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散養土雞需要哪些注意事項,如何防病?

帥鄉放牛娃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食品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根本轉變,對肉蛋的品質、口味、營養成分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規模化養雞場生產的快大型肉雞已不能滿足消費者的特殊需要,而放養的地方土雞以圍林野養為主,以五穀雜食和田間地頭草蟲為食,生產的雞肉野味十足、營養豐富、安全無公害,並且注重生態保護,控制環境汙染,備受消費青睞。

當然要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就需要能夠養殖出質量、口味、營養成分以及安全都能夠達標的雞。這就需要在養殖技術上面下功夫了,散養雞也叫作放養雞。

放養雞的概念:放養雞是指雛雞經1~2個月的舍內培育後放養於果園、田間、草地、山地中的飼養方式。一般選擇較開闊的緩坡或丘陵,搭建簡易禽舍雞在白天自由覓食,只於早晨和傍晚進行人工補料,晚上在禽舍內休息。在氣候比較溫暖的南方地區,或者北方的夏秋季,因為放養雞可以採食到一些蟲、草、草籽,並且有足夠的運動,雞肉和雞蛋的味道更鮮美,深受消費者青睞。可持續發展林下養殖是指在不影響林木的正常生長、不降低其生態功能的前提下,以林地資源和森林生態環境為依託,以現代化養殖技術為支撐,選擇適合林下種-養模式的雞種進行人工培養(養殖),構建穩定、持續的農業複合生態系統,發展農業生產的-種新型養殖模式。

當前,工廠化養殖的肉類產品佔據市場肉類產品的80%以上,由於該養殖模式餵養含各種添加劑的飼料,使得消費者對畜禽產品的安全性越來越不放心。而林下養殖則是利用農村閒置的林間空地飼養動物,其生長週期長,自由活動空間大,還可以採食林中蟲子,青草以及飼餵玉米等穀物等食物,充分激發了養殖動物野性,提現了動物福利,大大改善了產品品質,增加了畜禽產品商品價值和安全性,廣受消費者歡迎。所以林下養殖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發展潛力。

養殖中需要注意:

1、場地的選擇,雞舍的修建與設備

2、散養優質土雞的營養需要、餵食標準

3、育雛的關鍵技術(提高雞群成活率)

4、掌握散養雞的養雞模式與飼養技術

5、瞭解散養雞的常見疾病與防治(關鍵技術) 所以掌握了這些才可以養好雞,養出高質量,高品質的雞。







戶外山裡人


(一)密度控制

土雞散養也是遵循這樣一個道理:只要每畝地保持60-80只土雞數量是最好的。

過多過少都不是太好!我們知道土雞是一種應激性比較強的動物,當土雞的數量過多的時候、密度過大,往往讓他們接觸過多很有可能發生大的擁擠,從而造成雞群的大量死亡。

並且散養土雞的好處就在於,它比一般在雞舍裡餵養的雞可以有更多的活動空間。從而讓它們的雞肉變得更加緊湊,味道更加鮮美,能賣出更好的價格。當我們的雞飼養密度過大時,活動範圍也就會變小,也就失去了土雞散養的優勢。

(二)及時更換飼料

從圈養期到散養土雞的過渡階段,我們需要及時更換飼料,但是也不需要更換的太快。這需要一個過渡時間,因為土雞生長本身也需要一個生理的適應過程。

可以選擇在第一天餵養土雞的時候,逐漸替換掉育雛飼料。讓雛雞的生長過程中,有一個從雛雞飼料到成雞飼料的過渡階段。這個階段一般只要維持到3~4天就可以了!等到後面我們就可以一直採用育成飼料餵養了。

(三)上架管理

朋友們應該知道:土雞具有登高性。在夜晚的時候,他們都會選擇有樹杈的地方去休息,因為這是它們原始的生活本性,可以防止其他動物的侵害。

所以在後期如果做散養土雞管理的時候,一定要給土雞搭有登高休息的地方。這樣很大一部分土雞就會自己主動地登上樹叉。但是也有一些土雞會不自覺,往往不會選擇上高樹。

這個時候出於對土雞安全的考慮。我們可以人為的將雞輕輕地抱上雞架,慢慢訓練土雞登上高架。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切忌一定不要對雞使用非常大的力度去抓,這樣反而會引起他們的恐慌,從而導致土雞四處逃竄,從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崔崔說養殖


散養土雞需要哪些注意事項,如何防病?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下面從幾個方面給總結下:

首先、場地選擇

如果想實現規模化養殖,那麼選擇一塊空曠的場地是必須的,最適合散養土雞的地方是山上和林場。當然,乾淨的水源是必須保證的。

第二、飼養條件

如果選擇在山上或者林場養殖,那麼雞可吃的就非常多樣性,但其中的營養可能跟不上,容易導致土雞遲緩,因此,即使散養土雞也需要及時補充飼料。

再就是飲水問題,雞對水需求量的大小,根據季節的不同有很大差別。一般夏季需求量最大,所以養殖場地的飲水設施必須健全,如果在山上養殖,而且場地上方有山泉的話,條件允許可以建一個長流水的飲水槽,乾淨衛生。

第三、防野獸及消毒

野外散養雞的最大問題就是防護措施必須做好,野外各種小動物可能都能對雞造成傷害,必要的話可以在場地周圍設置鐵絲網進行防護。當然,即使在山上養殖也不能忽略消毒問題,不管是在哪,消毒都是重中之重的,一般保持一週一次即可。

第四、疾病預防

野外散養土雞前期疫苗做好的話,後期需要注意的是雞群黴菌病、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這幾種病的預防,這三種病是養雞過程中較常見的,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控措施。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吐槽!

【關注養殖達人,談天說地話養殖。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告訴我!】


養殖達人1997


第一:大規模散養土雞,我們的場地需要進行功能區規劃。

其一,育苗區,育苗期需要特別注意,建議室內育苗,需要嚴格控制溫度,溼度,密度等嚴重影響因素,要時常觀察雞苗情況。打好各種疫苗,開水開料等措施需要細心仔細,不漏不多。同事,人員進行入場管理也需要注意自身消毒,雞苗抵抗力差,最好別帶入病菌。消毒情況也需要視情況加大力度。

其二,餵食區,建議將餵食區域固定,這樣餵食的時候,方便養殖戶進行仔細觀察雞的生長情況,觀察雞糞的正常與否,倘若不正常,需要趕緊排查,並迅速反應進行治療,為了防治大規模病害爆發。

其三,摸清楚雞的特性,進行散養活動區域的規劃,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能夠提供大面積的遮陰,比如搭棚,或者種植樹木等。

第二:散養雞需要注意防蛇,防鼠等常見蟲害。其中防蛇最為簡單,可以根據養殖規模進行插入少量大鵝進行防治,蛇最懼怕的就是鵝糞。鼠害需要考慮很多東西,最好是在雞舍外牆角設置鼠藥箱,並且做好防止雞誤食的相關措施。

第三:成中大雞之後,公母雞分開區域餵養,第一可以方便母雞下蛋管理,第二,防止出現公雞欺負母雞的情況發生。造成個別母雞精神萎靡,食慾不佳。

第四:雞舍的建造,雞舍需要保證溫度且通風,關於通風很好處理,只需要在雞舍屋頂開兩個對立通風口。但是冬天來臨,並不可以通過堵塞通風口進行保溫。我們冬天一般採取的是雞舍拉線,設置保溫燈來進行溫度控制。其次,雞一般喜歡高處睡覺,我們雞舍中可以假裝階梯行的木架,供雞休息,同事也可以隔絕地上溼氣,也可以讓雞與雞糞分離,可以大幅度預防病害。

第五:雞舍清理與消毒。一般情況下,大規模養雞,在三天左右清理一次,清理完畢之後,最好使用消毒液進行消毒,這裡特別需要注意,消毒液的稀釋,我們情願過度稀釋也不能稀釋不夠,否則消毒液會影響到雞。

第六:根據季節和溫度調節餵食量,在冬天,一般野外無食我們需要多人工餵食。在夏天,溫度過高,我們需要稍微加大喂水。但是也要注意控制,有些時候,過度飲水也會造成病害發生。

以上就是小編的個人經驗和建議,很多不足之處希望廣大網友進行補充!


