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稅後月薪一萬在北京是什麼樣的體驗?

大蠍子001


外地人,工作六年,兩人在不同的屌絲國企。我算上年終獎稅後一月平均1.6w吧,每月700的交通補貼。老婆平均稅後一月1.1w。兩人早午餐都是單位。公積金每月將近9000,每月支取。算下來能拿到手的大約在44-45萬。

14年買房,豐臺老破小,每月房貸將近7000,去年搖中號買車,每月還貸2000,孩子馬上上幼兒園,找到最便宜的,每月保育費加餐費加託管費1800。

上述每月大概1.1萬。每年支出13萬。

信用卡花唄等每月平均大概8000~9000左右,主要包括水電煤,加油,請客吃飯,衣服,孩子玩具等購置,手機置換,看電影,帶孩子玩兒,給父母買保健品,正常看病等。

上述消費支出大約10萬多。

人情隨禮,年底給弟弟妹妹奶奶姥姥等壓歲錢,一年大約5千到1萬不等。

綜上,每年能攢20萬不到。

這是在每年不旅遊,孩子還沒有報班,家裡都沒買保險的前提下。

感覺過的異常苦逼,平常過的比較省。還得給孩子攢錢換房,明年準備買點保險給家人和自己,給孩子報個英語班和興趣班。要想在北京想過的滋潤,兩口子年薪得七八十萬以上。


張三bit


本人女,三十歲,身在國企,工作穩定,收入不高,稅後八千。

年終獎每年到手有個四萬五萬,所以平均了一下,我就厚著臉皮來回答問題了。

牛逼沒得可吹,也沒什麼值得哭慘的,就說說我每一天的真實生活。

已婚已育,老公每月稅後一萬到兩萬之間飄忽不定,沒啥年終獎;

家庭和睦,孩子三歲,天真可愛。


剛畢業的時候單身,在北京租房,半地下的次臥,每個月1300元。當時月薪稅後四千(不算年終獎),看上去挺拮据,但日子過得挺好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每月都有結餘。

2014年和現在的老公戀愛,當時他月薪稅後也就五六千,但公司給他租房(也是間小次臥,不夠我們倆人住)。想了想我就重新租了一間帶陽臺的主臥,兩人一起生活,他也跳槽去了更好一點的公司。平時倆人自己燒燒飯,週末出去逛逛吃吃,每年出境遊一次(比較屌絲的那種旅遊,人均1-2w撐死了,不過我老公負責詳細攻略,玩得都還蠻開心)。總的來說,沒有房貸好嗨喲。

但緊接著面臨結婚,我媽覺得還是買套房子心裡踏實,就這樣公婆出了90萬,我媽出了35萬,合併首付,上車了小兩居,月還款五千塊,毫無負擔。這算是個英明決定吧,因為剁完手的第二週開始房價快速上漲,一年之後,我閨蜜結婚,在我同小區看同戶型的小兩居,價格已經接近翻倍(當然後來又回落了很多)。

再後來生了小孩,其實小孩出生後的兩三年內個人感覺花費並不多,我婆婆來京坐鎮帶娃,省去了高額月嫂、育兒嫂費用,對婆婆的辛苦付出感恩不盡。紙尿褲和奶粉基本都是買一線大牌的,但是小孩衣服比較隨便,買買開架打折款,優衣庫zara老海軍,夏天衣服大多是我婆以及婆の閨蜜親手做的,成本大概十塊錢/件,哈哈哈。也報了個早教班,算是一筆較大支出(事實證明早教班也麼得卵用)。

我和老公倆人物質慾望不是很高,他的衣服大都在奧萊買一些大眾品牌的打折款,tommy啊polo什麼gant之類的玩意兒。我就更屌絲了,tb輸入“連衣裙”跳出來的都是二三百塊錢的,低消費人群說的就是我。包也無所謂,LC啊MK之類的平價包隨便背背。也逛商場,但經常被一兩千塊一條的連衣裙嚇退哈哈哈。

吃的方面,平時在普通超市+盒馬類型的生鮮超市購買,工作日我婆掌勺,週末老公掌勺。也經常出去吃飯,日常就去人均100-200左右的吧,超過人均300的店就只能靠紀念日之類的了。

