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朋友請聽話」何炅和千璽說了什麼?我只是個聽故事的人

hi,大家好

我是 不懂戀愛的小七

「朋友請聽話」何炅和千璽說了什麼?我只是個聽故事的人

前不久,經常在微博上刷到何炅的短視頻。


都是一些有趣的菜品更新,有方便麵餅,有雙皮奶,底下一群待在家裡的炸廚粉忙著學習交作業。

後來聽說他和易烊千璽,謝娜合作了一檔新綜藝,下意識就以為是上面的做菜節目。

結果卻發現,完全不是,而是另外一檔很有意思的溫馨綜藝。

《朋友請聽好》

「朋友請聽話」何炅和千璽說了什麼?我只是個聽故事的人


做菜的視頻其實也有節目,叫《嘿!你在幹嘛呢?》。

說起來,和《朋友請聽好》這檔有點特別的綜藝之所以現在推出,都和這次突發的疫情有關。

前者以明星真實的家庭生活為主,貼近不少人出不了家門的生活狀態,後者則採用了別樣的綜藝類型,滿足了特殊時期無法錄節目和大家一起交流的目的。

什麼別樣的類型呢?

電臺直播和真人秀的互相結合。


「朋友請聽話」何炅和千璽說了什麼?我只是個聽故事的人


從風格上來看,它和十幾年前相當火熱的深夜講故事電臺沒什麼兩樣,通過一根電話線連接彼此,有人傾訴,也有人傾聽。

一群素未謀面的陌生人通過聲音傳遞自己的快樂和煩惱。

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因為主播特殊的身份,節目還會以真人秀的方式從另外一個角度向我們展示他們成為電臺主播的日常生活。

在視頻中,他們是明星和偶像,到電話裡,又變成了無話不談的真心朋友,兩種不太一樣的感受混雜在一起,產生了別樣的情懷。

一個很有趣的細節,謝娜在別墅發現了一個年代久遠的錄音機,而比較年輕的易烊千璽卻不怎麼認識。

同樣的,很多打通電話的觀眾都是易烊千璽的粉絲,如果不是這檔綜藝,他們可能還不知道能夠以這樣的方式講述自己的故事。

「朋友請聽話」何炅和千璽說了什麼?我只是個聽故事的人


這些故事都算不上多大的悲喜人生,但特別真實。

比如剛上大學的大學生,在人際關係的處理上遇到了一些小麻煩:

屢次借錢給要好的朋友,還錢的時候卻被各種理由搪塞,雖然只有幾百塊,總覺得不舒服;有人遇到比較奇葩的舍友,總是在宿舍和男朋友電話聊天,打擾她的學習和休息;遇到自己喜歡的男孩子,不知道是該主動表白還是繼續等待。

「朋友請聽話」何炅和千璽說了什麼?我只是個聽故事的人


結婚前後的年輕人,同樣在感情和工作上有不少困惑:

女孩子第一次去相處了兩年的男朋友家裡,結果迎面看到了一張他和前女友的婚紗照。你猜這個男生給出的理由是什麼?他有一個長得一模一樣的雙胞胎哥哥。

一個不喜歡穿秋褲的男生,結果喜歡上了女友的加絨褲襪,該如何面對朋友異樣的眼光?

要不要送自己的父母去養老院?

一個工作專業的牙醫,結果發現最近很多前來就診的患者,動不動就“我在網上看到了什麼什麼”,然後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關鍵是死活都不怎麼相信醫生的建議。

「朋友請聽話」何炅和千璽說了什麼?我只是個聽故事的人


有人可能會認為,這不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有必要擺到節目上特地聊一聊?

換一個角度,這些其實才是真正的生活,沒有經過鏡頭美化過的生活。

婆媳關係、男女交往、工作煩惱,別看有些事情不大,但切切實實放到幾位主播的眼前時,未必有一個清晰的態度。

舉一個比較具體的例子。

一個沒什麼教育經驗的媽媽,看到剛上幼兒園的兒子在學校被人欺負,不知道該不該讓自己的孩子打回去。


「朋友請聽話」何炅和千璽說了什麼?我只是個聽故事的人


何炅老師自然是心平氣和,不能因為別人做得不對,就用同樣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用暴力解決問題。

易烊千璽很明顯就是比較年輕人的思維,他覺得如果將來自己的孩子遇到相同的問題,他應該會教育自己的孩子“打回去”。


謝娜沒有給出明確的意見,而是講了一個朋友的例子。朋友作為母親和大多數人所想的那樣,找學校,找老師甚至找打人孩子的家長,但最後還是出於無奈轉了學。

沒有標準的正確答案,這大概是很多人聽完節目最大的感受。

在我看來,這檔節目最大的優點就在於創造了一個難得的機會,讓很多人大膽地把埋藏在心裡的煩心事說了出來。


「朋友請聽話」何炅和千璽說了什麼?我只是個聽故事的人

有時候,說出來其實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因此在節目裡,你聽到最多的關鍵字可能是——

多溝通,彼此理解。

沒有複雜的節目流程,去掉搶眼的炫目特效,對這檔形式簡單的電臺綜藝來說,根除煩惱並非最終的目的,安靜的傾聽和陪伴才是它讓人覺得最溫暖的地方。

與此同時,這也是一次提醒。

提醒著我們,以聲音為主要交流方式的電臺並沒有消失,依然有很多人在這個早已不是主流的領域繼續堅持,從未在人們的生活中離席。

「朋友請聽話」何炅和千璽說了什麼?我只是個聽故事的人

源自官方微博

應該是在前年吧,我記得許知遠在《十三邀》的節目裡,專門有一期採訪了幾位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當年紅極一時的電臺主播。

這一次,乘機找回來又重看了一遍。

印象最深的,是前深圳電臺的主持人胡曉梅,在1992年到2007年一直主持的電臺節目《夜空不寂寞》,十幾年收聽率保持最高。

這是一檔以情感為主題的電臺節目,和上面提到的《朋友請聽好》相比,經常會遇到更加殘酷的人生故事,比如離婚,比如自殺。

「朋友請聽話」何炅和千璽說了什麼?我只是個聽故事的人


許知遠問:你做電臺節目的十五年間,有非常不舒服的時刻嗎?

胡曉梅很平靜地回答:“當然,就是你發現你實際上根本幫不到任何人。有時候單純地靠聽眾的聲音來表達意見,有點太淺顯了。當我解決不了聽眾的問題,我會有很強的無力感。在那個時候你會覺得,相對於生命本身,你作為一個圍觀的人,可以做的很少,你也承受不起太多這樣的東西。”

我只是一個聽故事的人。

一句話說出了屬於一個時代的記憶。

「朋友請聽話」何炅和千璽說了什麼?我只是個聽故事的人


按理說,這篇文章應該晚一點寫。

因為我相信很多人可能都沒有聽到前面提到的電臺直播。

如果對這檔節目產生了興趣,跑到視頻網站去搜索,結果會發現只有一兩個視頻版的先導片,而所謂視頻版的直播內容還沒有正式上傳。

言下之意,只有平時有電臺習慣或者專門看直播的粉絲才有機會提前聽到電臺直播的聲音版。

忘了在哪裡看到過這樣一段話:

這個時代仍在聽電臺的人,並非孤獨,也不是為了躲避庸俗,

而是為了在溫暖的夜裡,給內心點一盞燈火。

今天,我們都是聽故事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