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疫情下的超市:大潤發訂單量激增,人手不夠的時候司機也要上

“我這邊很好,你放心吧,你和閨女儘量呆在家裡,一定要注意防護。”撥通了妻子的視頻電話,周衛報了聲平安。妻子也分享了一些自己知道的好消息和壞消息,夫妻倆隔空打氣。

周衛是武漢大潤發姑嫂樹店的生鮮主管,疫情發生後,門店最大的壓力都集中在蔬果和新鮮肉類、蛋類這些區域,蔬菜供應的量,是疫情爆發前的3~4倍。周衛深知堅守蔬果課崗位的重要性,疫情發生以來一直堅守崗位,連續30天沒休假,30天沒回過家和妻子女兒見面。用他自己的話來說,畢竟自己每天要出門,要接觸特別多的未知顧客,風險較大,還是自我“隔離”對家人安全。

疫情下的超市:大潤發訂單量激增,人手不夠的時候司機也要上

想盡一切辦法保供應

隨著疫情的發展,民眾宅家一日三餐生鮮消耗量劇增,門店每日的生鮮銷售量也呈翻倍上漲。周衛告訴記者,好在大潤發在武漢臨近的赤壁市設有大倉,距武漢僅2個半小時車程。“原來一天一配,後來只要各店有需求就送,一天可送到2-3次,沒封城之前還能滿足顧客的購買需求。”然而隨著武漢、赤壁兩地實施的“封城”限制,物流運輸上遇到了難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門店和大倉沒少花心思。

“由於赤壁封城,出城的司機無法再返回赤壁,只能滯留武漢;因此在武漢市的司機,都是每天到武漢和赤壁的交界口處接駁車廂,和赤壁城內的司機互換車廂。這樣可避免大倉司機無法返回赤壁,便於調配。”參與實施運輸協調的大潤發華中區行銷督導蔡蕾向記者介紹。大潤發自己的物流解決了,供應商的貨到不了怎麼辦?“顧客等不起,他們的一日三餐需要保障,我們看貨過不來,就用自己的物流去把貨拉回來!”為保障貨源充足,確保供應不斷檔,大潤發甚至動用自己的物流資源,想盡辦法,自費將廠商的貨物迅速運回大倉,快速分配到各店。

社區團購解燃眉之急

隨著最嚴“封閉令”的實施,武漢不少小區都開始嚴格把控外出人員,市民被要求自行隔離在家,超市也接到消息,暫停對個人開放。

蔡蕾告訴記者,為了響應政府號召,保障門店周邊居民的生活需求,武漢地區大潤發江漢店、姑嫂樹店、歐尚蔡甸店均已開通了疫情期間團購服務,為居民打造團購套餐,涵蓋蔬菜、水果、肉食、糧油等主要生活物資,保障民生必須。

操作模式對居民來說也很直觀易懂,先由專人統計好社區內居民的訂單需求並統一下單,超市員工負責將訂單所需的民生物資揀配、打包後,以社區為單位統一配送到社區指定站點,由社區代表通知居民分別自行取貨,當天下單,次日送到。為了安全、效率地將居民下單的必需品送達社區,政府還特意安排了物資專送車。居民說,看著這些物資一袋一袋地往社區裡送,心裡就很踏實。

疫情下的超市:大潤發訂單量激增,人手不夠的時候司機也要上

員工每天往返在門店和社區之間,也會遇到有“特殊需求”的顧客。

一天,家住武漢市金銀湖的艾女士聯繫到了大潤發的工作人員“能麻煩送上門嗎?”原來,艾女士的父母就住在距離大潤發江漢店1公里內的東民裡小區,兩位70多歲的老人快一個月沒有出門,家幾乎斷了糧,酒精和口罩也沒有了。艾女士出不了家門也過不去父母的小區,心急如焚。

得知這一情況後,江漢店緊急調配了兩個工作人員,跟社區說明了情況,第一時間將他們需要的物資直接送到了兩位老人的家門口,江漢店店總更是將自己的50個口罩免費送給了兩位老人。

疫情下的超市:大潤發訂單量激增,人手不夠的時候司機也要上

目前,湖北省內所有大潤發及歐尚門店均已開通疫情期間社區團購服務,並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當天訂,次日達!