旅遊的話,還是保持每年一次出境遊,但是地點確實繞不開新馬泰港日韓,只去過一次歐洲,計劃近年帶全家再去一次瑞士。去年考慮到娃還小,只帶他在國內玩耍了一下。

出行方面,由於已經五六年沒搖上號了哈哈哈哈好慘,打車居多,週末開一開那種共享車。不過真的要吐槽,共享車怎麼都那麼髒,大家能不能共同愛護一下!這兩年有位同事朋友常駐國外了,將其愛車借給我們隨便開,感恩的心~但是停車也是個問題,所以開車還是少。

房子方面,眼看著小孩要上幼兒園小學了,賣了之前的房換了套西城房子,並不是排名靠前的學區,主要是通勤方便+上學兼顧吧。畢竟小升初還十年呢,我們不是特別糾結學區是不是最好的這,差不多就行。只是老破小入手,肩上負債更多了,向父母借了大幾十萬,月還款額也增加到了一萬多。



我們在北京的普通的一對夫妻,生活就是這樣的。體驗還可以,吃、吃得起,住、住得上,買、買得著,學、有得上;只是吃不起更好的,住不上更大的,買不起更貴的,進不了最好的學區。但這就要看各人的價值觀了,有的人介意,有的人不介意。我們就不算特別介意吧,畢竟北京有太多有錢的、有權的、優秀的人,向上比就沒有盡頭了。我們只和自己比,這兩年有沒有比前兩年感覺過得更好了點?有,就很開心;沒有,也沒事,繼續加油。非常

佛系的中年人了~

對於我個人而言,在北京生活的這幾年,最好的事還是遇到了我的老公。剛認識的時候他也是沒車沒房,月薪超低(雖然現在也沒高哪去),但是對我關愛有加、勤快上進、有家庭責任感,這就挺好的。雖然初遇時我的學歷、戶口條件和家境都優於他,但因為我倆相處愉快,我和我全家都從來沒有嫌棄過他的條件。外加公婆也對我很好,我覺得蠻開心的。一個人生活的時候固然自由,組成家庭也是另一種幸福,各有各的快樂之處吧。

以上~

(當然了,希望有生之年我還能回答一下“中了一千萬彩票大獎是什麼樣的體驗”(*╹▽╹*)

<strong>


建築原理


我對象稅後不到一萬,租房每月不到3000,車一個月花銷多少我不清楚。

 

早餐我倆大概10元,中午晚上他們公司管吃,一般晚上回家我做或者出去吃。我們公司中午吃飯扣4塊錢。

 

平時衣服都是淘寶,他不挑剔,輕倉的特價的,買什麼穿什麼。我夏天T恤不超過100,裙子不超過200。

 

平時他開車上下班,我坐地鐵上班,晚上他接我。

 

週末出去吃飯的話,一頓大概二三百,北京周邊想去哪玩就去哪。平時家裡買東西不管大件小件,他沒讓我花過錢。

 

房在香河買的兩居室,月供2500左右,他公積金比這多,所以也不覺得有壓力。以後結婚有孩子了可能會有壓力吧。

 

在北京月入過萬的人很多,但是按實際工資上保險和公積金的不多。如果是自己一個人的話,我覺得還是可以的。一年攢幾萬塊錢是沒有問題的,當然看你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了。

 

 


阿豬姑娘


北漂15年的我,看到這道題,衝動的立馬點開了。我最最真實的感受:稅後月薪一萬,在北京,就相當於三四線城市的兩三千而已,沒有任何的幸福感而言。

我,2003年高中畢業,8月底,我踏上從長沙開往北京的列車,開始了求學之路。

四年之後,大學畢業,理所當然的做了一名北漂族。

最先在一家部隊醫院做醫療文案,包吃包住,稅後到手工資三千。那時候,單身一個人,沒有任何的經濟壓力。又因為單位包吃包住了,不需要什麼開支。所以,我每個月還能存下一些錢。工作一年多之後,工資漲了點,每個月到手的工資4500。

後來,因為面臨結婚了,經濟壓力立馬來了。結婚,就得要買房子,以後再也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了。得考慮一大家子的生計,吃喝拉撒了。

我離開部隊醫院,去了民營公司,繼續做我的文案。最先每個月到手的工資是一萬五,再後來,慢慢又漲了一點,每個月到手是兩萬。

但就是這工資,我在北京都過的特別拮据。我買不起北京的房,市中心的房,沒有七八萬,壓根就買不到。偏遠一點的地方,比如昌平的天通苑,也得要三四萬一平,通州的梨園附近,也得幾萬。這完全就超出我的經濟承受範圍之內了。

