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M2迅速破200萬億,對普通老百姓生活有何影響?

有度致遠


M2突破200萬億,而且同比增速8.4%。先不說別的,M2最通俗來說,就是市場上所有的錢,M2增加,就意味著市場上錢多了,錢多了就會導致越來越不值錢。對我們老百姓的影響就是,我們的錢購買力越來越低了,原本100塊錢可以買4斤豬肉,現在只能買到2斤,專業名稱:通貨膨脹。
這個影響是非常大的,特別大家有沒有感覺,這幾年工資沒有增長,但是開支且一直增加,原地踏步,就是退步。
印鈔機,拿走你的錢,而且是無聲的!
因此我建議,大家應該重視投資理財,不然慢慢的你是跑不過通脹的速度。

很多人不是很瞭解M2是什麼?M2廣義貨幣供應量,然後狹義貨幣供應量就是M1,還會有流通中的現金就是M0,這三個是什麼關係呢,大家可以看下圖。
其實就是M2就是社會上所有的錢也就是M1+M0,M0就是流通中的現金,流通於銀行體系之外的現金,M1=M0+單位活期存款,這代表著銀行體系及全市場中的現金總量。

大家要知道,2013年M2才100萬億,不到七年翻了一倍。也意味著,這7年市場上多了一倍的錢,如果這7年,你的資產翻倍,那麼恭喜你,你還是7年期的你,一點都沒“進步”。
面對通脹,面對M2超過200萬億,希望能喚醒老百姓投資理財的觀念。

股市小獵豹


M2在今年1月突破200萬億,速度驚人。其實對於老百姓來說,就是一個“鈍刀割肉”的過程。如果你懂得,那就懂的。

M2的增加其實就是一次社會財富在分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老百姓相對是被動的,而且大概率事件是被分配的對象。

先看看M2的增長過程,老百姓的收入跟上了嗎?沒跟上就是收入縮水了。

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獲獎者羅伯特?恩格爾說,M2和房價是完全正相關係數,指數研究院2012年的百城價格指數報告中說M2和房價這個正相關係數是0.98。

那麼看第一個100萬億的產生。2002年,國家的廣義貨幣M2是18.5萬億,到2012年末,這個數字是97.42萬億元,2003年到底100萬億。每年平均漲幅達到18.7%。10年M2差不多漲了5.6倍,和10年來全國平均房價的漲幅幾乎一模一樣。但是你的收入跟上了嗎?

之後第二個100萬億的產生。從2013年的M2的100億元到2020年1月份的200億元,花了6年多翻一翻,平均每年12%左右增幅,同房價好像也差不多。你的收入翻倍了嗎?跟上了嗎?

為啥總說房價?因為這是過去老百姓唯一一個可以跟隨的保值的資產投資種類。

樓市的價格將進行加速分化,不漲就是跌,跌就是大虧。但是正確的樓市投資需要資金量太大,老百姓玩不了

其實從2018年開始,國家是想控制m2的發行量,但是由於這事那事兒(你懂的),最後反而是擴大了m2的發行量。所以樓市的調控就變得很棘手。“穩是一件非常難做到的事情”。今年,樓市本身應該是小幅震盪,穩字為頭。但在這麼大m2,新增資金需要找尋出路的時候。有可能樓市就會加速分化。

所謂加速分化,就是今年應該小幅上漲的地區,可能會上漲的幅度會更大。或者加大供應量,降低首付,降低利率,促使更多的老百姓將資金投入樓市中,消化多發的m2。那些今年應該跌的地區可能會穩住,小跌或者不跌。這樣才可以將資金粘在樓市裡面,出不來。

證券市場是吸納m2的最佳途徑,所以今年證劵市場大改革,大增發和大上市。但是最後的贏家是少數,大部分老百姓可跟不上

這點大家應該都能感覺出來,註冊制在3月1號開閘,但是核准制也暫時不退出市場,兩者並行發展。這就給我們國企改革,推動證券上市流出了寬鬆的通道。利用上市去吸納更多的m2入股市。

