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肥料施到地裡多久才能見效?注意哪些?

新大風歌


給莊稼施肥的目的是保持肥效,滿足作物生長過程營養成分的需求,所以,施肥要因地而宜,因作物種類而宜,以已有肥效情況而已,不能單純追求肥料見效的快慢。



例如你種植的某種作物,什麼時候應該追肥,首先要看使用的底肥是哪一種,假如是尿素,你應選擇種植一月後進行追肥,保持肥力的持續性,保證作物不脫肥;假如你種植的作物生長期短,施足底肥肥效就可以滿足,你可以根據作物生長情況追適量的碳銨,見效快,肥期短,起到臨時加油的效果,如果是葉類作物不追肥也可以;假如你種植的作物生長期長,底肥又使用了生物肥,你可以按照作物生長階段需求進行追肥,以保障作物各生長期對營養成分的需要。所以,施肥不能盲目追求見效快慢,要根據自己莊稼用肥的實際情況,對症施肥,特別是對激素類物質最好不用,因為這種物質施入田地後,作物出現旺盛只是生理上的暫時表現,過後反而副作用凸顯,還會降低氮磷鉀的肥效。

施肥是保證作物產量的首要條件,底肥的多少對作物生長期營養的需求尤其重要,所以施底肥要選擇長效肥,這樣能保證肥效的持續性。由於化學肥料施入土壤中利用率並不高,把它當作底肥深層埋在土壤中,既減少了肥料成份的流失,又大大提高了利用率,起到合理投資,最好收益的效果。

碳銨作為速效肥,肥期短,一般不宜作為底肥使用,但它是很好的追肥用料,適應對水肥需求量大作物的盛花盛果期追肥使用,對高產穩產起到很好的助力作用。

【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互動,對不足之處望直言指導!】


心累力乏


農村人種地,才開始並不知道化肥的用途和用量,更不知道合理搭配和使用時間,到現在也都是根據別人的經驗來施用肥料,對於肥料施到地裡多久才能見效並不清楚,所以,經常起不到有效作用。為了普及這方面的知識,我就根據自己30多年以來實驗結果和農民使用化肥的實際情況,發表一下自己的見解,希望能夠為你解惑。

常規意義上講,肥料包括有機肥料和無機肥料,也就是農家肥和化肥;從肥效角度來看,分為速效肥料、緩效肥料和控釋肥料;從酸鹼度來看,分為酸性化學肥料、鹼性化學肥料和中性化學肥料;從肥料所含肥料種類區分,可以分為單元化學肥料、多元化學肥料和完全化學肥料;從形態來劃分,有固體化學肥料、液體化學肥料和氣體化學肥料;按照作用區別,分為直接化學肥料、間接化學肥料和激素化學肥料;按照施肥時間劃分,分為基肥、種肥和追肥。還有其他的分類就不一一列舉了。


在這裡就按照農民經常用的幾種肥料見效期說一下,僅供參考。

1.有機肥料。有機肥料包括工廠化腐熟的有機肥和農家肥。農家肥包括圈肥、堆肥、綠肥等多種形式。有機肥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和氮磷鉀,施入土壤,在水分合適的情況下,就會逐步和原有的土壤顆粒產生融合,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慢慢分解,也可以通過蚯蚓等消化吸收,形成團粒結構,再次被作物吸收利用,時效期很長,有機肥主要是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質,增強透氣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等作用,速效養分並不多,想要看到見效,需要30天以上,溫度越高,見效越快。

2.見效最快的氮素化肥是碳酸氫銨和氨水。碳酸氫銨俗稱碳銨,是國內使用最早,見效最快的化學肥料。氨水屬於液態氮肥,也是最速效的氮肥。碳銨施入土壤以後,墒情合適的情況下迅速被土壤吸附,以銨態氮的形態存在土壤中,可以立即被植物根系吸收。如果農作物出現缺肥症狀,施用碳銨和氨水是最簡單、最直接、最及時、最有效的措施,