養殖偶能行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自己本身就是養雞的,

今年以來,在各個城市“林——草——雞”養殖模式得到大面積推廣,土雞飼養量急劇增加,成為家禽養殖業的一大特色。 但是,隨著土雞養殖規模的擴大,土雞的大腸桿菌病、黴形體病、副嗜血桿菌病呈上升趨勢,極大地制約了土雞養殖業的迅猛發展和規模化水平的提高,問題不容忽視。 科學引種種雞的健康水平對小雞的影響極大,許多疾病是通過種蛋垂直傳播給小雞的。 當前,很多土雞養殖戶絕大多數從小型孵化房進雞苗,種蛋來自千家萬戶,品質得不到保證,因種蛋質量不合格引發的白痢等雞病相當普遍。 因此,土雞養殖戶引種要謹慎,特別是規模化養雞戶應選擇飼養管理、疫病淨化水平相對好的種雞場或孵化房進雞苗,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合理用藥現在雞病均呈現“小齡化”發展趨勢,病菌的耐藥性相當嚴重,早期感染、混合感染、反覆感染的情況時有發生。 各土雞養殖戶應在獸醫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做好藥物預防和治療工作,有條件的地方可開展藥敏試驗,選擇敏感藥物進行防治,做到藥到病除。 防止超量用藥和“多藥齊下”損害雞的肝腎功能,誘發急性傳染病。 利用林果地進行配套散養土雞的模式,起到了種植、養殖和諧發展的良好效果,達到了“雙贏”。 一方面,雞糞可以做果樹、林木的肥料,為樹木提供有機肥,同時土雞可啄食害蟲,促進果樹生長; 另一方面,樹木又為土雞創造了適宜的生長環境,種養結合形成生物鏈實現了很好的綜合效益。但是在果園散養土雞時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 果園的選擇 經濟林(梨園、桃園、果園、高架葡萄園)、“四旁”林、用材林等均可養殖。不宜選擇處於幼齡期的林果地,樹形矮小的林果地。為了給雞提供充足、優質的青草,樹木間可套種蔬菜、牧草。二、 適宜養殖的品種 果園養雞飼養管理條件不高,因此,所養殖雞的品種要求適應性較強、耐粗飼及抗病力強等。最適宜養殖的品種,首先為地方土雞,其次是地方雜交雞,再次是良種蛋雞,一般不宜養殖大型肉雞。 三、 養殖的規模 果園養雞是實行放牧散養,養雞規模必須根據林果地的面積大小合理確定,一般每畝地養雞100只左右為宜。密度過大,則不利於果木日常管理,也會使雞糞自然淨化困難,造成環境汙染;密度過小,則會削弱林果地的利用效率。四、 土雞的防疫 一般情況下,土雞具有疾病少、 耐粗飼的特點。 但因為土雞的飼養週期較長, 加上長期放牧於野外, 接觸病原體的機會增加, 有時還會遇上“四園” 作物噴施農藥引起土雞農藥中毒, 所以散養雞的防疫不容忽視。 除加強日常管理外,還應嚴格消毒。最後在對果園進行噴施農藥防除病蟲害時,一定要隔離雞群一週以上,以免雞群受到藥害。對於有的農戶認為雞叼食蘋果,這是一種誤區,雞不吃蘋果,相反還可啄食害蟲。 而至於有關細節方面,您應該關注一下: 一、 育雛階段的保溫: 雞的適宜溫度是:1-2日齡34-35℃,3-7日齡32-34℃,8-14日齡30-32℃,15-21日齡27-30℃,22-28日齡24-27℃。29-35日齡21-24℃,此時可以脫溫,脫溫後先期還是圈養為好,密度大些比較保暖,慢慢再放出去,適應環境溫度。 二、 建設適合土雞生長的必要設施雛雞在育雛室的時間不能少於30日,育雛室的溫度從1日齡的36℃降到30日齡22℃,溼度從1日齡75%降到30日齡55%。 建涼棚根據飼餵土雞數量的多少搭建涼棚,供土雞夏日避暑、風天避風、雨天防淋、休息等用,涼棚的位置可根據山坡走勢和地理特點,建在風小、朝陽的地方。還可以利用樹木來進行降溫,做到 夏日避暑。 提高產蛋土雞在自然條件下冬天產蛋率地,要創造適合土雞生產的條件,提高生產水平。有條件的場戶,可建一座籠養式雞舍,進入冬季,把土雞放入籠中飼養,保持舍內溫度,使土雞在冬天能持續產蛋。 三、 加強飼養管理雛雞進舍前準備好取暖設備、飲水設備、喂料設備、飼料等。 對育雛舍清理消毒。雛雞進入育雛室後,讓雛雞休息1小時,先用1∶2000高錳酸鉀水,水溫不超過35℃,給雞飲一遍水,清理腸道內病菌,過2小時—3小時再開食。把飼料撒在牛





蘇北海燕


雞首先要選好養殖場地,搭建雞舍,並提供運動場。由於是散養,不需要準備食槽,可以將食物投放到外面,讓其自行採食,定時給盛水皿添水,保證水分充足。定期給雞舍消毒殺菌,並及時注射疫苗,預防各類疾病的發生。需要繁殖的話,需要準備育雛室,控制好溫度和溼度,以便雛雞能正常生長。

育雛期管理相當重要,嚴格按照不同日齡適合的溫溼度,做好常規防疫和 管理,減少疾病對其採食量和生長速度的影響。散養土雞雖然都放養在外面,但是有個遮風擋雨和棲息的場所也是非常重要的。