但是本身M2的增發,對於很多老百姓來說是無法同比跟隨的,因為過去利用樓市投資是可以跟隨,未來也跟不上。那麼利用股市去跟隨m2的增發比例,是唯一可行的道路。但是實際結果將是隻有極小部分人能跟隨上去,大部分人是落後於m2的增長或者虧損。

存款利率逐步下調,也將變相對社會財富進行了分配。存款利率是跟不上m2增長率的。

這點應該理解起來比較簡單,我們的存款利率在2020年將繼續走低,而由m2所引發的各種物價變動肯定是高於存款利率收益的。

這一點太簡單了,我就不再多說了。

結論:太難了,老百姓想要跟隨M2的增長,讓自己的收入和家庭總資產同比增長,實在是太難了。不能說的太多了,就這樣。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點點下面廣告,讓德先生再賺點錢!


勻楓財技大兜底


首先要弄明白三個概念,即M0、M1、M2。

M0:流通中的現金,即銀行體系之外的所有流通的現金,就是現的購買力。

M1:M0的基礎上加上企事業單位的活期存款,即我們經常說的狹義貨幣供應量。

M2:M1的基礎上加上全社會的存款(定期,活期,其他存款),也叫“廣義貨幣供應量”。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我有1000元資金存到銀行,在沒有存進銀行之前這就是M0的一部分,存入銀行後,銀行上繳存款準備金100元,剩下900放貸給張三,這時流通中的M0只有900元,但M1變成就1900元(1000+900),銀行創造了900元貨幣,張三貸款後去消費了,這是M0再次減少,但是銀行又創造了一定的貨幣。

M2破200萬億,這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情,這隻證明GDP增速或者說總量一定的前提下,用於衡量GDP總量的錢多了,錢總是要依附於一定的GDP才意義,而GDP不變的前提下,錢多了只能反應錢不值錢。

這也是為什麼人們總是說理財要跑贏通脹,錢如果放銀行在不斷貶值的原因。

而實際上,雖然M2增速很快,民眾也的確感覺錢不值錢,總體上民眾的生活幸福感在逐漸提高了,這是因為多出來的錢都進入了房地產、高鐵、城市軌道交通都基礎設施裡面去了。

而對老百姓的實實在在的影響則主要有以下幾點:

1、物價上漲了,而且漲上去之後就很難降下來,生活成本提高。

2、理財產品收益下降了。

3、賺錢數量比以前多了,但是實際購買力下降了。

4、民眾傾向於消費,而不是投資,對未來的規劃少了。

綜述,M2破200萬億,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不必將其妖魔化,總體上正面大於負面。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錢多了。可市場商品還是那麼多,那麼唯一的結果就是錢不值錢了,也就是貶值了,商品也就貴了,這就是通脹,錢發的越多,CPI 越高,錢也就越不值錢。

M2突破200萬億元,之所以引人關注,還在於大V效應,有人士指出“2020年1月廣義貨幣M2突破200萬億,真是具有歷史意義,2013年(3月)才100萬億,不到七年翻了一番,我們測算髮現:過去四十年,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年均增速15%,從各類資產價格表現看,絕大部分的工業品、大宗商品、債券、銀行理財等收益率都大幅跑輸,只有少數的一二線地價房價、醫療教育等服務類產品、股票市場上的核心資產等收益率跑贏這臺印鈔機。”

從央行數據來看,央行發佈2020年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1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02.31萬億元,同比增長8.4%,比上月末低0.3個百分點,確實已經突破了200萬億元。

這位大V 的觀點有沒有道理,從房價走勢來看,還是蠻有道理的,我國貨幣超發一直存在爭議,之所以沒有引發通脹,在於地產成為資金的蓄水池,貨幣成為鋼筋水泥倍固定了下來,沒有進入到其他資產當中,像股市,十年以來就基本上沒有太多的漲幅,遠遠沒有跑贏M2增速,也沒有跑贏GDP增速,只有房價上漲幅度可以與GDP增速相媲美,