3.尿素。尿素也屬於速效氮肥,只不過需要轉化為銨態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一般需要5~10天時間,隨著溫度高低有所不同。溫度在10℃的情況下需要10天,溫度越高,轉化速度越快。如果按照需肥臨界期施肥,就要在臨界期以前5~10天施入尿素,才能達到預期目的。

4.過磷酸鈣、鈣鎂磷肥和磷礦粉等磷肥。磷肥在土地中分解較快。過磷酸鈣施入土壤後,就進行異成分溶解和水解,形成成磷酸一鈣、磷酸和含水磷酸二鈣的溶液。鈣鎂磷肥被作物根系和微生物分泌的酸性物質溶解。磷礦粉在化學、生物化學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逐漸轉化為新的磷化合物。磷肥隨著土壤水分高低和溫度變化溶解速度也有所不同,一般在12小時就可以被作物吸收利用。

5.磷酸二銨。磷酸二銨是最常用的高濃度化肥,所含的氮素和磷元素都是即溶性化肥,可以立即被農作物吸收利用,但是隻有作為基肥使用效果最為理想,作為追肥和衝施肥料效果就差得很多,大部分農民就不知道了。

6.多元複合肥。目前,多元複合肥種類很多,其中包括各種專用肥,因為所採用的肥料類型有所不同,見效期也有所不同,如果是用磷酸二銨與氮肥、鉀肥配合而成,當天就能起作用,如果是利用磷肥與其他氮素化肥和鉀肥混配而成,就有可能需要5天以上才起作用。

7.鉀肥。一般為氯化鉀和硫酸鉀,屬於速效性肥料,即送溶型,可以立即被作物根系和葉片吸收利用。


7.生物肥。生物肥依靠細菌的大量繁殖來達到施肥的效果,所以肥效很慢,並且隨著溫度高低也有所不同。生物肥適應粘性土壤,可以減少施肥次數和施肥量。不建議在沙土地使用,效果極差。

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問題,在這裡簡要說一下。

目前的肥料利用率都很低,肥料品種不同而差異巨大,絕大多數肥料都被隨著水蒸氣揮發、隨著水分下滲和流出地塊流失和被土壤所固定,特別是碳銨、氨水等最為嚴重,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以下幾個途徑:

1.使用顆粒肥料和尿素、磷酸二銨等肥料利用率較高的肥料品種。

2.化肥深施。其中包括基肥深施、追肥深施等,減少肥料揮發和流失。

3.隨水衝施化肥。定量施入水量和化肥,是最簡單有效的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方法。

4.合墒施肥。為了減少揮發和流失,最好在下雨後或者澆水後合墒狀態下施肥,可以顯著提高肥料利用率。


5.有機肥和化肥混合使用。最主要的就是磷肥在酸性土壤極容易變成磷酸八鈣而被土壤固定,如果速效肥料和有機肥料混合使用,速效肥料先和有機肥融合,提高了有機肥速效養分比例,減少了和土壤接觸的機會,更容易被作物吸收。

6.集中施肥。改變撒施肥料為穴施、溝施肥料,能夠減少肥料揮發、流失和被固定的機會。

7.葉面噴肥。葉面噴肥的速效養分能夠被植物葉片直接吸收利用,顯著提高肥料利用率,特別是在作物中後期,根系吸收能力下降,也不便於追肥的情況下噴施尿素、磷酸二氫鉀、鋅肥等微量元素,見效快、利用率高、效果明顯。



總的來說,不同的肥料品種具有不同的特點,適應不同的作物和施肥方法,只有完全瞭解肥料的性質和優缺點,趨利避害,才能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達到增產優質高效的目的。


農耕子


經供參考

常見化肥產品肥效期如下:

碳銨:當天見效,肥效期15天;

氯化銨:三天見效,肥效期25天,後期脫肥;

尿素:七天見效,肥效期45天;

複合肥:十天見效,肥效期90天;

生物肥:一般一個月左右見效,效果在生長週期長的作物上還不是很明顯,但肥效可持續6~8個月;

激素類物質:見效快,但自身沒有多少營養,對增產沒有多大實際幫助。

肥料需要長期供應,最好是根據作物各個時期的生理特性配比施用,沒有必要盲目地追求速效性。


不同的施肥方式,比如水稻施肥:

