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不脫產註冊會計師幾年能考上?該怎麼做?

一年一件事


我本人就是不脫產考的注會,前後用時7年,算是拿證比較慢的。因我並非財務相關專業(我大學讀工程管理),且本身並非學霸級選手,學習能力一般;二者當時孩子只一歲多,比較牽扯精力;三是考注會同時也報考了注稅(08年過2科,09年過2科,10年過1科拿證)。所以注會是從2008年開始,到2012年拿到專業段合格證,再2014拿到注會綜合段合格註冊會員。

結合自己的考試經驗,建議如下:

一、關於報考時間及科目安排

按照考試規則,專業段6科須在5年內通過。專業階段6科中,審計、會計和財管相對較難,涉及到較多的計算和實務處理;稅法、經濟法、戰略相對需要記憶的內容多,但難度不大。專業段通過後,可以報考綜合段的考試。綜合段通過後,即獲得全科合格證,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申請註冊執業或非執業會員。

不脫產的情況下考注會,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工作忙碌程度以及業餘時間現實考慮。最好每年考試按照難易結合的方式報考。實際報考的話,可以結合自己的職業考慮。比如在企業做會計的,可以考慮按照“會計+稅法”、“審計+經濟法”、“財務管理+戰略”(計劃3年);或者“會計+稅法+財管”、“審計+經濟法+戰略”(計劃2年)的順序考。這樣從熟悉的入手,既有利於理解學習內容,快速通過考試;同時考試中學到的東西對現實工作也比較有幫助。如果在事務所工作,則可以將審計提前,之後再考會計、財管等。

如果工作十分忙碌,也可考慮分成4年報考,審計和會計這兩門最難,可以分別兩年單獨報考,其他4門每年報2科,比如按照“會計”、“經濟法+稅法”、“審計”、“財管+戰略”的順序報考,各門考試的報考順序取決於自己的職業及報考當年的時間安排。

二、選好培訓機構+做題

考注會,完全依靠自學通過的可能性非常低,建議認真比較選擇靠譜的培訓機構。如果自認自制力稍差,擔心無法自律完成網上學習的,建議選擇本地較好的面授班,跟班學習,這樣學習的積極性能高些,不至半途而廢。如果比較自律,選網課效率會更高,一則可節省往來交通的時間,二來網課為事先錄製乾貨多不磨嘰。

我當時考注會時,因為面授班距離較遠,來往比較浪費時間,所以報了網課學習,學習效果很好。

除了選擇適合的培訓機構,還要適當做題。所有考試都有其考核的重點,僅僅大面積的聽課看書,沒有實際練習,很難抓住重點。而且,為了將通過率控制在可接受範圍,考題裡是挖好陷阱的,事先不做練習,就很難識別出題中陷阱。所以,考注會,做題是必須的。一般網課都有配套的練習題,一定要跟著做。

三、堅持、堅持、堅持

注會本身不難,難的是一直堅持不放棄。可以說是一場耐力的較量。

不脫產情況下考注會,相比於脫產者,意味著可能戰線要拉得更長。想象一下,當別人下班後去逛街、美食、K歌、打遊戲、追劇……而你自己卻得苦哈哈的聽課學習做題,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下來的。有很多理由誘惑你放棄,比如工作太忙、孩子太小、沒時間維護同事朋友關係等。所以,最難的就是堅持。當然,最可惜的也是那些已經過了幾門卻沒能堅持下來、前功盡棄的人。

所以,在報考之前請想好,自己是不是能夠一直堅持下來。

如果你最終決定報考,請一定要堅持。

祝早日通過考試,拿到心儀的證書!加油!!!


