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社評:在記者問題上,奉勸華盛頓別走太遠了


社評:在記者問題上,奉勸華盛頓別走太遠了

美方對中國吊銷三名華爾街日報記者簽證上綱上線,這屬於華盛頓的一貫伎倆。美方如果要把事情搞大,中國可是不怕。不過我們想說的是,在21世紀,兩個大國的“博弈”之重壓到記者的頭上,這決不是什麼好事。在這裡我們先要奉勸華盛頓一句:別走太遠了。

華爾街日報發表嚴重侮辱中國人的評論並導致三名該報駐華記者被吊銷記者證的風波是否會進一步發酵呢?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尤利奧特表示,美國正在考慮“進行一系列回應”。美國政府官員當地時間24日在白宮召開會議討論了具體措施,第一時間的報道說,會議沒有就是否採取驅逐中國記者的報復行動達成一致意見。

不過,處於風暴眼中心的華爾街日報似乎不希望擴大事態。環球時報瞭解到,華爾街日報高層給中方寫了第二封信,表示他們認識到該報的言論在中國引發了傷害和眾怒,併為此感到不安。

據瞭解,華爾街日報的高層在信中說,他們學到了教訓,當時並不太瞭解標題中“真正的亞洲病夫”這個詞有歷史意涵,讓中國人想到歷史上遭遇過的不公正,該公司內部很多人也表達了不滿。

目前事情的局面是,華爾街日報在低調應對中方的處罰,那篇惹出風波的評論的確在該報內部也引起了巨大爭議。但是包括蓬佩奧在內的美國一些政治精英跳出來指責中國“違反言論自由”,為華爾街日報站臺。報道說,在24日的會議上,有人主張驅逐數十名、甚至數百名中國駐美記者,但另一些人表示這在法律上做不到,而且不符合新聞自由價值觀。

必須指出,美方對中國吊銷三名華爾街日報記者簽證上綱上線,這屬於華盛頓的一貫伎倆。中國對外國駐華記者一向是尊重的,倒是美方嘴上掛著新聞自由,不斷在中國駐美記者的簽證問題上橫生枝節。據不完全統計,僅僅從2018年2月到2019年6月,至少有中國各家主流媒體派往美國的9名記者被拒籤,使他們無法按計劃赴美工作。

這一任美國政府對記者尤其狠,2018年11月,白宮因為一名CNN記者提問尖銳,立刻吊銷了該記者的白宮採訪證。後雖在輿論壓力下恢復了該記者的採訪證,但那件事暴露了美國現政府對記者的真實態度,外國駐美記者的當下處境可想而知。

美國整外國新聞機構的招數很多,將俄中等國的媒體駐美分支機構註冊成“外國代理人”就是其中之一。近日美國國務院又宣佈將中國5家主流媒體的駐美機構登記為“外國使團”,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前面說到,蓬佩奧等美國高官公然為華爾街日報站臺,白宮又開會研究如何幫遭到中方處罰的華爾街日報出氣。華盛頓這麼護著華爾街日報,而且是在華爾街日報自己都承認做得不對時,為該報“打抱不平”,中方是否應當據此認為,華爾街日報實為“美國政府的代理人”呢?

美方刁難中國媒體和記者總是理直氣壯的。他們無論對中國媒體和記者做什麼都能夠從中國媒體是“官方機構”找到出處,而中方一旦採取任何行動,都是“破壞言論自由”。這就是華盛頓把耍政治和外交手腕都打扮成“意識形態衝突”的強盜邏輯。

美國的媒體罵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美國政府則不斷打壓中國在美新聞機構,中國就不能做點什麼表達我們的態度和脾氣了嗎?上週中國外交部宣佈了對3名華爾街日報記者吊銷簽證的處罰,這就是中方的回答。

美方如果要把事情搞大,中國可是不怕。中國有新聞記者在美國,美國同樣有新聞記者在中國。華盛頓需要了解,他們對中國記者採取每一項刁難措施,都可能增加他們駐華記者的相關風險。這是世間的基本邏輯。

不過我們想說的是,在21世紀,兩個大國的“博弈”之重壓到記者的頭上,這決不是什麼好事。在這裡我們先要奉勸華盛頓一句:別走太遠了。

本文系環球時報社評,原標題:“在記者問題上,奉勸華盛頓別走太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