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看待孔融讓梨這件事?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建設工程信息共享


在中國,孔融讓梨的故事家喻戶曉,被人們傳為“美談”。故事說東漢時的孔融,年僅四歲就有謙讓心和恭敬心。孔融四歲時,有一天鄰居送來一筐梨,孔融把大的梨分給了哥哥,自己挑了一個小梨。這則故事凸顯了童心的純善和弟兄間溫暖的親情。它從微小的細節反映出一個家庭的和睦和教育的背景。

孔融是否該讓梨

自從孔融讓梨的故事被編進了三字經:“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易先知。”它就帶上了教科書的色彩,教育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孩子。在中國,沒有人不知道孔融,沒有人不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千百年來,我們並未讓出一個謙恭禮讓的和諧社會。是孔融之過嗎?不,我覺得孔融是個很了不起的孩子,即使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已經可以稱作君子了。人們都應該學習孔融讓梨的內在精神。

孔融應該讓梨,這本是定論。但是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人卻認為孔融不應該讓梨。他們認為對於一個三四歲的孩子,讓梨有點扭曲人性,封閉了孩子的自然天性。本人對這個看法不敢苟同。我認為孔融應該讓梨。

“讓梨”精神在當今的意義

“孔融讓梨”是中華民族尊長護幼傳統美德的典型代表。時至今日,“孔融讓梨”依然是幼兒教育中重要的教育素材。尤其在當代,由於獨生子女已成為社會普遍現象,一些孩子自小嬌生慣養,從小養成獨佔獨有、不懂謙讓的不良習慣。以謙讓、尊長、護幼為核心教育內涵的“孔融讓梨”故事無疑極具針對性的教育意義。我見過許多小孩子,由於從小受父母的溺愛,有東西不知道與人分享,沒有絲毫謙讓精神,長此下去,必定會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將來也勢必不會為這個社會承擔什麼責任,做出什麼貢獻。

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還提倡讓梨嗎?答案毫無疑問是肯定的!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商品經濟迅速發展,各種利益、地位、榮譽等,是個共同課題,共同面對的考驗。如果把這些比作現實的“梨”的話,也不牽強,不為過。既然是“梨”就存在“讓梨”的問題。不過“梨”已不單單是原來意義上的“梨”,有了新的內涵。人們在各種利益、地位、榮譽面前,應該都要有“讓梨”的精神。

孔融讓梨與約翰爭梨的思考

美國有一位心理學家在全美選出了50位成功人士和50名罪犯,分別給他們寫信,邀請他們談一談自己的母親。有兩封回信給他的印象特別深。這兩個人談的事,都與“孔融讓梨”有關。

一封來信是這樣寫的: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的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見中間的又紅又大的,別提多想得到了。媽媽把蘋果放在桌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呀?”我剛想說要最大最紅的那個,沒想到弟弟搶先一步把這話說了出來。媽媽聽後瞪了弟弟一眼,責備他:“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一聽到這個話,我馬上轉過彎來了,改口對媽媽說:“媽媽,我想要最小的,把大的留給弟弟吧。”媽媽聽了很高興,就把那個大蘋果“獎”給了我。從此我知道了,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不能直接說出來,要學會說謊。以後我學會了打架、偷、搶,只要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不擇手段。直到現在我被送進了監獄。這是一名犯人寫來的信。

第二封信是一位叫約翰的成功人士寫來的,信中說: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大小不同的蘋果,我和弟弟們都搶著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紅最大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孩子們,這個蘋果最紅最大最好吃,你們都有權利得到它,但大蘋果只有一個,怎麼辦呢?現在咱們做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3塊,你們3人一人一塊兒把它修剪好,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結果我幹得最好,就贏得了最大的蘋果。這與其說是美國版的“孔融讓梨”,不如說是“約翰爭梨”。

要說一個故事就能決定一種人生,顯然是極而言之;但要說母親的觀念和做法對孩子的一生沒有影響,也不實際。事故的真實性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提供給我們的啟示。在“約翰爭梨”的故事裡,約翰和他們的兄弟無論年齡多小,都是他們媽媽眼中擁有獨立人格和意志的“人”,而不是可以任由成人意志驅使安排的“屁孩兒”。“約翰爭梨”,正視人的天性和權利,通過制定和執行規則,實現了人的權利和義務之間、個人利益訴求和社會道德要求之間的統一。當然,這種“爭”,是“明爭”,不是“暗鬥”,更不同於搶、奪。它必須在兩個條件下進行,一是有一套大家認同的規則,二是有“裁判”監督規則的執行。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看到,我們提倡讓梨,是要出自真心,像孔融那樣,而不是為了得到某些利益的所做的虛偽行為。

