄卡綁定支付的話,收益率會高几十個bp, 如果你存習慣投貨幣基金,那不如投這個試試。而且,平安銀行除了類貨基產品,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可以按照自己的投資偏好和現金流安排去選擇。


樂娜多


首先我認為目前我們90後有很多工作都可以去做,你有能力的時候,別人給你機會你把握住了,機遇來了。你沒有能力的時候,別人給你機會你也只有學習的機會,讓自己長長見識,時間久了你也有了能耐了。

我們在工作的同時也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不能眼高手低。在生活中也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要有規律。多堅持鍛練,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和工作。

在工作中自己還是要有一個規劃,定一個小目標。人只有朝著目標前進,才能知道自己腳下的路該如何走。





小龔G


可以考慮自媒體 拍一些視頻或寫寫文章,要是自身有能力可以去理財,其次就是自己行業有關的證書或學習其他方面的技能,也許你有千萬分之一的概率可以投注福利彩票行業,休閒的時候可以學習廚藝。不過現在行業管控嚴格可以選擇環保方面的工作


小蟻挺懸南徐


想像一下你心目中期望的自己五年後的樣子,是在哪裡,穿什麼樣的衣服,開什麼樣的車,住什麼樣的房子?具體到頭腦裡面有清晰的畫面。

然後,你再想想,要怎麼做才能實現這個五年期的目標?想一切你能想到的辦法,不要侷限於你現在的眼界,可以參考互聯網的例子。

最後,找到和自己的能力、興趣愛好最匹配的方法,不要猶豫,just do it !

不要害怕失敗,通過不斷試錯獲得的成功更穩固。

如果沒有方向,可以找一個目標職業厲害的師父帶。

任何可以讓你節約時間成本少走彎路的學費都不要吝嗇,只要努力,你得到的遠比你付出的學費多。

無時不刻都要相信自己,加油!


七零後眼鏡大叔


目前整體經濟情況不容樂觀,90後中還有大部分群體都是“月光族”,更是捉襟見肘。這個時候,首要的一個問題就是重新審視自己的理財觀,要知道這個是最難完成的。經濟上“量入為出”是關鍵之所在。生活狀況的改善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收入的提升要兼顧主業與副業,但仍要以主業為核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