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CBA和NBA的差距究竟體現在哪?

球哥的愛很純粹


差距大了,不管是籃球水平,還是聯盟的商業操作,不管從包裝到宣傳,再到籃球水平,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就這麼說吧,根本不是一個檔次,NBA 要是世界第一檔次,那CBA 就是世界第四檔次…這不是崇洋媚外,我很愛國,也就是說的客觀一點而已,僅此個人觀點,說錯勿怪。


雙魚獅子1983


我身邊有一個很喜歡打籃球的朋友,他說基本上看的都是NBA,CBA他從來不看。我問他,那你什麼時候開始看NBA,他說姚明開始進入NBA的時候。應該很多朋友跟他是一樣從那時候開始看NBA的吧,我也是那時候開始的!其實CBA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球場上第一節第四節8箇中國人看著2個外援打,第二第三節6箇中國人看著4個老外打。翻開CBA個人數據榜,前幾名的都是外援。試問一聲,這樣搞有意義嘛?我看CBA不是也看兩三四個老外打,我看NBA10個老外在打,4:10這就是差距!!!能把本土球員當成球隊核心,廣東宏遠易建聯、山東高速丁宴宇航,真是屈指可數啊!結果呢?19年8月份,本土籃球世界盃的慘敗,只能說關鍵時候,沒有一個絕對核心擔當大任,敢打,敢突,敢投,不要一味的把球傳給啊聯!難道關鍵時刻,就沒有其他人敢出頭,決定比賽勝負嘛?CBA如何第一第四節不能上外援,第二三節能上外援,我覺得這個對於培養我們本土球員關鍵時候能力,有極大幫助!NBA是全世界目前最好的360個球員的舞臺,每個球員關鍵時候都有決定勝負的能力,都想挺身而出。這應該就是兩個聯賽的差距吧。



籃球什麼球


全方位的差距!!!

以前從網上看到NBA的諧音是牛比啊,CBA的諧音草包啊。哈哈哈,網上的梗,先活躍下氣氛下面進入正題。

1.球員身體素質、技術差距

NBA毫不誇張的說擁有全世界上最好的籃球運動員,個個身體素質,技術沒得說,想必大家看看NBA每日十佳球跟CBA十佳球就能看出身體素質的差距。男籃一哥易建聯曾經說過:“以前我總覺得我的天賦很好,但到了NBA之後就覺得我的天賦一文不值,很多比我矮的球員我總以為我能蓋到他,他們總是跳得比我高,能在我頭上扣籃。”

2.球館設施差距

NBA的每個場館幾乎配備著豪華看臺、360度無死角的攝像頭、巨大的3D立體投影以及花費巨資打造的回放中心。CBA這樣的球館有幾個?

3.球員收入

NBA很多球員收入都是天文數字,很多人都擁有私人飛機,現在 億元天價合同滿天飛,NBA球員的收入可以在網上找到。但我們的CBA千萬年薪人民幣收入的球員寥寥無幾啊。

還有其他的市場收入,觀看人數,全球影響力,教練執教能力,裁判判罰能力,比賽精彩程度等差距都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夢想還是有的,萬一有一天實現了呢?希望我們自己的聯賽CBA繼續努力追趕吧!加油CBA!加油中國籃球!





寶曼巴


哈嘍大家好我是球哥,先感謝各位網友觀看我對這個命題的觀點,喜歡的話請大家點贊哈!

首先我們分析下這兩個聯賽的區別!以及差距。

1,NBA是全球最高最好的男子籃球聯賽(重點是全球)而CBA是中國最好的男子籃球聯賽!

2,兩個聯盟的運營手段不同,NBA沒有限制本土人員保護,只要球隊願意,一支球隊都可以是外國人,反之中國的男子籃球聯賽就不行了,制定了每個隊當中只能有2名外援。

3,球員身體素質也不同,NBA是全球頂級男子籃球聯賽,他們的球員身體素質也是頂級的,所以造就了競技技術的差距,CBA更講究慢節奏,更加註重外線攻擊,通常會因為沒有激烈對抗而失去觀賞性,NBA球員身體出色,不單單外線能夠投進,還能用身體對抗突破內線,從而讓觀眾更加有觀賞性!