輸入“孔融讓梨”,會有幾千條搜索結果。有說孔融沽名釣譽;有說孔融精於吃梨,大梨是鴨梨,小梨是庫爾勒梨;還有說孔融就不喜歡吃梨;還有,很多很多的細說。其實,就那麼一個孩子,才4歲,哪有那麼多的想法?很簡單,是父母教育的結果,君不見他的哥哥讓弟弟先拿吧。

孔融讓梨折射傳統道德教育

孔融讓梨的故事是中國傳統道德教育的一個範例,它提倡的是種面對物質利益要謙讓的一種精神。這種精神無疑是高尚的,是時時都該學習並傳揚的。

人活著若只為自己,那他既活不好,甚至還活不下去,這不光在物質缺乏時如此,在物質豐富時也如此。因為一個人是無法獨立地生活在世上的,他要活下去還活得好就必須和別的人產生合作關係,共同創造財富,享受財富。而在合作的過程中,如果人人都在想著為己,或少貢獻一點,或多享用一點,那這種合作就難以進行下去,或原本自願平等的合作演變成一種強迫的不平等合作。這點在物質貧乏的人類早期顯而易見,那時生產力低下,獲得的物質產品有限,這時人人必須在合作中各盡所能來獲得更多的東西來養活大家,同時在所獲物質不多的情況下必須貫徹的分配原則,即男女老少人人都要有的吃。但考慮到各種因素如男人幹體力活,女人養育等,就有個誰吃多吃少的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除了靠大家公認的“各盡所能,按需分配,”原則辦外,還靠一種謙讓的精神來調節。前者原則有點強制性,而後者精神全憑自覺,所以後者才顯得高尚。“孔融讓梨”就是古人對謙讓精神的讚美和頌揚。

如果說在物質貧乏時“謙讓”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那在現代物質較豐富時還要提倡謙讓嗎?我以為要!一是因現在的物質豐富是相對過去的,還沒達到足以滿足所有人需求的程度,而且在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人與人之間都存在著巨大的貧富差距。這種差距有的是合理的。如因文化水平,科技水平等造成的;有的是不合理的,如因侵略,剝削等原因造成的,所以調節貧富差還是要有個全球性的原則及謙讓精神;二是“謙讓”精神現已不單指在物質分配方面,而漫延到人的許多行動中,如大到名譽地位,小到上車讓座。無需置疑,謙讓作為道德內容的一部分也成了人的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而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人類既不需要物質貧窮的社會,但也不想要精神醜惡的社會。

反思

關於“孔融讓梨”是不是時時適用的討論,我以為關鍵不在“讓梨”的道德價值本身,而是在人們為何會對“讓梨”的現代意義提出疑問?在深入一步,現在人的價值觀,道德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而這些變化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此問題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的。

孔融讓梨告訴我們,凡事應該懂得謙讓的禮儀,在利益、地位、榮譽面前,我們都應該學會謙讓,這是中國古代留下來的一種傳統美德,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說孔融不該讓梨呢?


大黃扯點歷史


問題

如何看待孔融讓梨這件事?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從小聽到大,作為教育孩子懂得謙讓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連三字經裡都有“融四歲,能讓梨”這樣的句子。可見影響之深遠。

我個人覺得孔融讓梨不一定是出於謙讓,孔融在家排行老六 ,上有兄長 ,下有幼弟,既不是長子又不是幼子,以他這樣的處境,很容易被父母忽視 ,得不到應有的關注。可是他早早表現出過人的才華, 倍受寵愛,說明他不是一般的小孩,小小年紀,很懂的討好父母兄長,是個妥妥的心機少年。從他讓梨這個舉動來看 ,在父母面前表現出謙遜 ,又在兄弟面前表現出了尊重,同時打壓了弟弟。一個謙遜有禮尊重兄長的好孩子 ,正是父母想看到的 ,在父母兄弟面前賺足了好感。這樣一比較,弟弟就不懂事了吧!真是一石三鳥。

