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在你的籃球生涯裡,有沒有遇到過籃球知己?

陳俐伶


何為知己?互相瞭解,相互欣賞。所以我認為在一起打十年球的可能是最好的球友,但不一定是籃球知己。在一起打幾場球也可能成為籃球知己。這取決於對籃球的熱愛與理解。例如我對籃球的理解所有的一切應該以贏球為目的,應該通過分享球找到最好的得分機會。就算這個球沒進也是一次好的進攻。一次漂亮的助攻比自己得分更開心。合理的空位投丟多少都沒關係。同樣想法的人可能幾場球就會成為知己。反之追求華麗的球風,風騷的控球,自己進攻永遠是第一選擇。突破到無路可走再傳球。無視隊友的跑位,掩護。我們可以是常年在一起打球的好朋友好球友。但稱籃球知己。因為在籃球上我們互相瞭解,但不夠互相欣賞。

希望每一個熱愛籃球的朋友都有自己的籃球知己,讓我們永遠快樂籃球!




野球大叔


讓“專業不沾邊,業餘我最強”的小帥來為您解答,我胡亂的侃,您細細的品。

我的籃球生涯,基本都是在大學時期,也就僅僅四年而已,還真有兩個籃球知己。

初高中時期,因為長得比較瘦小,再加上學校管理比較嚴,僅有的打籃球時間,就是體育課,那些玩得好的是不願意帶像我這種啥也不會的人的。

到了大學,個子也長高了,閒暇時間也多了很多,就有機會接觸籃球了,我有兩個最好的室友,也就是他們大學帶我打了四年籃球。

為什麼我把他們當成知己?要知道像我這種啥也不會的籃球手,是沒有人願意和我玩的,而他們倆的實力,不帶我,是能在球場上連拍一下午的。

他們後來進了系隊,又進了校隊,而我,連班級籃球賽都上不去場,就成了他們倆的後勤保障人員。

我的籃球技術,是他們倆一手教出來的,他們一個擅長突破,一個擅長中遠距離投籃,所以就一個教我突破,一個教我投籃。

突破,對我來說挺難,因為我運動能力確實差勁,再加上突破需要運球,這我根本就不會,不過我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根據他教我的,開發了自己的三步籃,我就記住一個要點,三步之後必須把球扔出去,我的特點就是,沒有節奏,忽慢忽快,各種不協調,各種順拐,但是隻要我能把球放進籃筐裡,就是成功的。

投籃相對好學一些,就是一個姿勢,剩下的就是多投多練。其實我也沒咋練,就是正常玩,但是我左撇子,左撇子確實有手感,或者說我的僅有籃球天賦就是定點投籃,確實準。

後來,我就成了一名投手,接球就扔,他們也都願意給我傳球。

畢業十年了,有時候和他們聊天,他們沒事還玩玩籃球,我是不玩了,我這水平,到了球場,分分鐘就被人看透啥水平了,還能有誰給我傳球啊?滿場陪跑?我還不如去跑跑步呢!


小帥侃球


記得剛上高一的時候,那是在學校附近的君子蘭公園打籃球,都是半場那種。跟我一隊的那個小夥,意識真的好。我們從來沒打過球,配了幾個球,就找到知己,總能接到我有難度的傳球(不是裝),我記得有個球我45度背身靠打(最簡單靠打),隊友溜底線,我直接不看人,在肩頭往後傳球,我感覺這球玩大了,結果他接住了,直接上籃。我認為這就是籃球的知己。到現在也沒碰到這樣的隊友了,可能我的水平有限,沒見到過而已。


一個籃球分享者


這個確實是有的,其實我對知己的定義是實戰中默契度。

初中時候在校隊打球,我們首發的五個人從初一一直打到初三,後來自己進高中和大學就不怎麼打了,因為找不到那種默契感了,我們五個人大概就屬於知己的感覺。


怎麼說呢,我是組織後衛,所以全場比賽的工作都是組織進攻,其實對於隊友的跑出的位置要求是比較高的,要不我的傳球點會很少,球會處於死球或者無限單打的窘境。


其實初中的籃球賽沒什麼過多的技戰術而已,根本沒有什麼打一、打二,打三這種戰術。

大家怎麼傳球,怎麼跑位都靠長時間積累的默契,而一般我的隊友們都是這樣的。


SG的得分後衛,哥們在後場時永遠是在我的兩邊進行保護,換句話說,就是當對方有壓迫防守時能夠有一個第一時間出球點,防止失誤,進攻時他突破的時候我就直接跑到底角,因為他肯定會分底角製造機會,百試百靈。


SF的小前鋒最有意思,我們的小前鋒特別能跳能跑,所以特別愛快攻,主要我是發起點基本上不用看他在什麼位置,跑到45度來個變相,把球往相反的後面傳,他肯定跑到的就是那個位置,或者如果我要扎到底,直接背傳就行,他肯定跟在後面。


C的中鋒和PF的大前鋒主要默契在於擋拆和喂球,兩個人能無限的擋拆順下,那會還研究過兩個內線怎麼同時拉出來做擋拆,其實就是現在電梯門戰術,這些基本都靠自覺的跑位,喂球也是一樣,他們需要的是高掉還是基地一個眼神就明白了。


總體來講,就是兩個字,舒服~~。


特雷西喬爾


我有,而且不止一個。這是我們高中班級的籃球群。高中三年最快樂的時光就是放學以後抱著籃球飛奔向操場。現在大家都畢業工作,非常的忙,但是隻要節假日有空,在群裡一吆喝,就會約出來一起打球。

實話實說,我們這些人打球水平都很菜,但是喜歡打球的心是真的,我覺得技術水平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打籃球給我們帶來快樂,讓我們一起去珍惜維護這段同學情。



