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肉雞呼吸道疾病被稱為“百病之源”該如何防控呢?

禽病課堂之小田講畜禽


你好,我是老梁,肉雞的呼吸道病對肉雞的養殖危害特別大。別是在秋冬交替和春季,呼吸道病最易發生。

呼吸道病大多情況下以混合感染的形式出現。比如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腸桿菌混合感染。新城疫和慢性呼吸道混合感染。單獨發生慢性呼吸道病是時間比較短,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療,就會激發大腸桿菌病,病程增長,治療困難。

1,呼吸道發生飼養管理為誘因,秋冬交替我春季因溫差比較大,天氣突變,保溫過度嚴密通風不良。舍內的氨氣大幅度增長,刺激雞的眼結膜和呼吸道粘膜,引發呼吸道病。

2,淨化支原體,在育雛期要淨化支原體,建議使用支原淨或者是泰樂菌素,減少發病的幾率。

3,發生慢性呼吸道病以後,首先會激發大腸桿菌病。主要表現為,眼睛腫脹流淚,呼嚕,甩鼻,典型的大腸桿菌症狀,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嚴重者氣管內有大量的黃色乾酪樣物或大量粘液堵塞氣管,死亡的雞隻可見雞冠發紫。

呼吸道病的發生,其實並不難診斷,但是治療起來不是那麼容易,主要原因是大腸桿菌和支原體對藥物產生耐藥性的速度比較快,所以在治療的過程中,主要是選擇敏感度比較高的藥物。治療的主要原則,先用擴張氣管的藥物,降低雞群因窒息造成的死亡。再用治療支原體和大腸桿菌的藥進行治療,建議選擇沒有使用過或者是使用次數很少的抗菌藥物,敏感度高治療效果就好。如果發病時間長,建議再加一味抗病毒的藥,中藥或者是中藥提取物都可以。


獸醫梁


肉雞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一、概況

目前,肉雞呼吸道疾病發生較為普遍,死亡原因多為支氣管堵塞和肺炎導致的窒息死亡。本病病因多樣性、病程長,難徹底治療,是本病主要特點。本病引起雞群採食量下降,料肉比增高,並容易激發大腸桿菌感染,增加死淘率,給養殖業帶來巨大經濟損失。

二、流行特點

該病症的發生有一定季節性,夏季發病相對較輕,秋、冬、春季均是高發季節,尤其是季節交替和氣溫多變時,發病率較高。

具體發病過程情況分析:

1、發病早的在10日齡左右即可出現呼吸道症狀,臨床表現為輕微的甩鼻兒,咳嗽;主要原因是經過新城疫首免後(在10日齡左右),由於免疫反應和疫苗對呼吸道的刺激引起體內支原體和衣原體的大量繁殖。從而出現甩鼻兒、咳嗽等呼吸道症狀,但很少死亡,此時單純用大環內酯類藥物進行治療往往不能完全康復。

2、14日齡法氏囊疫苗免疫後:往往會造成呼吸道症狀的加重並伴有腹瀉,使用常規治腸道藥和治呼吸道藥效果不佳,死亡開始出現。

3、21日齡新城疫二免時:由於雞呼吸道和腸道病沒有消失,養殖戶心裡開始懼怕免疫接種會導致雞群病毒呼吸道疾病的暴發,而把應當免疫的最佳時間不斷推遲,部分養殖戶乾脆放棄,轉而採用抗病毒藥配合抗菌藥物進行治療,把希望寄託在藥物上面,結果錯過最佳免疫時間。往往這批雞的健康狀況差強人意。部分強免養殖戶的雞群在二免新城疫後,造成雞群病毒呼吸道疾病的暴發(咳嗽、呼嚕、怪叫等),而且暴發伴有包心包肝的大腸桿菌感染,死亡迅速上升。

4、4-5周齡的雞群表現更糟糕:呼吸道症狀表現嚴重(怪叫、呼吸困難、窒息),排黃白綠色稀糞,死亡居高不下,此時需採取抗病毒藥配合抗支原體,大腸桿菌的藥物。若此時疾病還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往往導致養殖整體失敗而提前出欄。

三、發病原因與分析

1、飼養管理不良:

A、溼度低:標準化雞舍暖風爐供暖、風機向外排風換氣,送入雞舍內空氣為乾熱風,造成肉雞氣管、支氣管在呼吸過程中大量水分流失,氣管壁絨毛枯萎脫落,機體的第一道免疫屏障受損;又因雞舍內溼度過低,導致雞舍內的懸浮物(灰塵、雞自身脫落的絨毛、皮屑)超標、並攜帶大量病原菌,經過呼吸長驅直入,引起支氣管、肺部及氣囊的感染,破壞呼吸系統,破壞機體的第一道免疫屏障。

