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我看到很多地方裝了紅外成像測溫設備,是真能幫助實現體溫監控還只是精神安慰劑?什麼原理?

周凱婷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近段時間也是為此趕貨,可謂“為伊消得人憔悴”,趁熱打鐵,現分別從

應用角度、大致原理、價格檔次來回答你的問題。

應用角度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紅外成像測溫設備測量體溫,技術上是達到要求的。

但也有研究表明,在2009年H1N1豬流感期間,在機場監控體溫並不能有效地減弱疾病的傳播。尤其像新冠肺炎潛伏期比較長的疾病,僅靠體溫很難識別出病毒感染者。

而目前熱成像測溫儀、手持額溫槍大範圍使用,場景已經發生變化,如進入園區、寫字樓、小區、商場、地鐵都要測溫,測量頻次前所未有,且與人臉識別結合,發熱者可以第一時間發現,且能追溯行蹤。從這個角度來看,體溫監控不再是精神安慰劑。

大致原理

我們人體熱量,都會以“熱輻射”的形式向外輻射出肉眼看不見的紅外線,這時用傳感器探測這些紅外線,並轉換成圖像和溫度數據,就是紅外熱成像測溫。官方解釋查百度,不累述了。區別於水銀溫度器必須接觸皮膚,熱成像測溫可以遠距離、快速、多人同時測溫。

價格檔次

價格其實和你問題無關,但我覺得有必要提下,方便你瞭解這個市場。目前紅外測溫模塊,市場上價格幾十元到數萬元人民幣,主要區別是成像的像素。可分為3個級別:

  • 應用於地鐵、機場等場所,測溫距離達3米,實現多人測溫,一般傳感器分辨率在160*120以上,價格在幾萬元之間。
  • 應用於園區入口、寫字樓、校園等場所,與人臉門禁一體,實現單人測溫,測溫距離0.5-1米,1秒內完成測溫,分辨率在32*32以下,傳感器成本在幾百元左右。
  • 最低級別的當屬單點測溫,這裡低級不等於差,僅討論傳感器成像像素。應用於額溫槍等,價格在幾十元之間。

回答完畢,如果想深入瞭解,可以再討論。感謝!


人生算法


早在2003年SARS的時候,紅外成像測溫設備就被用來識別發熱人群了,經過這麼多年的實踐,紅外成像測溫可以說是非常成熟了,不用擔心這是擺設之類的。


紅外成像測溫的優勢非常明顯,比如快速、多點、不接觸等等,結合AI人臉識別等技術和大數據對接,裝了這樣的設備,人不用停留就能測溫,完全都沒有感覺,大大提高通過率。


以上,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