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玉米種植,有什麼方法提高產量?

李小金


如何提高玉米的產量?

玉米種植是北方地區的普遍現象,農民們對玉米的生長習性,已經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首先是要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其次是合理施肥、澆水,再就是預防病蟲害,做到這幾條,玉米產量都在千斤以上。那麼,能不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增加產量呢?下面介紹一點小方法。




1、正確使用氮肥。玉米是個喜歡氮肥的農作物,這一點大家往往忽視了,只是一次性施肥,過後就不管它了,這是不合理的,在玉米生長旺季,特別是七月分以後,對於氮肥的需求量很大,這個時候,我們可以根據墒情追施一次氮肥,要注意是在土壤溼潤的情況下,利於根系吸收,最好是在雨前或雨後,久旱無雨的情況下,就要結合澆水施肥。


2、結合葉面施肥。葉面施肥是近幾年來推廣的新技術,等於對作物從根基和葉面雙向施肥,對促進植株生長極為有利,可使用蕓薹素內酯的方法,具體做法是:玉米抽雄前以0.01毫克/千克的藥液噴灑玉米全株,力求做到均勻全面,達到似滴不滴的狀態,以掛住水珠為宜,可提高20%的產量。

3、防病治蟲。進入8月份,到了蟲害發生期,在玉米打苞時,玉米螟幼蟲大多集中在尚來抽出的雄穗上為害,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玉米棒頭部被蟲食的狀況,所以,在雄穗剛出頭的時候,可以採取隔行除去三分之二雄穗的做法,這樣既消滅了幼蟲,也是提高玉米產量的措施之一。

4、噴灑三十烷醇。在玉米抽雄之後,噴灑三十烷醇,可以促進細胞分裂,提高澱粉磷酸酶、多酚氧化酶、磷酸丙銅酸羧化酶等酶的活性,另外,三十烷醇還可以有效的提高葉面的光合作用,為植株生長提供更多的微量元素,促進葉綠素的含量。

以上就是提高玉米產量的幾點方法,只要做到這幾條,玉米在原來產量上完全可以再提高20%——30%,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若飛305




玉米如何提高種植產量?這不是簡單的一句話可以描述清楚的問題。因為,玉米總產量的增加依賴於單產的提高。而玉米單產不僅與玉米品種,種植模式,種植季節有關,而且還與當地的氣候條件,群體結構相關。

在實際的玉米種植過程中,清江鶴認為除土肥水和病蟲害管理外,還要注意調節玉米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矛盾,減少禿頂禿頂,防止玉米倒伏,空稈出現才能奪得玉米高產。現詳解如下:

一,促萌發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發芽勢,為培育壯秧打下堅實的基礎。



由於藥劑和人工成本的增加,近幾年來清江鶴髮現種子市場上的許多種植都沒包衣。對於這樣的種子,清江鶴認為可以用羥烯腺嘌呤,萘乙酸等藥劑進行種子處理以打破種子休眠,促進發芽生根保證幼苗苗齊苗壯。

二,培育壯秧解決玉米種植過程中常常出現的大小苗不均現象。

大小苗在玉米種植過程不可避免。但儘量不出現大小現象。



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在玉米生長的不同階段進行營養合理調節,促進根系生長,增加玉米植株的吸肥能力,培育出健壯抗性強的壯苗,為高產打下基礎。

三,控制玉米徒長防止倒伏,提高玉米單產。

有的種植者為了提高玉米產量,喜歡密植玉米,而且還喜歡那種緊湊型玉米品種。但是,玉米過於密植容易倒伏。

在這種情況下,清江鶴認為可以採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來改善玉米莖稈質量,提高玉米抗倒伏能力。



比如在玉米營養生長期,對玉米植株噴施一定量的植調劑如蕓薹乙烯利,胺鮮酯乙烯利,羥烯乙烯利等。

不過,還要有爭對地調控玉米個體株型和群體結構,畢竟植調不能代替基肥,一個不能代替全部。只有最好的群體效應,才是獲得豐收的基礎。

四,增加玉米耐旱性,促進籽粒灌漿,調節玉米籽粒品質。



如在玉米肥水敏感期孕穗期出現"卡 勃 旱"就嚴重影響玉米產量與質量。

可在這些特殊時間段,選用相關植調劑克服花期不遇,解決玉植株抗旱等問題。這樣,玉米的雜種優勢才會突出,才能有效增加玉米產量。


清江鶴


玉米高產的條件是必須肥水跟上,合理畝株量種植,一般精播4200一4300為宜。

肥料底肥首選控釋肥為佳,做種肥同播,因東北單季玉米生長週期過長,建議使用不低於48%含量控釋肥為佳,配比N26-P12K10,48%

N26-P13K13,52%後期追肥使用50斤氮肥追施。

麥茬夏玉米建議配比不低於40%一42%,N28P6K6.或N29P5K6含量控釋肥做種肥同播,後期追肥使用50斤氮鉀為佳。

玉米生長週期管理做好病蟲害防治,水肥跟上,玉米產量會有保證。

金蔓農系列控釋肥為農促產保收成!