B、缺氧:雞舍進風口設計不合理,或者為了保溫而減少進風口的空氣流量,使雞舍內的雞長期處於缺氧狀態,雞群長期缺氧,心、肺長期處於高負荷工作,引起肺臟發炎、變黑,導致雞群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C、通風不良:由於標準化雞舍排風系統設計的不合理或使用不當,造成雞舍內氨氣、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嚴重超標,刺激呼吸道粘膜,使肉雞呼吸道發炎、出血,導致第一道免疫屏障機能喪失;舍內空氣中的灰塵、絨毛、皮屑等漂浮物攜帶著大量病菌附著在氣管、支氣管、肺部、氣囊內,逐漸形成氣管栓塞、氣囊炎、肺炎等症。

2、疾病因素:

A、經實驗室診斷證明,本病多與非典型新城疫、禽流感H9亞型病毒、傳染性支氣管炎病毒、大腸桿菌、支原體混合感染或繼發感染有關,不是單一病原體引起。

B、各種原因造成的機體免疫抑制,可誘發該病的發生。如禽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病病毒(REV)、馬立克氏病病毒(MDV)、黴菌及其毒素等誘因的發生。

3、免疫因素:

A、疫苗質量參差不齊,免疫方法途徑不合理(把滴鼻點眼改成了飲水);

B、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劑量過大或過小,免疫次數過多等均可導致免疫失敗。(免疫失敗的雞群,免疫應答水平肯定不高,抗體水平低,抗體離散度大,抗體維持時間縮短,導致了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等流行病的非典型性流行。)

4、家禽特殊的生理結構和呼吸器官導致呼吸道疾病易發:

A、雞沒有膈肌,胸腔和腹腔直接相通;

B、氣囊是禽類特有器官,共9個,與肺臟直接相通。形成“氣管-肺臟-氣囊-骨骼”相互連通的結構特點,使機體內部環境形成了一個半開放的系統。空氣中的病原微生物極易通過上呼吸道、肺臟、氣囊侵入骨骼,進而造成機體的全身性感染。

四、臨床症狀

初期:以咳嗽、甩鼻為主的輕微呼吸道症狀。雞群飲水、採食等基本正常,不會出現明顯雞隻死亡,死亡率約0.1%-0.3%/天。

中期:呼吸道症狀加重,出現呼嚕、鳴音。大群採食量下降(10%-20%左右),精神萎靡,死亡數量逐步上升(0.3%-0.5%/天)。

後期:病雞呼吸困難,怪叫、窒息,雞群死亡數量迅速增加,雞群採食量下降30%以上,死亡率可達0.5%-2%左右/天,甚至更高。

五、剖檢病

初期(24h-48h):剖檢可見胸、腹部氣囊有少許的白色氣泡或黏液,喉頭潮紅或有少量黏液。

中期(48h-72h):氣囊壁增厚渾濁,有黃色的纖維素性滲出物,氣管出血,肺臟水腫出血,支氣管有粘液。

後期(發病72h以後):出現氣囊炎、支氣管栓塞、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等症狀,肺臟呈紫黑色、水腫、壞死。

六、防控原則

1、定期帶雞消毒,控制舍內病原微生物的數量。

2、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合理免疫接種。

3、加強飼養管理,控制好舍內溫、溼度和通風等。

4、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免疫抑制性疾病的發生。

5、準確判斷髮病時機,選擇敏感藥物,科學用藥。


秋天的落雨


你好,我是牧醫說,畜牧獸醫,從事養殖肉雞技術管理近8年,希望下面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其實在肉雞養殖上認為呼吸道疾病是“百病之源”,是非常不科學的。現在這個行業到處流傳著所謂“百病之源”,甚至是“萬病之源”的說法,可以認為是廠家為了銷售藥品忽悠養殖戶的噱頭罷了,那麼到底誰才是引起雞群發病的最終根源呢?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比如種雞,飼料、溫度、溼度、通風等各種因素,如果有一個因素造成疏忽,都可以導致養殖場損失慘重,如果真的必須找出一個所謂“根源”的話,那這個“根源”就非“應激”莫屬。

雞群一旦產生應激,就會導致神經緊繃,機體免疫力下降,可以導致雞群精神萎靡,採食量下降,甚至是猝死,可見減小或者避免應激對維持機體生命活動的重要性。

產生應激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更換飼料、溫度與溼度忽高忽低、賊風直接吹到雞群身上等。

