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媽媽們,你們讀過最好的育兒書都是什麼?

銘月媽咪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不是一名媽媽而是一名爸爸。我堅信的理念:育兒絕對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爸爸也有非常重要的責任。需要父母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進步。養育孩子的過程其實就是在重新打磨我們自己。我推薦一些好書。

1.《童年的秘密》

豆瓣評分:8.7

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是我們要尊重孩子的本能,尊重孩子學習的規律,尊重他去探索這個世界。對他保持足夠的尊重,把他當作大人一樣對待。這時候,你發現孩子完全可以成長得非常陽光、健康、開朗。

2.《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豆瓣評分:9.0

這本書的作者認為教育孩子的三個要素是:第一是信任,第二是自由,第三是愛。這本書的出版帶動了中國家庭教育市場的繁榮,人們看見了家庭教育的力量,發現孩子與孩子的差異不是選學校的差異,而是家長的差異。

3.《正面管教》<strong>

豆瓣評分:8.7

這本書1987年問世,現在依然暢銷不衰。所有父母都應該學習溫柔而堅定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既建立自己內心的愛和安全感,同時又能夠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規則,讓孩子依天性健康地成長。

4.《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豆瓣評分:9.0。

這本書分析了父母與孩子相處的幾個典型誤區,然後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情感引導"來給孩子埋下一顆愛的種子;接著觀察和體察孩子的感情;然後,引導孩子接下里應該怎麼做;最後,孩子做對的時候,一定要表揚他。有個觀點我非常贊同:培養孩子最重要的時候

不是在他做錯事的時候,而是在他做對的時候。

5.《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

豆瓣評分:9.1

這本書首次出版距今30多年了,最新的修訂版2012年出版。該書本翻譯成了30多種文字。這本書教會我們理解孩子的感受、和孩子合作、懲罰和獎賞孩子以及處理憤怒的方法。讀起來很容易,希望大家通過學習,一起成為一個善於與孩子溝通的人,家庭的氛圍就是通過能力的一步一步提升在建設的。希望大家都能夠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分享一個原理: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是和孩子建立情感交流的機會;孩子做對事的時候, 是塑造孩子行為的機會。

6.《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

豆瓣評分:8.1

作為父母我們知道不應該對我們的孩子吼叫,偶爾也想改正,但多半都會功虧一簣,反而加深了孩子與我們之間的衝突和矛盾。本書針對各種原因,作者分享了很多不吼不叫的策略和工具,以減少家庭衝突,促進合作、尊重和相互理解。世界的和平始於家庭,我們如果努力把自己的家庭經營得更好,世界就會更加和平了。每個人的一吼一叫都和世界和平相關。願我們都能夠儘快學會不吼不叫,也能做讓孩子跟自己平靜合作的好父母。

7.《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2》

豆瓣評分:8.8

社會能力就是孩子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能力。舒爾博士提出的“我能解決問題”法,以教給孩子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思考技巧為核心,在長達30多年的時間裡,在全美各地以及許多其他國家,讓家長和孩子們獲益匪淺。希望我們讀了《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後,開始慢慢地改變。讓孩子自己去做主,讓孩子自己來學會解決問題。我們給他更多的提問,給他更多的支持,幫助他學會各種各樣的詞語,幫助他體會各種各樣的情感。利用書裡的各種小遊戲來改變家庭,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地改變,我們的世界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總結一下:育兒書籍有很多,不乏很多經典之作,建議要去選讀哪些暢銷了幾十年的國外經典之作,國內還有一些書也很好,像孫瑞雪的代表作《愛和自由》、《完整的成長》、《捕捉兒童敏感期》和上面已經提到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該書的作者出版了第二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2:自由的孩子最自覺》。有些書不太好懂比較晦澀,略有枯燥。可以試試讀一讀近期出版的國內書,讀起來很輕鬆也會受益頗多,年糕媽媽的《你的親子關係價值千萬》,樊登的《讀懂孩子的心》。


育兒沒有固定的套路,也沒有什麼解決所有問題的辦法。好在書籍會給我們提供非常好的指南。我非常贊同的一句話:我原以為是孩子之間的差異,其實是父母之間的差異。有的父母可以做到高效的陪伴,和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不玩手機,哪怕只有10分鐘;有些父母把孩子完全交給冰冷的屏幕,最後又責罵孩子過度依賴手機,只能用手機讓孩子安靜下來,陷入惡性循環;有些父母看到別人小孩幾歲能背詩能識字,而沒有看到別的父母每天親子閱讀已經持續好幾年;有的父母有焦慮,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不停的報班,反而自己不去學習,不去進步,也做不到積極引導。有一句話很重要--“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既然是複印件,有問題就要找原件。


書很多,未必都要讀。為人父母要謹記的是要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同情、鼓勵、無條件的愛、價值觀,還有熱愛學習的探索精神,這些會使孩子們獲得人生技能的鍛鍊以及健康的自我價值觀。

最後,書還有很多,還有沒有提到的在評論裡說,有不同意見的也可以交流。


浩爸育兒


媽媽們,你們讀過最好的育兒書都是什麼?

