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從重症到治癒的防疫專家:“去閻王殿走了一遭,我這麼可愛,死了多可惜啊”

從一開始,餘昌平就想過自己可能會被感染。他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醫生,疫情發生後,他成為醫院冠狀病毒防治專家組的成員。

專家組成員被感染?聽起來有點嚴重。餘昌平覺得很正常:“接觸那麼多病人,總是會感染的,因為我衝在最前面,總有一天會倒下”。

病倒了,餘昌平也不願意閒著。他註冊了個抖音號,身體稍微好點的時候就拍拍視頻,讓同事幫忙上傳。餘昌平用一口需要配字幕的武漢話,分享自己的親身經歷,從感覺到有症狀,“一吃東西就打嗝、打屁”,到經歷重症期,連續五天沒起床,認真地分析自己有多大概率會死,“有30%的可能性”;再到後來,病情逐漸好轉,他又繼續笑著對網友說:“今天來吹吹牛,我這個性格,不吹牛做什麼呢?”

在他看來,被感染也是一種經驗。作為醫生,他想把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分享給更多人,讓大家意識到防護的重要性,但是也不必過分害怕,“用武漢話說,怕個球,恐慌個毛線”。

抖音上,100多萬網友在關心他恢復的進展,看到他拍視頻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好,很多人也受到了鼓勵。2月24日,兩次核酸檢測複查結果均為陰性的餘昌平準備出院了。在醫院待了近40天的他,終於“打”贏了自己和新冠肺炎的“拉鋸戰”。

從重症到治癒的防疫專家:“去閻王殿走了一遭,我這麼可愛,死了多可惜啊”


“我被感染了,但是不怕”

1月31日,還戴著氧氣管的餘昌平開始琢磨要做點什麼。這是他住院的第14天,從2月17日檢查顯示肺部有感染開始,他經歷了從疑似、到確診、迅速發展為重症、再到緩慢恢復為輕症的過程。

他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最早一批被感染的醫務人員之一。在新冠病毒還只是被模糊地稱為“新型肺炎”的時候,他每天要接觸好幾例疑似病例。1月8號,輪到餘昌平值班,他會對不同科室轉來的發熱患者進行會診,在這天,他遇到了6個有著相似病毒性肺炎症狀的病人。

1月14日,餘昌平開始發燒,38.5℃,始終不退燒,但是別的方面都似乎正常,有點奇怪的是一吃東西就打嗝,像腸胃炎嗎?不像,不拉肚子;但似乎也不像這幾天看到的那種“新型肺炎”,自己就只是發燒。

琢磨到17日,快過年了,科室的同事們約好下班後聚餐,餘昌平決定還是先去檢查一下。“萬一是呢,科室幾十個人,影響就很大了”。檢查結果很快出來,餘昌平和另外一個同事同時住進了醫院。

在餘昌平住院的這14天裡,疫情已經迅速從武漢蔓延至全國各地,所通報的確診病例也從1月17日武漢的45例攀升至全國的9692例。新型冠狀病毒所引發的疫情來得兇猛,作為醫生,同時也是患者,他有很多想要表達的。對於這個“敵人”,他也困惑過,甚至自己也被感染了,但他相信,到最終,自己還是瞭解對方的。

他想做點事情,雖然平常總會“抱怨”做醫生辛苦,“工作壓力大、精神壓力大”,但當自己病倒的時候,他還是覺得自己應該再做些什麼。

“想告訴大家,這個病是怎麼回事”,餘昌平先是嘗試了語音分享,發現效果不好;突然想到可以錄像,準備了幾分鐘,就開始對著手機錄,因為還有些氣喘,他索性把口罩也扯了下去,後來才發現自己當時沒洗頭也沒洗臉。

在這個近14分鐘的視頻裡,他回顧了自己過去14天的全過程。他愛笑,語氣幽默,像每個群體裡都會有的熱情老大哥,真誠又輕鬆地告訴網友,他也被感染了,但是,不怕。

從重症到治癒的防疫專家:“去閻王殿走了一遭,我這麼可愛,死了多可惜啊”


“我這麼瀟灑,這麼可愛,死了多可惜啊”

但是家人會害怕。

剛住進醫院的前三天,餘昌平病情不重,尚未覺得胸悶氣短,還能自己走下樓去做 CT 複查。

他知道這個病的發展過程,雙肺病變會一天天地加重,甚至變成重症,會呼吸困難;即使脫離重症,病情也好得慢,樂觀的話也需要三四周才能恢復。

餘昌平在心裡暗暗希望病情發展能慢一些,這樣能給自己和醫務人員都留下更多時間和空間。但現實不像他一樣樂觀,複查之後的第三天,餘昌平病情迅速惡化。嚴重的胸悶、呼吸困難,渾身乏力,連續五天,餘昌平都不能下床,甚至連坐起來的力氣都沒有。