生產綠色肥料!服務中國農業!











THj1234560


玉米播種,每個種植戶都想一次播種能夠保證全苗,這樣可以免去補種的煩惱。要實現這個願望,除了在種子這個環節注意購買芽率好的品種之外,還要注意這些細節問題:


一、精細整地,保證土壤墒情。

很多時候,我們播種後玉米出苗差,問題就出在土壤中,比如有的地方春旱嚴重,在玉米播種前地裡面都是乾土層,在這樣的情況下播種,必然要播的深一點,太深,表土太乾就很難保證玉米的出苗。所以要保證播種質量必須對土壤精耕細作,出現旱情一定要想辦法造墒再播種。


二、調整播期、適時播種。

要提高播種質量還要注意播種時間的選擇,不能提前播種,在溫度低的時候播種對於玉米出苗影響也很大,一部分種子會由於土壤溫度低出現漚種粉籽的現象。玉米種子的發芽它有一個適宜的溫度,10釐米土壤溫度必須要達到12度以上,在這個溫度下播種出苗快。


三、防治地下害蟲

玉米播種後會出現被地下害蟲危害而無法出苗的現象,即使是已經經過拌種的種子也會有一些被危害的問題。所以在播種前結合整地,撒施辛硫磷顆粒劑提前進行預防,這樣也可以提高播種質量。

四、播種深度。

玉米播種深度也是影響出苗的一個方面,到底以多深合適要根據土壤情況確定,但是最深不能超過10釐米。如果是黏土地、溼度大,就要適當淺播,在3釐米左右;如果是沙土地、保水性差、墒情不足,就要適當深播,可以在5釐米左右。


鄉村新天地


第一,選用葉片上衝、緊湊型高產優質玉米品種。

第二,實行寬窄行栽培、南北行向種植,以利通風透光。合理密植,寬行70釐米,窄行40釐米,株距25~28釐米,每畝種植玉米4000~5000株,提高畝穗數。

第三,科學留苗,間苗時注意選留南北向發葉的中庸壯苗,去除小苗和大苗,發生缺株時可在相鄰株處留雙苗,做到苗全、苗齊、苗勻、苗壯。

第四,科學配方施肥,適期追肥。底肥不宜多施,一般每畝施用硫酸鉀複合控釋肥30~40千克,或碳酸氫氨20~30千克、過磷酸鈣20~30千克、硫酸鉀8~10千克、硫酸鋅1千克。

大喇叭口期(10片葉前後)結合澆水或降雨,及時追施速效氮肥。底肥使用硫酸鉀複合控釋肥者每畝追施尿素30千克,或碳酸氫氨50千克;底肥使用碳酸氫氨等肥料者,每畝追施尿素40~50千克。

抽雄穗時每畝追施碳酸氫氨20千克或尿素8千克。

第五,認真抓好病蟲害防治,結合防病治蟲用藥,適時噴施“天達2116”(方法同前),促進根系發達,提高玉米植株的抗旱、耐澇、抗凍、抗病等性能,增強葉片光合功能。

只要認真實行以上技術措施,一般情況下,每畝可生產玉米800~1000千克。





農民李磊


回答,現在種地比原前輕鬆多了。在北方:一般分春秋兩季-,玉米就是夏天播種,到秋後收穫的一個最普通的一個夏收小麥秋收玉米的種植模式。那如何提高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呢?首先要挑選優質的,性價Ⅰ比高的玉米種子,因只有優質的品種才能有優質的質量的保證,比如老牌子的“鄭單958,邢抗2號,"等許多新老牌子的品種,要選好適合當地種植的再加上合理的管=理技術才會有優質的保障,只有優質的保障才能有個好的收益。至於好的產量就要在播種時施入優質的底肥,因玉米的桔杆高大,它所需要的肥料一定要氮,磷,鉀分配合理不可,忽高忽低,那樣不利玉米的生長,一般氮,磷鉀的比例為3比2比l,,比如有磷酸二銨加氯化鋰或芭田玉米專用肥或複合肥,每畝按五十至六十斤左右一次性根據播種一次性施入,這樣中間省略再去追肥的麻煩。要想產量高應施行間作收穫期大概相同的品種,然後播種時可以兩個播種籃中放一樣的品種,另外兩個放另一種品種,這樣到玉米授粉期可以雜交:,從而達到一種高的產量,抗病能力增強。這是我對種玉米的一點心德,願分享給大家,喜望大家喜歡,並關注,還有更多分享給大家拜拜。。?


