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微微隆起的地面、高高豎起的混凝土牆壁、蜿蜒向前突出並且富有肉感的混凝土屋頂,這樣的設計使混凝土的粗糙素材感在太陽光底下演繹出光和影的動人畫面。”——安藤忠雄談朗香教堂[1]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 2.antoineseguin

朗香教堂的屋頂採用了一種膜狀的加肋混凝土薄殼結構,兩塊曲率複雜的薄殼(6釐米厚(2.36英寸) )在邊緣處結合起來,薄殼之間的最大間隙達2.26米(7.41英尺)。整個屋面東南高而西北低呈向上翻的姿態,同時有利於排水——建築西面有個巨大的滴水口。屋面保持了混凝土拆模後的深灰色,其防水通過結合鋁蓋板的多層強化的方法來確保。[2][3]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屋面保持了混凝土拆模後的深灰色 © Esther Westerveld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屋面東南高而西北低 © Archigeek 拍於 2012年4月14日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1950年原始的模型 image courtesy of Centre Pompidou / Dist. RMN-GP / B. Prévost; © ADAGP, Paris 2015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向上翻的姿態 © Jopa Elleul

整個屋頂由兩排混凝土支柱支撐,南側的大而斜,北側的小而直。偏祭臺的採光塔塔身採用了石材砌築,並冠以混凝土的半圓塔頂。北牆、東牆、西牆的部分填充牆採用了舊教堂的殘骸(孚日地區的石材,一來戰後物資緊張,二來作為文脈的傳承)。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建造中的南牆,可以看到南牆的結構和偏祭臺採光塔的材料 photo from Danièle Pauly, “Ronchamp: Lecture d’une architecture”, 1980, Pu de Strasbourg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剖面圖 Published in Manual of Section by Paul Lewis, Marc Tsurumaki, and David J. Lewis published by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2016). © LTL Architects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屋頂與牆體脫開近10CM,放置在嵌入牆體16CM的鋼筋混凝土柱上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屋頂中空 © Ben Ledbetter, Architect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 Esther Westerveld

教堂的飾面採用了噴射混凝土來實現,由此生成佈滿顆粒的堅硬且粗糙的表皮,而從內到外都覆以此種噴漿混凝土,並塗上了白色石灰乳。由此產生豐富的光影效果和肌理感。“這裡所尋求的表面裝飾不再是純潔主義的機器精確性,而是地中海地區民居建築中的那種點畫式的刷白表面紋理。”[4]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 Wojtek Gurak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 Archigeek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 Ben Ledbetter, Architect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 Constantin Philippoff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 Thomas Halfmann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 n_ransome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 Ben Ledbetter, Architect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 victortsu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 Jopa Elleul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 TwOsE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攝人心魂的光影 © Archigeek

屋頂內部的曲線像一塊幕布下垂一樣向下彎曲。教堂的長椅由薩維納(Savina)採用非洲木材和裸露的混凝土創作而成。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 victortsu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室內地面鋪砌的劃分以模度為依據 © victortsu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告解室/懺悔室 ©Jean-Pierre Dalbéra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 victortsu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 Ziemowit Cabanek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馬鼻滴水口” © YELLOW Mao. 黃毛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雨水池 © Rob Deutscher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雨水池 © Luke Stearns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北立面的排水口 © 2.antoineseguin

“塑”與“素”——朗香教堂的結構與材料

室外祭壇的木十字架 © Thomas Halfmann

最後,再以安藤忠雄的一段話來結束本文:

“我知道勒·柯布西耶後期的一系列作品都參照了這些中世紀石造建築。……(我)走訪了一些有名的修道院。我看到的是極限的石質空間。天花板、地板、牆壁都是石頭,除了這些加工粗糙的石頭之外沒有任何素材,整個建築的內外部都是用石頭建造起來的。在各部分中勉強看到的特徵就是,聳立在厚實牆壁上方的尖頭造型以及穿透2米厚牆壁的極小面積的開口部。在這沒有任何裝飾物以及表面修飾的空間中,你感受到的只能是劃過黑暗的光線以及自己的腳步聲。但恰恰是這光和聲音構築了超越奢華的縱深空間感。……那些徹底捨棄的空間、用最少的要素還原的空間能夠震撼人類靈魂的深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