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才華橫溢的辛棄疾,為何卻活成人們害怕的人生?

對於辛棄疾,我更願意把他當做一個詞人看待,而不是一個將軍,實際上辛棄疾也並不是什麼將軍,年輕時和金國人打了幾仗,跑到南方宋高宗治理下的世界,從此就和金戈鐵馬無緣了。

某個時刻發現,其實特別害怕活成辛棄疾這種樣子。

因為他的經歷就像絕大多數人的一個生活縮影:青年時天資縱橫,才情絕豔,更有青雲之志;中年時失意困頓,生活的一地雞毛;晚年時回看自己一生,碌碌無為,空耗年華。

才華橫溢的辛棄疾,為何卻活成人們害怕的人生?

這是辛棄疾的一生,也是很多人的一生。

想當年,金戈鐵馬,指點河山,好一個大有作為的青年。出生在金人治下的辛棄疾發誓說要收復中原,一雪“靖康之恥”,那年他二十一歲,正是芳華正茂,大有可為的年紀。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振臂一呼的辛棄疾拉攏了一支數千人的隊伍,開始為自己心中的那個遠大理想而奮鬥。在北方,他們的行動十分活躍,給金人帶來不少的困擾。

起義軍領導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憤填膺的辛棄疾抱著蜉蝣撼大樹的決心,帶著五十多個人前往敵人的大營,將張安國劫持送到南方的建康將其斬首。

好一個青年英雄,由此一戰聞名,威震天下。誰都以為這將是第二個岳飛,辛棄疾可能並不這樣想,他不是第二個岳飛,他只是辛棄疾,但他將會做一件和岳飛一樣的事情。

誰也都以為這位青年將前程似錦,撐起南宋小朝廷的一方天下,辛棄疾也是這樣認為的,宋朝不缺出色的詞人,缺的是能打仗的將軍,或許應該感謝宋高宗,倘若不是他,宋代文壇就會缺少一個像辛棄疾這樣的詞人。

本以為前程似錦,誰曾料想命運弄人。

才華橫溢的辛棄疾,為何卻活成人們害怕的人生?

宋高宗封了這位大有可為的年輕人一個江陰籤判,類似於書記員的崗位後,便對他不聞不問。有時候,生不逢時只是人們聊以安慰自己的謊言,但像岳飛、辛棄疾這樣的人,真可謂生不逢時。

這一年,辛棄疾二十五歲,他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再也沒有機會去追逐那個金戈鐵馬的理想了。

失意困頓從此成為了他的人生主題,好一匹千里馬,卻苦於沒有敢縱馬歡歌的伯樂。此後一生,他都在地方上被調來調去擔任一些無關緊要的職務,有理想,有才華,有能力又如何?

在鐵一般的現實面前,縱如辛棄疾也只能黯然神傷。時光蹉跎,眨眼如白駒過隙,四十二歲那年,依然被朝廷選擇性遺忘的辛棄疾調任江西安撫使,在那裡他只能強迫自己沉心農田,儘量不去想未來。

當年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往黃州,在城東一塊坡地上開墾荒地,以消遣苦悶的內心,故號“東坡居士”。今有辛棄疾在江西治田,以宣洩心中憤懣和失落,因此號“稼軒居士”。

人到中年,最怕的是坦然於一事無成,但也害怕碌碌無為的時候依然滿懷理想,想要使力卻猶如打在棉花之上,人最可悲的恐怕並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處使,空耗年華。

才華橫溢的辛棄疾,為何卻活成人們害怕的人生?

且對東君痛飲,莫教華髮空催——這是辛棄疾鼓勵自己的安慰,但最後偏偏落了個華髮空催,白首老身。辛棄疾,一個精神多麼熱情的人吶,即便時運不濟,但依然沒有磨滅心中的志氣。

但隨著自己愈發年老,精力和身體慢慢衰敗,辛棄疾感受到了人生的蒼涼,畢竟再旺盛的火焰也會有慢慢消減熄滅的時候。那年,他寫“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但那都是過去時了。

如今華髮空催,愁雲慘淡,一事無成的人生甩給辛棄疾一記響亮的耳光,火辣辣的疼。想當年又如何,到頭來原是大夢一場,人生的慘淡興許並不在於一個人曾追逐過何種不切實際的願景,而是到頭來發現它依然遙不可及。

這並不是誰對誰錯的簡單選擇題,一個成功的人生固然值得驕傲,但一個失敗的生活並不全然是選擇錯誤的結果,其悲哀之處僅僅在於大概一個人的夢是因為和時代格格不入,您準備好了,但時代還沒有。

六十四歲那年,命運和辛棄疾開了一個玩笑,朝廷終於願意啟用主戰派了,於是就有了後來的“開禧北伐”,從二十五歲那年開始,辛棄疾等這個機會已經等了足足三十九年。

但如今,他太老了,他終究老的頭髮花白,可悲啊,當時代終於準備好了的時候,時代卻已經不再需要他了。

才華橫溢的辛棄疾,為何卻活成人們害怕的人生?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不服老,他還有一顆壯健的心,還可以上陣殺敵,但年老的他在外人看來已經是一個無用的廢物。

在這一刻,辛棄疾大概才知道了何為“人生之愁苦”,歌曲《同桌的你》中有一句歌詞叫“多愁善感的你”,是啊,青春年少時總是愛多愁善感,但多數時候難免都是故作姿態。

辛棄疾懂了,所以他說: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當年故作多愁善感之態,如今終於深刻領會了這愁苦的滋味,它來的雖不迅猛,卻如驕陽灼烤大地,曬乾了大地的水分,荒涼了一片大地。

才華橫溢的辛棄疾,為何卻活成人們害怕的人生?

想當年,他們設想在這大地上辛勤勞作,揮灑汗水,誓言要建造生活的美好家園,為美好未來而奮鬥。如今面對這荒涼貧瘠的大地,辛棄疾悲從心起,默流眼淚。

六十八歲那年,辛棄疾病逝,結束了自己無用的、碌碌無為的、生不逢時的一生。

他沒有實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理想,反而贏得一個“詞中之龍”的美稱,好歹還是留下了一些東西,做了一些事,兩宋文壇和中國文化將以他為傲。

但這些怎麼會是他索求的呢?

生活有時候可能就是這樣戲劇化,我們失去了自己想要的,卻得到一些自己壓根不想要的。

在某個時刻,活成辛棄疾這個樣子,也許是每個人都害怕的吧。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