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因為一個學生罵了老師,現在老師不管整個班的學生了,老師這樣做對嗎?

想念137976018


一個教師在被某學生罵後而不管整班學生,應該弄清教師不管的原因和程度,而主要原因主要是教育責任心,失職程度主要指教育能力。因此,必須細緻、科學地考察教師的案例教育行為。

第一,如果僅僅因為個別學生的錯誤行為,教師就放棄對整班的教育職責,那麼就不只是能力而是責任心問題,顯然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必須追究教師責任。

第二,雖然因為個別學生的錯誤行為,但是教師存在教育責任心,那麼教師管不了整班學生就主要是能力問題,當然這種做法是不好的,應該追責教師責任。

第三,如果個別學生錯誤行為獲得大多數學生支持,雖然教師擁有教育責任心,但因缺乏教育能力而管不了整班學生,同樣這種做法是不好的,應該追究教師責任。

第四,如果個別學生錯誤行為獲得大多數學生支持,即使教師擁有教育責任心和能力,也無法管好整班學生,可見這種做法是無奈的,不該過分追究教師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教師的能力表現是大小、表層問題,而能力本身則是潛在、深層問題。因為能力大小主要跟個人的經驗、知識和性格及氣質有關,具有可塑性,而能力有無則主要跟責任心、事業心和興趣及志向有關,具有根基性。

綜上所述,結合教師行為及其各種影響因素,作出以下判定:第一種情形應當嚴厲批評、教育和處分,第二種情形應該嚴肅批評、教育和培訓,第三情形應該嚴正批評、教育和幫扶,第四種情形必須嚴然瞭解、協助和攻關。


漫話神州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學生罵老師,老師就不管整個班的學生了,很顯然老師是不對的,學生更是不對。

2005年左右,我教過一個特別調皮的學生,經常把老師氣的心肝疼,尤其是臨近期末考試階段,因為要做大量的試卷,做的越多,出錯就越多,生氣就更不用說了,校長經常提醒我們,不要動手,不要生氣,不要著急慢慢來,其實我們也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著急的,就在這節骨眼上,那個調皮的學生還火上澆油,當時我是火冒三丈,氣的胃疼,自己也知道不能打,我把教室的門一關就出了教室,還是不解氣,自己在辦公室外走廊上自言自語數落起來了,又怕耽誤學習,為了趕緊消火,我把我珍貴的不鏽鋼保溫杯連摔了三次,杯子也不能用了,火消的也差不多了,又回教室繼續講課。

作為老師這樣的事情經常的,老師們也都習慣了,我們都學會了自我調節,一般在教室外站個幾分鐘,或者去辦公室喝口水,氣都會消的,要是一生氣就不管學生可不行,每科一週幾節課,一週上幾課都是固定的,要是耽誤課就趕不上了,所以這位老師也要調整心態,和學生談心,找出問題的癥結,儘量不耽誤上課為佳。


退休小教師


這個毫無疑問是不對的!

當年剛上班的時候,自己擔任四個班的英語老師。學生大約有170名。那個時候自己心高氣傲,一心想把自己所教的所有學生都教成頂尖的。自己對他們要求也非常的嚴格。但是慢慢的發現班裡面總會有一些學生他自己跟不上。確切的說不是說學不會,而是他根本就不學。農村這邊家長並不怎麼重視教育,一心向“錢”看。所以自己就很生氣。有好幾次提問學習好的同學,他們也沒有回答出來。自己就特別惱火。自己也曾經和他們冷戰過。你們既然不學,那你們上課的時候就自習吧,想讀讀想背背,甚至你想學其他課就學。後來自己冷靜下來,發現這樣根本就不對。這完全是在浪費時間。學生有很多時候會犯錯。與其浪費時間,不如好好的動動腦子,想想怎麼讓他們在課堂上更有效率的學會東西。雖然這樣很難,但是總比和他們慪氣強的多。農村的很多家長不怎麼關心孩子的學習問題,不怎麼關心他們的學習成績,導致學生對學習也沒有太大的興趣,這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現狀。如果自己沒有能力去改變這個現狀,不如去改變自己,讓自己的課更生動活潑一些,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掌握更多的應該掌握的知識。儘量讓他們課下有更多的玩兒的時間。這很難很難,但是比和他們慪氣要好的多。

當然了,題目當中是因為一個學生沒有禮貌,不尊重老師,甚至罵了老師。這個時候作為一個老師,是應該正確處理和這個同學之間的矛盾的。學生為什麼罵自己?是這個學生脾氣不好、品行差還,還是自己有哪一方面做得實在太差,先惹了這個學生才導致他罵自己。但是無論如何,都要私下和這位同學解決這個問題,而不能把這種私人恩怨帶到課堂上來,更不能因此不管整個班的學生。無論開始是誰的錯。不管學生就是老師的錯。