我國M2增速較高,與我國金融融資以間接融資為主,間接融資會有貨幣派生,才會有貨幣增量,美國M2較低,與美國融資結構有關,那就是以直接融資為主。因此為了減少金融市場風險,避免貨幣超發,才會不斷支持資本市場融資,也才又會有圈錢市的質疑,

目前實施積極股市政策,以減少行政干預提高股市活躍度作為切入口,就是希望引導資金進入股市,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吸收超發的貨幣。

因此新年以後,隨著央行龐大流動性注入,降低逆回購和MLF和LPR利率,迎來了科技股牛市,但這個牛市是以估值提升為主,而不是業績增長為基礎,是一種泡沫,我們可以享受泡沫的魅力,但隨時需要做好泡沫破裂的準備。

目前各地都在微調地產調控政策,就是希望地產增加吸引力,能夠吸引龐大流動性,抬升地產價格,穩定地價,穩定土地收益,可是高層關注到地產泡沫風險,嚴防死守,強調不會把地產作為短期經濟刺激手段。

M2增加,給地產調控帶來新壓力,如果股市能夠繼續吸引流動性,地產上漲壓力可以減輕,一旦股市不能成為龐大資金蓄水池,地產價格就面臨較大的上漲壓力,


杜坤維


在過去的七年間,M2從100萬億,到現在突破200萬億,對普通老百姓最大的影響是資產貶值。也就是說,如果七年前,你有100萬存款,那麼現在錢仍然是那麼多(暫不考慮利息),但是購買力也就相當於七年前的50萬了。

所以,在過去這些年,除了房子,幾乎沒有其他投資產品的收益率跑贏了通脹。當然,這說的是普通人能夠拿到的收益率。投資高手不在其內。那麼,今後房子仍然能夠幫助我們有效對抗通脹嗎?

恐怕不能。而且,讓人悲觀的是,其他投資的平均收益率水平也未必有以前那麼高了。現在,歐洲、美國、日本為了刺激經濟都在推廣“負利率”。就是不希望普通民眾存錢,要讓錢進入消費領域或者投資領域。

中國雖然還沒有執行負利率,但誰知道以後會是什麼樣呢?而國家對於房地產的要求是發揮居住功能,而不能成為投資產品。從國家安全和經濟健康發展角度說,這個決策是對的。但這也意味著房產的投資回報率不會像以前那麼高了。所以,老百姓現在應該多學習投資方面的知識,做好自己的資產配置。

至於CPI對物價造成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會像溫水煮青蛙一樣。今天覺得這個貴了,明天覺得那個貴了,不會一下子對生活有太大的影響。最大的影響將體現在對抗風險方面。比如,大病發生的時候。抗風險能力一下子就體現出來了。


即將有文化的新青年


筆者認為,M2迅速破200萬億,對普通老百姓生活有重大影響,最大的影響就是錢不值錢了,貨幣的購買力下降了。疫情期間,許多人都去超市購物,感受最明顯的就是超市購物時,所有的物價都上漲了,隨便花幾百元還沒有買到什麼東西,去藥店買藥,所有的藥價都上漲了。

當然,有的人可能會說,這是疫情期間,所有的產品價格都在上漲,是因為企業都沒有開工生產。其實大家都明白,人們現在去超市購物主要購買的是日常生活用品,除了衛生用品需求之外,主要是購買食品,而食品的生產都是長週期的,從種殖到養殖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再生產成食品的,而食品類價格的持續上漲,除了疫情期間商家乘機借漲價獲利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通貨膨脹。

招照M2從100萬億到200萬億,實際上我們的貨幣是增加了一倍的,而這增加了一倍的貨幣僅僅只用了幾年的時間。只有幾年的時間貨幣就增加了一倍,而大部分普通老百姓的收入並沒有增加一倍,這就意味著老百姓手裡的錢打了個對摺,貨幣的購買力大幅下降了。表面上看100元的人民幣還是100元,但實際的購買力遠不如幾年前的100元了。

在這裡我不想談枯燥無味的經濟學理論,即然是談對普通老百姓的影響,我們就從最簡單直接的日常生活來談。如果這幾年你的收入沒有增加一倍,你的貨幣就大幅貶值了,你的生活水平就會下降。這就是對普通老百姓最直接的影響。


金融學家宏皓教授


這幾天關於我國M2(廣義貨幣總量)首次突破200萬億元的消息刷屏了,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廣泛熱議,原因就在於它對我們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影響太大了,可能很多人並不理解這些專業術語,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影響呢?