我大概跟別人是不一樣的,我讀過最好的育兒書就是各種育兒論壇。

<strong>從孕期到現在我一直堅信每個孩子的差異性,沒有哪一本育兒書是可以解決所有育兒問題的。在三歲前可能他能有個健康的體魄是我最看重的,身心的健康才是給未來打下的結實基礎。所以三歲之前我一直是沒有完全依賴哪一本育兒書。

一、差異性

孩子前三年的成長最讓人頭疼的就是身體上的問題,隨時隨地都會發生之前沒有遇到的問題。這時候不能單靠某一本育兒書。多多逛逛論壇,看看大家在遇到這些問題時是怎麼做的,綜合大家的經驗找到最適合自己孩子的。

二、實戰性

現在很多育兒類的書籍是可以直接給到我們處理各種育兒問題的辦法,但是具體的實施並不是像書上說的那樣簡單,客觀因素太多了,如果期間長期受挫得不到有效解決,完全可以打擊大家的積極信念。我是真的很喜歡逛論壇,因為論壇裡有我所有想解決問題的辦法,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各自分享自己的育兒期間遇到的客觀因素,現在的媽媽多多少少都會看相關書籍,書裡面缺的就是客觀因素的解決。

總結:養孩子其實不用特備的小心翼翼,我們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和孩子都能在輕鬆的氛圍中成長。不要單一的靠某一類書籍去判定自己育兒行為的對錯,現在的媽媽太需要被肯定了,外界的批判聲音太嘈雜,內心滿足被認可的媽媽才能養育出最陽光有愛的孩子。


欣若繁花


首先,先確定您的孩子是多大年齡段的,然後為孩子的年齡段來量身定製閱讀計劃。

其次,說一下閱讀的重要性。閱讀對於一個孩子非常重要和關鍵,從我女兒一出生,我就每天會給孩子不停的講睡前故事,因為我是做家庭教育培訓的,有時候經常出差,就算在外面的時候,我也會視頻給孩子讀故事,有時候,晚上回家了,孩子睡著了,我就對著睡著的她講,有時候我知道她聽不懂,也知道她睡著了可能聽不見,但是,堅持去講,因為我知道,我一定會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同時未來孩子的閱讀量一定決定了這個孩子的格局和見識。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有多大取決於孩子從小到大的閱讀史。

第三,推薦書單 我一般買書就到噹噹網,因為會打折,而且保證正版。

0-3歲 《鼠小弟的小背心》《米米愛模仿《大象雜技團》《小玻在哪裡》《好餓的毛毛蟲》

3-4歲 《你一半,我一半》《拔蘿蔔》

《數數看》《大衛,不可以》《我就是喜歡我》

4-5歲 《四大名著》插圖版 《巴巴爸爸》《神筆馬良》《媽媽,買綠豆》

5-7歲 《大頭兒子小頭爸爸》《三隻小豬的真實故事》《巨人和春天》

1-6年級《神奇的校車》《中國神話故事》《千字文》《三字經》《弟子規》《成語故事》《第一次發現》《十萬個為什麼》

希望能幫到您!


江湖遊俠34507472


寶貝今年四歲,現在已經開始給她接觸一些有聲讀物,鑑於中國傳統教育缺乏對幼兒樹立財商方面的教育課程,結合我的寶貝年齡及實際領會能力已經較好,我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始和寶貝一同閱讀《小狗錢錢》這本理財啟蒙書籍。

《小狗錢錢》書中介紹了小女孩吉婭和一隻名叫“錢錢”的拉布拉多狗之間的小故事,從小狗錢錢成為吉婭的好朋友後,吉婭逐漸學會了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一定的酬勞,她還建立了自己的夢想儲物罐、夢想相冊,還和小狗錢錢約定每日寫成功日記,故事內容生動有趣,雖然不能立刻對孩子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一定是樹立孩子理財意識的最佳書籍。



大內蒙的小元寶


我是一個二胎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在育兒的過程中,我們經常會出現焦慮併產生自我懷疑,無法分辨教育方式的對與錯,這時候,除了向有經驗的媽媽們取經外,還有一個途徑就是讀書。

事實表明,多讀育兒書有助於提高媽媽的親和力與育兒能力,所以,媽媽們一定要多讀書,在此,向你推薦我讀過並覺得還不錯的幾本書。

1、《父母的語言》——達娜·薩斯金德(美國)

這本書建議孩子剛出生時就可以買來看看,因為這裡面講了大量如何利用父母的語言來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如何優化大腦的親子溝通方式。

父母只要讀完這本書,就知道孩子的“起跑線”到底在哪裡,也懂得了對孩子早期教育的意義,相信讀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原來早期教育對孩子有著這麼大的益處!非常值得推薦!