最重的時候,自己也有點擔心。他覺得自己有30%死掉的可能,最怕的是病情極速惡化、重症的狀態又拖得久,很多患者就倒在這一步,“但萬一到了那一步,誰也沒辦法”。

但轉念一想,當下最要緊的事情是活下去。餘昌平的信念來自於對自身和病情的瞭解:自己身體素質較好,能夠和病毒“打”下去;雖然病情嚴重,但是能吃能睡,燒退了就有食慾,呼吸不暢時實在吃不動,就慢慢吃。

從重症到治癒的防疫專家:“去閻王殿走了一遭,我這麼可愛,死了多可惜啊”


像給別的病人制定治療方案一樣,他給自己定的任務是能儘快地度過危險期,從重症的狀態中擺脫出來。幾近彌留之際,醫院又人力緊張,餘昌平決定讓妻子過來照顧,醫院也破例同意了。

他評估過風險,如果自己能撐過危險期,就能活;妻子過來照顧,也有可能會感染,但從病毒的傳播規律判斷,妻子萬一感染,應該會是輕症。

妻子沒想那麼多。一天幾趟地從家送飯、送水果到醫院,讓他吃好有力氣;給他打氣,每次見他都會笑,甚至故意惹他生氣,看他有力氣發脾氣才放心。

第五天過去的時候,餘昌平再次複查。沒有力氣下床,就託人找了把輪椅推著,他自己抱著氧氣袋,等強撐著精神把CT拍攝的過程完成,他自己心裡也有了判斷:“最困難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接下來,是捱過“拉鋸戰”,慢慢就能好轉了。

過後餘昌平才知道,病重的那幾天,妻子天天給自己姐姐打電話,邊打邊哭,哭完了再去給他送飯,笑著讓他多吃。他用妻子給自己打氣的方式開玩笑,“她是該哭,我這麼瀟灑、這麼可愛,死了多可惜啊”。

後來,妻子也被感染了,好在是輕症。餘昌平覺得有點內疚,最嚴重的時候自己需要妻子的陪伴,但畢竟是將她置於危險之中,“之後不止是夫妻,而是生死之交”。

“笑代表信心,代表力量”

餘昌平是湖北荊州人,博士畢業後就一直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工作。他覺得自己的性格很適合做醫生,開朗、樂觀,像他在拍視頻時所說的那樣,“給點陽光就燦爛”。科室裡的同事都愛跟他待一塊,出差、旅遊,哪裡有他,哪裡就有歡樂。

“你看我一直在笑,笑代表信心,代表力量,我希望給你們信心和力量”,通過在抖音拍視頻,他把這種樂觀也傳遞給了許多網友。在他看來,對疾病了解得越清晰,心裡就越不會恐慌,而積極的心態有助於更好地面對這“欺軟怕硬”的病毒。

不斷有受到樂觀情緒感染網友在他的分享下留言:“實實在在、通俗易懂”、“不恐慌,不害怕,做好防護”……

從重症到治癒的防疫專家:“去閻王殿走了一遭,我這麼可愛,死了多可惜啊”

餘昌平總是在笑

隨著病情的日趨好轉,餘昌平更新視頻的頻次也高了起來。除了分享自己的恢復進展,他還開始做更多和科普相關的事情:分享自己對疫情發展的看法;建議同行們在進行新冠肺炎的診斷時,將 CT 結果作為重要的判斷標準;而對於許多人談之色變的“激素”,他也不斷地拍視頻向網友解釋,合理地使用激素為什麼能夠有效幫助治療病毒性肺炎。

2月4日,餘昌平被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報道。更多人瞭解到了他通過抖音短視頻科普新冠肺炎的事情,第二天一早,他的主治醫生查房時都笑著說餘昌平“成網紅了”。

被更多人知道的餘昌平更忙了。不斷有同行和他交流對新冠肺炎的看法,有患者的家屬跟他交流恢復情況,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向他諮詢。和新冠肺炎相關的專業問題,餘昌平都會堅持自己回覆;有了新的心得體會和病例,他也會通過拍視頻的方式分享給更多人。

現在,餘昌平在等妻子的核酸檢測結果,倆人即將一起出院。之後,等空閒的時候,他還會在抖音上繼續科普新冠肺炎,為更多人帶去信心。他還考慮以後做些醫學相關的科普,讓更多人知道醫學是什麼、醫生是什麼。

***

餘昌平為“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字節跳動醫務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受助人。

2020年1月25日,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母公司字節跳動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2億元人民幣,設立“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字節跳動醫務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為抗擊疫情一線醫務工作者提供保障。

截至2020年2月24日,全國已經有687名疫情防控一線醫務工作者獲得該專項基金資助。其中,675名因抗擊疫情而不幸感染的一線醫務工作者,每人獲得10萬元資助;12名因抗擊疫情而不幸殉職的一線醫務工作者,每個家庭獲得100萬元資助。

申請方式

<tt-link>

2.打開今日頭條、抖音搜索“字節跳動醫務救助基金”

從重症到治癒的防疫專家:“去閻王殿走了一遭,我這麼可愛,死了多可惜啊”


基金介紹

<tt-link>

往期資助名單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tt-lin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