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匯賢裡解除封控」他們用這種方式,歡迎居民回家

“雖然我們小區解除封控了,但是我們防疫的工作態度仍然不能放鬆!”在河東區萬隆匯賢裡小區門口,社區黨委書記王繼安仍然和他的戰友們緊張有序地對每一個來往住戶進行測溫檢查登記。

「汇贤里解除封控」他们用这种方式,欢迎居民回家

時間撥回到2月10日晚上。

早在春節期間就開始忙前忙後的王繼安,突然接到萬隆匯賢裡小區確診一位病例的消息。來不及多想,王繼安就和同事們,聯合防控指揮部,緊急將確診病例所在的單元樓所有住戶全部隔離。

「汇贤里解除封控」他们用这种方式,欢迎居民回家

接觸的住戶隔離了,可是王繼安和他的同事們的工作卻才“剛剛開始”。為了防止其他住戶接近確診病例所在的單元樓,大直沽街道辦事處組織了一支8人的巡查隊伍:“我們的同志24小時不停巡邏,一方面是避免裡面的隨意出來,一方面更是防止其他住戶進入單元樓。”不僅如此,小區更是每天對社區內的所有單元樓和道路都進行多次消毒噴灑。“我們早在春節前就購置了更大、噴灑效果更強的機器,就是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王繼安告訴記者。

「汇贤里解除封控」他们用这种方式,欢迎居民回家

萬隆匯賢裡小區的保安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昨晚接到解除封控的消息後,物業人員就開始加大了對相關單元樓的消毒噴灑工作。“雖然之前的工作我們一直沒有落下,今天咱們小區解除了封控,我們更加要注重消毒防疫工作。”他告訴記者,不光是昨晚,今天早上,物業的工作人員又對相關道路做了消毒噴灑。“我們把工作堅持做好,就是對咱們小區住戶解除隔離、迴歸家園最好的慶祝和歡迎。”

視頻加載中...

「汇贤里解除封控」他们用这种方式,欢迎居民回家

不光是居委會和物業的工作人員,匯賢里社區的社工們,更是一直堅持在寒風中堅守執勤,測量進入小區居民的體溫,登記外地返津、來津的居民。風帶雨,雨夾雪,平時的社區一員此刻都是抗“疫”當先的戰士,雖然每一個人可能都平平凡凡,但一起做的事卻轟轟烈烈,因為大家都知道自己的責任:要守護家園,要保社區一方平安。而今天匯賢裡小區終於解除了封控隔離的“警報”,更是對這些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最好的“回報”。

「汇贤里解除封控」他们用这种方式,欢迎居民回家

今年58歲的張春明是勞動保障協管員。平時他的工作,居委會同志們大多幫不上忙,可居委會的工作他一樣沒少幹。張師傅嘴上總說馬上就退休了我就解放了,行動卻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對於疫情重點樓門,貼疫情宣傳單張師傅主動去,轉移隔離人員張師傅主動去消毒清理垃圾。到集中隔離點為隔離人員送生活用品,他主動要求去,他總對同志們說:“你們的孩子都還小,現在還和孩子一塊住呢,可千萬要注意,有什麼危險的活我來幹。”“你說我怕嗎?其實我也怕。但是怕歸怕,關鍵時刻需要我,我更要頂上去!”

「汇贤里解除封控」他们用这种方式,欢迎居民回家

而像張春明這樣在不平凡時刻湧現出來的“平民英雄”還有很多。閆丹丹是匯賢里社區的黨務工作者,也是一位年輕的母親,女兒才九個月。自疫情發生以來就負責居委會的內務工作。她每天需要上報疫情發生以來的各類報表,為社區工作人員預定午飯和晚飯,接聽社區居民的來電,接待社區居民的來訪,登記外地來津、返津人員的信息併為他們提供生活必需品的配送,監測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的體溫變化情況等等。為了使同志們在晚上能夠吃上一頓熱乎飯、多休息一會兒,她在在職黨員群裡發動在職黨員奉獻愛心,精心組織在職黨員值班輪崗。每天接聽居民來電、接待居民來訪,用溫柔的語氣、平和的語調緩解居民焦躁、顧慮的情緒,用專業的知識解答居民提出的問題,用耐心和愛心為居家醫學隔離觀察的外地來津和返津居民做好服務。“關鍵時刻,咱黨員更要衝鋒在前”是閆丹丹一直唸叨在嘴邊的話。

「汇贤里解除封控」他们用这种方式,欢迎居民回家

“天生膽子小”、平時晚上不敢出門的張萌,壯著膽子在小區發生疫情的2月10日當晚,到自己的網格區域去張貼“疫情提示”;43歲“年輕小夥子”付金龍,剛從八點執勤到下午兩點,就主動請戰值夜班,哪裡有困難就往哪裡上;身為殘疾人的協管員趙大姐,仍然堅持每天在小區巡迴播放的小喇叭裡,及時向群眾播發疫情消息;做事細緻、慢性子的年輕媽媽陳曉萌,自社區確診疫情的20多天以來,和在街道工作的丈夫,風風火火地承擔起抗擊疫情的重擔,從同事和鄰居喜愛的“陳小慢”,硬是變成了人見人誇的“陳小快”……

「汇贤里解除封控」他们用这种方式,欢迎居民回家

關鍵時刻顯本色,平凡之中見真章。當記者臨別時,天色漸黑。而在路口和小區門口,匯賢里社區的工作人員仍然持續檢查著相關情況,社區工作人員腦中的那根抗疫的“弦”仍然時時刻刻在繃緊。疫情當前,天津的一線工作者在拼搏努力,抗疫戰果也逐漸顯現;但是不到疫情最終勝利、不到看見病毒消滅的最終曙光,一線工作者繃緊的神經和心絃都不會放鬆。以勞勝疫、以緊戰疲,匯賢里社區解除封控,是天津抗疫的一個好消息,全面總攻,我們將繼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