注意事項:

1、散養土雞的良好伙食,農村雞是不怎麼餵食的,吃的得全靠自己豐衣足食,渴了來幾口山泉水,妥妥的純天然純綠色食。

2、散養土雞還是雞苗的時候不要散養,雞苗是很脆弱的,尤其是第一個月一定要養在室內,而且室內要保證一定的溫度,前兩週溫度在28-32℃為宜,溫度如果不適合可能會誘發雞苗的一些疾病。





鄉村徐老二


您好,五哥養殖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散養土雞是以放養的的一種養殖模式,主要在山坡竹林果園為主要場地,喂的是五穀雜糧,玉米米糠豆餅之類和山林的蟲🐛草為主食,這樣養出來的生態雞肉質非常好吃營養豐富安全綠色,野味十足,很受消費者的歡迎。

注意事項首先,放養場地的環境不受汙染,水源乾淨最好是山泉水,雞舍的溫度和溼度要掌握好,畢竟山林的溫度和平地的溫度是相差很大的,然後就是要執行滅鼠、防獸害。

如何預防1.病毒性疾病,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支氣管炎、禽流感這些都有疫苗的藥,按流程給雞做疫苗就可以了。2.細菌性疾病,雞白痢、大腸桿菌病,防治措施嚴格執行衛生消毒和隔離制度,及時淘汰病雞,加強飼料管理衛生,雞舍及一切用具要經常消毒,搞好雞舍保溫和通風育雛時使用土黴素,氟哌酸和慶大黴素進行預防。

3.寄生蟲病,計劃性驅蟲,搞好環境衛生,雞舍要保持乾燥通風良好,及時清除糞便,更換墊料,飼料槽和飲水器經常洗刷和消毒。

以上是我個人總結的一些經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謝謝!






五哥養殖


1.先脫溫後散養

由於剛出殼土雞苗並無散養生存能力,且機體抵抗力較低對環境要求較高,一定要先進行脫溫方可進行散養。

其次做好精心的飼養管理。並無太高技術要求,需要留意採食量、飲水量、精神、呼吸、糞便等有無異常,以便做出調整與治療。

2、防疫保健

土雞的生存能力較強,抗病能力也相當好,但是防疫保健不可少。當養殖數量多或養殖環境差的情況下,土雞也一樣會生病。

1日齡馬立克,7~10日齡新城疫,12日齡法氏囊,18日齡法氏囊,26~30日齡新城疫(新支腎H52),35日齡雞痘,60日齡新城疫(單聯四系)、90日齡雞痘疫苗、110日齡新城疫、傳支、減蛋三聯油苗、120日齡H5與H9二聯苗。

另外可喂一些中藥類散劑如:(清瘟大敗毒)(黃連解毒散)等增強土雞抵抗力減少發病,還需要注意球蟲病的防治。

3、適當的喂些五穀雜糧

單靠散養打野並不能滿足土雞生長對營養的需要,特別在養殖數量較多的情況下,應適當給土雞補喂一些飼料或糧食。要想最大程度提高土雞肉質可補喂一些五穀雜糧。

4、防止啄羽,啄肛。

散養土雞易發生啄癖,首先需要保證土雞生長所需的氨基酸、礦物質及維生素等,可根據實際情況下合理添加豆粕和預混料,也可用《禽爾美》專治啄羽,啄肛!

5、土雞群中放幾隻大鵝

散放土雞群經常會出現丟雞問題,可能是被人偷走,也可能被被黃鼠狼、老鼠等其他動物偷吃。養雞戶並不可能時時看著,有時看也不一定能看住。在土雞群中放入幾隻大鵝,這個問題便可輕鬆解決散養土雞

6、要有躲雨棚。

散養土雞,在散養過程中,會經歷颳風下雨的天氣,土雞容易受寒生病,可以搭躲雨棚!