最後,無奈的在與北京一河之隔的燕郊買了房,均價8800,樓層高點的,每平米加點錢。到我這個樓層,每平米9200了。因為我們都是靠自己努力的人,父母沒有能力幫我們。所以,付了三成的首付之後,再也沒錢了,只能是按揭貸款,每個月還。

我每個月的工資,看著是挺高的,但壓根就不經花。兩個孩子都在上幼兒園,每個月都得交託費。房貸,每個月也得按時還。再加上家裡的正常日常開支之類的,七七八八下來,每個月剩不下錢。

而我大姐,在我們老家縣城上班,每個月的工資五千。但過的相當舒服,一個孩子,上初中。家裡房子是全款買的,沒有任何經濟壓力。吃是跟著我爸一塊吃,住就回他們自己家去。

每個月掙得工資,除了孩子花點,平時買買生活用品、衣服之類的,每個月還能存下不少。

所以啊,別以為北京的稅後工資一萬,是有多麼的了不起。北京的北漂一族,大部分都是房奴,然後有孩子的,還是孩奴,孩子的託費都比較貴,一個月一個孩子兩千算是便宜一點的幼兒園。再加上各種各樣的興趣班之類的,每年單純一個孩子的開支,就至少得四五萬。

孩子上小學,如果上私立的小學,一年就得三萬五,貴的很啊!

如果你身邊有北漂的朋友,請你多心疼心疼他們吧,他們在北京,表明看著光鮮的很,實則早已經疲憊不堪了!


幸福魚兒


剛剛加入這個行列,工資剛實現兩連跳。從稅前8000到10000,再到12000+,目前稅後10000出頭了。剛剛結婚,自己家有兩套房,目前自己和媳婦住一套,父母住一套。不瞎買的話,感覺能攢下挺多的。以前沒結婚,每天晚上和媳婦逛商場吃,喝果汁,兩年來一個月基本攢不下錢。


barbour


跟你說一下北京一個月的基本生活開銷,你就知道一萬塊錢在北京生活是什麼樣了,這裡只按照普通北漂的生活計算。

1.住。如果是跟別人合租,一間臥室的費用大約在2500~3500元;如果不喜歡合租,一間沒有客廳的開間(五環外)4000~4500元,如果是一室一廳的房子(還是五環外),5000~6500。五環內的就別考慮了,除非你可以不吃不喝。

2.行。有車的自行計算每個月車輛的費用。普通上班族,一地鐵、公交為主,打車為輔(別說你一個月都不打車,我不信),一個月的地鐵+公交在200元左右。如果趕上週末或者特殊情況會打車,基本上一個月打車的費用500~600元。綜合出行費用,一個月700元。

3.吃。以溫飽為主,又要兼顧營養(畢竟收入過萬,不能吃的太對不起自己了),早飯10元、午飯30元、晚飯30元,合計70元/天,一個月2100元。偶爾吃點水果,一個月500元(現在的水果的價錢你是知道的,這個價位還不敢吃那些太奢侈的)。偶爾一個月會有聚餐、聚會等,我們以平均一個月兩次為標準,每次150元,兩次300元。綜合一個月的消費為2900元。

3.其他。電話費+網費,200元。水、電、煤氣費,200元。生活必須的洗衣液、洗髮水、沐浴液、擦臉油,月均50元(女生自行增加費用)

綜合以上的,租房4500(以我自己在五環外開間的房租)+700+2900+200+200+50=8650。

還結餘1350,如果你搞對象或者喜歡穿一些好看的衣服,估計1350一個月都不夠吧。

各位看官,你可以想象一萬塊錢在北京的生活了……


曉黑14


月薪一萬,無論你是在北京、上海、還是深圳,沒有幸福感可言。

月薪一萬,普通人的體驗

根據2018年12月份的公寓租房價格,北京一個單間的月租均價是3100元,深圳為3050元,上海是2967元。除去你每個月吃飯花費1500元。如果是女生,還要化妝品、購買衣服、交通、電話費等其他消費合計2000元。你只能剩餘3500元,如果遇到什麼同事結婚、或者心情好,看個電影、旅個遊、談個戀愛什麼的,基本上就變成了一個月光族。

月入一萬,等於月光族,是有道理的。

那麼,月入一萬,怎樣才能在北京存到錢!

