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曹操在現代被“平反”,這說明了什麼?

銀河系廣角


曹操被現代人“平反”,是人們對歷史研究深入的必然結果。在互聯網時代來臨之前,人們接觸歷史的途徑非常少,往往只能通過小說和影視劇來了解歷史。小說和影視劇都摻雜了作者和導演對歷史人物的個人喜好,無法客觀的去評價一個歷史人物。而在互聯網時代來臨後,越來越多的人瞭解到真正的三國曆史,曹操的形象也從“藝術形象”轉變成“歷史形象”。

以往人們對曹操的瞭解,主要都是來自於《三國演義》小說和影視劇。筆者認為相比於其他演義類和家將類小說,《三國演義》是還原真實歷史人物最高的一部歷史題材小說,《三國演義》中對曹操的大部分描述,都符合歷史上曹操的形象。

但是本著擁劉反曹的思想觀念,《三國演義》仍然在一些細節上“汙衊”了曹操。例如《三國演義》中的呂伯奢案,曹操因為聽到殺豬的聲音,誤殺了呂伯奢一家,之後又將呂伯奢殺死。呂伯奢案件也讓很多人討厭曹操,認為曹操是一個自私的小人。

而根據《魏書》的記載,曹操殺死呂伯奢的家人,是因為呂伯奢的家人搶劫曹操,曹操被迫自衛。《世語》《孫盛雜記》記載曹操誤認為呂伯奢的家人要謀害自己,誤殺了呂伯奢的家人,但是呂伯奢並沒有在家,也沒有被曹操殺死。

《三國演義》中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出力最多的就是劉備三兄弟。歷史上劉備三兄弟根本沒有參加反董聯軍,反董聯軍中只有孫堅和曹操堅持作戰,曹操為了救回漢獻帝,被董卓的伏兵擊敗,險些就丟掉了性命。

除了貶低曹操的道德品質,弱化曹操的功績外,《三國演義》還誇大了曹操的敗績。史書記載赤壁之戰結束後,曹操率軍從容退回北方,而演義中為了凸顯劉備集團的功勞,虛構了趙雲、張飛、關羽攔截曹操的劇情。(歷史上赤壁之戰周瑜是主力,劉備出力很少)

史書記載曹操在潼關之戰被馬超嚇得坐在床上放棄逃生,後來靠著許褚保護才逃走,而演義中曹操被馬超殺的割須棄袍,比歷史上狼狽十倍。筆者只是舉了幾個明顯的例子,像這類例子在演義中還有很多,當人們瞭解到歷史真相,腦海中浮現一個真正曹操的時候,曹操的歷史形象自然也就發生了轉變。

其實歷史上比曹操更“冤枉”的人還有很多,例如唐朝名將蘇定方,為唐朝滅亡了三個國家,卻被小說家醜化成反派。還有宋朝開國名將潘美,不僅對宋朝忠心耿耿,還能夠在危難之際救回周世宗的幼子,就連朱元璋都誇獎他是一代名將,卻被小說家醜化成奸臣。相信隨著人們對歷史的瞭解,這些人的形象都會迴歸正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