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6歲小男孩,玩心太大寫作業不積極,但是愛畫畫,我應該怎麼教育他?

小馬哥精彩影視瞬間


“6歲小男孩,玩心太大寫作業不積極,但是愛畫畫,我應該怎麼教育他?”

問題本身就不是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愛玩、愛畫畫是學齡前兒童的天性和興趣所在,符合該階段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是發展適宜性行為。趨利避害,追求自由和快樂是各年齡層人的本能,無論是誰都不喜歡被強制、被命令、被約束。凡是通過外部施壓而取得的短期結果,從長遠來看,都缺乏一定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很難持續下去。正如洛克在《教育漫話》一書中所談及的觀點,凡是帶有強制性、任務性和命令性的要求,無論是遊戲還是學習都會讓兒童失去興趣。

也就是說,兒童追求的不是遊戲本身,而是遊戲帶來的自由、快樂、安全感和滿足感。

因此,孩子玩心大、寫作業不積極,沒毛病。接納孩子當下的狀態、水平和能力,承認孩子的個體差異,順勢而為,是教育的第一步。

接下來,該如何教育孩子,讓孩子愛上學習?

要先搞懂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他的《什麼是教育》一書中寫道:“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

教育的實質是動機分化,要找到孩子的天賦和興趣,激發學習動機。小孩的畫=小孩的話。從孩子感興趣的畫畫下手,以它作為誘惑物進行導入和激發動機,可能也是一個思考的角度。

教育者該如何用自己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地去影響另外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

該如何進行動機分化,激發和釋放孩子的內在動力,是一個技術活兒,需要適宜的方法和手段。

作為老師和家長要充分利用兒童對自由的渴望和需求,將學習或所期待的事情(作業)包裝、設計成具有遊戲特徵的好玩的東西。自主、自發、無壓、兼具趣味性和娛樂性是核心抓手。同時,家庭學習環境的創設和父母的言傳身教也同等重要。如果你希望孩子愛上學習,你就得在孩子面前成倍表現愛學習;如果你希望孩子愛讀書,你就得在孩子面前放下手機,讀書、讀書再讀書。家長和老師本身就是一個行走著的教育環境和潛在課程。

管住嘴巴,停止嘮叨,做就完了


我愛小黑魚


很高興與您分享我的經驗。

孩子愛畫畫是很好的切入點。

一次,我與女兒共讀一本書(女兒5歲多),裡面介紹有關地球的知識,涉及到我們所處的生活環境。

由於知識信息量大,孩子並不感興趣,但是一直坐在我身旁看著,耐心的效仿我的樣子。

因為,平日裡她每次讀到沒趣的地方,想放棄……

我說,如果是我,我會堅持讀下去。

因為我經常說這句話,所以對她產生了影響。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拿出大大的畫紙,長卷畫紙,用各種彩色筆,把書中的內容畫到了紙上,並標註了內容。貼到客廳裡最最顯眼的牆上。

女兒起床後,看到我的“傑作”,很興奮。隨之,她也想創作一副,忘記的內容,還反覆翻書查看……最終完成畫作,當然那本書她也翻看完了。

由此,可以讓畫畫與課業想結合,希望您能有所啟發。

溫馨提示:

教育孩子,是件費腦力、耗心力的複雜大工程,莫要走神兒,砥礪前行是正道!


家銘69713328


我們家孩子也是六歲,也是非常喜歡畫畫,有興趣要多多鼓勵。

六歲的孩子其實不需要寫什麼作業的,除非孩子自己感興趣或者之前養成好的習慣,我們四歲開始培養寫字、算術,現在習慣了也不需要多管了。

我家孩子剛開始畫畫不寫字的時候,我和他一起在網上搜了很多簡筆畫和中國名畫,讓他選出自己喜歡的。

針對他選的簡筆畫,給他找出隱藏的數字和幾何圖形,告訴他要想畫好話要學會數學;針對他選的名畫,問他畫家的字好嗎(中國畫都有題字),句子寫的好嗎?他說好。我告訴他要想畫好畫就要寫好字,學會寫詩,這樣的畫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

