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小學教師推行“縣管校聘”有什麼意義呢?

用戶2246011514221


縣管校聘的模式,其實就是打破了教師固定一所學校教書的歷史!



我認為這項改革的意義還是非常巨大的: 首先就是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教師的教學活力。以前由於體制機制的原因,很多教師在校內得不到重用的機會,也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所以導致他們更多的消極怠工,沒有精力投入到科研中來!導致教育水平日趨下降!

此次改革過後,有能力的教室會去到更好的舞臺上施展自己的才華,而那些整天渾渾噩噩度日的人,就會感受到空前的壓力~


其次就是平衡了縣域內的教育資源!雖然縣域的範圍不大,但是在西部地區和西南邊陲,這裡的區域差距還是非常大的!縣城內的教師質量和教學質量都要遠高於農村地區,實施改革以後,可以定期實行輪崗!讓優秀的教師更加下沉到農村地區,提升農村地區的教學質量!

其次,可以提升教師的待遇!以前除了工資以外,其他的福利待遇都跟學校的收入有關,而現在實施縣管校聘以後,老師的待遇就可以由縣級財政部門統一了,這樣也會做到更加的均衡和高效!

總之,我認為縣管校聘的模式對於中小學教學質量的改善和農村地區的教學質量提高是非常有好處的!


說文寫作


我們這個地方已經實行很多年了,但是沒有明確說是縣管校聘,但是方式差不多吧,我們有些老師可能為了自己的子女讀書問題,到其他地方學校去任教,屬於調動,但是工資等關係都屬於整個區級的。不像我們以前調動工作的時候還要調動關係,現在簡單了,因為所有的檔案資料,工資關係都有區級來管理。

我對相關銷品的理解不是很深刻,但是給我一個感覺,我們很多人可能調動工作真是難上加難,對於某些人來說調動工作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不僅自己調動,自己配偶調動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當然我也不清楚這個和縣管校聘有多大關係,可能這些人的能力特別強吧,到新的一個學校去應聘,或者是面試個人的基本功,或者在一個地區有足夠的影響力,別人是求之不得的。

縣管校聘在一個小範圍的區域進行,老師之間的流動我覺得還可以,如果區域範圍比較大一點的話,比如說有些縣村比較遠一點,如果我們老師被流動到那個地方去任教,對於老師家庭的問題也是存在一個麻煩,比如說照顧孩子,孩子讀書還要照顧老人等等問題。

總之一個新生的政策或者新生事物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不斷糾錯改進方法也許可能慢慢就會變好的。


楊鍋來了


在2020年中央1號文件中明確指出,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

3年前,我們地區有幾個縣進行了“縣管校聘”的試點。從試點的效果來看,還是很理想的,這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實行競聘上崗,更能有效調動老師的工作積極性,老師的編制不再屬於學校,而是歸到教育主管部門,為優秀的老師提供了發揮專業技術能力的平臺,促進了教師間的合理流動,讓教育能夠得到均衡發展。

“縣管校聘”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年輕老師和老教師競聘同一崗位,如何才能做到公正公平?校長的權力太大,如何來約束?競聘上崗的過程中如何杜絕微腐敗?

有很多地區的“縣管校聘”工作經驗值得借鑑,我們地區對於老教師制定了特殊政策,原則上離退休不足5年的老教師優先聘用。這個政策解決了老教師被淘汰的後顧之憂,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縣管校聘”工作是校長聘用中層領導,組建學校行政領導班子,學校行政領導聘任班主任,班主任聘任科任教師。這樣就能儘量做到公平公正,老師即使和校長的關係好,如果教學業績差,班主任老師也很難聘用這樣的教師,校長也不會給班主任說好話,校長的權力自然受到約束,也杜絕了微腐敗現象。

考核方案究竟是怎樣的,才能杜絕這種情況呢?

學校的考核制度要不斷完善,在制定政策的時候,一個老師的教學考核業績分兩大部分,一是考核個人教學業績,二是考核班平教學業績,它們之間的比例各佔50%,老師的教學業績考核相對來說是合理的。

如果班主任聘用了一個教學業績差的老師,對於該班的平均分肯定要受到影響,這將影響其他任課老師的考核業績。就算班主任老師沒有意見,其他任課老師也不會同意,校長的權力再大,也很難擺平這件事。這就是用制度管人比用人管人的好處。在競聘過程中的微腐敗現象自然就不存在了。

開學即將實行“縣管校聘”,老師,你準備好了嗎?