一安全


在指望不上玉米價格上漲,而有想增加玉米畝產收入的方式只有期盼著玉米產量的增加,在100天左右的生長週期內,能影響玉米產量的方式有很多種,所以說單一的指望在具體哪一個環節深耕細作,而不能保障均衡操作,都是沒有辦法提高總體產量的,有或者是即便你在玉米生長的每一個環節都做到了盡善盡美,一場措不及防的雷雨大風,一樣會讓你白忙乎一場,所以來說針對玉米高產的方式只能是,盡人事聽天命,盡心做好每個玉米生長週期的管理,其餘的就交給自然環境吧。

玉米如何提高產量?

種子的選擇,把選擇生長抗逆性和具有抗倒伏能力放在首選標準,結合本地區的自然氣候環境、土壤微量分佈情況、過去往年各大品牌玉米種子的長勢情況,來做一個具體的細分和篩選,如果是大規模面積的玉米種植,我建議去做一個土壤微量元素的檢測,這樣在後續選擇種子和肥料的時候可以有一個更加明白直觀的主動選擇模式。

貪圖便宜和小禮品贈送,選擇購買沒有產品保障,小商小販走街串巷銷售的玉米種子,所得到的收穫只能是自討苦吃。

能否保證玉米的及時充分灌溉,在選擇大規模種植玉米前,首先要考量的就是本地區是否具備,充足充分的可澆水條件,河道是否能保持充分的水流量,澆地灌溉用的澆水機井是否能滿足隨時啟用,如果沒有水分充沛的河流,也不具有機井澆水的可行性,那麼只是單純的把玉米乾旱情況,指望下雨,那麼不要說提高產量了,遇見今年這樣的乾旱不絕產就是好事情了。

從玉米種植幼苗到拔節大喇叭口,以至於抽穗生長,在玉米的整個生長週期,對於水分的要求都是很巨大的,乾旱會導致玉米出現各種生長髮育不良,植株矮小、空包任何一種情況都能導致玉米減產,沒有便利的澆水準備,一切都是空談。

玉米大小苗的嚴加管控,增加玉米產量的關鍵細微處在於每個單株玉米都能結出大的顆粒飽滿的玉米棒子,完好生長的玉米單產量,決定了整塊玉米地的總體產量,從缺苗補苗、到病蟲害的提前防止、再到玉米牙子的及時剔除,都是在根本上為了防止玉米大小苗的出現,以此來確保每一顆植株都處在一種良好的生長狀態,每一滴水源、肥效、光合作用等生長資源都能避免造成無效浪費,管控玉米大小苗必不可少.

提前做好抗倒伏準備是重中之重,對玉米採取控旺措施噴灑矮壯素,控制玉米生長高度,阻止其盲目旺長,增加玉米植株變粗,根系紮根能力變強,可以切實有效的抵抗雷雨大風所帶來的倒伏,控旺措施一般來講對於北方種植玉米是一定必須要採取的,千萬不要抱有僥倖心理,玉米只要一天不收穫,隨便一場雷雨大風都會讓你之前所有的努力毀於一旦。

購買玉米種植保險,做好兩手準備防患於未然,相對於一畝地增加幾元錢的玉米保險經費來說,對於整塊玉米的支出成本,實在是可以忽略不計,多少錢都花了,千萬不要省這幾元錢,因為一旦發生大的自然災害,玉米出現大面積的減產或者絕產損失的時候,保險公司是一定會給予賠付的,而且我們這裡購買種植保險,是有村委結合和有關部門一同進行審批的,所以出現了問題是能找到負責人的,不用擔心沒有人賠付的問題。

人勤地不懶,不管在任何一個種植管理環節,我們都應該做到深耕精耕細作,千萬不要抱有糊弄、僥倖的心理去種地,土地莊稼是最公平的,它回報與你的方式,取決與你對它的付出和管理,高產豐收一方面來防禦農藥種子,科學種田帶來的技術飛躍,而另一方面依賴的就是農民孜孜不倦長期以來的田間管理。

我是農村小小李,如果你對我的回答有些許滿意,希望你能給我一個點贊和關注,你的一個隨手舉動,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農村小小李


現在農民很少種棉花等經濟作物,大都攺種玉米了。因為玉米種植比棉花等要簡單,省工省時,田間管理要少許多事情。那要如何種植才能提高玉米的產量呢?