更換飼料因素。由於雞群生長階段的不同,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成分以及比例也是有所差異,所以需要在合適的日齡更換適配的飼料類型,如果在更換飼料中,飼料沒有過渡就全部換成目標飼料,則雞群很有可能會降低採食量,甚至是絕食,另外雞群腸道內的消化系統的菌群也有可能對目標飼料中產生應激,導致雞群腹瀉。

溫度溼度因素。肉雞的生長速度快,飼養密度大,飼養週期短等因素導致了肉雞雞舍內的內環境相對恆定,比如溫度需要根據肉雞的生長特徵進行適當調控,即隨著肉雞日齡的增長,機體調節溫度的能力越來越強,雞舍內的溫度也就隨之降低;而溫度則一般保持60-65%,溼度太低則容易使空氣乾燥,雞舍內的粉塵,羽毛屑等飄浮在空氣中,雞群很容易吸入呼吸道,導致呼吸道疾病的發生。

賊風入侵因素。每個雞舍大小、結構、風機位置、通風管的不同,也就導致了管理方式的差異,但是總歸來說不能使外界的冷風直接吹到雞群身上,造成冷應激,使機體免疫力下降,感冒,出現流鼻涕、咳嗽、流淚、精神不振、採食量下降等症狀。如果此時沒有治癒,就是逐漸使氣管內產生大量粘液、氣管以及支氣管內被黃色乾酪樣物堵塞、氣囊壁渾濁、增厚等呼吸道疾病,嚴重者可導致死亡,也就是說冷應激是雞群產生呼吸道疾病的主要途徑,在實際生產中必須避免賊風直接吹到機體。

呼吸道疾病的綜合防控

合理搭配營養。機體在育雛期、育成期、成年期等階段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是不同的,在進行飼餵時也需要根據其特點進行合理配制飼料,確保飼料中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充足,而雞群攝入足夠且豐富的營養,身體強壯,免疫力才會提高。

加強飼養管理。溫度溼度是在養雞中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育雛期最初溫度設定為33-35攝氏度,前3天不降溫,以後每2-3天降低1攝氏度,直到14天時降到28攝氏度,此溫度保持10天,逐漸2-3天降低1攝氏度,直到28天時降到26攝氏度,一直維持26攝氏度直到出欄即可,此溫度也可以根據雞舍適時調整;溼度基本保持到60-65%左右,後期可以根據雞舍空氣質量進行調整,畢竟不同的雞舍,飼養密度等不同。

管理通風方式。不管是規模化養殖場還是小散戶養殖場對通風都是相當重視,特別是夏天和冬天,夏天天氣炎熱,大型養殖場需要使用水簾系統進行降溫,小散戶則全部打開風機以及窗戶進行負壓通風;冬天天氣嚴寒,最重要的就是協調好溫度、溼度、通風之間的關係,比如在外界通風管處設置彎頭,避免冷風直接進入雞舍,同時使用水暖爐或者煤爐進行保溫處理。

早發現早治療。儘管預防措施做的再好,也有可能發生氣囊炎、支氣管堵塞等病,所以一定要早發現早治療,避免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牧醫說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肉雞呼吸道疾病的確比較難治療,導致呼吸道感染主要有兩方面因素。

一,氣溫變化較大,引起感冒咳嗽,未及時治療,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二,雞舍環境因素,密閉的雞舍容易產生氨氣,尤其是夏天,氣溫高,雞糞經過高溫發酵,很快產生氨氣,如果沒有及時痛風就會導致肉雞呼吸道感染,但是,如果通風口位置不對,通風導致雞群受涼也會因感冒而感染呼吸道。

預防措施,注意天氣變化,及時調整雞舍溫度,散養雞在溫度變化較大時進行藥物提前預防。

雞舍環境保持可通風狀態,做好雞舍通風和雞舍內溫度管理。





悅友養殖


呼吸道疾病是雞場常發病,幾乎每批雞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疾病,症狀從輕到重依次是,甩鼻、咳嗽、呼嚕、張口呼吸,尤其冬春季節多發,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原因很多,常見的有溫溼度不合理,疫苗應激反應,細菌、病毒混合感染所引起,下面從這幾個方面給大家分析呼吸道疾病。

1:溫溼度過高過低導致呼吸道疾病

在育雛期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好雞舍的溫度與溼度,一旦溫度高,溼度小,這種熱乾的空氣會損傷呼吸道粘膜,再者雞舍內的粉塵增多,粉塵會隨著小雞的呼吸進入鼻腔中,破壞呼吸道粘膜,呼吸道粘膜可以屏蔽外界的病毒、細菌,一旦呼吸道粘膜造成破壞就會遭到細菌、病毒的入侵。所以要控制好雞舍溼度,溼度不夠的可以採取潑水或者霧線加溼的方式增加溼度,同時育雛要做好開口保健工作,建議使用桉樹精油樂暢,減少白痢和沙門氏菌的發生,改善前期的腸道功能。

