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為何滴滴順風車出事了,而嘀嗒順風車卻火了?你怎麼看?

恐龍體育


為什麼滴滴順風車出事了但是嘀嗒順風車卻火了,說到底是市場需求的問題。因為供需雙方都還存在,所以這個形式只會換個平臺繼續存在著,而不會永遠的消失。但有個問題似乎很奇怪,滴滴順風車接二連三的出事之後,互聯上對順風車一片罵聲,要求立刻下架。但是時至今日,嘀嗒APP的下載量一路飆升,這又是為什麼呢?


事故發生時,人類總是情感至上

順風車接二連三的事故讓人可悲可嘆,平臺監管不當導致的悲劇所有人都不希望再一次上演。而解決這個問題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斬草除根,所以叫停滴滴順風車是無奈之舉。這是社會的群體性效應,每個人對於悲劇的體驗總是充滿了代入感,這時候需求是被拋在腦後的事情,維護正義才是首要任務。

當然這樣說沒有批評的意思,每個人都是一樣。我曾經也偶爾坐順風車,但是事故當前,我也毫不猶豫地卸載了軟件。


時間長河裡,需求至上

文章開頭我就提到了需求,這個需求在城市裡尤為明顯。開車上下班的上班族需要人來分攤油費,解決生活壓力,不開車但是路途遠打車貴公共交通又實在不便的人需要一個更經濟的出行方式,順風車應運而生,不僅有順路程度的提醒,還有預約功能,可以說是工作黨的福音。滴滴順風車下架之後,這一需求無法被滿足,於是人們自然需要藉助新的平臺。嘀嗒順風車並不是一個新出現的app,我大約5年前有用過嘀嗒,那時候嘀嗒和滴滴相比完全沒有競爭力,司機比較少,但是計費方式更優惠一些。

我沒有註冊過嘀嗒的司機,所以不知道嘀嗒平臺對於司機的管控是否更為嚴格,但不爭的事實就是,大批量的順風車司機和用戶轉投了嘀嗒。


對於存在問題的新事物,我們要做的是解決問題

上面分析的是嘀嗒順風車之所以會火是需求因素主導,但是拋開問題本身,我還有一些話想要說。所有新興的事物,想要做到盡善盡美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意外的發生讓人心痛,但是從此摒棄這個事物未免顯得有些因噎廢食。汽車的發展亦是如此,每一項新技術的完善,都是用生命做代價換來的,如若沒有這些犧牲,科技不會發展到今日。以開放的胸懷和眼界去看待每一件事物尤為重要,不從眾,也不狹隘。

順風車的存在沒有錯,錯的是監管的漏洞;人們想要更便捷的生活也沒有錯,錯的是被壞人鑽了空子。所以各大順風車平臺在搶奪流量的同時,首要的任務其實是保障乘客基本的安全,這才是當下用戶最在意的事情。


綜上所述,嘀嗒順風車的繁榮景象是人們的需求所致。真正的需求不會隨著平臺的消失而消失,只會轉化到另一個介質上。順風車不是惡魔,居心撥測的人才是。


只講真話的硬核系說車,歡迎關注“馬頭人車庫”~


馬頭人車庫


滴滴順風車在去年停運以後,確實有很多的app也有了類似的功能,比如嘀嗒順風車,還有前一段時間哈羅順風車等等,但是他們根本都沒有火,像問題中說的嘀嗒順風車也沒有火,一直半死不活的樣子。


滴滴順風車以前沒有停運的時候個人也經常乘坐,有的時候去異地沒有合適車輛,可以順路過去,確實很方便,價格也沒有太貴,還能結識很多的朋友,覺得體驗挺好的。

其實滴滴出事後,本身的問題其實是人的險惡造成的,每個行業都是這樣,有好人也有壞人,最大的問題出在流程監管上,而且這個很難規避,所以滴滴順風車一直沒有再重新開通。


順風車確實是融合了社會的閒散資源,把這種方便最大化了,本身就是一個進步,而且滴滴發展到很大一個體量,本身就走先天性的優勢,這些後來的軟件一時半會是取代不了的。

比如嘀嗒順風車,本身收費不是太合理,不能調動車主的積極性,而且距離設置等一系列方面做的也遠遠滴滴,定位比較模糊,想發展起來很難。


66號車坊


從網約車上線就一直聽說過關於滴滴的新聞,原來的補貼大戰都沒能把我拉入這個隊伍,前三個月因為無聊才加入了順風車這個隊伍(專車加不了,車過了六年)。結果還沒多長時間順風車就下線了,然後又嘗試了一下滴答。現在說下感受。滴滴不顯示乘客性別聯繫有自己的專屬號碼,順路程度排列,乘客選擇都做的特別好。我不在意是不是能夠拼上,所以每次我都選擇的是能準點到達的單,有些時間不一致但是很順路的都會提前溝通下時間,所以三個月的時間我做到了100%滿意和評分100%。當你一直是100的時候就不會願意打破它。選單的時候我也會選評分比較高的乘客,評分低的我都不選。最近滴滴停了以後拉了幾單滴答,感受也說一下。推薦的單子順序排的特別亂,有時要翻好長時間才會搜到,而且還會有反方向的單,會顯示性別,乘客評分全都很好,客單價比滴滴少,一共接了7單,兩單不錯,3單我到了地方結果乘客取消了。另兩單定位是門口非要讓近園區或者小區,現在心涼了,不玩了,等滴滴,滴滴一家獨大是有道理的!