Lance課堂


縣管校聘在我縣已經推行了幾年了,個人感覺心理壓力大了一點點。實行縣管校聘,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城鄉教育均衡化發展。

原來我們每個人的“人事關係”都在工作的學校,許多老師一旦進入某學校工作,這一輩子的人事關係都在這個學校,從參加工作到退休都在同一所學校。

實行縣管校聘以後,每個人的人事關係都在縣“教育管理中心”,原則上來說,你屬於縣教育管理中心的人,工資由縣教育管理中心造表,比如我填寫難度考核表時,工作單位一欄是:某某縣教育管理中心下派到某某學校。這樣,縣教育管理中心可以把我派到任何一個學校。

現在我縣各個學校教師當然是相對穩定。原因很簡單,一屆沒有教完,如果換老師的話,學生適應是比較困難的。一個班老師聯手習慣了,換一個新面孔,配合起來不是很順暢。

實行縣管校聘以後,各個縣城學校派往農村學校支教就比較容易。我們老師要評一級職稱、高級職稱,必須有在農村學校任教2年的經歷,所以,縣城的優質教師,也爭先恐後到農村學校支教。

縣管校聘不是為了讓教師解聘。其實,我們每個教師的年度考核只要是合格,就不會被解聘,年度考核分德能勤績四部分,只要我們師德合格,認真工作,成績不要太差,不會被解聘,也不會被安排到“偏遠”學校。

縣管校聘是大趨勢,我們每個老師要適應它,不必過於焦慮。

各位朋友,你們那裡實行了縣管校聘了嗎?有什麼不同的地方,請下方留言。謝謝!


平淡是真oymlq


大家先看一看2020年中央1號文件涉及到“縣管校聘”的主要內容——“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有計劃安排縣城學校教師到鄉村支教。”

這一段內容可以分解為兩層——第一層:所有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都實行“縣管校聘”;第二層:有計劃安排縣城學校教師到鄉村支教。
【名詞解釋:縣管校聘】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校長和教師,全部實行縣級政府的統一管理;特別是統一定期強制交流或輪崗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從而將校長和教師從過去的“學校人”改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

焦點——容易落聘的教師:

①教學水平比較低,教學效果很一般卻非常自我,不願意接受別人意見的;②不服從領導工作安排,經常和領導唱對臺戲的;③沒有和其他同事合作精神的;④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沒有耐心的。

落實“縣管招聘”的目的——促進城鄉教育資源的重新配置與平衡;提升教師的工作積極性與工作熱情,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流動與交流,互相提高。

很顯然,“縣管招聘”給予了校長極大的用人權利,這既有利於學校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何監督、約束校長的權利,可能會成為新的話題。

“縣管校聘”對於每一個有事業單位編制的教師來說,更多的是約束和挑戰,以及由此帶來的壓力,包括精神層面的和工作層面的。

但其實也是一個機遇,如果確實有能力的老師,則可能得到發揮專長的機會。這對於年輕教師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對提升整體性教學質量有助益。


感動時代


2020年中央1號文件涉及到“縣管校聘”的主要內容——“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有計劃安排縣城學校教師到鄉村支教。縣管校聘在很多地區已經進行了試運行,也經過了評估和總結,國家決定將“縣管校聘”在公辦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全面鋪開,是有很強的積極意義的。

一、“縣管校聘”是指什麼?所謂“縣管校聘”是指中小學教職工“以縣為主”管理,按照“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的原則,落實學校用人自主權,為教師合理交流輪崗提供製度保障,促進縣域內師資均衡配置,大力推進教育公平。

編輯 搜圖

二、縣管校聘的積極意義。提高老師工作積極性,讓老師有一定職業危機感,促進教師快速成長。會有計劃安排縣城教師到鄉村任教,使得落後的鄉村學校能夠得到優質教師資源,提高鄉村學校教學水平,使得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三、“縣管校聘”需要防範一些問題。因為“縣管校聘”中,校長的權力更大了,因此要有相應的監督和制衡措施,防止出現一言談,或者打擊報復堅持原則的老師。同時也要防範老師們急功近利,為了達到提高學生成績,所教課程佈置太多作業,多佔用學生時間,不能讓學生均衡發展。為了競聘,防止出現小圈子,小團體,不利於學校整體發展等。