我家這麼教育後是起效果的,現在孩子大班可以自行閱讀,數學加減乘數混合運算都沒問題。


文昱文遠


我家也是有一個六歲的小男孩兒,現在是上幼兒園大班。我們這是什麼作業都沒有,偶爾做一下手工。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作業。我也是偶爾讓我家的寶寶出算幾道算術題,認幾個字。但是我不會強硬著逼著他。我怕他厭學,還沒有正式上一年級。嗯每位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理解你的心態,理解。


g快樂一瞬間


6歲的孩子,正值玩的年紀,如果說寫作業不積極,愛畫畫,我們正確的引導孩子和分析孩子具體情況。

首先孩子愛畫畫的話,看孩子愛畫的是什麼?其實畫畫有什麼不好,但要清楚孩子是隨心而畫還是有目的有興趣,因為畫畫可以鍛鍊孩子的執筆,鍛鍊孩子的想象力和模仿力,如果孩子真心喜歡可以稍加培養,這樣一來對孩子的學習是有幫助的。

六歲的孩子正是天性的時間,不愛寫作業也很正常,孩子還沒有從學習中體會到樂趣和成就感。我們要正確引導孩子的成長,可以在學習上幫助她,鼓勵孩子在學習中學到的知識,並讓孩子學到知識給孩子帶來成就感,生字的認識,唐詩的背誦,算數的運用,這需要我們花時間精力和耐心去引導孩子,孩子的很多的認知和習慣就從現在開始培養,有些字裝作不會讓孩子教你,有些古詩的下一句忘了可以“請教”孩子,有時候買東西的算術可以留給孩子做,讓孩子知道學習的意義和給他帶來的成就感,還要時不時的給孩子難題,讓他知道學習的重要性。

我是秋風嫵媚,如果你也有想法我們一起交流一起成長!


秋風嫵媚


6歲小男孩,愛玩是正常,所以家長首先要正確對待。寫作業是老師佈置的任務,是定時定量要完成的,首先帶給孩子的就是壓力;而畫畫是興趣愛好,並且因為他能很好的完成,也會很容易看到成果,有成就感,所以是他願意做的事情。

那如果要想讓他以畫畫的心思來對待作業,就需要家長積極鼓勵,幫助他建立能夠出色完成作業的信心,同時及時給予肯定。

要想讓孩子的心靜下來,家長的心首先要靜下來。不要一心想著快點督促孩子完成作業,也不要想著沒有完成的工作、急需要收拾的家務及生活中的煩心事,為自己營造愉快的心情,同時創造一個愉快的環境。

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要虎視眈眈守在他身邊,不要在他目光可及的地方玩手機、看電視,不要走進走出、煎炒燜炸,弄出一系列的聲響和味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更是不要一會兒一杯奶一會兒一盤水果的端過來,打擾孩子的專注力不說,還增加了他的壓力和負疚感。最好是家長自己也安靜的在一旁做一些工作或學習上的事情。

我們家熊孩子不愛學的時候,我也不理他,就自己坐到他書桌前開始看書、寫作業,他在一旁玩著玩著就湊過來了,看著看著自己就寫上了,我會對他的行為及時關注並高度肯定,還會將他的作業分解為階段性任務,給他設置清晰的目標,讓他在很短的時間能就能達成,建立一種完成挑戰後的滿足感;

同時,要關注孩子在完成作業中的狀態,如果是遇到了難以完成的,要立即給予幫助。還記得我小的時候,每一次的寒署假作業都是在開學前兩天找小朋友的抄的,我不想完成嗎?我其實特別想好好的完成,所以我一放假就打開作業認真開始做了,但是我遇到不會的題太多了,在那個沒有線上教育系統,父母又忙於工作並且簡單化教育的時代,我拿著題去問父母,他們自己也不見得會,但是他們一般會特別氣憤的指責我:老師教的時候幹什麼去了?別人都會你為什麼不會?不會自己想辦法看書去……我理解那個年代父母的不容易,也並不埋怨他們。但他們的這種處理方式真的是極大的打擊了我學習的積極性,最後乾脆就置之一旁,抄抄交差了事。

所以我現在對待自己的孩子,就非常關注他的情緒,一旦發現他因為遇到困難開始煩躁時,就趕緊過去詢問情況,但不會馬上告訴他答案,基本上我會說:唉呀,我好象也不會,我們一起看看書上怎麼說的吧?或者我們上網查一查吧,然後就和他一起找答案。

放平心態,接受我們作為一個並不優秀的父母,創造出來的一個沒那麼神童的孩子,充分鼓勵他,把他的優點放大,接納他所有的不好並依然愛他。





子鍩和媽媽的生活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現在就這個問題來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我們要端正對畫畫和寫作業的認識,不要認為畫畫就是不務正業,寫作業才是正事。