Goooooooogg


我打一個不是很確切的比方吧:滴滴順風車其實有一點汙點藝人的感覺,而嘀嗒順風車更像一個網紅。

滴滴順風車的現狀其實就像一線明星犯了錯,但是說句難聽的:這個錯誤對他來說不致命,修養(整改)一段時間復出沒有多大的影響;但是嘀嗒順風車不同,他現在就有點像是一個網紅,後勁不足。

現在滴滴順風車被關閉了,所以嘀嗒才有了市場;如果滴滴順風車重新上線,我覺著嘀嗒的前景不會太好。其實在網約車市場,滴滴還是佔大頭的;實力在那裡放著,無論是嘀嗒還是美團,都觸及不了滴滴的根本利益,他們只能是跟滴滴搶一點市場,分一點蛋糕。

嘀嗒為什麼會火?不是因為平臺多優秀,而是因為用戶沒有選擇;換言之:如果選擇再多一點,我想嘀嗒的未來並不是那麼順利。

簡單說就是一個需求的問題,有了需求才有了市場;但是就像兩桶油一樣,民營再好再強,也無法觸動國營的利益。


無雙雜貨鋪


個人覺得,這就是市場需求所致。順風車自從上線之後,解決了很多人出行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很多司機省油賺的想法。實際上是一舉兩得。在滴滴順風車出現命案,只能說是特殊情況,即便是出租車,也有命案出現。並不能因此而否定順風車。



在滴滴順風車頻頻出命案的背景下,仍然有很多人選擇網約車平臺進行順風車出行,更加說明了網約車這一出行模式確實是當下社會需要的一種市場模式,大的方向是沒有錯的,下一步就看如何整治治理,徹底全面地打造更多安全高品質的網約車服務平臺。



在滴滴被限制之前,滴滴一家獨大,嘀嗒出行很少被人知道。但是當滴滴順風車關閉之後,這些需要順風車出行的人就不得不尋找新的途徑,嘀嗒出行就在此形勢下火了。從側面可以看出還是有很多人懷有僥倖心理,相信不好的事情只是新聞,絕對不可能發生到自己身上。



我個人也乘坐過順風車,的確很方便,如果能夠解決好安全隱患,順風車依舊是不可或缺。


大內球探零零磊


我認為是市場需求導向所導致的。


順風車是相對於快車、專車來說,是比較經濟實惠的出行方式,對於出行者來說,其優點最重要是價錢便宜,對於順豐車車主來說,行程本來就是需要出行的,順路載個乘客還可以降低出行成本,甚至還能補貼油費路費差價,何樂而不為呢,這看起來無疑就是雙贏的局面。


所以,就算滴滴順風車因為出事了而停止運行,乘客還是通過其他途徑去尋找優惠而方便的出行方式。而嘀嗒順風車,相對來說,也是比較靠譜的一個平臺,也是運行比較長久的平臺,使得更多人會用嘀嗒順風車取而代之。



其實我認為不管哪個平臺,網約車安全隱患還是會存在,各位出行還是需要多留心眼,注意安全。與此同時,有關部門還需要對網約車平臺加大力度進行整頓,讓出行變得安心放心!


c君妹


順風車本身就是好事兒,多少人同路卻每人開一輛車?造成多大的資源浪費?滴滴前期鉅額補貼後期肯定要賺錢的,有人在等它把市場做起來之後封殺它,然後嘀嗒就起來了,嗯,那麼是為什麼呢?


2016勢不可擋


我是一名滴滴司機,但是我希望滴滴倒閉,可以警醒其他平臺,不要跟乘客聯合起來把司機當孫子,司機是在幫平臺賺錢的,乘客是在出錢的,當乘客把錢通過司機讓平臺賺了,結果平臺就不鳥司機了,這是什麼感受。滴滴就是一個無良的企業,一直都不控制車輛,一直打廣告說什麼月入過萬,工作舒適,這都是騙人的,不入這一行,永遠不知道水有多深,每天的接單數量被控制,每天的跑車流水被控制,付出和收入是嚴重的不成正比,每天都要花費十幾個小時在外面,賺的錢卻不如一個普通工廠的工資,晚上收車回家孩子和家人都睡了,早上早起出車他們又還沒起床,真的是浪費時間在幫他們跑這個車租而已,有時候連車租都要自己拿錢出來補貼,相當於一天十幾個小時在外面跑車反而是虧錢的,滴滴真的太沒公德心了,看看現在的司機最少有百分之九十都怨恨滿滿,怪就怪已經被騙入這一行了,不把合同熬到期的話那將一分錢的押金都沒辦法拿回來,而且滴滴裡面賬號的錢說扣就扣,沒沒有任何的說法。如果能夠再給我一次機會,打死都不會開滴滴,什麼月入過萬不是夢?笑話,程維,希望你能看到這篇文章,希望你們好好的站在每個想要賺錢養家餬口的司機的角度好好的審查你們的系統,利益模式太明顯了。


我是王者329


現在我們老家那裡交通局的抓黑車都快抓瘋了,只要是沒有雙證的一律扣車,別說滴答了,跑滴滴的都很少了,不過也是沒辦法,小地方的出租車數量雖然不多,但是隨著私家車的增加跑黑車跑滴滴的越來越多,數量遠超正規出租車,正規出租車的運營壓力也越來越大,現在大部分乘客出行都是選擇滴滴快車造成很多出租車跑一天連份子和租金的費用都不夠,所以不管是滴滴還是滴答的車主最好還是要雙證齊全吧,這樣不只是不用擔心被查到,更主要的也是對乘客的一種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