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穩產保供七條舉措顯成效 金東“網上菜籃子”破局滯銷難題

穩產保供七條舉措顯成效 金東“網上菜籃子”破局滯銷難題

資料圖

“我家是種植草莓的,聽說政府對草莓種植戶有補貼,我想了解下。”這兩天,金東區農業農村局辦公室的電話響個不停。自上週金東區發佈《支持農產品穩產保供七條舉措》以來,工作人員每天都會接到幾十個來自農業經營戶的諮詢電話。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產品穩產保供,金東區農產品政策“紅包”效果正在逐步顯現。

施朝兵是金東區源東鄉丁陽嶺採摘園的負責人,採摘園共種植桃樹950畝。去年6月,他新嫁接了6萬株桃苗,等著今年開春後銷售。沒想到疫情影響下,原本正月初八就該進入旺季的苗市,今年悄無聲息。“現在不好賣,過了這個階段也就賣不出去了,半年的心血全白費了。”施朝兵介紹,每株桃苗的成本價3元左右,預計今年經濟損失達到18萬元。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金東區農業農村局的工作人員主動聯繫上他,詳細介紹了疫情防控期間的苗農補助政策。“昨天,我把情況上報了,雖然不知道最終能補貼多少,但總算挽回了一些損失。”他說。

記者瞭解到,根據農業生產特點,金東區細分糧食生產、蔬果、畜牧養殖、漁業、苗業5個行業,根據種養殖面積數量,分別制定補助政策,激發農業企業復工積極性。有統計數據顯示,除農家樂外,目前金東全區447家農業經營主體,其中436家已開工,開工率達97.54%,返工人數2214人,返工率為67.1%。

除了鼓勵蔬果種植,提高苗農補助,金東區農業部門還針對疫情防控,支持加快發展線上交易,無接觸配送。據悉,各農村信息員在微信群收集各家滯銷產品數量,由村級益農信息社統一上報給金東益農信息中心形成供應清單,藉助電商平臺及微信朋友圈、小區業主群等渠道開展宣傳,整合成批量訂單,利用中國郵政物流“村村通快遞”優勢,實現“統一收貨、統一質檢、統一打包、當日送達”,切實解決金東農產品銷售燃眉之急。

“別看我春節期間每天和這麼多農戶做生意,其實我連他們的面都沒有見過,都是通過微信聯繫。”金東益農信息中心經理鄭永富介紹,得知疫情防控期間部分農戶果蔬滯銷,他們就聯合第一百貨、金華行、尚遊網等網絡平臺,開展“無接觸服務”,通過線下收購、線上銷售、物流配送的方式幫助農戶打開銷路。曹宅鎮杜店村村民付誌慶就是該服務的受益人之一,依靠電商幫助,他家1760斤油冬菜三天內銷售一空。

據悉,通過“網上菜籃子”工程,目前金東區已幫助農戶銷售蔬果56437斤,草莓10892斤,蛋類4473斤。根據《支持農產品穩產保供七條舉措》,通過線上平臺售賣鮮活農產品的農業電商平臺,金東將按照線上銷售額給予10%資金補助,最多不超過10萬元。

據《金華日報》,原標題《穩產保供七條舉措顯成效 金東“網上菜籃子”破局滯銷難題》,作者,方璟,編輯,何賢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