當然好的品種最重要。但農民根本沒有辦法去比較各類品種的優劣,也無法具體知道各個品種的畝產量,更不知道哪個品種適合本地種植。去買種時經銷者口中他們經銷的眾多品種都是好品種。所以農民就只有在種植上來想辦法:

一、做營養缽育苗。玉米成熟的時候,我們這裡都是高溫乾旱,對玉米果粒豐滿有很大的限制作用。所以,為了能提前收穫,讓玉米趕在春雨和梅雨季節長成,農民們就做營養缽育苗。

本來大田種植要到清明穀雨中間,這時的氣溫才有可能不爛種。而做營養缽蓋上薄膜可以提前半個月,這就大大的提前了玉米的收穫期,從而使玉米獲得增產豐收。

先選擇一段適中的地方,把土鍬松,拌上專用苗肥,灑上適宜份量的水,過一晚,讓水充分均溼在土中。第二天用下面的工具做缽了。


這是專門用來做營養缽的器具,將底下的圓柱管踩滿泥土後,再踩出來放好,根據自己種玉米的多少,一般畝用4000個左右的營養缽安排缽的多少。太密了,林間不通風,缺少陽光的光合作用,並且日後不好施藥施肥,反而減產;太稀,浪費土地。

先將缽做好,排放整齊,寬度要小於薄膜的寬50釐米左右,放上種子,用撒水壺撒點水,再撒點薄土掩蓋住種子,插上弓子,蓋上薄膜。這就行了。

二、移栽。移栽前幾天將薄膜兩頭掀起通風,讓玉米苗以適應大田的自然氣候。在移栽前一天地裡全部把草噴上除草劑。這樣玉來移栽後,雜草就慢慢的枯死了。

這是專門用來打洞的工具,它的直徑正好放下營養缽。先在地裡用這個打洞器把地裡洞打好,接著把洞裡放上磷酸二氨等不燒幼苗的肥料,再將營養缽放進洞內,用點碎土把缽蓋好,即使是大晴天,也無須澆水,玉米苗絲毫不受移栽的影響。

三、施肥,在玉米苗稍長一段時間後,施一次肥。有些人家投省工時,就這一次下足肥料;有些人家在玉米抽穗前段時間還追一次肥。

四、滅蟲。玉米不象稻穀那麼驕氣,有多化螟、卷葉螟,這飛蝨那飛蝨什麼的,要多次施藥,玉米就個玉米螟,也叫玉米鑽心蟲,在玉米抽穗前施個一次兩次就夠了。

如果能採用營養缽薄膜育苗,提前玉來的生長期,避開高溫乾旱季節,合理施肥,適時施藥,一定能提高玉米產量的。當然這種方法只適用面積較少的農戶,大面積的玉米增產,則要另當別論了。


一生好人大司馬


玉米高產的“兩條腿”策略!——真正的科技,就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 “十星科技”頭條號作者為你解答這個問題:

第一, 選擇“抗性強”的品種。

正如戴景瑞院士所言:“抗性就是就是產量”!一個玉米品種,沒有好的抗性,就沒有穩產也沒有高產!正如北方農村網科技總顧問撰寫的一篇文章《玉米種子經銷商,頭上頂著“四顆雷”》——玉米品種耐不耐高溫?抗不抗倒伏?抗不抗大斑病?抗不抗莖腐病(青枯病)?

楊利華研究員說過:有可能給生產帶來重大損失的潛在缺陷的品種,就是“孬種”!

—— 抗性強的品種,是穩產+高產=高效益的基礎!

第二,施肥一定要讓玉米“吃飽”和“吃好”才能高產啊!

正如“飯菜”對於人類一樣重要,“施肥”對於玉米是來說,是決定產量高低的決定性因素【特別是“氮肥”對於玉米的產量影響,就佔到了26%!】——而據韓俊強數據,玉米不追尿素,往往導致青枯病(莖腐病)嚴重!

玉米使用純氮一般分三個檔次:最低28斤純氮、中等35斤純氮,超高產使用40—48斤純氮!【據對全國玉米用氮肥11年數據的彙總,見下圖】!

更多的玉米高新實用科技,敬請關注“十星科技”頭條號,幫你成為當地的“三農精英”!