四、容易落聘的幾類教師。1、教學水平比較低,工作態度不端正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沒有耐心的,教學效果很一般卻非常自我,不願意接受別人意見的,又不願意去改變,不願意學習提高的。2、沒有合作精神,不服從領導工作安排,經常和領導唱對臺戲的。3、教師職業道德低下的老師,唯利是圖,私自為學生補課或著在培訓機構兼課的老師。4、年紀偏大,身體較差,知識比較陳舊的老教師等。

五、如何妥善安置老教師?不同於前三類落聘的老師,老教師是由於年紀大了,精力差了,知識也會陳舊,但他們不是沒責任心,是因為身體原因而不受學生喜歡,也難以取得較好業績。但他們畢竟曾經為學校做出過巨大貢獻,我們不能按一個標準來進行鬧中競聘,否則他們落聘的幾率很大。因此要對這些老教師有所照顧,優先安排,或調整崗位,讓他們能安心度過最後的職業生涯。如果不能把年紀大的教師安置好,對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是有打擊的,因為每個人都會老,年輕時努力工作了,到老了還沒保障,那麼優秀年輕教師會離開教育崗,反而便會使優秀流失。


如果你在縣管校聘中落聘了,你會怎麼辦呢?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良心老師


2020年中央1號文件: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

看似簡短的信息,卻蘊含很多信息量……

“縣管校聘”真的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一、何為縣管校聘?

“縣管校聘”是公辦義務教育學校的教師和校長,全部實行縣級政府的統一管理,特別是統一定期強制交流或輪崗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從而將教師和校長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改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

二、哪些老師容易落聘呢?

【1】教學質量一般,但自以為是、剛愎自用的老師;

【2】教學質量很差的老師;

【3】 沒有責任心且教學不認真的老師。

【4】愛推卸責任,沒有擔當的老師;



二、“縣管校聘”的目的是什麼?

【1】提高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有利於教學質量地提高。

【2】平衡城鄉教學資源,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

【3】促使城鄉老師流動起來,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經驗,促進教育健康發展!

三、“縣管校聘”有哪些弊端?

【1】校長擁有絕對的“人事權”,比較容易滋生腐敗,從而不利於教育公平。

【2】容易產生利益衝突,從而引發老師間的矛盾,不利於學校教育的發展。

【3】老師們來回變動學校,給老師的生活帶來了較大的不便。

【4】落聘的老師,心裡比較難過,容易走極端。

【5】鄉村老師都想進城,無形中給鄉村教育帶來影響。

【6】城裡的老師進入農村,能否靜下心來執教,有待考證。

四、假如你落聘了,該怎麼辦?

老穆認為,一般情況下,只要你“年度考核”合格,教育局會不會直接把你“趕走”,有可能會被安排到其它學校教書,也有可能安排後勤工作,只要你心態積極,將來或有翻身機會。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老穆說語文


建意就近教學,縣管校聘如果是有地方政府監督管理教育界且具有公平公正性。還是有利於我們教育的。當然為了控制我們教育內部的腐敗怪象,建議給我們一線老師們監督管理權給他們投訴的權利。這樣就會禁止我們教育中所有的不足,又可以禁止所有的強權強勢現象。有助於我們各個環節都能夠負起責任擔當。對於教書育人的本質也能抓實抓好。更有利於我們對教育的責任心,工作中有問題隨時改進隨時完善。教學水平太差可以加強培訓學習。重在我們教育界對老師們的管理監督與培訓。把教學質量抓好抓實,把差優逆向考核評價管理做到更好才是真好。這樣的縣管校聘才更有效率。


吳振革


“縣管校聘”,對於許多人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名詞。“它是指全體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和校長全部實行縣級政府統一管理,特別是統一定期強制流動到縣域內的義務教育學校,從而將教師和校長從過去的某學校的“學校人”改變為縣義務教育系統的“系統人”。

“縣管校聘”的實行打破了學校的事業編體制以及教師的鐵飯碗,可以加強教師流動性,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

“教書育人”指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以自身的道德行為和魅力,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生命的意義。這不是一份簡單的工作,如果還想要為人師表:學識淵博,道德高尚,知榮明恥,嚴於律己,以身作則。衣著得體,語言規範,舉止文明,團結協作,廉潔奉公。這些都是硬件裝備,重點是在人品學問方面做別人學習的榜樣。如今的家長個個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精英,而精英教育,不是剝奪孩子的快樂,而是在高標準中塑造孩子的優秀習慣,在優秀和自律中,幫孩子們習得自我掌控的深層次精神快樂!