月薪一萬,會理財人的體驗

很簡單,找一個勤儉持家、會理財的對象,你能存到錢,你們兩個基本上約好,每個月只去兩次電影院、合租最便宜的單間、把每個月的工資一部分拿來理財,做基金定投、或者更高的投資產品。另外,你們自己做飯,不去外面吃,這樣,假如你們都是一萬的月薪,每個月加上房租,其他開銷,你們能夠存到1.4萬,那麼你們一年就能存到16.8萬,假如一年的理財收益是10%,那麼你們一年能夠存到18.4萬,在北京打拼10年,你們就擁有了將近200萬。當然這裡面有個工資上漲的因素,假如你們10年內,升值、加薪,或者其他因素,你們10年後的資產可能是200萬-500萬。那時候的北京房價,可能是10萬一平米,一套70平米的房子,需要700萬,不過你們可以付首付,然後分期付款,最後,一輩子工作,就是在還房貸!

終於知道為什麼這麼多年輕人逃離北京了,因為不想一輩子做房奴。

最後,告訴大家,逃離北京,你去新一線城市,例如成都、武漢、杭州、長沙等,壓力會小很多,但是機會也變得相對較小。利與弊是相對的。沒有對與錯。

最後,我們選擇一個城市,其實是在賭它未來十年或者二十年的房價升值空間,如果確定要買房,那就要去一個房價升值空間最大的城市。我認為:武漢、成都、長沙、西安、鄭州、合肥都可以考慮。杭州、南京、蘇州等城市,價格已經高過,中短期不一定合適。如果想在未來五年,有一個好的收益,最佳的新一線城市,可以考慮:瀋陽、長沙、武漢、成都。


蔣昊說經濟


本人男,90後在北京工作六年,月薪不到一萬,七八千塊錢,每個月不一樣,扣除五險一金,扣除稅也能剩下六千多塊錢






京民vlog147073124


北漂是很多人的夢,想做夢是有成本的,現在地下室和群租已經不允許了,只能租一居或兩居室,六環外地鐵旁獨居2500左右,四環外那在4000左右,看你的經濟承受能力。還有就是那擁擠不堪的地鐵,早高峰讓你體驗到地鐵最大的承載能力,還有現在菜市場都被取締了,取代的是便民店和超市,小餐館和髒車攤取締了,改為了外賣。成本高了百分之三十,每天晚上做飯一個人又不現實,外賣平均要四十左右。偶爾改善一下就要過百。有女朋友了和有娃了,養車的成本,再想旅個遊,攢個錢過年給老人。一月一萬的北京人基本是夠吃喝,養娃養車就要精打細算了。只能說來北京要有思想準備,工作節奏快,強度大,物價高,人多,每天上班路上要耗一兩個小時。但是工作機會多,你能吃苦肯努力確實有成為人上人的機會。


相約在明天1295


還什麼體驗呢?看看最近北京房租漲了多少?房子都快租不起了,就別談生活了吧。

體驗就是,稅後一萬塊的工資,註定在餓不死的前提下只能為房東打工。

其實,在北京,大家看重的不是這稅後多少錢的月薪,而是希望,因為中國目前能夠提供良好發展的城市很有限,接受了相對較好的教育以後,想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北京是最好的選擇(在這點上,上海和深圳市無法跟北京比的)。

全國創業環境最好的城市就是北京,誕生機會最多的城市還是北京,在這裡,什麼都沒有的人最起碼還有希望,而在小城市,什麼都沒有的人就真的什麼都沒有了。

其實只要稅後月薪沒到5萬以上,想留在北京都是挺困難的事,不過近幾年來看,在北京賺些錢,等到三十多歲選擇去個比較好的二線城市紮根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而且說實話,如果你出身在一個小城市,在北京待了幾年不太如意想回老家,很多人是適應不了的,北京的燈紅酒綠充滿了誘惑和張力,這些都不是小城市能比的。一個在北京工作超過5年的人,回到一個晚上七點就沒有夜生活的城市,大部分人會瘋的。所以,北京和上海對人的誘惑不僅僅是機會和賺錢,在生活方式上也是一種無法取代的誘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