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期間家裡面的2歲小孩天天要出門玩耍,你們是怎麼應對的?

財務專家小李飛刀


讓她玩各種玩具,同時要跟她有互動,做遊戲,你要跟她玩,她就不會覺得無聊,如果你一昧的只玩你的手機,那她肯定吵著你去外面。



我家孩子三歲,我每天跟孩子同時睡同時起,就是她午睡時間久一點我短一些,每天孩子畫畫,玩橡皮泥,角色扮演,中餐,晚餐,都讓她參與,拖地,洗她自己襪子,掃地,收拾碗筷,等等還得安排運動一會,偶爾看會兒動畫片,沒事兒拍個抖音段子啥的一天很快就過去,一句話就是家長懶點讓孩子勤快點,讓他在家使勁折騰,你陪著她折騰!千萬別大人看手機看電視讓他一個人去玩玩具!總之就是多多給他安排事情做,沒事兒把大米倒出來裝到一個瓶子裡,把紅豆綠豆分開啦,既能打發時間又能練習注意力,只要想玩大人還玩不過孩子嗎?[呲牙][呲牙][呲牙]


房車K姐


我們家有哥哥陪著耍,偶爾看見小區有小朋友,也要去玩,然後我們就會陪她一起在家裡玩,一玩就忘記要出門了。

小孩子很好轉移注意力的[我想靜靜]

我家三歲,每天可以看會電視,有時跟著哥哥看遊戲,有時候把玩具扔的到處都是,有時玩積木,有時畫畫,,,總之,她全身是勁,沙發上蹦來蹦去😄


紅薯媽咪


多陪陪孩子做做室內親子游戲,或是給孩子講點故事,笑話的,總之讓小孩的注意力轉移,玩高興了孩子就忘了出門這件事了,我家孩子也是天天冒著出門玩,我都是這麼哄的,沒辦法疫情期間就要格外注意,過了這段時間,出去玩的時間多的是,


大淘媽媽


給你分享一點我們家寶寶的經驗。我們剛好疫情期間在農村,然後寶寶呢,在家的時候我就帶著他躲貓貓,或者他喜歡玩筆呀子啊,我就給他亂畫。帶著他去摘菜,你自己做菜的時候帶著他削土豆了,他也會覺得很好玩,把土豆丟來丟去的,摘菜呀,他把葉子扯得到處都是。反正我做什麼我就會帶著他去做什麼,然後他參與進來了,他就覺得非常好玩,然後再誇誇他,再給他拍拍手,好棒啊這些的,然後他就會顯得特別高興,每次我摘菜他都能去,我們寶寶剛過一週歲,他就能幫我捧菜籃子,把地上的菜撿在菜籃子裡面,然後再捧回家。


一一A媽咪


現在他才兩歲,和他在家玩,多陪著她,讓她忙起來這樣她就不會想著去外面了,我家寶寶三週歲半多,讓她出去她都不出去,她說外面有肺炎,出去就死了,他爸爸出去外面買菜,她說爸爸別出去,出去你就死了,想想也是搞笑,你家寶寶兩歲的話,在家陪著他多玩玩吧!


李彩紅791


家裡面只有一個孩子得話哪就得家長陪著一起玩了,孩子也會像大人一樣需要朋友的,由於疫情期間不能出去玩,哪就意味著沒有朋友,哪家長就得當他的朋友陪他玩遊戲,玩玩具。家長不能把他放在一邊玩玩具,而你一個人玩手機,因為小孩一個人玩玩具的話他們只能玩一會會,等他不玩玩具了,無聊了,就會要求出門玩,那麼這時你就該發揮你的作用了,陪他玩,那麼室內活動有哪些呢?在這裡給你介紹點吧!希望能解決你的憂愁。

一、摺紙飛機

摺紙遊戲的一種,用紙做成的玩具飛機。只要是紙做的飛機,都可以叫紙飛機。摺紙飛機它是航空類摺紙手工中的最常見形式,屬於摺紙手工的一個分支,也屬於紙飛機的一種。

二、拍洋畫

現在很多小朋友都喜歡拍洋畫,如果你家裡面沒有洋畫,可以用撲克牌或者摺紙來代替洋畫,陪他一起玩,轉移他的注意力,他自然而然會忘記要出門的事情。

三、躲貓貓

小朋友們也很喜歡玩這個,你來躲,我來抓,玩這個他肯定非常樂意,現在的小朋友就是隻要你不讓他無聊,怎麼玩他都是開心的,躲貓貓我家崽就非常的喜歡,我和他玩的時候,我感覺都累了,他都還很開心的在玩。





樹洞媽媽說育兒


不能外出釋放精力,會讓孩子的情緒受到極大的波動,因為不瞭解情況,很多孩子可能會產生害怕和恐懼的心理,作為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尋孩子能聽懂或者看懂的方式向他們講述正在發生的一切,讓他了解現在的情況。

1、圖畫繪本講述

目前已經有很多媒體已經將疫情做成圖畫,並配上了配上生動的文字,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向孩子講訴具體的情況,幫助孩子理解,也讓孩子明白不能出去玩的首要原因了。