4,NBA的球員比較注重配合,場上每一個人都參與進攻,這樣比賽也更有觀賞性了,CBA比較看重個人能力進攻,常常因為某個球員的超長髮揮將對手打的措手不及!這樣也失去了觀賞性了!

5,規則跟規格也不同,CBA聯賽的規格跟規則大多是根據國際籃聯的,球場的長,寬,跟三分線的距離都是小過NBA的,在中國聯賽當中經常都有很多快攻被吹,很多也被吹違體犯規,導致球員也不敢做激烈的防守與進攻!也導致了觀賞性下降。

6,經營的方法也不同,NBA有更多商業資源,廣告,電視轉播,門票,標準球鞋球衣等等,而CBA主要是靠一些集團或許個人持有,有很多時候老闆不捨得花錢,主要拿這個球隊來打打廣告而已!

總結下,兩個聯賽都有不錯的發展方向、特別是我們中國男子籃球更應該加把勁,向世界最好水平看齊,讓我們的國人球迷也可以大飽眼福!

最後祝福CBA越辦越好!






球哥1


CBA雛形是1995開始的,2005年正式更名為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 NBA於1946年6月6日在紐約成立,莫里斯-波多洛夫為聯賽第一任主席,他的名字被印在聯盟MVP獎盃上。


CBA發展25年,NBA已經發現74年,從這兩個數字可以看出來,CBA和NBA的差距真的很大。具體體現在:

一、最大的差距就是,NBA是世界最頂尖的籃球聯賽,代表世界籃球的最高水平,所以,NBA打球的球員都是世界頂尖球員,世界各國的球員以能進入NBA為榮。CBA是我們中國的籃球聯賽,都吸引不了歐洲球員。所以CBA還得好長的路要走。


二、職業化程度差距巨大。74年的NBA發展之路,使得NBA慢慢發展成一個頂級品牌。不管是管理,場地,醫療,宣傳,直播,球員,商業化,經營手段,球隊和球員收入,球員保障等等。


三,NBA文化深厚,影響廣泛,具有獨特的魅力。大到世界各國,小到社區學校,滲透到世界的每個角落。

個人觀點,歡迎討論!


陽臺上的陽光


CBA是亞洲最高的籃球殿堂,它和NBA的差距是全方位的,NBA是個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商業聯盟,商業化程度之高不是我國的CBA可以比擬的。這是一個體制下問題,中國的CBA球員是省體育局的體制球員,球員的培養都是國家乃至各省體育局和俱樂部聯合培養。

第二,CBA是個外援主導比賽的聯盟,本土球員的實力實在比不上外援,以前就有人說CBA是NBA 下崗球員再就業的好去處。這是個不爭的事實,CBA的本土球員哪怕頂級的到了NBA能取得成功的,也只有一個姚明。大郅和阿聯也只能在NBA打上輪換而已。競技水平的差距決定了CBA無法和NBA相提並論。

第三,CBA的人員素質和流動乃至CBA的球場文化是比不了NBA,NBA的選秀大會乃至交易期的各隊球員的流動,這是NBA各隊保持競爭力的一種的靈活機制,同時也是一種成熟的籃球文化。CBA的選秀在姚明上臺前,那是一種流於形式的過場,現在已有了些改觀。CBA的球員大多數是舉國體制下培訓出來的,一定程度上是和社會以及國民教育有些脫節,這是球員素質的問題。美國NBA的球員很多都是名校生,高中生已經禁止參加選秀,這是NBA球員為什麼強大的一個原因,良好的文化基礎才能領悟最先進的現代籃球戰術。

籃球是個全球性運動,CBA的賽程過短了,球隊過少了。NBA有三十支球隊,一年一支球隊要打82場常規賽,對球員的體能和技藝有著極大的鍛鍊,季後賽也是七打四勝制。CBA目前只有半決賽和總決賽是七打四勝制,這是一種缺失。NBA的球隊老闆是相對固定的,例如湖人隊是巴斯家族經營,獨行者隊是庫班先生經營多年的球隊。但是CBA很多球隊都是要為贊助商發愁,經常換贊助商導致球隊被迫更換名字,這是一箇中國的經濟現狀決定的。

