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鐵甲勇士、病毒“偵察兵”他們戰“疫”的那些事

“鐵甲勇士”研發者、國際“友好使者”、病毒“偵察兵”……在廣州,有一批平民英雄,他們存在於我們身邊,每天上演著動人心絃的“疫線”故事。昨日,廣州市新聞辦舉行記者見面故事會,帶我們走進基層一線工作者戰“疫”時刻。

“鐵甲勇士”研發者:

病房小女孩有了機器人玩伴

廣州有一家專門研發醫療機器人的公司,成為首個派駐醫療機器人到疫情定點醫院的企業。昨日,其創始人李良源分享了廣州機器人馳援武漢的幾幕難忘場景。

決勝阻擊戰 | 鐵甲勇士、病毒“偵察兵”他們戰“疫”的那些事

“我問工程師疫情結束最想做什麼?他說就想早點理個髮,吃碗熱乾麵。” ——李良源


“這張照片是醫護人員在拍攝工程師調試機器人的時候無意間拍到的。”李良源講述,旁邊的病房有一位小女孩正向機器人招手,小女孩看起來非常虛弱,她和爸爸媽媽都感染了新冠肺炎,住在隔離病房裡。以往這個時候,她本應活蹦亂跳地和小夥伴在戶外玩耍。

“機器人成了她唯一的玩伴。”李良源留意到,每次機器人在走廊經過時,小女孩總會趴到窗邊,用好奇的大眼睛默默注視著機器人。

決勝阻擊戰 | 鐵甲勇士、病毒“偵察兵”他們戰“疫”的那些事

“我也有一個差不多年紀的女兒,我瞭解她在這種時刻的需求。無憂無慮的年紀,卻只能待在病房裡。很高興我們的機器人為病房增加了溫情。”李良源說。

還有一張照片拍攝於武漢漢口醫院。那是賽特智能公司一名赴漢口醫院的工程師和一位廣東醫療隊護士的合照。李良源說,這位護士從大年三十增援到武漢,拍照時已連續高強度工作一個多星期,“聽到有廣州機器人增援到醫院時,她很興奮,一定要跟機器人還有工程師拍一張合照留念。”

李良源展示給我們的照片比較模糊,那是為了預防感染,拍照的手機裹著一層厚厚的塑料膜。

“在前線調試機器人的工程師是十分辛苦的,他們和醫護人員同處在最危險的醫院隔離病區,搶時間部署和調試機器人。”李良源表示,當地物資緊缺,工程師們也要用一件隔離服去完成一整天調試工作,中間不吃不喝不上廁所。

雖然他們沒有直接治病救人,卻用專業技能為前線部隊做出自己了的貢獻。他們總站在幕後,每次完成機器人部署後,都是默默轉身,爭分奪秒奔赴下一個戰場。

有一位武漢前線的工程師,李良源問他這次疫情結束了最想做什麼?他說就想早點理個髮,吃碗熱乾麵。

一線戰“疫”專家:

市八許多同事月餘沒回家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感染病中心ICU主任李粵平是該院最前線的醫護人員之一,也是一名“抗非”功臣。她負責的隔離一區,是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收治重症與危重症患者的地方,堪稱戰“疫”最前線。

李粵平說,面對此次疫情,市八醫院的工作總結為八個字:未雨綢繆、臨危不亂。1月20日,醫院全體員工結束休假返回崗位。“我們整個團隊從進入隔離病房後基本沒有休假。一個多月沒有見過家人,一是隔離需要,二是要保護家人。我們秉承的就是用個人的小別離,成就社會民眾的大團圓。”


決勝阻擊戰 | 鐵甲勇士、病毒“偵察兵”他們戰“疫”的那些事

“我們是經過多次考驗的,沒覺得自己犧牲了多少,也沒覺得自己奉獻了多少。” ——李粵平

現在,李粵平每天早上8點上班,如果沒什麼特別的事情,下午5:30下班。但是星期六、星期天對她來說還是“不存在的”,只要有需要,她就會回到崗位。“醫院給我們在附近租了三個賓館,尤其是家裡有老人、小孩的同事,他們也基本上一個多月沒回家。”

讓李粵平特別驚喜的是,有一位曾經治癒出院的患者聽說他們過年期間還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時候,在大年初一給醫護人員送來了幾百個餃子。“我們都非常高興。正是這些康復者的信任和對我們的鼓勵,才是我們堅守到現在的動力。”她欣喜地說。