安芝牧


1. 各土雞養殖戶應在獸醫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做好藥物預防和治療工作,有條件的地方可開展藥敏試驗,選擇敏感藥物進行防治,做到藥到病除。

2.防止超量用藥和“多藥齊下”損害雞的肝腎功能,誘發急性傳染病。 利用林果地進行配套散養土雞的模式,起到了種植、養殖和諧發展的良好效果,達到了“雙贏”。 一方面,雞糞可以做果樹、林木的肥料,為樹木提供有機肥,同時土雞可啄食害蟲,促進果樹生長; 另一方面,樹木又為土雞創造了適宜的生長環境,種養結合形成生物鏈實現了很好的綜合效益。

3.但是在果園散養土雞時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果園的選擇 經濟林(梨園、桃園、果園、高架葡萄園)、“四旁”林、用材林等均可養殖。不宜選擇處於幼齡期的林果地,樹形矮小的林果地。為了給雞提供充足、優質的青草,樹木間可套種蔬菜、牧草。 適宜養殖的品種 果園養雞飼養管理條件不高,因此,所養殖雞的品種要求適應性較強、耐粗飼及抗病力強等。最適宜養殖的品種,首先為地方土雞,其次是地方雜交雞,再次是良種蛋雞,一般不宜養殖大型肉雞。 養殖的規模 果園養雞是實行放牧散養,養雞規模必須根據林果地的面積大小合理確定,一般每畝地養雞100只左右為宜。密度過大,則不利於果木日常管理,也會使雞糞自然淨化困難,造成環境汙染;密度過小,則會削弱林果地的利用效率。

4.土雞的防疫 一般情況下,土雞具有疾病少、 耐粗飼的特點。 但因為土雞的飼養週期較長, 加上長期放牧於野外, 接觸病原體的機會增加, 有時還會遇上“四園” 作物噴施農藥引起土雞農藥中毒, 所以散養雞的防疫不容忽視。 除加強日常管理外,還應嚴格消毒。最後在對果園進行噴施農藥防除病蟲害時,一定要隔離雞群一週以上,以免雞群受到藥害。對於有的農戶認為雞叼食蘋果,這是一種誤區,雞不吃蘋果,相反還可啄食害蟲。

5 而至於有關細節方面,您應該關注一下: 一、 育雛階段的保溫: 雞的適宜溫度是:1-2日齡34-35℃,3-7日齡32-34℃,8-14日齡30-32℃,15-21日齡27-30℃,22-28日齡24-27℃。29-35日齡21-24℃,此時可以脫溫,脫溫後先期還是圈養為好,密度大些比較保暖,慢慢再放出去,適應環境溫度。 二、 建設適合土雞生長的必要設施雛雞在育雛室的時間不能少於30日,育雛室的溫度從1日齡的36℃降到30日齡22℃,溼度從1日齡75%降到30日齡55%。 建涼棚根據飼餵土雞數量的多少搭建涼棚,供土雞夏日避暑、風天避風、雨天防淋、休息等用,涼棚的位置可根據山坡走勢和地理特點,建在風小、朝陽的地方。還可以利用樹木來進行降溫,做到 夏日避暑。 提高產蛋土雞在自然條件下冬天產蛋率地,要創造適合土雞生產的條件,提高生產水平。有條件的場戶,可建一座籠養式雞舍,進入冬季,把土雞放入籠中飼養,保持舍內溫度,使土雞在冬天能持續產蛋。

6. 加強飼養管理雛雞進舍前準備好取暖設備、飲水設備、喂料設備、飼料等。 對育雛舍清理消毒。雛雞進入育雛室後,讓雛雞休息1小時,先用1∶2000高錳酸鉀水,水溫不超過35℃,給雞飲一遍水,清理腸道內病菌,過2小時—3小時再開食。把飼料撒在牛


菜小川


散養雞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作為散養雞也是目前創業的火熱項目之一,那麼我們如何養好散養雞如何提高產量與品質呢,小面咱們就一同聊一聊,散養雞的養殖需要注意哪些事項,以及在生產中咱們需要注意的一些小竅門。

散養雞分為散養蛋雞,肉雞,公雞以及混合雞,咱們先說說雞的生活習性,只有瞭解了雞的生活習性才能養出更高品種的雞。

雞怕冷特別是小雞,怕驚嚇,抵抗力差,怕密封環境。生長速度快。

簡單的瞭解了雞的特性後,咱們的養雞對養雞場的建設會根據它的特性'來建設。

作為散養雞場,咱們在選址的時候儘量選擇偏僻並且環境好的地方,樹木的疏密程度適中通風條件良好,四周無藥害無鼠蛇黃鼠狼等農村常見天敵,並且做好相關防護網,地面上種植一些綠植方便雞啃食,做幾齣沙地,雞在會不同程度的進屎沙粒。養殖場建好後消毒也要做到也就以及雞的疫苗等一些養殖過程中的一些技術也要掌握。

作為散養雞,還要模仿野生狀態,比如雞窩咱們可以仿照鳥窩來做,當咱們的散養雞場形成規模以後,可以打造成雞蛋採集園,在收益的同時也給自家的散養雞提高知名度。

任何養殖都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最後祝大家事業有成

家庭和睦

年年有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