實際上,用最通俗易懂的話來說,就是今後大家手上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錢更毛了”。為什麼會這樣呢?舉個例子來說,就是過去市場上有100個雞蛋,而廣義貨幣為100元時,一個雞蛋的價格為1.0元即可,而現在M2增至200元時,那同樣的雞蛋(生產總值不變的情況下)單價也就猛增到了2元。換句話說,您手中的100元原本可以購買100個雞蛋,但現在只能買到50個,就是錢貶值了50%。

值得一提的是,M2總量從100萬億元增長至現在的200萬億元,僅用了六年零七個月左右的時間。2013年,我國M2餘額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其實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我國M2就以每年度10萬億元以上的量級不斷邁上新的臺階。

實際上,2009年以前我國M2總量也就50萬億元左右,後來由於眾所周知的世界金融危機影響,當年一下子就“放水4萬億元”來救市,最終導致房地產市場成為我國經濟最大的“蓄水池”,吸收了最龐大且最廉價的資金,這同時也使得過去的十多年裡房價上漲過快,幾乎大多數家庭都因為購買房子而出現了被“掏空的現象”,居民負債槓桿越來越高。

說實話,通貨膨脹之下對於普通老百姓的影響遠遠高於對富人的影響,因為後者有更多元化的資產投資方式,也就相應有更豐富的保值增值手段。而特別是對於那些習慣將錢存入銀行的普通工薪階層來說,這無異於一場“掠奪”。

總之,M2的迅速突破200萬億元(去年年底為196萬億元),這將對今後的物價指數上漲埋下了伏筆,事實上今年1月份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已經超過5%以上,而這一指數在2019年11月份曾一度達到最高時,也就是4.5%。按照目前的經濟總量GDP來看,去年全年剛剛接近100萬億元,這意味著M2已經佔到了GDP的200%,而美國當前的經濟總量GDP約為21萬億美元,但其M2總量也不過就是14.6萬億美元。


東震木


用經濟學專業術語說,不是所有人可以看懂。可以這麼說吧,例如,一個國家,有200個人,一段時間內(一年內),每個人創造勞動價值是10個單位,這一年這個國家勞動總價值就是2000個單位,如果這一年這個國家發行2000個貨幣(就是我們說的錢,就是說發行了2000元),那麼每個貨幣單位代表一個單位的勞動價值(就是一元代表一個單位勞動價值),一個饅頭(假定饅頭代表的勞動價值是1)就是1元;如果這個國家發行4000個貨幣(元),那麼每個貨幣單位代表0.5個單位的勞動價值,一個饅頭就是2元(哇,你們會感覺饅頭漲價了,其實不然,是貨幣貶值了,饅頭所代表的勞動價值其實一直沒變,一直是1)。貨幣(就是我們說的錢)的價值是以勞動價值為基礎,剔除了老舊的物物交換,以紙幣為中間介,進行勞動價值的相互交換或者說使用價值的交換。在總勞動價值不變的情況下,單方面增加貨幣(錢幣的數量)發行量,會造成貨幣所代表的勞動價值量減少,表現出來就是錢不值錢,貨幣貶值。所以說超發貨幣(就是多發錢,多印錢)是無形中掠奪人民財富,因為誰的貨幣多誰受利最多,也是窮人越窮的原因之一。


怕豬對手


根據人民銀行公佈的數據,到2020年1月底,我國廣義貨幣M2餘額為202.31萬億,狹義貨幣M1餘額為54.55萬億,流通中的貨幣M0餘額為9.32萬億,其中m2同比增長8.4%,這對普通老百姓生活有什麼影響呢?