李粵平認為,跟17年前的非典相比,現在無論在防疫水平、病毒學基礎理論、還是重症醫學都有了長足的發展。本次疫情能發現這麼多例患者,和檢驗水平飛速進步有關。在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時,呼吸支持技術也比17年前進步很多,治療手段有很多選擇,如高流量氧療、無創或者有創機械通氣,還有體外膜肺(ECMO)等。“傳染科的人最重要的信念是,我們救一個人,但是控制了這個傳染源,其實我們救的是一群人。”

1月20日晚上,市八醫院就收滿了一層樓的新冠肺炎患者。“作為‘抗疫老兵’,我們壓力不是很大,但很擔心80後、90後的年輕人是否會有顧慮。”在簡短的動員會上,李粵平本準備講些激勵的話語動員同事們,沒想到的是,這些年輕人都“嗷嗷叫著往前衝”,為可以參加到一場大戰役中感到好奇又興奮。

李粵平了解到,護士們最開始一天一個班是七個半小時。她們平時主要靠早上儘量吃油脂多、熱量高的食物,上班不喝水,生理期用成人紙尿褲。曾經有個護士在病房裡暈倒後,出來脫了防護服,喝了點水後下午就去上班了。

一個生於1985年的同事跟李粵平閒聊時說起,由於一個多月沒回家,可能到時回去她兩歲多的小女兒都不認識她了。“但是她說,她覺得人生無悔,參與這樣一場牽動全國人民的心的抗擊疫情工作,非常興奮和自豪。”

李粵平說,當前,醫護人員零感染是因為普遍防護做得好,防護設備完善,此外人員調配和醫院後勤管理讓醫護人員基本沒有後顧之憂。賓館每天提供三餐,加上一些社會企業的捐助,醫護人員基本上不用為生活需求的事發愁,此外還做一些心理問卷調差,緩解心理壓力。

“我們是經過多次考驗的,沒覺得自己犧牲了多少,也沒覺得自己奉獻了多少。可能跟別人一說起這些,他們會覺得我們很偉大,但我們自己是沒有這種感覺的。”李粵平說。

病毒“偵察兵”:

不出來吃飯省下防護服

疫情暴發後,第三方的檢測機構承擔起新冠肺炎核酸檢測的篩查工作。作為第三方醫檢的龍頭企業,廣州金域醫學集團已將開展核酸檢測的實驗室從1個加到7個,在湖北、廣東等全國20個省市區陸續開展核酸檢測,近1780人相關專業人員參與一線工作中。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臨床基因組中心分子遺傳檢測專家陳白雪便是其中的一員。她說,作為站在醫生後的醫檢人,疫情中的偵察兵,他們同樣要穿著高級別的防護服,在負壓實驗室裡開展工作,常常他們不吃不喝工作7、8個小時。

金域醫學廣州實驗室單日檢測產能原來為2000例,現在已經做到日檢測量能達20000例。其中陳白雪所在的組一天能夠做近2000例。產能取得成倍增長,背後原因是公司的大規模投入與員工的超負荷運轉。陳白雪作為其中的個體,深刻感受到工作量的“排山倒海”之勢。


決勝阻擊戰 | 鐵甲勇士、病毒“偵察兵”他們戰“疫”的那些事

“樣本量還在增加,但我們是欣慰的,因為打贏疫情阻擊戰的希望也正越來越近。” ——陳白雪

在大年初七經過一天的培訓後,陳白雪走上了一線檢測的“戰場”。“脫掉防護服的時候往往會很累,護目鏡都是霧氣,臉上都是深深的勒痕。”陳白雪說這是近期的常態,檢測人員從早上八點半進入實驗室,到下午三點、四點離開實驗室。


核酸檢測是個連續的作業流程,中途停下會影響整個環節的效率,所以檢測人員常常在實驗室連續作業不吃不喝8小時。如果再用計步器計算他們在實驗室的步數,他們都能超過一萬步。

“我們就是想做多點檢測,並且防護服也很緊張,我們不想因為出來吃飯,就白白浪費一件。”陳白雪說。

曾經她因工作時長太長,一臉蒼白地出實驗室大門的時候,嚇到了辦公室的同事。除了在實驗室的8個小時,陳白雪還要解讀報告,所以每天在公司需要待差不多12個小時左右。

如今全國每日新增的確診病例數正在下降,但對於陳白雪等一大批檢測人員來說,樣本量沒有減少反而在增加,因為在復產復工中同樣需要大量的核酸檢測工作。

“樣本量還在增加,但是我們是欣慰的,因為打贏疫情阻擊戰的希望也正越來越近。”陳白雪說。

國際“友好使者”:

2萬口罩送武漢廣州市民

一位來自也門的留學生,疫情期間與三位也門友人一道走進廣州火車站,將從國外蒐購而來的5000個口罩派送給路人和工作人員。戰“疫“無國界,這位留學生就是被稱作“友好使者”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大三留學生薩格爾。

2月初,得知疫情嚴峻且防疫物資短缺的消息後,薩格爾和三位同樣來自也門的在穗留學生朋友頓覺心急如焚。他們當即決定:利用在國外的人脈資源,蒐購2萬個口罩,寄給武漢支援當地人民。


決勝阻擊戰 | 鐵甲勇士、病毒“偵察兵”他們戰“疫”的那些事

“我不擔心這次疫情,中國一定會渡過難關的。很高興能一直跟中國人民站在一起。” ——薩格爾


海外蒐購口罩可謂一波三折。他們在也門等地沒發現貨源,幾經探尋才在利比亞買到2萬個口罩。口罩到他們手中後,正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防疫物資在廣州同樣緊俏。於是,他們決定寄往武漢1.5萬個,而把5000個留下,於2月22日結伴走進廣州火車站廣場,為返穗者和前線工作人員免費派送。

為什麼選在廣州火車站?薩格爾說,異地務工者當中不乏來自農村的人們,他們經濟條件及社會渠道均欠佳,搶購口罩並不現實。果然,四人在火車站廣場一人送一個免費口罩,不過一個小時功夫,手中3300個口罩便一個不剩。餘下1700個口罩,他們打算去廣州南站繼續派發。

“這2萬個口罩,花費的5萬多元,都是我們自己掏腰包。遇到很多市民真誠地感謝我們。其實能為這個給我們提供生活、學習,及發展機會的地方做點貢獻,一點點付出不算什麼。”薩格爾三年前來中國求學,第一站是蘭州。為了尋找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他在一年半前轉學到廣州,報讀商務漢語,計劃在畢業後從事中國與阿拉伯國家之間的跨國貿易,“這裡有著很多的可能性。”

疫情發生以來,儘管一些朋友回國了,遠在也門的家人也多次催他回去,但他仍決定留守廣州。“我很喜歡中國,不能遇到困難就離開。我不擔心這次疫情,中國一定會渡過難關。很高興能一直跟中國人民站在一起。”

街坊“守護者”:

“0”就是最大的加油

抗疫戰場上,衝鋒在前的還有街坊“守護者”——社區民警。彭明智是廣州市公安局越秀分局白雲派出所東湖新村的社區民警,他把自己定位為“大城小警”,他說,“社區民警就是要守護好社區安寧,保護人民安全。”

疫情發生以來,在廣州各區,由社區民警和社區醫生、居委人員組成“三人小組”成了排查走訪重點的人員中堅力量,彭明智就是其中的一員。第一次上門排查的經歷讓彭明智印象深刻。他說,除夕夜突然接到第一個任務——對湖北來穗人員進行上門核查。同時還收到消息,有一戶湖北家庭即將出門走訪親戚。

“敲開門那一刻,居民對我們的到訪很詫異。”彭明智回憶說,面對居民的牴觸情緒,“三人小組”耐心地向居民解釋,勸說居民儘量不要出門。所幸,居民是通情達理的,他們對“三人小組”工作從不理解,到接受,再到主動配合。“後來,有的居民不留名給我們送上口罩等物品。”讓人倍感暖心。


決勝阻擊戰 | 鐵甲勇士、病毒“偵察兵”他們戰“疫”的那些事

“0這個數字相當的可愛,這就是最大的加油。” ——彭明智


截至2月24日,東湖新村社區對四個小區26個出入口進行封閉,排查出涉重點疫區的戶籍人員共計38人,對36名重點關注人員進行了核查,這些都離不開像彭明智這樣的一線工作人員付出。

“相對於奮戰在疫情防護一線的醫務人員,自己的工作沒有什麼可歌可泣的”,但彭明智認為盡職盡責地保護好社區,守護好自己的家園,就是對一線醫護人員最大的支持。截至目前,東湖新村社區疑似及確診人員為“0”,“0這個數字相當的可愛,這就是最大的加油。”彭明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