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期間,大家有沒有懷念農村生活?

彼岸花開0604


說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在城裡買房定居的人,心裡還是心繫農村的,其實每個人都有鄉愁。農村各方面和城市裡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比如醫療、教育等。農村一般都沒有什麼工廠,如果只靠種田是很難生存的。很多年輕人不得不外出打工,所以時間久了就在工作的地方安家落戶了。

現在農村都在搞合村,新農村,萬人大社區。農民都上樓了,個人的話也不會再種田了,會承包給一些有實力的個人,規模化種植。

我想時間不會太久,現在的這種農村就沒有了。取而代之的就某某社區,某某新村,農村城市化這是大勢所趨。

好好享受現在的農村生活吧,若干年後就會變成一種回憶,回憶農村的點點滴滴。


子皿舒裝


我爸是60年代尾出生的那一紮人,他說五十年沒遇到過這麼一遭。這些天籠罩在疫情之下,用我爺爺的話說,就像他小時候躲戰一樣,以前打起仗來,全村人緊閉家門躲起來,甚至躲到山裡幾天不下來。

在社會穩定的狀態下,城市當然更適合現代人居住,城市的醫療資源、基礎設施、公眾福利水平遠高於農村,這是人類社會逐步演化發展出來的結果。城市化不可倒退,就像歷史的車輪一樣,滾滾而去。工業化種植逐漸代替農耕文化,刀耕火種的時代一去不復返。

可是一旦發生重大災難或者戰爭,就眼下的形勢來看,農村將會遠比城市更適合人類居住。處在重大疫情之下,農村依舊可以獨立運轉下來,確保人民基本的衣食住行。

過去三十年裡,城市一直處於高速發展的狀態,但是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也遺留了一部分安全隱患:面對現象級級災難時,城市系統顯得手足無措,慌亂了陣腳,而幾千年的農耕文明卻巋然不動,甚至還能夠對城市居民施以援手,捐獻糧食和蔬菜。

大規模的疫情不僅讓人類意識到需要敬畏自然,同時也折射出一些社會問題:面臨大規模災難時,城市需要提出相應的預警方案以及系統的解決方案,不至於讓城市處於癱瘓之中。

回顧2003年非典時期,各行業民生凋敝,新生的互聯網行業卻逆流而上,催生了整個快遞和電商行業的發展。互聯網行業在經歷幾十年的打磨後,對行業進行了一輪洗牌,如今電商行業與實體行業已然平分天下。今年新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在實體行業集體停業的情況下,成熟的電商和快遞物流行業肩負著整個城市的運轉,明顯增強了城市抗風險的能力。

如今受疫情影響,蝸居在家的普通人,生活方式發生了相當大的改變:防禦物資和生活物資供應的問題一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

似乎整個國家又回到了計劃經濟時代,人民的生產生活資料從自由經濟貿易突然轉變為按需生產。

社區團購成了一種常態,但是絕大多數實體商超的後端供應鏈還無法承接住這次巨大的轉型,而互聯網行業的新一輪的社區經濟已經在崛起,電商生鮮行業得以有了突破口,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馬生鮮成為此次疫情中最亮眼的一顆新星,當消費者無法出門消費時,盒馬生鮮最大限度解決了供應兩端的矛盾。

伴隨著5G網絡的興起,對於職場人而言,家辦公,線上會議,線上直播,成為新常態。對於從事新媒體行業、計算機行業來的人們而言,根本就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在家辦公和在辦公室辦公無差別。

如果未來在家辦公成為一種新趨勢,城市大規模興建的辦公大樓將面臨出租難的困境,目前已經有這樣的苗頭出現。

可能疫情結束後,一切又會恢復成往昔的模樣,但是總有些東西已經在悄然發生改變,只是那些潛藏在內部的改變還沒有浮出水面。在經歷一次又一次災難的衝擊之後,城市在不斷的優化系統結構,提升自身的抗風險能力。


靈山人靈山事


懷念,今年和老公在外面過得,也沒回老家,本來過年一家團聚才熱鬧,本來我們不想回去了,年後早點開工,結果疫情問題在家歇了很久

想念和父母在一起聚聚,,一起做好吃的,還有新鮮的蔬菜,不那麼擁擠的房子

一年到頭還是得回家看看才好



一朵楠漂


已經在農村待很久了,想出去掙錢



美食導師吳德輝


這次疫情確實改變了我們很多的習慣和認知。忙碌的腳步得以停下來,少了應酬,多了陪伴;少了爭吵,多了溫馨;少了喧囂,多了寧靜;少了浮躁,多了對人生的思考…

這不得不讓我們又回憶起農村生活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沒有太多的壓力。

可能疫情過去之後大家的生活態度也會有很大的改變,珍惜當下,珍惜健康,珍惜身邊的親人…




城市與農村這是每個人都津津樂道的都又避諱不了的兩個對立又共存的生存空間,這次的疫情又把人們對這兩個名詞的討論帶向高潮,城市化的進程讓鄉村感到落寞,鄉村就是一個感覺逐漸要不斷的被人拋棄的對象,更多的人通過不同的途徑都想走進城市!但是這突如其來的疫情感覺讓鄉村扳回一城的感覺,鄉村原來也有它的優勢的!

面對這可怕的病毒,城市給你封上一個月兩個月,或者停水停電一個星期,錢多也沒用,這時候你就會明白鄉村裡是窮點,但是咱不愁,有山有水,吃的地裡有種的,咱有物資,就算是這種人傳人的病毒,在農村只要把卡子一卡,把登記調查搞好,就那麼點人,咱不走動,病毒一下子就控制住了。


李農民不容易


我非常懷念農村的生活,這次疫情更讓我覺到了農村環境的優越性。我的同齡人在農村,由於各個路口設卡封閉,外來人員被與村內人員沒有往來,病毒輸入感染被控制住了,他們就可以獨自到自家的地裡、山坡上走走看看,乾點農活,比我們悶在家裡無法出門好多了。


田園話鄉村


沒有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40b6634fdbd74279ad2eec6a2da98074\

茉莉小寶寶


懷念的啦 城裡不讓出門每天困在100多坪的房子裡 。沒有露天陽臺,沒有院子。透過窗戶和防護欄看向天空,感受很悶很壓抑。農村一般都有院子,出太陽時放幾把椅子,放張小桌在院裡,倒杯茶水看看書想想就美啊


幸福的小花傘


我就在農村不用懷念,疫情剛開始就回老家了。又不遠。人在何處家在何處,有家的地方就是最好去處,不用懷念,羨慕別人,認清形勢找準自己的位置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