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土耳其在敘利亞和利比亞出師不利,該如何收場呢?

鐵男春秋


國與國之間依然適用動物自然法則。土耳其儘管在敘利亞和利比亞儲謀已久,但因實力所至倒至出師不利這是必然的結果。

土應通過失敗應該從望想回到理性。最好的方案是:一是從思想上認識實力重要性,就敘利亞從國際道義上是侵略行為,從實力打不過已堅定不移支持敘利亞的俄羅斯。在利比亞同樣打不過法國和俄羅斯等國支持的國民軍。因此退而求次之。二是利用自身的地理優勢和對方所求以及不利因素,由戰轉變為促和,從中獲取利益是明智的選擇。


民間愛心服務


目前土耳其在敘利亞、利比亞雙線壓力都很大,確實對於埃爾多安來說有點兒難!在伊德利卜最新戰況是:土系武裝分子經過昨晚上三次進攻,攻佔了納伊拉布鎮!而接下來,這個納伊拉布鎮必然成為爭奪的焦點!而在2月17日,該鎮還短暫被極端武裝控制過!

先上張圖片:納伊拉布鎮現在的態勢、2月17日的態勢,圖中下半部分是當前的最新態勢圖,土系武裝分子攻佔了納伊拉布鎮!

談談土耳其如何收場?

1.積極與俄羅斯就敘利亞達成利益交割是土耳其能夠減輕壓力的根本,而這個根本到底能夠在敘利亞保住多少“利益”?才是埃爾多安最焦慮的地方。因為按照現在俄敘聯軍的節奏,完全是要將伊德利卜全面收復的節奏,這個對於埃爾多安其實有點兒難接受,畢竟埃爾多安在2017-2018年期間,曾經傲嬌的認為:伊德利卜就是土耳其的“自留地”!當時拿下阿夫林之後,埃爾多安野心太膨脹了!

2.如果非要搞一個預測,其實在敘利亞可能的結局是:敘北部緩衝區不變,然後在伊德利卜北部靠近阿夫林,或者在M4以南、M5以西割出一塊兒地面,作為土耳其安置難民的地方。從而換取在利比亞,俄羅斯與土耳其的配合。

3.當然,埃爾多安太貪了,所以現在敘政府軍和伊朗支持的什葉派民兵要做的就是在戰場上儘量多收復失地!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得到土耳其武器裝備基礎上,徐反派武裝、極端組織、基地組織分支武裝等等,依然在拼命!當阿勒頗被拿下之後,土耳其支持的武裝力量就必然要將M5通道上的薩拉基卜拿下!這是唯一的解套辦法,否則一旦M5\\M4全部拿下,就斷了反派武裝北上逃竄的通路!


英武


雖然諸位都想看到土耳其“倒大黴”或“灰溜溜抱頭鼠竄”,但事態發展卻未必如大家所願。

先說在敘利亞,目前,土耳其已經比較穩固地控制了敘西北部阿夫林、傑拉布勒斯和曼比季(部分地區)以及幼發拉底河東岸的敘東北部大片國土,同時在與俄敘爭奪伊德利卜省。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俄敘在伊德利卜打幾個勝仗,多搶點地盤,又能把土耳其怎麼樣?

土耳其人口8000多萬,GDP超8000億美元,擁有裝備精良的約65萬美械正規軍,坦克有2600多輛,裝甲車有8700多輛,自行火炮、牽引火炮和火箭炮有3000多門,戰鬥機和武裝直升機300多架,難道說在伊德利卜損失幾輛坦克、裝甲車或者傷亡幾十名士兵,土耳其就能被打垮?別開玩笑了。

大夥注意到了嗎?目前俄土已恢復在敘利亞北部的聯合巡邏,俄軍憲兵還派裝甲車護送陷入敘政府軍包圍圈的土軍撤離“觀察哨”。此外,從2月25至28日,土耳其又同意俄羅斯按照兩國約定,派軍用飛機進入本國領空執行為期4天的“偵察飛行”,眾所周知,這是一項大國之間相互表達善意和互信姿態的重要軍事合作內容。

另有消息稱,3月初,土耳其還將與俄羅斯、德國、法國舉行4方會談,繼續商討伊德利卜問題。

實際上,俄羅斯從來沒想著跟土耳其完全撕破臉,雙方在核電站、黑海油氣管道、反恐、敘難民等問題上都有巨大的共同利益。

諸位還記得2月18日俄防長紹伊古在羅馬參加俄意“2+2”(各國防長+外長)會談時說的那番話嗎?

當時紹伊古痛批美國掠奪敘利亞石油財富(每月走私獲利3000萬美元),還阻止外界向敘利亞提供能源,導致巴沙爾政權無法滿足陸續從黎巴嫩、約旦返回家園的大批敘難民(日均1200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連最起碼的水電暖供應都難以保障。

換言之,假如土耳其“耍壞”,強行驅趕滯留本國的370萬敘難民回國,瞬間就會給巴沙爾政權及俄羅斯、伊朗帶來巨大麻煩。如今的敘利亞多數城鎮已變成一片焦土,這麼多難民的吃喝問題咋解決?

別忘了,土耳其這幾年已經為安置敘難民自掏腰包墊付了300億美元,這筆錢敘當局能掏得出來嗎?俄羅斯和伊朗願意捐獻嗎?所以說,就衝敘難民這個棘手問題,俄羅斯也需要跟土耳其繼續維持合作關係。

也正是從敘難民這個角度講,土耳其已經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敘利亞問題的“利益攸關方”,忽視土方的合理訴求(比如緩解難民帶來的巨大壓力、庫爾德武裝越境襲擊等)肯定無助於推進敘利亞和平大局。

在這個問題上,俄羅斯看得很明白,所以其對土方的要求也很明確——默許土耳其侵佔部分敘領土,但作為交換條件,土耳其也必須解決掉盤踞在伊德利卜的反俄極端武裝(特別是敘最大叛軍HTS)。

換言之,只要土耳其能狠下心除掉HTS,俄羅斯就會相應給予土方回報,而敘利亞的主權和領土則是這場大國交易的犧牲品。

至於利比亞,情況和敘利亞還有所不同,主要是土耳其對當地重視程度不夠,軍力進入得也比較遲緩,導致目前土耳其及所支持的“利比亞全國團結政府”武裝(GNA)處於被動防禦的劣勢地位。

而得到埃及、阿聯酋、約旦、法國、俄羅斯支持的利比亞強人哈夫塔爾及麾下“利比亞國民軍”(LNA)卻攻勢如虹,而且總體實力遠超土耳其。

利比亞與敘利亞還有個重要區別在於,土耳其與敘利亞有漫長的陸上邊境線,調兵遣將都比較便利,而利比亞與土耳其隔地中海相望,脆弱的海空補給線,隨時可能被一對手封鎖、掐斷。

所以說,土耳其真正該擔心的是如何在利比亞“體面收場”,而非握有諸多籌碼的敘利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