2、《孩子:挑戰》——魯道夫·德雷克斯(美國)

這本書適用於各個階段的孩子,裡面有大量的例子,通俗易通,讀起來不費勁。書裡面主要介紹如何讓孩子遵守規則、承擔責任、贏得合作以及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等。

讀這本書時,我把很多方法都試用在家裡的孩子身上,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書裡的方法實用性很強,建議媽媽們可以買來看看。



3、《正面管教》——簡·尼爾森(美)

在教育這件事上,我們經常對孩子說“你不要”,卻很少說“你要”或“如何做才能”。《正面管教》之所以叫正面,就是讓父母用正面的溫和而堅定的信念教養孩子,這本書會一步步教我們如何做才能既不嬌縱也不嚴厲。非常值得讀的一本書。



4、《不管教的勇氣》——岸見一郎(日本)

很多父母經常會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必須按自己的指令去行事,如果稍一反抗,就會被貼上“不聽話”的標籤。通常父母有了極大的控制慾望,他們教育出來的孩子要麼懦弱無比,要麼叛逆不堪。

這本書顛覆了傳統觀念,讓父母做到真正“放手”,深入淺出地總結了簡單切實的育兒之道,比如,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如果賦予孩子生活的勇氣等等。



5、結語

以上幾本,是比較有代表意義的,每本書的可操作性都相當強,相信你看完以上幾本,會對育兒有著更深入的瞭解,同時也會改變現有的教育方式,你會發現,原來教育可以很快樂,原來不吼不叫的感覺這麼好。

所以,媽媽們,當你還在為家裡的小惡魔頭疼時,不要總在自責與懊惱中不斷掙扎,而是要做出改變,做出改變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讀書,相信讀完這些高質量的育兒書,會讓你育兒之路更加輕鬆,更加暢通無阻!

我是熊媽,兩男娃的媽,關注我,帶你一起讀更多的好讀!


熊媽碎碎念


讀過幾十本育兒書,有一些心得想分享給大家。

1,首推《P.E.T.父母效能訓練》,強烈五星推薦,實戰技巧性育兒書籍,豆瓣評分高達9.1,是無數父母心中的育兒聖經。致力於解決父母子女之間的溝通問題,當父母子女之間出現矛盾,是父母讓步還是子女讓步,如何說,孩子才肯聽,怎麼解決孩子青春期叛逆問題,這本書會給你答案。

2,《捕捉兒童敏感期》,豆瓣評分8.2,是國產育兒佳作,對蒙氏教育感興趣或者孩子正在上蒙氏幼兒園的家長,強烈建議你閱讀。它收錄了200多個孩子敏感期的真實案例,讓你通過一個個具體而鮮活的案例,更清晰的認識孩子的敏感期,給予孩子愛與自由,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

3,《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豆瓣評分8.7,作者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最強大腦裡的導師魏坤琳,他本身是一個腦力達人,又致力於腦科學的研究。每個家長都希望生一個聰明的寶寶,我們知道智力除了天生因素外,後天培養也佔了很大的因素,這本書詳細的從智力腦,情緒腦,運動腦,語言腦,創意腦幾個方面出發深入介紹了孩子的智力提升方法。這本書的寶貴之處在於完全不會看不懂,不會給你講晦澀難懂的腦科學,而是像拉家常一樣,用淺顯的文字告訴你育兒的時候要怎麼做,什麼不能做,可操作性強。

在選擇育兒書籍的時候,給大家一些建議,儘量選擇那些出版過很多次,評分很高的作品,這些都是經過市場時間檢驗,父母認可的育兒方法理論。那些購物網站上銷量很高,書名起的花裡胡哨的,作者沒聽說過的書籍不要買,大多空洞無物,是到處拼湊而成的。

沒有絕對好的育兒方法,只有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我雖然看了很多育兒書籍,仍認為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最瞭解孩子的是父母自己,我們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寶媽育兒攻略


推薦你4本書:第一本《幸福從接納開始》愛自然生命力創始人林青賢先生所作,就如我們武俠小說所講的少林正宗心法,心法對方法才有效,方法才好用,是讓我們能提升幸福感的一本書,任何一章都充滿智慧。推薦指數五顆星