我不喜歡吃梨,而且為人低調,從小不喜歡被人關注,所以我即不會挑最大的也不會挑最小的。不會刻意做引人注目的事,我會挑個最普通的。


最愛三秋葉


我們不能什麼都否定,讓總比搶好。

社會再發展也不可能什麼都有,不可能都一樣多,物質財富永遠有限,人的慾望永遠無限,所以解決分配的辦法一直有三個,一是分配公平,二是禮讓有餘,三是強搶不足。哪一個最好呢?當然是公平分配了,這種方式可保證人人有份,矛盾較少。但是也不絕對,因為每個人對物質財富的需求也因各種原因不一樣。哪一種方式最壞呢?當然是強搶不足了,這種方式不僅僅是造成分配嚴重不均和不足,而且容易出現動亂,激化矛盾。孔融讓梨式的分配方式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壞的。這種方式雖然會緩和矛盾,但長期以往會使一些人產生惰性,也會使一些人吃虧,所以不能否定也不用鼓勵。

題目還有一問,如果是你你怎麼做,如果是我,會看情況而定,值得讓就讓,不值得讓就不讓。所謂讓是情,不讓是理,各位大咖,你們怎麼看?



共鳴共勉共賞


“孔融讓梨”傳誦了近兩千年。說的是我們中華民族謙讓的美德。那麼歷史上的孔融,是怎樣一個人呢?

孔融,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褒之弟,為“建安七子”之首。孫融從小就聰明,被當地人稱為神童,他還是孔夫子的第二十世孫。孔融在38歲的時候就當上了北海相,世人又稱他孔北海。

東漢未年,“黨錮之禍”鬧得滿城風雨。張儉因得罪宦官侯覽遭到通緝。張儉去投靠好友孔褒(孔融的哥哥)時碰巧他不在家,他見孔融年幼,就騙孔融說自己只是來找他哥玩。

後來事情敗露,張儉逃走,孔融、孔褒卻被逮捕下獄。結果,孔融、孔褒與孔母都爭著領罪,鬧得“一門爭死”。最後,朝廷判了孔褒死刑。孔融因此名聲大噪,各地爭著請他去做官,但都被拒絕了。

孔融向曹操推薦禰衡,哪知這人壓根看不起他曹阿瞞,死活不去,曹操氣不過,他聽說禰衡會擊鼓,就以皇命召他為鼓吏,並讓他當眾露一手。

司儀說鼓吏應該換上制服,禰衡就當著眾人的面從容更衣,再換上制服,來了個“擊鼓罵曹”。禰衡此舉搞得曹操很沒有面子,心裡對孔融的不滿又加了一筆。

孔融犯了一個大多數讀書人都會犯的錯誤,那就是眼高手低。他自命不凡,總想幹大事,卻沒有幹大事的本領,小事又瞧不上。

對於曹操,他的偏見又太大,孔融無論在日常小事還是軍國大事上,都是想批評就批評,想攻擊就攻擊,卻不去設想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時間一久,必然自取滅亡。

綜觀孔融的一生,少時聰明,長大了卻是眼高手低,雖說是孔子後代,最終也沒有成大氣候。

如果我小時候吃梨,可能是拿大的吃,因為是小孩,沒有那麼聰明,所以不會禮讓了。


峰迴路轉說歷史


尊老愛幼是中華文化傳承下來的美好品德,無時無刻,我們都.應該用這種美德來規範自己。老人和小孩作為弱勢群體,也理就得到人們的關愛和呵護。

真的讓了,被記錄在案

孔融讓梨的故事,被傳為美談。以四歲之年齡,就能夠主動的去謙讓,的確是難得。但是客觀的來說,四歲小孩子的心性未穩,價值觀還沒有完全的形成,不論做出什麼樣的舉動,都是能夠理解的。或許孔融當時是真的讓了梨,但他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他在做的事是發揚了傳統美德,其實是不確定的。

希望孔融也有一個完美快樂的童年

所謂五月的天,孩子的臉,雖然是形容天氣,側面也反應了孩子的臉是易變的。可能今天主動讓了,明天就又會去爭的。孔融讓梨是好事,也值得宣傳,但是用一個四歲孩童的行為,而綁架了孩子的天性其實也是不太好的。但願孔融童年不僅有讓梨的美談,還有一張說變就變的臉,有一個完美快樂的童年。

當然,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形成價值觀的過程中,一定好好學習和領悟這些傳統美德,尊老愛幼,從小做起。同樣,用孔融讓梨的案例做宣傳也是沒有問題的,根據年齡,靈活掌握就好。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藝文雜記