NBA是世界第一籃球聯盟,對於全球的籃球天才都有極大的吸引力,04年雅典奧運會上的冠軍吉諾比利就是馬刺隊的球員,可是CBA正常情況下很難吸引到當打之年世界級球星來華打球。可是NBA卻能令歐洲巨星諾維斯基、加索爾和斯潘諾里斯等為之效力。這就是NBA的強大之處,CBA要想縮小差距那就要全面改革,甚至取消體教分離的體脂。這才是CBA的出路。


貓狐狸玩籃球


一共三點。

第1時間問題,美國籃球在上個世紀30年代就開始了雛形,而CBA是95年成立,差了整整半個世紀。

第2影響力,因為NBA歷史久遠,其影響已經遍佈全球,有著足球忠誠球迷,NBA是所有籃球運動員嚮往的舞臺,而CBA只有短短30年光景,其影響力肯定不及NBA,cba的影響力目前僅僅侷限於亞洲舞臺,但cba目前一直處於上升狀態。

第3球員的態度問題,首先在NBA舞臺從來都是能者居上,有能力的人才會登上這個舞臺,球員們努力辛苦付出後才會得到回報,他們會為了打球這個工作而努力打球。反觀cba有著許多複雜的關係,能者不見得能打上球,打上球不見得態度上進,謝謝批評!



大賈獸


這是個很專業的問題,涉及到方方面面,應該說CBA和NBA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本人以自己的一些經驗和思考做些淺薄的概括:

一、聯盟運行機制的差距。NBA於1946年成立,已經經歷74年,市場化運作十分成熟,主要體現在經濟化的運作模式、高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完整的產業鏈等等。而我們的CBA聯盟脫離籃協,成立CBA公司是2017年,距今才3年時間,與NBA這裡面的差距是難以逾越的也是決定性的;

二、籃球人才的選拔模式。眾所周知,美國具有極其完整的籃球體系。NBA主要籃球人才來自選秀,而選秀的球員基本來自NCAA聯賽。NCAA是由全美實力較強的300多所院校組成的聯賽,知道瘋狂三月的球迷都知道美國大學聯賽的高水平。此外,美國還有初中甚至小學很多聯賽,這就促進了籃球人材源源不斷的選拔和輸送。CBA人才選拔都還是靠各俱樂部的青訓體系,十分有限,比如廣東青訓、遼寧青訓,沒有形成全國性的機制。而CBA選秀才剛剛開始,效果大家也都看到了,不再贅述;

三、球員的實力和訓練水平。對於這一點,相信球迷都很清楚,NBA的落選秀到了CBA可以呼風喚雨,而CBA頂尖的籃球巨星能到NBA的缺寥寥無幾,王治郅、大巴、姚明、孫悅。另外,NBA球隊配有助教、訓練師、營養師、按摩師等等,都是為了提高球員訓練水平而去配置的,至於訓練方式和方法更是比CBA先進的很多。打個比方說,CBA很少提到關於“核心力量”的訓練,但是在NBA已經十分的尋常。

以上是我對NBA和CBA差距的一點觀察,實際上在姚明主席的領導下,這幾年CBA發生了很多改革和變化,市場化、風氣、賽制、裁判水平、比賽觀賞性等都有長足的進步。希望咱們的CBA能越辦越好。




奧特曼愛籃球


我們最熟悉的兩大籃球職業聯賽分別是NBA和CBA,NBA是全球最頂尖的籃球聯賽,它代表著世界籃球的最高水平。而CBA是我們國家的第一籃球聯賽,但是我們都喜歡觀看NBA,很少有人會去關注CBA的賽況。同樣是籃球聯賽,兩者之間的區別在哪裡,差距又有多大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首先,是經營的手段不同。NBA各支球隊的資金來源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廣告資助、電視轉播權、門票和標誌產品等等,所以每支球隊都會積極發展,為贏取更大的利益,這無形之中加強了各支球隊之間的較量。而CBA球隊只要是由集團或者個人持有,門票銷售和集團廣告是主要收入之一,所以很多球隊老闆就不捨得下本錢,養支球隊就只是為了打打廣告,沒必要花太多錢,照成各個球隊之間實力差距太大,強者更強,弱者也沒想著去補強。

