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10年前,我的艺考故事

今晚晚饭后本来在挑要录音的评述题,找着找着突然心血来潮,想跟同学们聊聊我10年前参加艺考的故事,给大伙当做睡前读物吧(ps:明天不上课,谁知道你们几点睡)

我是2010年参加艺考的,开始接触播音是2009年高二下学期,说来也是机缘巧合,跟很多同学一样,当时的文化分并不出众,班上有个同学有天下课跟我随口说了一句,你怎么不去试试学播音,我觉得你各方面条件都挺好的。在那以前,他也跟我说过一次,在高二上,当时距离高考还远着呢,他说完我也放心上,直到高二下学期快结束,他又跟我说起这事,我开始有想法了。

那时候对播音说不上热爱,不然我早就去学了。一开始在学校里每周有一节课的时间去跟一位非播音专业的老师学习,大概学了一个多月以后,我发现这条路确实是我想走下去的。没过多久,学校里的老师让我们每周末去校外找老师学,到今天我还记得我那两位老师--蔡老师、韩老师,他们当时都是电台里的主持人。大概找他们学了半年多一点的时间,每周日下午2点到4点,当时学费不算贵,一小时100块钱。

我发觉学播音对我改变最大的倒不是专业上的改变,而是个性的改变。学习以前,我是超级宅男,平时也不怎么跟别人交流,但学了播音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多跟别人交流,后来慢慢的喜欢跟别人交流。当时我做了一件,今天想来都还是很对的事。当时我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对艺考当中即评这一关最头疼,我就想着,如果我在即评上能说的好一点,就能够跟别人拉开比较大的分数。

我把我当时的学习播音、即评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高中是寄宿,每天5点半起床,洗漱后先去教室练声,练一个小时再去吃早餐。这一小时里能做的事挺多的,从宿舍走到教室的几分钟里,先做口部操,把口腔打开。到了教室开始拿书练,字词、绕口令,先练上20分钟,然后是自备稿件、指定稿件再练上20分钟,最后是新闻,也差不多是20分钟时间,当你真的用情声气在练习,这一小时结束以后,真觉得挺饿的,早餐都能多吃点。

随后的每一节下课,扣除去洗手间和装水,其它时间就在座位上选一个评述题来说,这么下来,每一天说个七八道评述题是有的,在省考前的最后一个月,每天晚上的晚自习,年段的几个艺考生也会聚在一个角落再练练专业。

那时候对自己第一个要求是不管什么题,先说满5分钟。做到这一步以后,再做到不许超过5分钟,让评述更精炼一些。我从学评述第一天开始,老师告诉我,不要把你想说的每一句话都写在本子上,因为你一定记不住!这是我非常感谢他的,直到今天,我每次给学生上课,第一堂课就跟大家说,不要把评述内容写在纸上,你应该把你的观点、评述的逻辑顺序像写提纲一样写下来,然后你把几个要点记住,这就把难度缩小了很多,同时你因为没有写这么多字,又给自己争取了思考准备的时间。

当年有一档白岩松的新闻节目叫《新闻周刊》非常火,现在这档节目也依然每周在播,我很建议大家去看,当时我们所有学习播音的同学几乎都在看这档节目,听白岩松怎么去评述每一周的新闻热点事件,非常有趣。我每次看完,会把这期节目里每一个新闻事件、以及他怎么评述的思考点写下来,然后我去分析,我能不能想得到?我要怎么样才能想得到?

这个过程非常美妙。在保证评述练习数量的同时,思考的质量一定要提升起来,当时看《新闻周刊》就是这么个过程。白岩松是我们那代播音学子的偶像,直到今天,他依然是我最喜欢的主持人。他在《新闻周刊》里评述敏感话题时,从不拐弯抹角,总是一针见血。现在我常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是当年从他的节目里学到的。

在2010年12月参加的福建省统考,那是第一次去省会福州(我家在厦门),天气是真的冷。很不凑巧,去之前有点流鼻涕,到了福州以后直接转变成感冒了。不过好在,感冒也并没有影响到考试状态和发声,我记得那时候住在福建师范大学旁边的旅馆,除了去考试,其它时间都不出门,在旅馆里开着暖气,喝姜茶,早早睡觉,没让感冒严重下去。

10年前参加艺考的男生,化妆的很少,印象中穿西装也不多,我当时穿的就是夹克、牛仔裤、一双红色阿甘鞋。(哈哈,对那些鞋印象很深)初试复试考下来,都不怎么紧张,当时有200度左右的近视,考试的时候没戴眼镜,也没戴隐形,所以我光顾着说我的,考官们什么表情我完全看不清。那时候选的自备稿件是一首很煽情的文章,是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写的,叫《妈妈,请抓紧我的手》。考官基本让我朗诵完了,大概是在只剩两三句话的时候打断了我,指定稿件抽的是一道散文节选,评述抽的题目是你怎么理解远亲不如近邻。考完以后我给自己的表现打70分吧,按满分100的话。自备稿件有没打动老师我是不懂,但我自己挺感动的,沉浸在那份深沉的母爱里。我在考前练那篇稿件,经常把自己给读哭了.....

回来以后大概半个多月就可以查成绩了,当时我身边的同学先查的,查完了告诉我快去查,我记得告诉我去查成绩的那位女同学考的是32名,当时听了不由得更紧张了哈哈。当点开那一刻,有点不敢自己的眼睛,14名......那个春节假期,感觉自己走路都带风。这个名次给了我一个定心丸,就是我可以大胆去校考,保底有福师大的播音专业可以念。

后来校考选了广州大学,单纯因为喜欢广州这城市,加上我外婆也住在广东,想着如果考广州大学,以后还能常去外婆家蹭蹭饭。如果同学们也有喜欢广州的,我挺推荐去试试广州大学,个人认为,拿到合格证的机会还是挺大的,当时我和身边的两个同学都去考了,印象中只有一个人没拿到合格证,不过对方距离合格线也只差了两分。

到了2011年6月份高考结束报志愿的时候,我原本大概率要填的广州大学。我的播音老师给了我一个建议,我今天也把这个建议送给大家,她说,你今天学播音,不代表你以后一定会从事传媒行业,如果你选择一个综合类的大学,就有机会接触到传媒以外的专业,这样对你的发展是有帮助的。而福师大当时从排名或者历史,确实会更理想一些,加之有一点非常吸引我,就是我们那年是福师大和台湾世新大学签订协议的第一年,报福师大的闽台合作方向,在大三那年,可以去台北的世新大学交换学习一年,主修口语传播,这事对我的吸引非常大。

在报考后我大概率知道自己应该能考的上,但是录取结果查询的那天晚上,我还是挺紧张的。得知可以查结果的时候,我还下楼散步了一个多小时,回来开电脑,结果出来以后,我挺淡定的,父母却激动地相拥而泣,这也是我人生当中唯一一次见到爸妈这样。那一晚,我妈妈3点多才睡,我爸爸整夜没睡,真就是激动的。我在房间里跟同学聊QQ也聊了一整夜。

回想起那段艺考日子,为了梦想拼命,真觉着是人生中最开心幸福的岁月。所以,同学们也请珍惜现在,往后的每一个时间里回忆起来,你一定会无比欣赏现在的自己。

好了,文末po几张老照片缅怀下,下回有机会,我再说说我读大学里的故事。

10年前,我的艺考故事

世新大学的研修证明书。


10年前,我的艺考故事

10年前,我的艺考故事


po两张18岁旧照,岁月真是把杀猪刀!!!

10年前,我的艺考故事

大学上镜课时候在教室门口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