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小孩子學美術到底有用嗎?

句點5533


小孩子學美術到底有沒有用,這主要得看您學美術的目的是什麼了?

如果是為了以後高考走藝術路線,那中學以後再學也來的及;如果是想成為藝術大師,那就得看家裡有沒有遺傳基因了,名家大師,幾乎都是家庭的藝術氛圍薰陶出來的;如果只是想作為一個興趣愛好培養,讓孩子體驗什麼是美,那真是太有必要的,學美術真的是非常有用的。

我家大寶就是從小學習美術的,4歲學習創意美術,5歲學習彩筆,6歲學習蠟筆畫,7歲學習顏料,8歲以後學習油畫。至於線條,空間,構圖、色彩、用筆技法,都是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的重複去學習和理解。學畫這麼多年,她獲得了不少參賽獎品證書。但讓我最最自豪的,是她知道美,會表達美,在審美這個問題上,她足夠自信。

三個故事,讓我體會到了學習美術的意義

記得有一次,我們帶她去逛商場。在一家店裡,我和媽媽都看中了一套粉色的衣服,特別適合大寶。店員為孩子選擇了適合她的尺碼,她試穿以後我們還是挺中意的。但是她自己卻看中了另一款梅紅色的衣服。我試著說服孩子,讓她同意粉色的這套,可孩子非常堅持自己的選擇。我再看看她選的那套,雖然不是我中意的,但是也不難看,想想幹脆就兩套都拿了換著穿吧。後來事實證明,她的確更加的有眼光,可能是因為店內裝修和燈光的原因,那套並不起眼的梅紅色衣服,在陽光下確實比我選的那套漂亮很多。遇到幾個朋友也都是這麼認為。所以從那以後,再給她買衣服,甚至於選擇一些家裡的裝飾品, 我們都會聽聽她的建議,尊重她的選擇。

另一件學美術的驚喜是在她上小學以後。小學課程要比幼兒園豐富太多了,比如有一個讓很多家長頭疼的作業叫“手抄報”,每次會擬定主題,然後以畫和文字的形式展示出來。第一次拿到這個作業,我採用“內事不解找度娘”的戰略方針,查找了一大堆手抄報模板,打算跟孩子研究研究。當我來到她的學習桌前跟她聊起手抄報的事情時,她早已瞭然於胸,怎麼設計,怎麼佈局,都已經設計好了。唯一需要我幫助的是幫她把文字寫上去(剛剛上一年級,會寫的字還太少)。她的手抄報作品在班裡長期優秀,也有家長來找我取經,怎麼教孩子做手抄報的?我只能說,這是她從小學習美術的成果。

上三年級以後,語文成績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作文。孩子的作文水平一直都是比較優秀的。我一直都認為是她的閱讀量豐富的原因。直到有一次跟她們語文老師聊起來,才發現不僅於此。孩子寫作,除了用詞用句比較優美外,更加讓老師喜歡的,是她在對物、事的細節描寫非常生動。比如一個水果,一隻小動物,她都能寫的活靈活現的。她有很強的觀察能力。這應該也是來自於她學習美術獲得的能力吧。

當然學美術給她生活帶來的改變不僅這些,比如她經常會把自己的作品作為禮物送給好朋友們;她和幾個小夥伴一起在課間創作了系列漫畫;教室的黑板報,也成為了她展示自我的舞臺。

從小學習美術的意義

學習美術,並不僅是畫畫,這個大家一定要認識清楚。比如創意手工、剪紙畫、彩泥作品、陶藝等,都應該屬於美術的範疇。美術,是美的藝術。

  • 學習美術,提升創造意識

    美術是一種表達形式,小孩子的思維是很活躍的,創造能力也是強大的。在語言表達能力不足時,通過繪畫的方式,把內心天馬行空,光怪陸離的事情表達出來,記錄下來。我就認識這樣一個小朋友,剛剛5歲,用了1年時間畫了一幅30米長的畫卷。畫卷內容是非洲動物搬家。畫畫質量當然很普通,可是故事性的確很強。他每週畫一點,想到什麼就畫什麼,一直堅持下來,是我們都非常喜歡的一幅作品。

  • 學習美術,提升孩子的感知能力

    不論在學習美術過程中,是畫畫,還是做手工,都需要從認識開始。先看明白是什麼?怎麼做?然後再自己動手練習。通過反覆的練習,對於觀察事物,分析事情,理解事物,形成了自己有效的方式。對於色彩,也會有遠超常人的敏銳度。

  • 學習美術,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一般美術的學習,坐在那裡畫1~2個小時很正常,對於剛剛開始學習美術的小孩子來說,能夠堅持這麼久時間的專注,是非常了不起的。特別是在創作過程中,很長時間都保持專注。這樣的練習極大的減少孩子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問題,對以後別的學科的學習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 學習美術,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

    我們的表達方式,除了說和寫,畫出來是一個全新的表達領域。特別是在孩子還小,認識的文字比較少,表達方式單一時,有些新奇的想法能通過畫畫的方式記錄下來,有些想說的話通過畫畫表現出來,是多麼有意義的事情。

最後,我認為讓孩子去學習美術,是非常有用,且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學習過程中,家長一定不能急於求成,過於要求孩子畫的像。而應該注重孩子畫的是什麼,她是怎麼思考創造的。創意和引導高於技法的練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