十星科技


一、種子的選擇和種子包衣的選擇

因地制宜的選種,選擇適合自己本地的種植時長的種子。現在的廣泛適用性高、抗性高、種植的密度多少都影響了玉米的產量。2016年氣候的變化影響了玉米的授粉生長,東北多地感染了病害,如 黑絲穗病俗稱的(烏米病)。玉米包衣就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進口的包衣(克百威、滿適金這兩個牌子一起使用最適合預防此類玉米菌柄)殺蟲劑、保護劑、抗旱劑、微量元素,為有效的玉米提高產量的基礎。

二、前期整地,保證發苗。

土壤精耕細作,達到土壤鬆軟、細碎、平整,通透性好,提高保水保肥性能。整地後及時耙壓保墒。

三、施肥最重要

1、基肥的施用。因條件制宜,一般在播種前撒施或穴施入有機肥1000公斤-2000公斤/畝。在實際中由於時間倉促,耕作不及時,往往不施肥。

2、種肥的施用。肥料以氮、磷、鉀複合肥為宜,比如青島中農歐利德化肥有限公司生產的歐利德雙硫增效肥,每畝施種肥30公斤左右,能提高產量10%。種肥的作用是滿足玉米生產初期對養分的需要,促進根系發育、幼苗生長健壯。

3、追肥的施用。玉米追肥是否恰當,是能否高產的關鍵。據大量實驗證明,玉米的追肥以三次最為適宜,分別為苗期、穗期、粒期。①苗肥,在定苗後至拔節期追施。②穗肥,在雌穗小穗分化至花絲深長期,即所說的大喇叭口期。③粒肥,在抽雄至開花期追施。追肥所用的肥料可用氮、鉀追施肥,但考慮下茬作物,最好施用氮、磷、鉀複合肥,比如青島中農歐利德化肥有限公司生產的歐利德氮鉀追肥,但考慮下茬作物,最好施用氮、磷、鉀複合肥,比如山東產的玉米專用配方追施肥,畝施入75公斤就完全能滿足玉米的後期需要。

四、加強水分管理

做到旱能灌,澇能排。

五、授粉期

在自然環境影響下可以進行簡單的人工授粉。

六、適時收穫

全田90%以上植株莖葉變黃,果穗苞葉變枯鬆散籽粒變硬,顯出該品種籽粒色澤時即完熟期,應及時收穫。

注意以下幾點:

一:防早衰

由於玉米植株高大,生長期間必然要消耗大量養分和水分,而生育中水分過多,會造成土壤缺氧,這時根系活力減弱,吸水困難,但葉片蒸騰不減,尤其是晴天,葉

片消耗水分更多,易造成生理代謝失調,出現葉片捲曲,生長緩慢,若此時缺肥,就會出現植株矮瘦,甚至枯萎死亡。防治方法:若多雨地區,應做好排澇防漬工

作,若出現早衰趨勢或葉片落黃,應在開花初期追施精肥或噴施磷肥,以延長綠色葉片,增加果穗,苗期多施草木灰或硫酸鉀肥,也可以防早衰。

二:防空稈

礦物質供應不足,營養失調,不能滿足果穗分化期對養分的要求,或密度過大,光合弱小,而氮肥多、磷素少、缺鉀等都會造成空稈。防治方法:在種植時應注意密

度,要求大行玉米不封行,以保證株行通風透氣,要適時適量供應養分和水分,以利果穗分化發育,同時應在施肥時注意氮、磷、鉀三要素適當結合。土壤肥力差的

地應多施有機肥,土壤肥力高的地,苗期要多施磷肥,以便長根壯稈,果穗分化期要進行追肥,抽雄前後看苗適當補肥。如過密或株弱的要及時拔掉。

三:防缺粒與禿頂

土壤中缺少磷肥,植株在孕穗開花期如糖代謝和蛋白質的合成、細胞分裂受阻,穗頂會縊縮,花絲伸長也減慢,影響自然授粉,就會導致禿頂甚至空穗。土壤如缺

鉀,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向籽粒運輸受阻,粒籽澱粉也必然少。或早期受蟲害、風害致使株苗運送養分不足,或開花期遇雨、花粉受精受阻等都會造成禿頂、癟粒或空

粒。防治方法:要防止植株早衰,關鍵要防止病蟲為害,多施磷肥、鉀肥,如在抽絲時遇天旱,要及時澆水和灌溉,開花期最好進行人工授粉。

四:防倒伏

留苗密度過大,在莖稈伸長時肥水管理不當,容易造成倒伏,影響產量。防治方法:種植時要加深耕作層,增施基肥,中耕時適當培土,使玉米扎穩根架。施肥時應注意氮、磷、鉀結合,並注意植株密度,保證生長期葉片有足夠的陽光,使植株粗壯,使植苗粗壯,以增加抗倒伏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