耕田深施

這是深層施作基肥的一種方式。做法是在耕田前將田水排至近幹,然後將肥料均勻撒佈在田面上,再進行犁翻與耙平,隨後插秧。

面層深施

這是深層施作基肥的另一種方式。做法是在插秧最後一次犁翻後,即將肥料撒佈在田面上,然後耙田後插秧。


球肥深施

這是追肥的一種方式。做法是將化肥與肥泥和水按一定的比例製成球肥,每個重約100克左右。追肥是將一個球肥塞入每4棵禾苗中間,深度7~10釐米。

液體深施

這也是追肥的另一種方式。做法是將化肥或農家肥用水配製成肥液,然後用施肥器施入土壤中,深約10釐米為宜。水稻深層施肥的方式主要有以上幾種,其中以球肥深施的效果最好,深層施肥以追肥為好。


阿攸荒野


你好,農學博士教種植 為您解答。

肥料的見效時間因肥料種類而異,不同肥料的見效時間差距較大。

根據數據顯示:碳銨當天就能夠見效,肥效期大約在15天左右;氯化銨需要3天見效,肥效期在25天,後期容易脫肥;尿素則需要7天才能見效,肥效期在45天;複合肥10天可見效,肥效期較長,能達到90天;生物肥一般見效慢,需要一個月左右吧,但肥效可持續6至8個月,是一種長效肥料。

目前,很多廠家打著快速見效的幌子,在肥料中添加過量的激素類物質,降低氮磷鉀等常見營養元素含量,這種激素肥料施用後,短短1到2天就表現出良好的效果,但過多的激素使用,不利於作物安全。此類肥料在施用後,會引起作物旺長、花芽分化差和早衰等問題,不僅不能增產,還會降低總體產量。

儘管有些肥料效果不錯,但效果表現慢,不能立竿見影,常被農民冷落,而一些激素含量較高的肥料,因見效快受到很多農民青睞,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綜上,在選擇用肥時,不能單一以肥效快慢來評判好壞,能夠增產且保證品質的肥料才是好肥料。


農學博士教種植


我是山楂紅滿山,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一般來說,化肥產品肥效期如下(僅供參考):

一、碳銨:當天見效,肥效期15天。

二、氯化銨:三天見效,肥效期25天,後期脫肥。

三、尿素:七天見效,肥效期45天。

四、複合肥:十天見效,肥效期90天。

五、生物肥:一般一個月左右見效,效果在生長週期長的作物上還不是很明顯,但肥效可持續6~8個月。

六、激素類物質:見效快,但自身沒有多少營養,對增產沒有多大實際幫助。


肥料需要長期供應,最好是根據作物各個時期的生理特性配比施用,沒有必要盲目地追求速效性。

總之,我們在選擇用肥的時候,要掌握肥料的見效時間,根據作物的生長需要,不要過分追求速效,還要追求長效,避免上當受騙!更不能單一以長勢來評判一個產品的好壞,要明白最終的目的是產量和品質,能夠增產且保證品質的肥料才是好肥料。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山楂紅滿山


肥料施工到地理多久見效

1,肥料要看施肥到什麼農作物下,而且看是什麼樣的肥料,比如,炭安肥料的話,像雪花一樣的形狀,她它是用來催長各種農作物的生長,它是溶劑,放水調和使莊稼特別容易吸收,兩三天就見效啦

2,尿素肥料的話是一顆顆的,種玉米,花生,紅薯等,它需要放在莊稼的旁邊挖一個小坑,用一小勺放裡面,這樣的話大概15天左右就見效啦,它需要慢慢的吸收

3,還有磷肥是黑色的,這個一般用在田裡的,在耕田的時候一般都會撒下去,因為把磷肥撒下去後秧苗免的發瘟,就是不會發黃,它會讓泥土平和,後面秧苗就會長的綠油油的,那麼紅薯也會放磷肥,因為它能使紅薯長的快的大一點