其次就是人員差別。NBA沒有限定球隊的人員來自哪裡,只要球隊願意要你就可以簽約,一支球隊的球員可以全部是外國人。CBA為了保護本土球員或者為了防止CBA聯賽中都是外國人,制定了每支球隊最多隻能有兩個外援的規定。但是本土球員的技術水平和身體素質等方面都跟NBA球員有很大的差距,加上CBA聯賽的規定,他們也不必擔心無球可打,久而久之就一直維持在現狀。

還有就是個人競技戰術的差距。CBA擅長慢節奏,更加註重外線攻擊,通常會因為沒有激烈的對抗而失去觀賞性。但是NBA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NBA球員崇尚身體對抗,用身體為自己創造得分機會,從而讓觀眾看得更加有激情。CBA比較看重個人能力,經常一個球員就可以將對手打得措手不及,但NBA比較注重團隊配合,場上的每個球員都能參與其中,這樣的比賽更加有觀賞性,更能留住觀眾的心。

最後就是規則和規格的不同。CBA聯賽的規則和規格大多都是遵循國際籃聯的,整個籃球場的長是28米,寬15米,三分線為6.25米。而NBA的整個籃球場長是27.43米,寬為15.24米,三分線為6.7米。這個規格很大影響了比賽的激烈程度。還有就是規則的不同,NBA為了有更好的觀賞性,球員在扣籃時走步裁判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且裁判的判決一般是不能更改的。

雖然CBA與NBA的差距還很大,但是我們相信在姚主席的帶領下,CBA聯賽也會更進一步。






籃球大熱門


NBA是全球最頂級籃球聯賽,而CBA小編可以自信的說,那就是國內甚至整個亞洲最好籃球聯賽。CBA雖然歷史沒有NBA久,但是近幾年進步很大,他們也在努力縮短跟NBA的差距。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發現這差距不僅沒縮小,甚至還在變大,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兩大聯賽差距這麼大呢?也許你看了下面這4張照片,你就有答案了。

周琦不管你對他男籃世界盃的表現,是給予怎樣的評價,他就是目前國內最好中鋒。不管是技術還是天賦,他也是第一存在。不過周琦訓練強度,跟NBA比差距就大了。就看看同樣用輪胎訓練,NBA球星用的尺寸明顯大很多,這就能看出球員之間身體素質差距。

自律很重要,自律的人往往都不會太差。作為職業運動員,更應該是自律,面對外界誘惑時,應該果斷說“不”!不過CBA球員顯然差了點,朱芳雨打球期間確實厲害,但是又喝酒又抽菸,還是讓人難以接受,關鍵這是普遍現象。再看看NBA,詹姆斯為了保持身體,可以8年不吃豬肉,科比為了提高自己,可以凌晨4點起來訓練,喬丹也有自己的“早餐俱樂部”訓練營。在自律這一點,差距也是很大。

不得不佩服NBA的專業性,很多看似偏瘦的球員,進入NBA就幾年時間,那身體就看著漲。比如恩比德,姚明,字母哥,他們剛進聯盟都瘦,後來都變得很魁梧。易建聯也是例子,CBA時偏瘦,在NBA打磨了幾年,那就是“精肉人”身材。籃球沒有身體就沒有一切,在提高身體機能上,我們還需要努力。

最後就是球員之間最直接較量,這一次比較有代表性就是李根對位湯普森。李根在CBA屬於身體頂級水準,不然也不會被球迷稱為“焦作詹姆斯”。可惜當他對位湯普森時,李根是各種背打和腳步變化,湯普森硬是紋絲不動。一個是後衛,一個是前鋒,這差距太大了。湯普森這樣不是靠身體吃飯的球員,能都這樣頂防CBA球員,更不敢想象其他身體流優勢多麼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