2、觀看視頻:

如何繪本圖畫的理解還不夠清晰,可以選擇更有說服力的視頻和孩子一起觀看,跟著視頻畫面講解,幫助孩子更加直觀的瞭解。

3、設計遊戲:

當孩子已經足夠了解整個事件後,家長可以選擇一些有趣的遊戲形式和孩子一起進行,將病毒傳播、防護、救治等一系列元素添加進遊戲中則更加有趣生動,如用毛線製作病毒等動手遊戲等。

4、和孩子一起運動:

消耗孩子精力,運動是最好的方式,家長可以孩子們在家裡運動起來,在家裡的空地上比賽跑步,手裡拿托盤裝著氣球跑,或者用腿夾著氣球跑,多想幾種方式去實現花樣的跑步。或者選擇節奏強的音樂,和孩子進行模仿大賽

你可以先示範一些動物的神態動作,讓孩子模仿,也可以讓孩子發揮,你來模仿,互相學習對方發明的動作,跳得更歡樂。

5、時刻關注孩子心理狀態:

因為長期不能出門,孩子的情緒波動起伏會比較大,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並及時反饋,接納孩子的情緒,用言語安慰並給予孩子陪伴。

部分配圖來自網絡。

我是Elva,0-3歲蒙特梭利老師,邊工作,邊分享蒙氏育兒理念及方法,和家長、老師們一起解答育兒過程中的疑難困惑。喜歡我的內容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和分享。


成長中的Elva老師


首先,小孩子想要出去玩是非常正常的,不要說小孩子,就是成年人在家憋久了,也會想著出去玩,但是為了孩子的健康,不能讓孩子出去,來看看怎麼應對。

第一要和孩子講,現在是病情期間,出去很容易生病,然後就會給自己健康帶來很大傷害,嚴重失去生命,等病情過去以後再出去玩,不管孩子聽不聽,能不能聽懂,都要和孩子講。

講完以後呢,可以在家陪孩子玩耍,不要讓他一個人孤孤單單,陪他一起玩,玩捉迷藏,玩小遊戲,只要陪著他,就會好很多。

家裡面沒有玩具的話,可以去超市買點玩具玩,比如球球,堆木塊,小車,機器人等等,不僅可以讓孩子在家裡面,而且還可以提高孩子動手能力。


孩子在家要注意衛生,一定要勤洗手,吃飯前必須洗手,父母外出回來後記得消毒,尤其是手和鞋子,避免接觸細菌,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病毒感染。


育兒講


我迫不及待想去跟病毒一起玩~疫情期間,孩子憋壞了怎麼辦?

“如果不讓我出去玩是很不好的事情!“但是有病毒啊!“我看不見,我迫不及待想去跟病毒一起玩,嗚嗚~~”

一個被“憋瘋”的娃為了出去玩,滿含眼淚地哭訴視頻,獲得了20多萬的點贊,近4萬條評論。

之所以這麼受關注,應該是他喊出了全國孩子和家長的心聲吧!

不知道你們家的孩子有沒有這種情況呢?

1

孩子對疫情不瞭解,感受不了病毒的危險性,而且孩子的邏輯裡可能認為看不見的就是不存在的,對於他來說: 這場疫情怎麼樣不重要,影響到他出去玩才重要。

這個階段的孩子很難有同理心,也就很難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他只關心跟自己有關的事情,還處於“自我中心”的階段。這時候,孩子的吸收性心智會幫助他吸收外界一切的信息,從而得到成長,這種吸收是無意識的。所以,讓孩子出去玩,接受不同環境、事物是非常重要的。

可是,現在這種特殊階段,天天悶在家,如果沒有有趣的事情可以讓孩子投入進去,孩子就會感受到無聊、煩躁,對於本來就性格活躍、好動的孩子來說,更加難受。

2

如何跟他解釋當下的情況呢?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讓孩子更加了解病毒是什麼,外面在發生什麼,甚至可以告訴孩子因為病毒有很多人已經死亡了。(死亡是孩子必然會面對的一課)

很多繪本作者創作了針對疫情的繪本,在網絡上可以搜到不少,這些繪本都可以幫助孩子更多地瞭解疫情的信息,相信看完這些故事,孩子不會說“把病毒吃了”這樣搞笑的話啦,家長跟孩子之間也可以度過一段溫馨的親子閱讀時光。

3

最核心的其實還是解決孩子的心態和情緒問題。

不大的孩子,要他學會忍耐,絕對是個艱鉅的任務。但,家裡真的不好玩嗎?如果家裡真的不好玩,那我們能不能讓家裡變得好玩呢?

這就需要家長們真的去陪伴孩子啦,孩子喜歡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是的,視頻裡的小男孩可能只是釋放了一個信號:我需要媽媽的“高質量陪伴”啦!

想要教寶寶學漢字的看過來~安利這款非常好用的識字軟件【貓小帥學漢字】,將識字當做遊戲,讓寶寶輕輕鬆鬆學會漢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