4,還有複合肥料,適合任何莊稼,一顆顆的,比較融化

5,不管用什麼肥料,不同的肥料要用在不同的農作物下,才能起到作用,它吸收才好,盲目的把肥料放在農作物下去施肥,有時候只能給農作物起到一個施展壓力,如果不懂的可以在去買肥料的時候去問一下賣肥料的,這樣的話既可以不浪費肥料而且能使農作物長的更好,吸收又快。

5,現在農村裡用的有機肥料,先發了酵,一般要15.20天左右,才能見效,本身她沒有任何激素營養特別好,不管任何肥料最好在晴天下,下了後如果不下雨,就要澆水,不澆水就能就會發酵會燙壞,田裡也是一樣,最好看一下天氣,今天下肥,過兩三天下雨效果是最好啦

6,現在國家好啦,任何莊稼都有獨特的肥料,免的使農民伯伯那麼辛苦,感恩所有的一切




醉美的花花


肥料用到地裡,最快的當天見效,最慢的需要十幾二十天。肥料的見效快慢,取決於使用的方法。像噴葉面肥,就見效非常快,大豆噴葉面肥,幾個小時就看見效果。像腐熟的農家肥,就是見效慢,十幾二十天以後才能看見效果。如無對比,都發現不了效果。

翻地覆土使用的化肥,與揚在水裡的化肥相比,一定沒有水裡的見效快。而揚在水裡的,一定沒有葉面吸收的快,這就是不同的使用的方法。

肥料有固體肥料與液體肥料,固體肥料是尿素,二銨,複合肥,硫銨,硫酸鉀,氯化鉀等等,液體的就是氨基酸水溶肥,水溶鋅肥,或者含各種微量元素的微肥等。

在固體肥料裡,腐熟的農家肥,有機肥,微生物菌肥這幾樣是見效最慢的肥料。尤其是微生物菌肥,生物菌是活的,它需要一定的溫度,溼度,有機質才能成活。很多時候我們,在地裡使用微生物菌肥後,菌種都處於冬眠的狀態。

而腐熟的農家肥與有機肥 ,主要是改良土壤的。其次是提供肥力,如果不是有機或者綠色,它們就要與無機肥配合,才能發揮最好的效果。

腐熟的農家肥與有幾機肥,肥效的時間最長,見效最慢。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還需要20來天才能見效。使用農家肥,一定要腐熟,不腐熟的農家肥,病菌與害蟲太多。

在水中施用尿素在泥溫10度的情況下,轉化需要7天,氣溫越低轉化的速度越慢。硫銨需要3到4天,複合肥也得7天左右。


在氣溫低的時候,使用尿素,複合肥就要提前施用。腐熟的農家肥,有機肥最好做底肥,磷肥全部做底肥。

小貼士:

使用肥料的時候要注意,微生物菌肥儘量單獨使用。


田俊超白


哈嘍你好,我是小溫豫生活:

土地施完複合肥當天就起效了(水田的話施後10分鐘作物就能吃到),作物巳開始吸收肥料,作物吸收了肥料不會馬上就能反映出來。 當土壤裡不能提供作物生長髮育所需的營養時,對作物進行人為的營養元素的補充的行為稱為施肥。 施肥必須考慮土壤,這是因為:

第一,只有在土壤對某一養分供應不足時,才需要施肥,並不需要把所有的必需元素施入土壤。因為大多數營養元素養分供應充足,否則會造成浪費,甚至造成作物中毒。這一點有時被忽視。


第二,肥料施入土壤後會發生一系列變化,會在不同程度影響肥料效果,不考慮土壤,也就談不上真正的合理施肥。如在水田中施用硝態氮肥,必然會降低肥效等。 作物的土壤營養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化學環境和養分環境。土壤物理環境首先影響作物的水分和空氣供應,也直接影響養分的供應和保蓄。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顆粒組成,這些顆粒構成了土體的三相,即固相、液相和氣相。一般肥沃土壤,它的固相佔整個土壤體積的一半以上。

