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頭條新聞

1月6日,河北地區迎來新年首場瑞雪。大雪天氣對在建項目中俄東線天然氣(長嶺-永清)管道工程正常施工造成嚴重影響,加劇了施工難度。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現場建設者銘記總書記重託,以萬丈豪情,傲風雪,戰嚴寒,用實際行動踐行石油人為建設中俄能源新動脈的責任和擔當。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在2019年12月2日舉行的由中俄兩國元首見證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產通氣儀式上,習近平主席稱讚廣大工程建設者爬冰臥雪、戰天鬥地,高水平、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向世界展現了大國工匠的精湛技藝……承建全線最難線路以及控制性工程的中國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第四分公司(簡稱管道四公司)首家完工,屢創全線“之最”,盡顯“國家隊”硬核實力,當之無愧成為中俄東線的“最強工匠”。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溼地穿越

“開路先鋒”實現領跑

全長837公里的中俄東線黑河-長嶺段幹線和長嶺-長春支線工程線路劃分為10個標段,最難的是一標段。承建一標段的管道四公司是中俄東線管道建設的“開路先鋒”。從第三代大口徑長輸管道的首次工業試驗性應用,再到線路焊接100%採用自動焊技術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動我國長輸管道建設技術躋身世界領先水平。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開路先鋒

2019年9月16日,中俄東線全線最難點、由管道四公司承建的一標段率先貫通,離業主要求的“9.30”的目標工期提前了15天。

9月20日,中俄東線工程業主項目部發來感謝信,信中說,“中俄東線(黑河—長嶺)線路一標段是全線最長、自然條件最惡劣、施工難度最大的線路標段。面對山區段大坡度全自動焊接和技術應用難題時,全體建設者展現出了執著專注,作風嚴謹,精益求精,敬業守信的新時代“管道鐵軍”的精神風貌。通過反覆進行15°、20°、25°坡度外焊自動焊工藝試驗,不斷優化工藝參數,實際應用過程中焊縫成型良好,無損檢測合格,為國內大口徑管線在山區段全面應用全自動焊接工藝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和寶貴經驗。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山區段全面應用全自動焊接工藝

在施工關鍵期間,面對地形最複雜、山巒起伏、沼澤遍佈、“三穿”多、最低氣溫-45°C、社會依託最差、環保責任最大等諸多不利因素,任偉等項目領導帶領全體參建員工,迎難而上,披星戴月、鬥泥潭、戰沼澤,早出晚歸保進度,有力推動了工程建設......”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戰泥濘


據管道四公司黨委書記、經理李金祥介紹,其他標段的難點,一標段都有;一標段的難點,如長達28公里多的山區,23公里多的沼澤,以及山地中穿插沼澤等,其他標段沒有。面對最難點段,一標段項目部經理任偉率領項目團隊,優化資源配置,採取優先完成平原段、集中攻堅山區段、沼澤段的方式,確保按計劃完成施工節點。工程建設期間,項目部著力加強現場安全、質量管控,對每一道焊口進行嚴格把關,同時配足維護保養人員,及時採購設備配件,保證設備最大利用率。他們集中優勢力量掃清焊接機組障礙,焊接機組只管焊接,保證速度,是提速的重要砝碼。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山區陡坡施工


他們不僅焊接技術強,而且善於攻堅山區難點段。全線獨一無二的最難施工地段,位於一標段28公里多的山區段。這裡分佈著5處角度大的陡坡,陡坡均為二三十度,最大坡度為45度。由於山區陡坡地段具有高落差、坡度大、作業帶狹窄等特點,使得大型施工設備使用受限,管材運輸、佈設及組對成為施工難點。這段陡坡,表層半米左右是土方,以下均為石方,因坡度太大,全自動焊無法實現,國內從未有過這方面施工先例。他們採用坡頂預製、滑管下溝進行施工的方法,成功攻克了5處大角度陡坡。形成的經驗,為山區段大口徑長輸天然氣管道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和指導,鞏固了我國在天然氣管道應用技術方面的國內領跑地位。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施工現場重規範


一標段不僅善於攻堅克難,“全線第一”的榮譽也拿到手軟:

自中俄東線北段開工建設後,一標段項目在全線第一家創下1422毫米口徑日焊接30道口的記錄;

第一家完成國內大口徑山區陡坡段施工;

第一家獲得“質量信得過班組”稱號;

第一家走入央視,充分展示管道局引領管道行業發展的實力和水平......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登上央視


管道四公司以出色的實戰成績為我國1422毫米口徑之路立下了赫赫戰功,用實際行動捍衛了管道局管道建設主力軍的榮譽與地位,彰顯了管道局工程專業化公司的品牌實力。


“大國重器”彰顯實力


創新是提升企業發展質量的第一動力。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堪稱“大國重器”,意味著核心技術的突破,是我國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中俄東線是一項具有“巨無霸”規模水平的工程,是我國首次採用1422毫米超大口徑,X80高鋼級、12兆帕高壓力組合,這種組合在我國管道工程實踐上尚屬首次。未有任何相關施工經驗可借鑑,相關工序從人員數量、設備規格型號配置方面未有可參考資料。管道四公司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們用責任擔當、用科技創新鑄造“大國重器”,彰顯中國實力。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大口徑、高鋼級


2016年10月初,中俄東線試驗段一期工程開工建設。試驗段位於高寒地區,線路長度6.955公里,管道四公司CPP412機組承擔了全部施工試驗任務。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高寒地區施工


施工過程中,在零下40攝氏度的低溫條件下,CPP412機組不斷嘗試、磨合,最終掌握一套適用於低溫嚴寒下1422毫米口徑焊接技術參數,並對低溫下設備運行進行了有效的技術驗證。總結並掌握一整套的“大口徑+國產全自動焊+寒冷地區”項目施工的過程管理經驗和成果,為全線正式施工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持。


2017年,管道四公司再次參加中俄東線試驗段二期工程建設,全面總結出了1422毫米口徑在東北地區雨季施工、自動焊工效、技術工法,並率先對沼澤段施工進行沉管作業,首次完成了國內最大管徑天然氣管線試壓作業。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大口徑+國產全自動焊+寒冷地區


試驗即考驗,管道四公司經受住了“國考”。在試驗段一期二期工程建設中,管道四公司項目部夯實各項技術儲備,依據各工序施工、試驗及驗證方案的具體要求及措施,通過現場試驗小組對各工序的資源配置、施工步驟、工作時間、環境溫度等進行詳細記錄。經彙總整理分析,重點對自動焊接、機械化防腐補口、管溝開挖、管道下溝等關鍵工序的大型設備配置、專業化工器具、焊接工藝、技術研究成果、低溫環境下施工的技術措施等進行驗證和確定,一期加二期最終共形成33項試驗成果,編制30項施工技術方案,項目管理和施工組織的設計科學性和規範標準可行性得到了驗證。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航拍烏裕爾河定向鑽施工


在黑龍江省黑河地區,以管道四公司為首的參建單位,經受了零下40攝氏度極寒低溫天氣的考驗,戰勝了夏季林沼地的舉步維艱和蚊蟲肆虐,攻克了最大40度陡坡的山區施工,全面採用了機械化大流水作業。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極寒低溫天氣施工


他們對標世界領先水平,完成了從工藝、工法到管理的全部試驗驗證;培養了我國第一批合格的1422毫米口徑長輸管道自動焊焊工;在試驗段總結出的40多項技術成果,全部應用於中俄東線建設的全工序、全步驟。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培養出一批大口徑長輸管道自動焊焊工


管道人用科技創新鑄造的“大國重器”,彰顯了中國底氣、中國實力,為中俄東線順利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已然成為加速推進工程進度的助推器,使得中俄東線(黑河—長嶺)於2019年10月16日全面建成。


“中國力量”不同凡響


4年來,在中俄東線建設中,管道四公司承擔著“先鋒隊”的使命,擔負著控制性工程的重任,不斷刷新行業內、國內新紀錄,不斷實現“零的突破”。這些成就,凝結著新時代管道人的心血和汗水,彰顯了不同凡響的中國風采、中國力量。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管道人爬冰臥雪