實事上,有些人從未真正上過講臺,但他總是在舉手投足間潛移默化的誨人不倦,有些人從不曾離開講臺可惜卻終其一生在“毀人不倦”!

看來我們所有的“人類靈魂工程師”們唯有白首窮經,修身養得才能應對大浪淘沙!



又見江雲


中小學教師推行“縣管校聘”有什麼意義呢?

我們先來談一談“縣管校聘”的積極意義和作用:

好處一:提高一線教師的危機感,倒逼教師竭力從教。

中小學教師隊伍可以說是一個大家庭,一千多萬人的隊伍,良莠不齊是非常正常的現象。在教師隊伍中,有的教師在一所學校當中起到“頂樑柱”的作用,無論在教學方面還是在做學校的其他工作方面都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而有的老師在一所學校基本上屬於那種“打醬油”的存在,但這兩種老師的待遇是相差無幾的。那麼有了“縣管校聘”之後,那些“高枕無憂”的老師可能就慌了,這種老師有可能在教育教學方面變得更積極一些。

好處二:讓山旮旯也有老師過去支教,力促教育均衡。

像我所在的山旮旯學校,每年都需要一定數量的代課老師加盟,那麼實行“縣管校聘”之後,城裡那些優秀的老師有可能會被趕到我們學校來任教,這樣對促進農村地區的教育均衡來說具有一定的好處。

好處三:讓學校校長更有話語權,對學校管理有一定好處促進作用。

據我瞭解,如果在多年前,很多老師對當校長非常熱衷,有些人耗盡“洪荒之力”才讓自己當上了學校的某一種款式的領導。但最近幾年,校長(特別是農村基層的校長)沒有幾個人想當,一方面是因為當校長沒有了什麼“油水”,另一方面學校的老師不一定會配合校長的工作,同時學校校長的責任也比較重。那麼實行“縣管校聘”之後,校長在一個學校中就有了更大的話語權,那麼對於那些不聽話的老師,校長可以給其套上“懸頭緊箍”,

全面鋪開“縣管校聘”的初衷是好的,但一部“好經”如果讓“歪嘴和尚”來唸的話,估計很容易出現一些弊端。如果“縣管校聘”在實施過程中出了紕漏,那麼弊端肯定會存在的。

弊端一:教師生活被打亂,很難安心從教。

有些教師在“縣管校聘”的落實中如果來到其他很遠的學校,那麼相關教師的生活肯定會被完全打亂:孩子原本在自己所在的學校或者在自己所在學校的附近就讀,但這種教師如果因為“縣管校聘”調到很遠的學校去任教,就會造成種種不便。再加上縣管校聘是有一定時間限制的,比如調到別的地方一年或者幾年之後馬上回來,而在這一段時間中,被調動的教師抱著“反正我要回去”的心態,這種老師會在新的學校安心從教嗎?

弊端二:校長的權力太大,不利於教育生態的良性發展。

一線教師成為“縣管校聘”中被“交流”的對象,那麼校長會不會成為被“交流”的對象呢?如果校長一直呆在一個地方管理著一所學校,而權力又無限大的話,會不會讓校長因為太過膨脹而犯錯誤呢?如果讓那些德不配位的校長長期拿著“話筒”,那麼會不會導致優秀的師資力量流失?這是一件不得不防的事情。

弊端三:老教師淪為弱勢群體,有可能會成為“足球”。

縣管校聘如果沒有給出雙重標準,比如對年齡大於55週歲的老教師給予一定的照顧,那麼那些快要退休的老教師會不會成為“落聘”的對象?一旦大齡教師成為被踢來踢去的“足球”,鼓勵教師“終身從教”就成了一句空話。

弊端四:會導致教師用極端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催熟”。

為了不“落聘”,老師們當然是發了狠地拼命教書。如果教師從多個方面注重學生的發展那當然是好事,但是如果教師為了提高傳說中的教學質量而搞“題海戰術”,用“題海”對學生進行“催熟”,如果只是按照學生的考試分數對教師的去留進行“一刀切”,這對教育生態的發展而言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朋友們,你們覺得“縣管校聘”如果全面鋪開後,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大,請在評論區留下您的高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