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濮陽市第七中學:構建“五育並舉”居家學習育人模式,防控學習兩不誤

疫情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精神,在疫情大考中踐行初心使命,濮陽市第七中學提振精神,精心謀劃,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居家教育活動,積極構建“五育並舉”居家學習育人模式,努力實現學生的文化水平和精神文明雙提升,全面促進了學生成長。

德育強化實效

濮陽市第七中學通過《校長致學生的一封信》《校長致家長的一封信》《校長致教師的一封信》,普及疫情防護知識,加強生命教育、熱愛學習的教育、責任擔當教育、規則教育、愛與感恩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孩子自我防護意識。通過視頻“雲”升旗、網絡主題班會、主題徵文、手抄報、錄製視頻等活動,厚植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培養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和愛黨愛國的良好品質;組織師生、家長學習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關於戰勝疫情的重大決策部署,引導中小學生主動關心國家大事,及時瞭解社會動態。以文明行為強化月活動為抓手,召開網上主題班隊會,居家學習《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開展學雷鋒系列活動,開展“文明禮儀在家裡”主題活動,踐行“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家庭實踐活動,評選文明班級和文明學生。大力宣傳戰“疫”過程中,廣大黨員幹部和醫務工作者無論生死、衝鋒在前的感人事蹟,展現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精神風貌,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堅強決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智育施策精準

濮陽市第七中學充分研判了學校、家庭和學生的工作生活實際情況,藉助網絡學習平臺,形成了以“線上課堂學習+線下教師指導”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停課不停學,引領學生更好的思考和學習。以校長助理、教務處、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群策群力,充分發揮團隊力量,利用微信群、釘釘、QQ群等在網上進行集體備課、教研、研討、作業批改,及時溝通,通過上下一體聯動的方式,保障了“空中課堂”的正常開展。密切聯繫家長,請家長配合開展“空中課堂”教學,全力支持保證了線上學習的順利開展,也進一步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體育科學引導

為確保師生每天進行1小時以上體育鍛煉,學習鍛鍊兩不誤,濮陽市第七中學積極行動,大力推行陽光體育運動,依據不同年級孩子身體、心智發展特點,結合專業教學與興趣培養,從力量、柔韌、平衡、速度、靈敏等多個維度設計差異性課程,細化體能訓練項目,打造了“在家也能上的體育課”和豐富多樣的親子互動場景,如室內太極拳、體操、舞蹈、瑜伽等,幫助孩子養成科學健康的運動習慣,為家長和孩子提供了有趣的運動鍛鍊,有效預防和減緩了近視,受到家長和少年兒童的廣泛歡迎,對疫情期間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提高身體免疫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美育豐富多彩


濮陽市第七中學音美老師從音樂、繪畫、書畫等方面著手,及時調整美育內容,並針對各年級差異性安排、實施美育教學計劃。遴選國內外優秀音樂、美術、影視等作品,推薦學生欣賞,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培養藝術特長。鼓勵學生以歌唱、朗誦、舞蹈、快板、表演戲曲、繪畫、剪紙的形式畫、說抗疫故事,宣傳普及防疫知識,頌戰鬥在抗疫第一線的英雄,在培養審美情趣的同時為“武漢加油”,提升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堅定抗擊疫情的信心,豐富自身生活。發揮學生想象力,佈置切實可行的音樂、美術作業,線上評價學生作品,輔導學生歌唱、繪畫,真正發揮停課不停學的作用。


勞育樹人之基


濮陽市第七中學多層次、多渠道和多種形式在學生中開展勞動教育活動,號召學生雙手打響勞動防疫戰,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習不同勞動技能,弘揚傳統美德,激發學生的勞動熱情。引導學生從疊被子、掃地、整理房間、擦桌子、洗碗筷、洗衣服等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逐步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緩解父母的辛勞,同時學會感恩父母、知恩圖報。班主任老師老師精心制定了宅家生活指南,鼓勵學生用勞動溫暖這個特別的時段,在勞動中快樂成長,增進家庭成員間的親情,營造和諧溫馨家庭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