業主中俄東線工程項目部在2019年9月給一標段發出的感謝信中表示,“作為首支參與我國D1422天然氣長輸管道工業性驗證的“先鋒隊”,他們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始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不斷系統梳理全自動焊接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逐一制定應對措施,通過管理關口前移,不斷提升現場把控能力。

訥漠爾河定向鑽穿越回拖一次成功,創造了國內首個大口徑、複雜地質條件下,施工綜合難度最大、風險最高的定向鑽穿越工程的“零的突破”;

首次採取機械化、標準化施工手段相結合的鬆動爆破方案,實現了典型的石方管溝一次爆破成型達到設計要求的既定目標;

首次成功應用滑撬順管法完成八十噸的六接一管線下溝作業……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管道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石油工程建設者的責任與擔當


中俄東線(黑河—長嶺)重大控制性工程全部由管道四公司承建,分別為訥漠爾河穿越、黑龍江盾構隧道、烏裕爾河穿越,以及嫩江盾構隧道和嫩江南岸大堤定向鑽穿越等工程。


2018年4月4日,歷經5個月的訥漠爾河穿越工程貫通。管線穿越的訥謨爾河下游約55公里處是黑龍江省訥謨爾河自然保護區。項目部將保護生態環境作為重中之重,管溝回填後未有水土流失或阻塞河道等現象發生,將施工作業影響降到最低。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訥謨爾河定向鑽入洞瞬間


2018年5月30日,黑龍江盾構第二條隧道貫通。至此,黑龍江盾構兩條隧道提前36天全部實現貫通。這是連接中俄東線中國境內段和俄羅斯境內段的“咽喉要道”,也是施工風險和難度最大的控制性工程,是首次兩國最高技術標準適用於建設同一個項目。


為確保黑龍江穿越工程的順利實施,中俄兩國政府在穿越點附近批准設立了封閉建設區,封閉區內設立臨時口岸,為穿越段建設相關的人員、設備和材料進出境提供各類便利條件。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黑龍江盾構第二條隧道貫通


2018年7月11日,首條黑龍江盾構隧道管道安裝工程勝利穿越國境線,到達俄羅斯境內接收井。新的安裝工藝填補了我國小斷面盾構隧道安裝大口徑管道的技術空白,實現了零的突破。


2019年3月6日,烏裕爾河穿越工程一次性回拖成功,創造了國內定向鑽史上的國內最大管徑、最大壁厚、最長距離的新紀錄。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航拍烏裕爾河定向鑽施工


2019年3月,僅用146天完成嫩江盾構隧道工程掘進任務。


2019年4月28日,嫩江南岸大堤定向鑽穿越回拖完成。這是繼訥漠爾河、烏裕爾河之後,國內第三條完成的大口徑定向鑽穿越工程。為中俄東線北段工程按期投產奠定了基礎,為定向鑽在大管徑、較軟地層定向鑽穿越工程施工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對定向鑽業務向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嫩江盾構項目參建員工歡慶盾構主機吊裝出井


嫩江盾構隧道工程也是中俄東線的重點控制性工程。2019年3月,管道四公司僅用146天完成內徑3.08米、全長1224.7米的掘進任務。嫩江江底地質情況十分複雜,施工人員大膽攻關,增加了“空氣幕”施工工藝,摸索出長距離黏土地質盾構掘進經驗,創造了小型泥水平衡式盾構機在黏土地質下月最高掘進302米、平均日掘進8.3米的佳績,併成功實現“水下破洞法”貫通。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嫩江定向鑽穿越出土端現場掛管開始回拖


自中俄東線開工建設以來,管道四公司等參建將士在這條舉世矚目的偉大工程中孜孜以求、不斷創新,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詮釋著新時代“大國工匠”的責任擔當和精神追求。


你有最強“大腦”,我有“最強工匠

歡呼


如今奮進在新徵程上,管道四公司參建員工們在中俄東線(長嶺-永清)管道工程建設中,牢記總書記重託,繼續弘揚石油精神,面對艱鉅任務衝鋒在前,面對艱難險阻奮戰在先,只爭朝夕,不負韶華,以卓越的勞動創造爭做新時代的大國工匠。


—END—


文圖 | 何志丹 吳樂 管道四公司提供

審讀 | 劉競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