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淮內高速固始出入口:全天候防控 守護交通“主動脈”

淮內高速固始出入口:全天候防控 守護交通“主動脈”

映象網固始訊(記者 張中文 通訊員 楊明 王瑞 夏義)淮內高速固始出入口是固始縣唯一開放通行的高速公路出入口,是全縣人員和物資流通的“主動脈”,也是全縣壓力最大的疫情防控工作點位。防疫工作開展以來,累計上下車輛32870輛,累計進出人員83138人。如何守好疫情防控的大門,一個月來,固始縣集中人力,24小時堅守在戰“疫”前沿,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守護固始交通的“大動脈”。

2月25日8時左右,在淮內高速固始出入口節後返程的車輛正在交警等執勤人員的指揮下有序地駛上高速。

淮内高速固始出入口:全天候防控 守护交通“主动脉”

“自2月17日以來,淮內高速固始出入口的返程車輛激增,原來每天平均500輛,現在增加到1000多輛。出縣人數也由原來日均1500餘人,增加到6000多人。僅24日一天出縣車輛就達1820輛,出縣人數達6395人。”固始縣公安交警大隊教導員李剛說。

返程車輛和返程人數的增加,給高速出口疫情防控檢測站帶來了新的考驗。固始縣交警部門和交通運輸部門緊急增派力量,在高速路口增設卡點,對返程車輛和人員進行檢查、登記。

縣交警部門在原來卡點16人的基礎上增至30人,對車輛人員逐個進行檢查和體溫監測,察看車上所有人員的身份證、健康證等相關證件是否齊全。對於證件不齊全的車輛和人員進行勸返,不予放行。縣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對車輛信息及人員信息的登記進行錄入。除了增派人員實行多人登記,還積極創新工作方法,使用手機拍照,後期補充完善信息,提高車輛通行速度,讓檢查合格的返程車輛快速通過。

淮内高速固始出入口:全天候防控 守护交通“主动脉”

固始縣高速出口疫情防控檢測站帶班領導、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厚隆說:“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掐斷病毒流入渠道,固始縣設置了高速出口疫情防控檢測站,成立了高速疫情防控監測站臨時黨支部,從交警、交通、衛健、秀水街道辦事處抽調精兵強將近200人,分三班制,按照各自職責分工,24小時堅守崗位。隨著各地陸續復工復產,返程高峰持續,高速口車流量非常大,值守任務非常重,工作壓力非常大。我們將繼續堅守崗位,協調好各部門工作,最大限度為返程車輛做好服務,確保高速路口24小時不間斷順暢通行,讓外出務工人員儘快投入復工復產。”

自1月24日至今,淮內高速出口疫情防控檢測站的工作人員們已經連續奮戰了一個月。他們恪盡職守,舍小家顧大家,用心守護著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

在前幾天寒冷的雨雪天裡,為了體溫測試儀能正常工作,測試人員不時地把測試儀貼身溫暖;很多執勤人員外面的衣服淋溼了,裡面的衣服也汗透了;負責登記的人員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認真登記信息、核對相關證件;負責消殺的工作人員不停的噴灑消毒液,一小時才換一次班,一個班下來,胳膊痠痛,端起飯碗都難。李厚隆說,“到了晚上,執勤那是真冷,寒風把衣服都吹透了,只有跺跺腳,活動活動,來抵禦寒冷,但是沒有一個人退縮。”

說起這一個月的辛苦歷程,李厚隆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張玉松是固始縣汪棚鎮三教村村民,春節前和妻子、兩個孩子到湖北仙桃岳父家過年。2月17日22時,他們一家駕車回家途經淮內高速固始出入口卡點。按照規定,來自仙桃的車輛是要被勸返的。在得知張玉松一家四口人已經一天沒吃飯,也不再允許返回仙桃後,李厚隆和卡點執勤人員特事特辦,一方面向縣指揮部、汪棚鎮等有關部門通報情況,一方面為張玉松一家準備了熱騰騰的飯菜,他還拿出自己值班用的棉被為小孩禦寒,而他卻在深夜的寒風中堅守了一夜。

經過多方協調,張玉松一家被允許進入固始,由三教村安排專人接回當地居家隔離。“讓你們費心了,俺這倆孩子小,外邊不讓回去,你們再不讓俺們回家,俺實在不知咋弄好了!”2月18日清晨,在獲知可以回家後,張玉松向他和執勤人員深深的鞠了一躬,抬起頭時,眼淚已在眼眶中打轉。

淮内高速固始出入口:全天候防控 守护交通“主动脉”

“回去吧,在家好好休息兩個星期,哪也別去,有事一定要和村裡說”,李厚隆向他再三叮囑。

戰疫情,有溫情,在防“疫”一線,執勤人員嚴格值守,履職盡責,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另一面,他們也溫情脈脈,對過往群眾關懷到位,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使命與擔當,讓群眾感受到了貼心與溫暖。

“面對疫情,每一個人心情都是沉重的,作為防控人員,我們在阻擋疫情傳播的同時,能夠給群眾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他們感受到一絲溫情、一份真情,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愛,這是義不容辭的事情!”李厚隆說。

(映象網固始新聞熱線:0376——6365159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0371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