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工業經濟“轉”起來動起來 廈門98%規上工業企業復工

工業經濟“轉”起來動起來 廈門98%規上工業企業復工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生產線一角。(記者 鄭曉東 攝)

廈門日報訊(全媒體記者 李曉平 通訊員 覃滔)早謀劃、早部署,主動問需於企、問計於企。為確保工業企業順利復工復產,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指導下,市工信局多措並舉、精準施策,著力打通企業復工復產操作鏈,讓工業經濟“轉”起來、動起來。

截至2月25日,全市2109家規上工業企業,累計已復工2068家,復工率98.1%,員工在崗率66.4%。其中202家市級重點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員工在崗率74.2%。全市大工業用電平均負荷是2019年12月底典型日總平均負荷的81.3%,為復工後首次日均負荷超過80%。從分區情況看,全市六區和火炬高新區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均超過98%,其中,思明、海滄、翔安復工率達到100%,思明、湖裡、同安員工在崗率較高,分別達到79.4%、71.1%、67.9%。

從重點行業看,252家規上電子行業企業已全部復工,戴爾、天馬微電子、聯芯、三安光電、宸鴻科技、弘信電子、電氣硝子等一批企業基本實現滿負荷生產。819家規上機械行業企業已復工近90%,太古飛機、新科宇航、廈順鋁箔等企業接近滿負荷生產。

連日來,針對企業復工遇到的員工返程難、住行難、運輸難等問題,廈門多管齊下,通過部門協同、市區聯動,以及點對點減少層級快速反應機制,進行“1對1”精準對接解決。開展省內外務工人員包車、包列、包機返廈,“點對點”將企業員工運送到崗,受益企業300多家;採取有效措施,確保返廈人員“回得了家”,專門籌集一批空置房源作為集中居住住所,並給予免一個月房租、水電和物業管理費的支持;為有需求的企業開展核酸檢測,助力企業疫情防控;及時為139家運輸企業開具206張通行證明,解決物流難;促進政策兌現,截至目前,已先行撥付生產企業各類補助資金4.95億元,為企業“雪中送炭”。

接下來,市工信局還將加大問題協調力度,精準扶持企業復產,助力企業提升產能,儘快恢復市場佔有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