1.什麼是學習

現在我們很多家長,其實對學習的認識過於侷限,認為學語數英是好的,體音美是沒用的,認為學老師佈置的內容是好的,學課外的是沒用的,其實這大大的縮小了學習的範圍,孩子以後的成長有所侷限。

那麼什麼是學習呢?我們來看看教育心理學上的權威解釋:學習是個體在特定情境下由於練習或反覆經驗引起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相對持久的的變化。

所以決定孩子是否在學習,不在於他是在學體音美還是在學語數英,取決於看是否會引起孩子行為或行為潛能相對持久的變化。

2.當初我們反對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卻對孩子越來越有用。

我們觀察一下從小學到大學,我們學校學習科目一直在擴寬,小學語數英、品社科學,到了中學又多出了歷史物理化學生物,到了大學就更不用說了,各種專業多達幾百種,到了社會,各行各業,成千上萬種,所以其實我們的學習範圍隨著年齡是越來越寬泛的。

我曾經有個同學,她小時候就是特別喜歡畫畫,但學習不如我,但是高考她以藝術生報考,考上了一個不錯的一本。

有的家長會說,這些道理我都知道,但是目前的教育環境,不讓孩子學語數英,不好好做作業也不行啊,那麼接下來我們來說一說怎麼有效改善這個問題。

1.對孩子畫畫我們要抱著欣賞而不是否定的態度。

我們可以這樣對孩子說,孩子,你能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實在太了不起了,媽媽是支持你畫畫的。

而不是打擊孩子,你光知道畫畫不學習,作業也不知道做有什麼用,這樣孩子自尊心會受挫,同時會對寫作業更反感。

而且其實我們對一方面的自信也會帶動其他方面良好的感覺,當你支持孩子畫畫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對學習也自信很多。

2.對孩子的畫畫時間做出規劃。

6歲,孩子應該在上一年級,年級還小,學業負擔不重,所以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我們可以對孩子的畫畫時間做一定的規劃。

①告訴孩子每天要先完成作業,如果完成作業認真的話,剩餘時間可以自由支配,可以畫畫。

題目中你提到孩子一寫作業就和你玩鬧,我想寫作業的時候你肯定是在孩子旁邊的,我們不妨不要陪孩子寫作業,我們自己去幹自己的事情,把作業交給孩子,最後只要檢查孩子的作業質量就可以了。

②可以告訴孩子什麼時間是畫畫時間,什麼時間是學習時間。

但是這個過程一定是和孩子一起商量的結果,要經過孩子的同意。

比如每天放學回家有一個小時的畫畫時間,每週末有一下午是畫畫的時間,當然這個要結合自己的安排還有和孩子商量的結果。

3.可以和孩子做一個小交易。

當孩子一個星期都做到認真完成作業,或者是學習取得好成績,可以獎勵孩子一樣繪畫工具,帶著孩子自己去店裡挑,讓孩子感受這種快感,慢慢孩子就會養成好的寫作業的習慣。

4.陪伴孩子一起畫。

告訴孩子,現在我陪你一起畫畫,一會你陪我一起寫作業,如果我畫畫不認真我輸,你寫作業不認真你輸,設定一些小懲罰。

6歲的孩子已經具有一定的競爭意識,對這種比賽類的小遊戲很投入,家長可以試一試。

5.利用畫畫來評價孩子的作業。

之前看到一個新聞,一個老師批改作業的時候會給作業本畫一些簡筆畫,來鼓勵孩子的學習。

那麼我們也可以採用這種方式,不知道你的孩子喜歡畫什麼,如果喜歡畫小動物,那每次孩子的作業完成的好,我們就可以畫一個小動物,在以這個小動物的口吻對孩子鼓勵或提出要求,相信孩子會更容易接受。

最後還是建議家長能重視孩子的繪畫天賦。

一個人能發現愛好和天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你現在能發現孩子的畫畫喜好其實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而且畫畫可以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如專注力、欣賞能力、創造力,畫畫其實更是孩子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很多明星的孩子,像黃磊趙薇的女兒都在學習畫畫。

尤其是孩子6歲這樣的年紀,學業負擔還不是特別重,畫畫和學習並不是衝突的,我們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還有利於促進學習。


歡迎關注 ,一起關注和探討教育問題!