武漢大潤發江漢店、大潤發姑樹嫂店社區團購服務範圍已覆蓋武漢市江漢區的205個小區/社區,更多社區在陸續對接中。“團購套餐都是固定的,如果有個性化商品購買需求,還可以通過手機淘寶搜索淘鮮達或大潤發優鮮app直接在線下單,貨到後可以直接在家門口提貨。”蔡蕾介紹,這兩日訂單激增,武漢地區大潤發、歐尚三家門店一天的配送量就達到了4000單。

隨著訂單量激增帶來的問題,也成為了零售企業應變能力的檢驗題。

訂單激增 員工變身“全能選手”

大潤發武漢江漢店店總蔡曼告訴記者,因交通管制、“封城”等各種因素,江漢店員工到崗率大約只有60%。而這幾天揀貨量比平日多不少,且還有持續上漲趨勢。“訂單需求量很大,店裡的人都上了還不夠,這段時間都是從凌晨5點多鐘一直忙碌到晚上10點。”

為了讓顧客在特殊時期也能儘快收到貨,揀貨員小李和同伴們加班加點,在賣場奔跑,他們的目標是“又快又準確”。熟記賣場路線,掃一眼訂單信息就能準確走到貨架取貨;顧客下單較多的蔬菜、瓜果類商品,小李最快2、3秒可揀好1單,遇上訂單多的時候,一天能揀1000-1500件商品。平均日行4萬步,這樣的速度,還是不能滿足大量訂單湧入的揀貨需求。

疫情下的超市:大潤發訂單量激增,人手不夠的時候司機也要上

“蔬果、米麵、油和肉類產品區,雞蛋、牛奶這些類別顧客需求大,需要及時補貨、快速打秤等。所以現在店內所有員工都統一調配,哪裡缺人就迅速補上。”蔡曼說道,特別忙的時候,超市各崗位的員工統統變身“全能選手”,一起來應對大量訂單。

李龍斌是大潤發江漢店新入職司機,非常時期,除每天起早貪黑做好司機本職工作外,一有空也撲到了店裡。從補貨、打秤到協助揀貨,輾轉各個崗位幫忙出力。李龍斌提著揀貨袋在賣場裡奔跑,他說,“大家都不容易,特殊時期,能多做一點就多做一點,我們就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

疫情下的超市:大潤發訂單量激增,人手不夠的時候司機也要上

其實,在這些堅定的身影背後,也曾有過動搖和迷茫。

員工也不是萬能的,他們也有情緒

疫情當前,當所有媒體都宣導不出門的時候,超市員工要外出上班做逆行者,許多人都會有畏難情緒,也會退縮。“而且我們門店多數都是年輕人,有的也才20幾歲,心理上出現恐慌情緒是人之常情。”蔡曼坦言。“因此我們的後勤保障工作一定要做足,要給員工創造一個安全、放心的工作環境。”疫情期間加大門店的防疫清潔消殺措施,也讓周衛、李龍斌等員工覺得上班安心不少。

門店採取的措施主要是全員測量體溫;加強工作場所的清潔消殺;為員工們配發口罩等防疫物資。“每天上班前,員工通道就開始進行測溫,確認無發熱無異常才能進入工作區域;若員工有感冒或其他不適症狀,也會要求他暫不上班先調理身體提高免疫力。”

另外在飲水間、食堂、辦公區、洗手間等公共區域,每天要進行三次消殺,在很多地方都放有免洗消毒噴霧劑。此外在食堂就餐時也做了一些調整,以前員工是排隊打飯,現在是員工分開去領取已搭配包裝好的盒飯。桌子之間用隔板之類物件的做隔離,每個人單獨吃,保持距離。

疫情下的超市:大潤發訂單量激增,人手不夠的時候司機也要上

公司也給一線員工們配發口罩,配備了防護服及全罩護目鏡等,向他們宣導做好顧客服務時做好自身防護。另外,在辦公應用釘釘上app會推送一些防疫科普知識,減少他們的恐慌。蔡曼對記者表示,管理人員一直和員工站在一起,隨時關注員工們的動態和心理狀態,“現在我每天會第一個到崗,站在員工入口處向他們問好,看他們測體溫。工作的時候也會去崗位上,給他們加油,會給他們幫忙。”

據悉,交通管制期間為了保障員工們的順利工作,公司還為員工們爭取到了一輛公交車,讓他們可以搭車來上班。正月十五之前的員工薪資也都是按平時的3倍來結算的,保證他們勞有所得。“疫情期間保障消費者安全、安心購物,同時也需要保障員工的安全、讓員工安心上班,這是我們一直努力在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