2:疫苗應激反應導致呼吸道疾病

白羽肉雞在進行首免、二免後雞群容易發生咳嗽、甩鼻等呼吸道疾病,這是因為新城疫弱毒疫苗是通過刺激呼吸道粘膜誘使機體產生抗體的,但是疫苗本身就是帶毒的,所以會破壞呼吸道粘膜,引起呼吸道疾病。建議在做完疫苗的第二天使用桉樹精油樂暢,樂暢能夠有效緩解禽類的疫苗應激,提高抗體水平,增強疫苗的保護率。

3:細菌病毒病混感導致呼吸道疾病

細菌、病毒病混感導致呼吸道疾病在春季多發且危害最大,因為春季晝夜溫差大,也是病毒流行的季節,稍不注意,雞隻就會感冒致使雞的免疫力下降,如果治療不及時就會繼發細菌性疾病,到了後期我們會在雞舍裡聽到雞群咳嗽、呼嚕甚至伸脖子喘的現象,解剖來來看氣管有黏液出血,此時也會看到氣囊炎的症狀發生,此時的症狀可謂是很嚴重了,這時候就應該抗菌、抗病毒的藥配合桉樹精油樂暢一塊使用,桉樹精油來源於澳洲,具有較強的穿透力,可以直接作用到雞隻的呼吸道,並且有增強藥物療效的作用。

針對呼吸道疾病的預防一定要綜合去管控,包括飼養管理要到位,溫溼度、通風要控制在合理範圍內,藥物預防建議使用安全、綠色、高效的桉樹精油樂暢,桉樹精油是一種含有單萜烯、倍半萜烯、醇、酯、醛和酮的天然存在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桉葉素,又稱1,8-桉樹腦,有抗炎抑菌,抑制粘液的生成和分泌,保護氣管組織細胞,保證氣管暢通的作用,有效的保護禽類呼吸道健康。


禽病課堂之小田講畜禽


肉雞呼吸道是養殖過程中常見病,很多養殖戶對比很發愁,養雞的成敗可以說決定於雞的呼吸道病。呼吸道由支原體,細菌,病毒引起。在養殖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上雞時室內溫度保持在30度左右,小雞回來後溫度慢慢身高,知道小雞全部散開。

二,小雞回來投開口藥,淨化支原體,溫度不要忽高忽低,保持恆溫。

三,對進風口要檢查,防止有賳風進入,遇有天氣變化,要注意窗戶的管理。

四,注意通風,當發生呼吸道後,要診斷病因,對症下藥。

養殖肉雞是一個非常辛苦的的事情,又是在封閉的環境中飼養,通風和溫度是一個矛盾體,只有解決好通風和溫度才能把肉雞養好


太谷外後生


當前水禽疫病的特點之一,新發疫病比較多。如鴨的新型呼長孤病、番鴨白肝病、大舌病、坦布蘇及鵝痛風等等。大部分水禽疾病的共同特點就是多為消化道傳播和感染的。因此養殖的時候儘可能離地網養儘可能減少水禽與糞便的接觸。

特點之二,複雜多變,一種病毒可能造成多種病變型。如小鵝瘟,可造成鵝的小鵝瘟有番鴨的小鵝瘟以及短喙病和雛鴨雛鵝翅膀發育不全等。發病季節不明顯,繼發感染嚴重,病變複雜多變。

第三個特點,防控產品少。豬雞產品的研發較多,但是水禽的產品關注度不夠多。原因是部分疾病病原不清楚,缺乏良好的預防用疫苗。抗生素濫用導致耐藥性嚴重。

如何防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維護好水禽的結構完整(皮膚、粘膜、微生態),結構完整才能功能正常;其次遵循水禽習性,加強飼養管理,減少應激,保障水禽的生理機能正常;第三要加強水禽的免疫控制或淨化水禽免疫控制疾病;第四點優先通過疫苗免疫控制烈性傳播的病毒病;最後要控制好條件性疾病。

疾病防控都知道“養重於防,防重於治”,因此飼養管理很重要,黃淑堅表示在飼養過程中,溫度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飼養環境的溼度也很重要,水禽一般都是靠近水庫和池塘邊上,溼度大飼料容易出現黴變從而導致很多疾病的發生。如果發生了疾病,黃淑堅指出“早發現,早治療,早處理”,對於病毒病可選擇弱毒苗治療對於細菌病可使用藥物治療,但是對於病毒病的預防一定要根據當地的毒株流行情況選擇相對應的疫苗進行免疫


DIY小面


注意通風,控制溼度,及時清除雞屎,不要讓氨氣濃度過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