寶姐姐的教育小感


很高興能為你回答這個問題。

西方現代藝術裡有個說法:“人人都是藝術家”,兒童更是天才的藝術家,他們從小就天生喜歡畫畫兒。實際上畫畫時感覺很快樂,都是一種慾望或願望的滿足。小孩愉快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好玩、色彩鮮豔等都會給他帶來愉快,然而更深層的原因是創造欲的滿足。孩子在畫畫時通過想象在大腦中形成畫面,然後在繪畫過程中主觀的創造力、想象力得到具體的體現,主觀意識得到了自由的實現。這種愉快是對自己內在能力的自我欣賞,自我讚美和自我肯定。我能行,我創造了新事物,我真棒!這種愉快的體驗對孩子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孩子這麼小就能在繪畫過程中找到“主觀意識”的感覺,還能進一步激發他的創造欲,樹立自信心。所以孩子就很願意去做,而且很專心地去做。

在寫作業時,因為有些作業讓孩子做起來有點難度,沒能給孩子帶來愉悅,相反,有時還會帶來痛苦,自然就不願意去做了。那麼怎樣才能調動孩子寫作業的積極性呢?孩子對感興趣的事物,才能愉快地去接受它。所以,我們家長就要採用多種手段培養和激發他的興趣。

1、家長適當陪伴 。有時候,需要家長陪伴一段時間,養成習慣。之後也要經常督促,鞏固她的習慣。家長要引導孩子完成作業,善於用一些激勵、讚美的語言。讓學生嚐到成功的喜悅。

2、父母要做好孩子的榜樣。要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父母也要喜歡讀書學習。有這麼一個例子: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吃完飯後,全家人都不開電視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坐在沙發上看書看報,孩子寫作業。爸爸媽媽哪怕有事情做也先不去做,直到孩子寫完作業。

3、及時給孩子予肯定。當孩子有點小小的進步,哪怕就是沒有進步,也不要吝嗇你讚美的語言。有這樣的例子:一個父親給他的孩子出了四題數學題,結果孩子只做對了一題。正當這個父親很生氣的時候,他意識到了:生氣是沒有一丁點的作用的,他壓住了心中的怒火說:“孩子,你真是太厲害了,知道嗎?這可是四條難題,很多小朋友一題也沒做出來,你竟然做對了一題。”孩子聽後很高興。自信一點一點地建立起來了,從此也不斷地愛上了學習。

總結:1、家長要有耐心,不能大吼大叫。

2、陪孩子一起完成,一起成長,一起進步。

3、善於用激勵的語言及時給予肯定。


小學數學123


恭喜你養育了一個有自己喜好的孩子。

學習、考學是成功的捷徑但不是唯一捷徑。

先給你講一個我目前看見的故事吧。

網紅李佳琦最近紅得發紫,我也很好奇,一個男生賣口紅竟然有那麼多的女性粉絲,而且為了直播效果自己試裝口紅的顏色,網友不但沒有覺得不妥,反而都成為了他的流量粉絲,在一個訪談節目中,我們有幸知道他的成長背景。在他很小的時候,調皮的他在家裡的牆上亂寫亂畫,這並沒有惹怒媽媽,而是任其發揮,到後來他越發喜歡五顏六色的東西,媽媽也沒有禁止,包括他自己賣化妝品媽媽都沒有阻止,從這個事例來說,家長在尊重孩子的喜好,最終才能成就孩子心中的夢想。

所以,孩子自小就有喜好,該比家長強迫上興趣班好吧,如果孩子對畫畫有天賦也喜歡,不如從現在起,家裡就做一個長期的規劃,在學習與畫畫之間,在不影響正常學習的情況下,側重畫畫,找個專業的老師對其輔導,在畫畫的領域發揮其特長。

有一門技能的孩子,是最幸福的的人。

文化課是我們家長讓孩子走向成功的必修課,但不是唯一這樣他才能成功。既然孩子目前已經表現出畫畫的興趣愛好,不如支持孩子的喜好,無論是才財力、人力、還是時間上都對孩子進行支持,在寫完作業的情況下,任由其支配畫畫的時間,家長還可以帶孩子參觀一下畫展,還可以找稍微有名的老師對其一對一輔導,畫的種類也很多,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和摸索後,讓他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領域,這也是以後發展的一個方向,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好,有時候我就在想,我五音不全,畫技慘敗,除了能看書、運動,偶爾寫點隨筆,真的是一無是處,但如果能唱能彈琴或者能畫畫,在這個疫情慘重、足不出戶的2020年,我想我會用筆畫我心中所想,所以有特長是一件讓人多麼期待與幸福的事情。