很多人對於這些概念可能不太清楚,我通俗的說一下,我們通常說花錢像流水,如果我們把貨幣比作水,那麼M0就是流動的水,M1就是M0和容易變成M0的水,M2就是M1和容易變成M1的水。

再進一步的比喻,M0是我們每天要喝的水,M1是我們喝的水加上暖水瓶裡的水,M2是M1加上水缸裡的水。


由此可見,他們三者是包含關係,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M2變大,會促使資金向M1和M0流動,貨幣增多了,如果資產和商品並沒有增加,那麼貨幣和資產之間的價值關係就會發生變化。

老百姓手裡的錢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流通中的,需要消費的,這屬於M0,M2增加之後,影響之一就是M0的購買能力下降,物價就會上漲,所以我們看到1月份cpI同比增幅為5.4%。

老百姓手裡的錢,另一種方式就是存款和投資,這一種屬於M2,M2增加之後,老百姓手裡的錢並沒有同步增長,比如央行公佈的M2的同比增幅為8.4%,但是你的存款利率只有2%~4%左右,這中間的差價就被稀釋了,也就是說你手裡的貨幣貶值了,這就是對老百姓的第2個影響。

所以,M2迅速突破200萬億,同比增長8.4%,對老百姓的影響就是,物價上漲了,手裡的存款貶值了,當然,如果你的投資收益率大於8.4%,你也就實現了資產的保值增值。


互金直通車


大家都知道過去十幾年我國的m2一直處於比較快的增長階段,在2017年以前m2每年的平均增速基本上都達到10%以上,雖然從2018年之後m2增速有所下降,但每年的增速基本上也保持在8%以上,截止2020年1月份,我國的m2已經達到了202萬億。

至於m2增長對普通老百姓來說會有什麼影響,這個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首先、m2的增長有利於刺激經濟的發展,帶動大家收入的增長。

一個國家貨幣的發行量並不是隨便發行的,而是會根據經濟的實際發展情況來規劃貨幣發行,貨幣發行的目的是為了穩定市場的價格,同時在經濟發展緩慢的時候,適當的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有利於刺激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的發展又可以帶來收入的增長,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這對於整個社會的發展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我們看到雖然過去十幾年我國的m2增速比較快,但是對應的我國經濟增長也比較快,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增長也比較快,過去十幾年我國社會平均工資每年增速基本上都保持在7%以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相較於十幾年前已經有了很明顯的提高。

其次、M2的增長可能帶來部分物品價格的快速增長。

M2增加就意味著市場上流動的資金增加,通常情況下,如果m2的增速跟GDP的增速保持同一個水平,那麼市場的整體價格就會相對處於一個穩定的狀態,不會造成太大幅度的上漲。但是在過去十幾年,我國的m2的增速實際上是比GDP的增速還要快,這意味著有部分增加的貨幣並沒有流入到實體經濟當中,而是進入到其他領域去,其中樓市就是主要的一個流向。

所以我們看到過去十幾年國的房價出現了比較快的增長,這個房價的快速增長,除了有市場需求驅動以外,我覺得m2的增發也是房價增長的一個重要動力之一。所以m2的過快增長會間接的造成大家購房的成本增加。

最後、M2的增加對普通老百姓的基本生活沒有太大的影響。

很多人都認為m2的增長會直接帶動物價的上漲,甚至物價的上漲水平會跟m2的增速保持在同一個水平上。但是通過觀察過去十幾年我國大部分日常用品的價格走勢來看,實際上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物品價格增速跟M2的增速差距仍然是比較大,大部分日常物品的價格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在2012年到2018年這段時間,我國每年cpI的增速其實並不是很高,大多數年份都維持在3%以內,說明跟老百姓日常用品信息相關的價格漲幅並不是很大。


這說明過去十幾年,我國每年增加的M2大部分都轉嫁到實體經濟和樓市當中去了。

總之,M2的增長有利也有弊,所以大家必須客觀的看待m2的增速,過去十幾年我國m2之所以出現快速的增長,這裡面的原因是比較多的,比如外匯佔款比較多等。過快的M2增速有可能造成通貨膨脹,但是M2增速太慢又不利於經濟的發展,所以適當保持M2的增速其實對整個社會經濟來說是一種良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