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互聯網助力“隔空教研”

空中課堂啟動以來,全區各地各學校積極運用“互聯網+教育”成果,開展線上教研,有效提高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在線教育和課後輔導質量。

2月20日晚8:30,吳忠市第四中學組織召開視頻會議,八年級各學科教師與西北師範大學郭紹青教授科研團隊“隔屏教研”,圍繞學生利用“空中課堂”在家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如何高效解決展開了討論。

戰疫情 | 互聯網助力“隔空教研”

戰疫情 | 互聯網助力“隔空教研”

郭紹青教授團隊成員與教師們視頻交流


如何督促學生提前預習進一步保障“空中課堂”的學習效果?如何快速、細緻地批改在線作業?自主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及學困生跟不上空中課堂教學進度怎麼辦?

接到這些問題,郭紹青教授的團隊成員一一給出瞭解答路徑。他們建議學校通過打卡以及在線測評,督促學生提前做好預習。建議年級備課組精選微課資源,設計學生導學案,推送輔助微課資源,支持學生自主學習。建議對學生異質分組,設計小組任務,組織學生開展在線小組活動,解決作業中的簡易問題,複雜問題由組長向老師反映集中解決。建議加強教師輔導,通過在線直播課或視頻會議進行集中指導,通過討論區、班級群進行異步輔導。

戰疫情 | 互聯網助力“隔空教研”

圍繞空中課堂實施,紅寺堡區充分發揮“一名主持人一個教研團隊,一個工作室一個教研堡壘,一批骨幹教師一個陣地”的學科大教研優勢,採取“校際聯動、校級聯通、課前導學、課中研究、課後補缺”等系列教研組合拳,讓教育共同體助力“空中課堂”。

戰疫情 | 互聯網助力“隔空教研”

2月5日以來,先後啟動45個“名師骨幹人才工作室”,集體研討,制定教研計劃、課前導學方案,以“翻轉課堂”模式保障課前導學和預習效果。各學校工作室成員分工觀課,承包片區,指導2-3所村級小學教師集體觀課,精準梳理學生在“空中課堂”學習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學習運用大數據技術分工收集學生觀課、作業等數據,研判問題,努力讓每個學生都有好的學習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