孩子做他自己擅長的喜歡的事情,就是他這一生最大的幸福。

只有自己做自己擅長的,喜歡的事情才是最有奔頭的事情。

我們不能再做:奶奶覺得你餓,你就要吃飯;

我們不能再做:媽媽覺得你冷,你就要穿秋褲;

我們不能再做:上學不能早戀,但是一參加工作就得結婚生子;

這所有的逼迫,不是你對他好,而是你在用你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綁架孩子的成長,所以,與其有時間束縛別人,不如管理好自己的言行舉止,有時候少說多做是最好的教育,你說呢?


名字Linda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關於寫作業的問題,大部分孩子如此,如果沒上一年級,問題不大,沒上小學做那麼多作業幹什麼?如果上了一年級,你對孩子的要求是做個普通孩子學習跟的上就行,也不用太擔心,如果你希望孩子當個尖子生,那這孩子問題還挺大的。真相不饒人,有時間最好和其它孩子家長接觸一下,看和你孩子一樣的孩子有多少,能好好做作業的孩子又有多少?就知道孩子的大概位置了,這至關重要,因為孩子的好壞是比出來的。如果孩子已上小學,你還希望他學習優秀,一定強制孩子養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要不到了中高年級達不到你期望的。

關於繪畫,應該這樣看,絕大部分這樣的孩子與天賦無關,因為真正有畫畫天賦的孩子是少數,這不過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徵,因為孩子的語言能力不成熟,需要用圖畫表現他看到的世界和心中的想法,所以這個年齡的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畫著玩,天才和弱智者除外,這一階段一直到四年級,有經驗的教師都會感覺到,到了五年級,大部分孩子都不喜歡畫畫了,甚至不如二三年級畫的好,原因很簡單,因為語言能力成熟了,不需要用圖畫了,這時哪怕小時再喜歡畫畫,到這年齡也懶的畫了,所以孩子在這個階段喜歡畫畫與天賦不一定有關係。

兒童繪畫,分三個期,塗鴉期,象徵期和寫實期,6歲的孩子大部分屬於象徵期,極少數達到寫實期,樓主說到繪畫的問題,一定是認為或期望孩子有美術天賦,大部分孩子在這年齡段看不出來,注意我說的是大部分,我這裡有判斷孩子有沒有美術天分的幾個標準,可對號入座,能有一個達到就說明孩子有天賦,可以發展特長。

一是在上五年級之前的任何年齡段,孩子的繪畫水平比五六年級的畫的好的高手不差,這是天分,但這個標準判斷時間太長。

二是孩子的繪畫水平在所在班級第一第二,同學老師都認可他畫的好,屬於畫畫中的別人家的孩子,那恭喜你,孩子有天分,可以培養。

三是孩子已經脫離象徵期達到了寫實期,這隻有高智商和畫畫天賦高的孩子在這年齡段達到,當然高智商的孩子做作業是不會和你鬧的。達到寫實期的判斷標準,那就是孩子畫畫時追求畫的像,一般開始用鉛筆畫,錯了知道反覆改,上色之前畫面改的不一定乾淨,如果孩子是這樣畫,那恭喜你,孩子有天分。如果孩子只是畫著玩,不喜歡用鉛筆起形,而是直接用彩色筆畫著玩,有明顯畫的不好的也沒有改的意識,那孩子沒有天分。

四是先給孩子找一個畫畫班學一段試試,看孩子對學畫畫的態度如何,是不是專門學畫畫的時間也和做作業時一樣,能不能堅持住。我是一個美術老師,經常有家長帶孩子我,說孩子怎麼喜歡畫畫,我把以前孩子畫的畫給孩子看,孩子反應分為兩種,一種是,畫的這麼漂亮,我也一定要畫的這麼好,這樣的孩子想把畫畫好,如果你的孩子是這樣並在學習畫畫時特認真,那恭喜你了。另一種是,哎呀!畫畫這樣啊?比我想的不是一回事啊,我可不想用那個心,那這樣的孩子心中想的是玩,就是看人家畫的漂亮想學,但是稍有難度,自己就學不下去了,這樣的孩子沒有天賦,畫畫時也坐不住,學兩三節課就可以看出來。

好了,說這麼多,也不一定說的好聽,但希望對孩子發展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