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 200多年前井陘就有“特快專遞”,您知道嗎?

在井陘縣秦皇古道旁,坐落著一座保整的驛鋪——立鄙守路,堪稱是中國古代封建專制統治下官方文書傳遞的活化石。它與蘇州橫塘驛遺址、河北省懷來的雞鳴驛並稱中國古道三大驛傳建築。

據考證,立鄙守路驛鋪,建於清嘉慶年(1811年),距今200多年。有道光年間陝甘總督那彥成撰寫的《平安州東路修治石道碑》碑文為證,路旁崖壁上還鑲有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修路碑刻一塊。它建築堅固精良,造型別致,具有井陘山區的建築特點,而且格局合理,建築裝飾雕刻精美。門前水池,既是消防用水的應急水源,也是隔離古驛道與古驛鋪之間的保護設施。這座驛鋪為何叫“立鄙守路”呢?

200多年前井陉就有“特快专递”,您知道吗?

在《國語·周語》中記載:“列樹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意思是栽樹成行,標明此處是道路,途中設置館舍,接待過往的信使與官員,這是周朝就已制定的交通法規。鄙,是距離國都很遠的地方,古時稱五十里為近郊,一百里為遠郊。鄙是距離國都五百里的地方,在遠離國都的地方設站接待過往信使與官員,這就是“立鄙守路”的意思了。

200多年前井陉就有“特快专递”,您知道吗?

在秦皇古道古驛鋪石屋的展室裡,依然保存著火票護封,印有火票章的800里加急封套,相當於今日的“特快專遞”,是當時官府及軍政衙門傳遞軍情或重大事情的專屬憑證。

200多年前井陉就有“特快专递”,您知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