筆筒君


如果是專業階段的話,在職最快兩年,最慢四年就可以通過考試。

註冊會計師考試分為專業階段綜合階段。考生需要在五年的時間內通過專業階段全部考試,獲得註冊會計師專業階段合格證。然後在選擇是否要準備綜合階段,成為執業會員。注會專業階段的六門科目按照難度排名分別是:會計,財管,審計,經濟法,稅法,戰略。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搭配每年的考試科目。

  1. 比較快的搭配:3+3

不脫產在職備考的話,每年過三門已經是不少了。第一年可以選擇會計、財管、戰略/會計、經濟法、稅法。首先前三門比較難,需要認真準備。後三門相對簡單,以記憶為主,可以隨機搭配。

其次,會計是基礎性科目,翻過這座大山就會了解注會考試的套路,建議優先考慮。另外,財管和戰略、經濟法和稅法,在知識上是有聯繫的。很久以前財管和戰略是一門,經濟法和稅法也是法律裡的孿生兄弟,所以適合組合在一起。

2.正常速度:2+2+2

一門較難搭配一門簡單的是比較穩妥的選擇。推薦第一年會計+經濟法、審計+稅法、財管+戰略。會計是六門的基礎,不僅內容多,理解難,而且計算量還不小,當之無愧是最難的一門。財管審計是次一級的boss,前者公式劇多,數學基礎要求高;後者雖然不需要計算,但是概念抽象,不說人話。這樣搭配,難易結合,比較妥當。而且需要計算的三門會計、稅法和財管被平均分配。

3.合理制定學習計劃

六門科目的複習計劃,大致上都是三段式的。即基礎階段、提高階段、衝刺階段。一般戰線的長度一般是4月到是10月。

基礎階段(4-6月):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把基礎知識過一遍,掌握知識體系和結構,明白重點難點在哪裡。提高階段(7-8月):這一階段就要開始刷題了,刷題的目的是把重難點部分搞明白完善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有時候你聽明白的,做題不一定能做對。刷題可以幫助你鞏固基礎階段的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解構。衝刺階段(9-10月):這一階段的任務是為實戰做準備,對知識體系進行查缺補漏。如果刷題還沒結束,可以適當延長,但是一定要留出一個月來衝刺。每隔幾天就按照考試狀態做一套模擬題,做完分析錯題,配合網校衝刺講義,彌補自己的漏洞。

4.為什麼從4月開始準備呢?

<strong>這是因為注會考試4月報名,新版的教材也是在4月上市。每年的注會教材雖然不會大刀闊斧地改革,但是每年變動的地方還是很多的,而且變動的地方也是重點中的重點。所以大家從4月學起可以學習最新的知識點,少走彎路。但如果準備過三門甚至更多的,4月之前就要進入基礎階段,由於最新的教材還未上市,可以使用各家機構的預科班。4月之前以掌握知識結構為主,不需要死摳某個知識點

5.合理利用時間

在職備考的話,需要利用一切零碎時間。每天要至少保證有三個小時的學習時間,早中晚都要抽出零碎時間學習,放假一天要保證八小時以上根據難易不同,每門需要200-300小時左右的學習時間。由於戰線很長,所以必須堅持每週每月進行知識點

錯題習題的回顧,這樣才能保證知識不被遺忘,不做重複勞動、無用功。


期門僕射


幾年能考上取決於你準備付出多少時間與精力。可以一次性過六門。

首先,每天8小時之外,實際可利用的時間還有10多個小時,在這個10多小時中,如何集中精力,有效管理時間。到十月份考試時,計算每天可利用的時間*可用天數=複習時間,複習時間越多,成功概率越大。

再者,心理上不要設置障礙,如不要聽他人說很難之類的話,因為那隻能減少你的動力,或者說增加你失敗的概率。不論有沒有學過財務,也不是最重要的事。目標設立的越有挑戰,動力越大。

在方法層面,多作練習,將科目間安排合理,如看了會計之後,作財務管理這個偏計算的科目,可以轉換下腦筋,不至於太疲勞。制定OKR計劃,建立每日每週每月的複習計劃,每日覆盤落實。

祝考試順利


慧享財


註冊會計師考試的兩個階段,5年過考試所說的是專業階段,也就是會計,審計,財管,戰略,經濟法,稅法六個專業科目的考察,需要在連續的五年內通過六科的考試。6科專業通過後,還有一科綜合考察,專業+綜合全部通過,才算是功德圓滿。


小白助手


不脫產,建議可以4年考過,每年兩門專業階段科目,第四年考綜合。這樣不會那麼累,也不會拖太久。比較不脫產想一年考三科以上,除非生活工作很清閒,腦子很好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