解決問題比冷戰強得多。


i微觀教育


上班初,一個同時上班的女老師帶班主任,一個學生的父母在外打工,爺爺照顧。開學初,學生爺爺給這個女老師說,我家孫子不好好學習你就打,沒關係。女老師當真了。一次這個學生不寫作業,她真打了一頓。學生爺爺天天找她,最後直接找校長。


千里塬上


哈哈哈,我想起了我們初中時候的一個語文老師。她那會是剛分下來的新人,小姑娘教學水平一般,脾氣卻不小,會因為各種原因發火,然後就耍脾氣,扔了書就回自己的辦公室去。語文課代表必須七請八請,才能把她請回來。後來我聽說這個老師在中學混不下去去了小學。


恰逢其詩


先亮觀點:當然不對,大錯特錯!

1.作為老師我經歷過被學生罵,我也因此而遷怒於整個班級。但我沒有不管他們,而是選擇學期結束,就不教他們了,又從初一開始帶。

2.當時覺得他們很過分。但是現在覺得自己也有很大過錯。當初剛參加工作,沒經驗空有熱情,對學生要求過高。

3.所以當初即使不教他們是應該的。要不然,我們的矛盾會進一步加深。不要相信破裂的師生情會修復,修復得再好,也有痕跡。

4.所以,建議這個老師換個班級帶。


教書匠一枚


本不想回答這個問題。疫情當前,別老是拿老師說事兒啊。老師在學生身上的責任,比家長還重大。

比如目前吧:讓學校開學了,你的學生感染了,你就高興啦?!

老師除了做防疫統計,還要做網課。這是當家長的應該理解的。

弱弱的問一句,孩子罵了你,你會怎麼樣?你會和顏悅色又語重心長的給他講道理嗎…

私下認為,這樣的家長培養不出好孩子。



斜雨釣叟576


學生罵了老師,老師賭氣,不去管理整個班級,不僅不利於搞好師生之間的關係,而且對全班同學的學習沒有好處,只有壞處。

我認為要按照下面幾個步驟來處理:

一、摸排清楚學生突然發飆罵老師的原因。

學生罵老師,固然氣憤,老師的第一反應就應該是找其他的同學瞭解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掌握第一手資料,還要聯繫家長,詢問學生在家裡面的相關情況,摸清楚學生突然發飆的來龍去脈。賭氣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相反暴跳如雷、大發脾氣,很容易在其他學生面前丟架子,不利於後續管理班級。

二、邀請家長積極介入處理問題。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養不教父之過。在整個學生成長過程中,家長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沒有理由推卸對孩子教育培養的責任。當發生這種事情時,所有的家長沒有理由不介入。只有搞清楚學生在家庭裡面可能出現的問題,才能對症下藥。比如學生在家裡面因為某些事情被家長責罵了而生怨氣。比如父母之間鬧矛盾,引發了學生的不滿情緒。等等。

三、諮詢班級幹部或其他學生了解情況。

學生與學生全天有很長的時間在一起,彼此之間發生了什麼,學生之間會進行溝通,會有所瞭解。常常學生幹部不會把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告訴老師,避免在學生中間落下打小報告的嫌疑。通過學生幹部去了解事情的緣由,做到心中有數。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才有果,不可能無緣無故的。

四、掌握充分證據,再一次找該生進行交流。

由於摸排信息清楚、充分,老師要調整一下自己的情緒,本著對自己負責、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和該生進行一次深度交流。通過分析比對,幫助該生認識到辱罵老師的錯誤。其實一般情況下,學生罵老師之後,心裡是惴惴不安的,如果不及時把去溝通交流,時間長了,他就可能認為理所當然,“我最有理”。

與該生交流過程中,要講究方法策略,鼓勵他換位思考,幫助他疏通心理上的障礙和認知上的錯誤。同時也表明自己的態度,老師不會打擊報復,不會給他穿小鞋,不會讓他在同學面前丟人現眼,只要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相應的範圍內賠禮道歉,消除影響。

五、引導學生完全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情緒穩定的情況下,在一定範圍內賠禮道歉,消除影響。

不管老師做的對與錯,學生也不能以任何藉口辱罵老師。老師做錯了事,或者說錯了話,自然會利用恰當的時機,表明自己的態度。如果是學生做錯了,或者說錯了話,同樣也給他一個機會,在一定的範圍內消除影響。比如冷處理一段時間後,利用班會的時間,請該生專門就辱罵老師的事,在全班面前賠禮道歉。然後藉此機會,老師要把整個處理的過程,向其他同學介紹。同時也是敲響警鐘,也希望其他同學在下次遇到類似的事情是要剋制自己,避免衝動,有事說事,不能以莽撞的言行圖得一時的快活。

這件事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1.平時要和學生多交流溝通,多瞭解學生心裡在想什麼,隨時掌握他的家庭可能發生了什麼變故,和同學之間可能發生了什麼矛盾,學習上有什麼樣的困難。