Tracy的籃球博物館


說到籃球知己,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從小學到初中一起打球的幾個朋友,我家在福建的一個小鎮上,從六年級到初三畢業,當時整個鎮裡只有小學和初中各有一個破敗的籃球場,每週五放學和週末我們六個人一直都在一起打籃球,那也是我們最難忘的時光。幾個人的特點也很不一樣,有的只喜歡搶籃板,有的喜歡運球,有的喜歡投籃。當時沒有運動鞋,夏天都是穿著涼鞋或者光著腳打,一打就是兩三個小時。那時候建立起來的純潔的友誼是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的。現在雖然天各一方,但逢年過節都會一起打打籃球,喝喝酒,一起討論NBA,我想這就是知己吧。


乘風破浪lxin


籃球作為一項集體運動,如果大家都喜歡的話很容易引起共鳴,籃球常說一句話“無兄弟,不籃球🏀”所以在籃球不需要過多的語言,只要有人就能組成一隊進行比賽。在籃球陪伴我們成長過程中,也會遇到志同道合的夥伴,籃球知己。

這個籃球知己來自於高中同班同學,我們跟他都是在高一的時候慢慢喜歡籃球的,那時候不像現在信息這麼方便,每次NBA籃球比賽的相關資訊都是等著報紙 《籃球先鋒》我們每週出去的時候都會去買一期,然後仔細閱讀每一行文字,就靠這一張一張的報紙瞭解到每個球星,姚明,麥迪,科比等等。


如果學校有打球比較厲害的人組隊比賽,我們兩個都會約在一起在場邊觀戰,這也是我們最早接觸的現場直播😊😊😊

我們經常約在一起擠出午間和晚間休息時間去球場練球,我們經常一起互為攻防,進行一對一斗牛打磨自己的技術,模仿球星動作(那時候球員動作都是通過中央5臺看的)他喜歡科比經常練習科比動作,我更喜歡雷阿倫和姚明,因為我運球技術沒他好,所以我總想著用投籃方式擊敗他。一直到現在我認為籃球的核心是把球投進籃筐,所以我從喜歡籃球的時候就把投籃放在第一個打磨的技術要點(說實話這也是自己總結領悟的)有的人就不這麼看,更喜歡打磨華麗的運球,我哥們就那樣的一個人。


我們在起兩年隨著技術打磨,進步和提升都比較大,而且始終對籃球充滿熱誠,慢慢的我們都在班級球隊裡面佔據一個角色😊那段一起的時光是我們籃球最快樂的時光,也讓籃球成為我最好夥伴,也理解了更多籃球故事和籃球精神。


番茄不加雞蛋


肯定有的,首先打籃球本來就能交到好朋友,畢竟有共同的興趣愛好的人很容易走到一塊,因為自己打籃球打的比較早,出眾那時候認識了一個特別好的夥伴,兩人可以說算是知己,畢竟吃飯學習上廁所都是一塊的,因此也算是知己吧,如今都已經結婚生子,但是兩個人的友誼還一直保持著,這就最好的知己,也是最好的兄弟!朋友,畢竟無兄弟不籃球嘛





小孫愛籃球


在我的籃球生涯,當然有遇到過籃球知己!也遇到了一輩子的好朋友!因為有相同的興趣,共同的話語。

我是在國小四年級的時候開始喜歡上籃球,我是一個80後,那時候正是喬丹,公牛隊、爵士隊,在巔峰的時候,我因為在一次的電視直播當中,發現籃球運動員好帥,而且好陽光,萬眾矚目的感覺好酷,所以我開始了我籃球之路。

一開始呢?根本不懂的運球,投籃,甚至籃球規則也一竅不通,在球場上就是一個拖後腿的傢伙,但是我還是每天去打籃球,早上六點到學校打個半小時,下午下課的時候打到天黑!反正小孩子就是這樣,當你喜歡上一個運動的時候,就是會沉迷!會盡力去做到最好。

在我打球一個月之後,遇到了一個籃球打的好,他是我的同班同學,他看我打球盡扯隊友後腿,投籃姿勢也不對,基本的傳球也經常失誤。我估計他受不了了,有一天,他就問我,想不想把籃球打的更好,那時候的我,當然開心的說“好哇”,就在那時候我開始跟他學習籃球,從運球,到投籃,再到傳球,雖然我不知道是不是正規訓練,但是我還是依照他的指示,每天訓練,運球、投籃、傳球!日復一日,終於他覺得我可以了!就開始教導我跑位,基本的戰術,卡位的方法,在悶頭苦練之後呢!終於可以在場上,起到一點作用,我開始跟我朋友,打殺四方,打遍我們小學的球場!也可以代表班級去打比賽了!畢竟相處了一段時間,也一起訓練那麼久了,默契還是很好的,我們也會討論只有我們知道的跑位,戰術!把對手耍的團團轉。

直到高中的時候,我因為家庭的關係,必須放棄我最愛的籃球,出去打工,而我的好朋友呢,也因為讀書需要住校的關係,我們沒有那麼常一起打球了,畢竟大家的發展都不一樣,但是不變的是,只要他回來,我們肯定是要去打一場籃球的,從那時候!到現在,都不改變。

到現在,我們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業發展,我想說的是,籃球不只是運動,也可以強身,領悟到人生的道理!堅持運動跟堅持做一件事情是一樣的。

從毛頭小子,到現在步入中年,唯一不變的是籃球,唯一改變的是我們的樣貌,但是這一個友誼,是一輩子的,很開心,因為興趣而找到一輩子的摯友。


Make叔叔


有挺多的,不過堅持打下來的好像只有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