第二本推薦:林文采博士《心理營養》如今我們的孩子是幸運的那一代,不用擔心溫飽,不用擔心身體營養,同時孩子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的出現。心理營養比身體營養關鍵30倍以上。是每一個父母必須知道的內容。絕大數孩子青春期後出現的問題都與心理營養未被滿足有關。推薦指數五顆星

第三,四本推薦《讓孩子成才的秘密》《喚醒內在天才的秘密》第一本是著名教育和尚寂靜法師所作,書中主要講到,如何從小引導孩子的夢想。夢想是一個人成才的關鍵秘密。第二本是亞洲催眠大師李勝傑所作,書中提到每一個孩子都是一粒金種子,我們如何把金種子培養成本身就應該的天才,而不是將孩子培養成油炸花生米。

第五本推薦《微教育》朱小平老師大作。書中提到人人是老師,事事是案例,處處是學校。教育無處不在。家長如何從一點一滴的生活中支持到孩子。家長一個微小的改變,就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推薦書籍還有很多,先看這幾本吧,或者還有需求可以私信我,根據不同的年齡段,我也可以推薦書單給你







愛自然生命力張老師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

我是一個二胎寶媽,閒暇之餘我也會翻看一些育兒方面的書。我看書的目的不光是為了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學習怎樣做一位合格的家長。

我近期看了一本孫瑞雪著作的《愛和自由》感覺非常不錯。這本書飽含作者對兒童至深的愛,也給了我很多的啟示:在愛孩子這個問題上,告訴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是我們成長的結果,那可能是不愛。我們應該始終用心靈和孩子對話,看到孩子的渴求,知道孩子的想法,瞭解孩子的心情。

書中還有一個觀點我非常認同:打罵中長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觀現實苦難使他失去把握事物本質的能力,他一生都可能和苦難的童年經歷做鬥爭,都在尋找自尊和證明自己…這本書裡面都是作者的親身體驗,從中能看到我們真正的自己也能看到不足的自己。

孩子給我們帶來希望和歡樂,也給我們帶來困惑和焦慮,孩子的成長是每個家庭中的大事。《愛和自由》這本書能幫助我們真正的瞭解孩子,改變孩子同時也能教會我們如何做一位合格的父母。所以我推薦這本書。





澀澀的甜11


《育兒百科》日本松田道雄寫的,非常暢銷的一本書。

從嬰兒誕生前一直寫到孩子上小學,共分651章。以孩子的年齡段為單元劃分,各部分相互獨立,內容包括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餵養方法,環境,異常情況,集體保育等,詳細解答了育兒時遇到的各種問題,細緻入微,全面周到,父母只需閱讀孩子同年齡段的部分即可,使用方便,實用性強。

作者在書中致力於梳理育兒理念,示人給嬰兒愛而不僅僅是餵養;從孩子立場出發,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是松田老人育兒理念中最精華的部分。松田老人強調站在孩子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強調尊重孩子的選擇權利;教育孩子,注重創造力的培養;以讀者為中心,從父母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作者為了支援焦慮的母親們,專門設立了“孩子的疾病”篇,更為重要。孩子生了病看醫生是理所當然的事,任何育兒書籍都不可能成為醫生的代用品。遺憾的是醫生們太忙了,無暇向母親們詳細解說、解釋病情。“孩子的疾病”篇即擔負起了替醫生向病人說明病情這一角色,這樣使患兒父母在理解了病情的基礎上接受治療,避免了以病患無知為前提的盲目治療,也避免了從醫院經營的角度出發無視患者立場、漠視患者痛苦的治療。





努力的三元


我讀過最好的育兒書是《內向性格的潛在優勢》,這本書的作者是馬蒂·奧爾森·蘭妮(Marti Olsen Laney),蘭妮博士是一位研究者、教育家、作家和精神治療醫師。她是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內向性格研究權威之一,曾在美國和加拿大舉辦過多次演講與專題討論會,錄製過200多個電臺和電視節目。

這本書分析了孩子的不同性格特點,讓我們可以對孩子因材施教,挖掘孩子的性格優勢,讓孩子可以健康成長。

這本書談到因為隨著商業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讓人們的生存環境不再侷限於彼此很熟的鄰里、鄉村關係中,更多的匿名業務和社會關係瘋長,人際交往變得重要。同時,社會文化從注重品格的“品格文化”向注重個性和吸引力的“個性文化轉變。這些原因使得外向理想型價值取向佔據了大多數人的想法。

外向理想型價值取向的意思是:認為一個人最理想的性格狀態是外向。它是目前普遍但並不正確的觀念。

內向孩子能在這個外向的世界中取得成功嗎?是否要讓他們變得外向一點?

不,實際上,內向性格的孩子會給你帶來驚喜,當你真的瞭解他們,你會發現你很樂意接受他們本來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