學生也是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心理的發育,他有各種各樣的煩惱,需要有人傾訴,需要有人幫助,甚至需要向人發洩。作為老師,不能把學生當做一個裝知識的器皿,隨心隨意的往裡面填充知識點。這樣師生成為朋友之後,他就會信任你,把你當做知心朋友或者是良師益友。

2.培養學生幹部,在班級管理中發揮正能量的作用,及時向老師彙報同學之間的矛盾以及可能帶來的一些安全問題,防微杜漸,及時把各種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學生幹部是老師和學其他同學之間溝通的橋樑,是老師管理班級的助手。學生幹部一般來說都是挑選一些學習成績好、學習習慣好、學習能力強、能夠遵章守紀、能夠自我約束、又在同學中間有一定影響力的這樣的人來擔當的。要充分利用學生幹部這樣的影響力,團結一批同學。每一個幹部團結幾個同學,這樣班級裡面的學生幹部就可以把所有的同學都團結在自己的周圍。

引導學生幹部團結熟悉的同學,帶動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遵章守紀的好習慣,樹立遠大的目標,並且向著這個目標不斷的前行,在班級形成一種學習上的競爭力,經過一段時間的養成,可以說整個班級的班風、學風都是積極向上的。老師可能不到班級去,學生幹部也能把班級管理好,達到這樣的效果,老師的班級管理工作就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3.老師要多學習一些應急處理的藝術,便於在處理突發事件時,能夠迅速有效地將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畢竟在求學階段,學生再怎麼調皮,都還是學生,所犯的錯誤遠不足送交司法機關。

班主任管理藝術,是一門科學藝術。老師接觸的對象是個性各異的學生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個性越來越強。老師不可能適應所有的學生,只有所有的學生適應老師的管理模式。在制定了班風學風管理規定之後,任何人都必須要遵守,不能凌駕於規章制度之上,否則要受到校規校紀、班規班紀的懲罰。

在人的求學一生之中,要遇到很多的老師,每位老師都可能陪伴我們好幾年,可以說師生之情是這個世界上最難忘的事情,他們沒有經濟瓜葛,沒有個人恩怨,沒有任何競爭。有的只是如何共同努力,形成有上進心、發揮正能量的班集體,帶動全體同學向前衝,不斷的戰勝學習、工作、生活中的困難,走向勝利的彼岸。


江邊打魚人


每次所發生的師生的糾紛,大家都會習慣性責備教師和強調老師的師德。從來沒有人,對辱罵老師和破壞教學秩序的刁蠻學生進行指責,和對校鬧家長的譴責。我認為這根本就不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怎樣才能使學校恢復到正常的教學秩序。應該採取一定的措施,對於個別辱罵老師和破壞正常教學秩序的學生。視情節輕重該留校查看的就留校查看,該開除學籍的就應該開除學籍,絕對不可以故息養奸。

對於有違教學規則和有失師德的教師,應由校方及有關部門按規處理。任何家長無權到校鬧事,有鬧事者校方有權勸離。勸阻無效可選擇報警,在學校範圍內包各班級。可以按上監控以鑑視違規老師,和調皮搗亂的學生。收集證據為後期處理留下證據,不論處理到任何人,都讓他(她)們心服口服。

這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個回答,純屬個人觀點。不當之處,請大家評論。

感謝廣大網友們的閱讀和評論。




大掌櫃237


先說一下老師不上課的因,是一個學生罵了他,看似比較簡單的事情,可能有很多背後的東西。

學生為什麼會罵他?除了罵他還罵過別人嗎?這個孩子平時的表現怎麼樣?和這個孩子的家長溝通過嗎,他的家庭情況又是如何?在這些情況沒弄清楚之前,貿然的不上課很顯然是有悖於教育原則的。

如果這個孩子的品行不夠好,家庭教育有較為嚴重的問題。恰好遇上新手老師,學校的領導應當出面對這件事情進行溝通和疏導。實際工作中,往往會遇到比較棘手的家長和學生,當老師無法與他們溝通的時候,學校就該出面,出了學生罵老師之類的事情,老師只是消極上課是不合適的,需要將具體情況及時向學校反映。

如果這個孩子平時表現不錯,家長也比較支持學校,這位老師就該分析一下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有不合適的地方。在與學生的交往中,一般而言,老師是佔有主動性的,有學生罵老師現象,學生往往是沒有辦法而為之的無奈之舉。

如果孩子一直表現不錯,突然這幾天情緒不穩定,以至於出現了罵老師現象,這更需要老師去了解情況。因為這裡面往往蘊含著較大的安全隱患。

當個老師不容易,一個人要面對幾十個學生,時時會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但從工作的對象來看,只有將這些學生緊緊的團結在一起,班級管理才會越來越輕鬆,班級才會在各項評比中取得比較優秀的成績。所以,老師要儘可能地同每一個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學生只有親其師,才會信其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