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機構改革後,事業單位變化看似很大,實則仍然“激烈”

事業單位是我國各類人才的主要集中地,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的重要領域,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陣地。和公務員一樣,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也屬於國家公職人員,其工作穩定、收入穩定、社會地位偏高,事業單位受到廣大高校畢業生青睞。尤其是近年來經濟下滑,就業市場不景氣,事業單位考試熱度逐年增高。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指導意見》的改革目標:

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確、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基本服務優先、供給水平適度、佈局結構合理、服務公平公正的中國特色公益服務體系。

今後5年,在清理規範基礎上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的改革基本完成,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會保險、財稅政策和機構編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顯進展,管辦分離、完善治理結構等改革取得較大突破,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的制度環境進一步優化,為實現改革的總體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當然,上面的改革原文大家可能看不明白。其實,事業單位的改革一般分為三類進行:

第一、承擔行政職能的,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這其實是好事,也就是說部分在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可能轉為公務員,也就是行政編制。


機構改革後,事業單位變化看似很大,實則仍然“激烈”

第二、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轉為企業。這個才是大多數考生最擔心的,但大家放心,其實這對考生影響不大,對於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來說,可能會出臺針對性的政策,

第三、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公益屬性,市場不能配置資源的,劃分為公益一類,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分為公益二類。這部分事業單位,其實是在強化事業編制的。那麼此次改革對事業單位員工甚至是想考事業單位的人影響大嗎?在三四線城市看來:問題不大!

對於中國絕大多數的三四線城市,是沒有所謂的互聯網大廠、金融機構。月薪過萬的薪水一般給到是當地國企、或者私企的中高層領導人,至於其他月入上萬的群體,一般只能是當地的個體工商戶或是做些小買賣的,或者是當地工廠的小老闆們。

對於絕大多數的人群,是很難拿到一個月平均4000塊的水的,而且還有考慮到五險一金的問題。說實話,在我國三四線城市的用人招工基本上不會考慮到五險一金存在的。所以說,作為一個普通人,可能在年少時候還懷揣著雄心大志,誓要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心氣。但是等到真正進入社會的時候,想要改變自己的階層,甚至單純地只是從農村完成城鎮化也真是千難萬難。太多太多的事情阻礙了他們的前進,如果在這個時候還能像過去一樣滿懷壯志,就真的不太實現了。


機構改革後,事業單位變化看似很大,實則仍然“激烈”

而且,四五線城市的體制內和體制外的發展道路、社會地位截然不同。可能大家不相信,在體制內的人員,先不說是不是事業編,哪怕是沒有編制的,在四五線城市都高人一等、擁有著很好的社會地位,一般行政編在基層很少見,基本都是領導了。

在四五線城市,丈母孃認為的工作就是“體制內”(包括國企)、小個體工商業主、私企領導層及以上。而且,這種體制內的基層單位就算是一個無關緊要崗位的人員出去,外面的一些企業老闆也得敬著他、讓著他。因為他代表著權力。而且,對於絕大部分沒有很大欲望、沒有很大野心的人,有車有房有假期退休有保障還有不錯的社會地位,最起碼孩子本地體制內上學問題通過各種關係是可以解決的。這還要啥自行車啊?

而且比起那些私企起起伏伏、個體工商業收入的波動、不穩定。改革開放到現在,能持續一二十年不倒的家族企業又有幾個呢?小個體工商戶中年危機或許只能奮力一搏,搏輸了,也就什麼都沒有了。搏贏了,養老又怎麼辦呢?還真的不如在體制內安安穩穩、穩坐釣魚臺來得實在和划算。

當然,如果能打破自身天花板,成就財務獨立自由(穩定地被動收入),那就是另一番天地了。

所以,進行改革後,事業單位的“鐵飯碗”屬性基本不會改變,它也同公務員一樣,是體制內的代表,也是普通人最為合適的工作選擇之一。各位考生,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