如何看待孔融讓梨這件事,換做我會怎麼做?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的觀點如下。

1.如何看待孔融讓梨這件事情。

①這件事情教會了人們謙遜。孔融讓梨這件事情廣為流傳。在從古至今的人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孔融讓梨這種貧血讓無數的人感到羞愧,因此學會了孔融的謙遜。

②這件事情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恐龍之浪裡這一件事情深刻的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在每一個人的人生中代代相傳。

③這件事情是封建時代禮制的一部分,孔融讓梨這一件事情,是封建時代禮制的一個體現,要求人們尊老愛幼。不這是封建禮制中比較好的一部分,至今仍然是美談,是一段永不磨滅的千古佳話。

④對於孔融個人而言,這件事情使他在家裡面脫穎而出,是他在整個時代上脫穎而出。人們無不向他學習,他成為了家家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2.如果換做我,我會怎麼做?

很抱歉,我沒有孔融那樣的素質,如果換作我的話。當時還是年幼的我,自我表現意識應該還會很強大,我可能不會謙讓梨吧!





奉旨說史


孔融讓梨的故事從古流傳至今,也一直是大家的一個學習榜樣。

該故事最早應見《世說新語箋疏》:續漢書曰:"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也。高祖父尚,鉅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別傳曰:融四歲,與兄食梨,輒引小者。人問其故。答曰:"小兒,法當取小者。"

  • 孔融讓梨的故事,其實彰顯出的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和文明禮儀文化。孔融為東漢末年人也,孔子第二十世孫,在東漢時期儒家思想是非常盛行的,所以在當時遇到這種事情的話,大部分人都是會“禮讓”的。孔融讓梨的事情在現代社會看來,就是一個啟蒙期孩子給長輩讓水果的事情,我們會認為很習以為常,那為什麼孔融這個事件會流傳至今呢,其實這和“包裝”“推廣”有很大的關係。
  • 我們不妨思考一天,當時信息不發達,孔融只有四歲,如果這個事情在當時不是被大肆傳誦的話,後人肯定是瞭解不到這個故事的。因此一個出名的人,背後都是有原因的,我們不否認名人的品德高尚風采超群這樣的屬性和能力,其實還是個當時世人的認可與接納有關。

如果我是孔融的話,我也會禮讓的,因為生活在一個禮儀之邦尊老愛幼的文明家庭裡,受到長輩的薰陶後,作為一個只有四五歲的孩子,還是很想做的聽話乖巧來博取家人疼愛和關注的。

我本人是素質教育從業者,孔融讓梨這個事情,其實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教育,我們只有做好文化禮儀的傳承和弘揚,才能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繼續發揚光大,成為社會的一種文明風氣;

其次,也要強調家庭教育這方面,在孩子0~6歲期間,家風和父母的言談舉止以及育兒理念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身心發展健康,所以我們無論工作還是生活還是學習,都要以文化為出發點來約束慎獨自我!


説説那些事


謝謝你的問題,這是一個有優秀家教教出的孩子,孔融是看見個禮貌的父親或母親啟發的行為,也影響我們的下一代人。




肖家一


謙尊禮卑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個詞在孔融身上完美地體現出來了,這正是中華優良文化的體現,所以我對孔融讓梨這件事是非常讚賞的,非常值得大家學習和推廣。

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在遇到這樣的情形時,也會毫不猶豫像孔融一樣去讓梨。一來這是一種禮貌的做法,二來可以給身旁的人做個榜樣。所以這種做法是非常可取的。


小慶說歷史文化


小時候一直覺得孔融讓梨能彰顯謙讓.懂事的傳統美德,年齡越來越大發現並不一定是這樣的。

孔融四歲分梨,大家想想四歲正常孩子是怎樣的喜歡吃梨的肯定把最大的拿到手幾,不喜歡的可能就不會拿或者拿最小的那個,孔融這樣分也不一定公平啊,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據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們的選擇機會被剝奪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歡吃梨呢。而且孔融對哥哥和弟弟實行前後矛盾、絕對相反的標準,(年紀小,應該吃小梨,大的應給哥哥們。但是弟弟比孔融年齡還小卻給他比自己大的,孔融說:弟弟比我小,所以我應該讓著他)如果說這是表現他的謙讓,給自己拿一個最小的好了,他為什麼不給其他兄弟表現謙讓的機會。

如果是我分梨:把梨放到桌子上,誰吃誰拿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