另外不到一半的體積,充滿水分和空氣。土壤孔隙不僅承擔著作物水分、空氣的供應,本身也對作物生長有重要作用,同時也直接影響養分在土壤中的擴散。土壤粘粒、土壤有機質和土壤酸度是影響土壤化學環境的重要因素,土壤養分即使在施肥的情況下也對植物生長起重要作用。據估計,在一般施肥情況下,中等產量水平時,植物吸收的氮有30~60%、磷50~70%、鉀40~60%是來自土壤,可見土壤養分環境對作物營養的重要作用。 合理施肥:充分發揮肥料的增產作用,是實現高產、穩產、低成本的一個重要措施。合理配合、互相促進有機肥料和化肥配合,氮、磷配合,是合理施肥的重要原則。 有機肥料養分全,肥效慢;化肥肥分濃,見效快。特別是有機肥料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經微生物作用,形成腐殖質,能改良土壤結構,使其疏鬆綿軟,透氣良好,這不僅有利於作物根系的生長髮育,而且有助於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化肥可以供給微生物活動需要的速效養分,加速微生物繁殖和活動,促進有機肥料分解,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機酸,這就有利於土壤中難溶性養分的溶解。因而有機肥料和化肥配合施用,能取長補短、互相調劑,充分發揮這兩種肥料的作用。
關注小溫豫生活,為你一一解答。


小溫豫生活


你好,實戰農技,不請自來!

肥料見效這個問題一直都是我們種植戶關心的話題。因為肥料見效了,種植戶才能認可這款的肥料。

氮肥見效略快,因為人家跑的快,氮肥又分,酰胺態氮(又稱尿素氮),銨態氮,硝態氮,見效最快的就是硝態氮,因為可以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無需轉化,其次是銨態氮,最慢的是酰胺態氮,因為酰胺態氮是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的,還需要被土壤中的脲酶分解成銨態氮後才能被作物吸收,銨態氮作物可以吸收一部分,銨態氮被脲酶分解成硝態氮後,吸收最快。硝態氮繼續被脲酶分解成氨氣,流失到大氣中。磷鉀跑的略慢,鈣移動的就更慢了。

其實不然,很多肥料是肉眼看不出來非常明顯的效果。比如微量元素,本身植物對微量元素的需求就少,所以使用後很難察覺變化,只能從作物的長勢判斷。

比如硼元素,植物缺硼會造成花而不實,實而不果,植物生長受抑制。使用過硼肥後只要作物的花芽分化以及坐果率很正常,也就是說肥料見效了。

果實不裂果,果皮厚實,說明使用的鈣肥見效了。

所以肥料見沒見效不能一概而論。






實戰農技


肥料種類有:礦質元素化肥無機營養肥料,大量元素氮,磷,鉀,鈣,鎂,硫。微量元素:鐵,錳,銅,鋅,氯,硼,鉬。這些都是無機營養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都以三元素複合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有機質海藻類,黃腐酸肥液,菌類肥料,有機豆餅以及農家,肥料也分為速效型,長效型,平衡型等類。

在不同糧食如玉米,水稻施氮來說,水稻撒施尿素三天都開始吸取肥料營養,植物對肥料都是從根部從土壤慢慢吸收營養,通過植物體各部位輸送到葉片上。用複合肥或碳酸氫銨肥料施用玉米,施肥要土壤溼度來施用,一般都十多天的時間才吸收肥料,每種農作物和瓜果樹,樹木都是一次性施用,所以肥效持久。

肥料施到地裡多久才能見效,看什麼農作物,樹木,果樹,瓜果,蔬菜,根據生長季節性的品科根系發達吸收能力強的植物,也要看施什麼肥,土壤,天氣溼度溫度,如用速效肥施用見效比較快,也得看氣溫溼度十幾天後開吸取肥料。複合肥施用也要看什麼施法,埋施,雨天表面土壤撒施,水解溶液施用是有不同的見效,

夏季複合肥埋施果樹一個多二個月之久見效,雨天撤施二十幾天見效,水解溶液十五後天見效果植株果實,葉片變綠色油光。

有機質菌肥,農家肥是長效肥,在不同的農作物上二十幾天都有吸收見效,對果樹時間比較長才能見效。

對我們農民每年每戶施用都有幾噸不同的肥料,肥料施用對不同品科植物都難說多少天才見效,不同天氣,不同的土壤都難說到準確時間才見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