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一點書法繪畫的基礎都沒有,能否成為書法家、美術家?

怡昕使者


如果沒天賦,不好說;如果不勤奮,一切免談。

勤奮很重要,年齡不重要。天賦也重要,老師也重要,但勤奮最重要。


尹焱焱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舉例說明一下

吳昌碩,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厲良玉、趙之謙並稱“新浙派”的三位代表人物,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他集“詩、書、畫、印”為一身,融金石書畫為一爐,被譽為“石鼓篆書第一人”、“文人畫最後的高峰”。在繪畫、書法、篆刻上都是旗幟性人物,在詩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詣。吳昌碩熱心提攜後進,齊白石、王一亭、潘天壽、陳半丁、趙雲壑、王個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早期吳昌碩任安東縣令,後來辭職,每日做詩,刻印,上海商界、金融界推介吳昌碩的書畫金石藝術,使其名聲大振。

第二個,從青樓走出來的畫家,潘玉良。

1895年 潘玉良原名陳秀清,生於6月14日,江蘇揚州人。後改姓名為張玉良。

1919年入上海美專學畫。1921年考入中法大學,1923年考取巴黎國立藝術學院,1925年考取意大利羅馬國立美術學院。1928年回國後曾任上海美專、新華藝專、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1937年再次赴法國巴黎直至1977年病逝。

第三,劉惠民先生,從開始學習繪畫到被人認可大約需要多長時間?他告訴說:“真的想繪畫的話,四年多吧。”

創作中的傳奇書畫家劉惠民

看到我一臉的詫異,他又告訴我說:“學習繪畫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困難往往都是自己心裡想出來的。用四年多的學習繪畫時間是足夠了,別說是被一般人認可,就是成為繪畫大師,四年多的時間也夠了,關鍵是看你怎麼學。”

劉惠民先生花鳥畫畫作品

劉惠民先生給我舉了齊白石先生當年學畫的例子,他說:“齊白石先生開始學畫的時候是20多歲,當時他是個木匠,每天要做工,一天到晚做木工活很累的,每天抽出一個小時來練習畫畫就算是多的了,這樣算來到35歲時按15年,每年按365天,每天一小時計算下來就是15*365=5475小時,除以24就算合成228天。

劉惠民先生《牡丹圖》

從36歲到50歲又15年,每年按兩小時算合成456天。從51到63歲到北平藝專成為國畫系教授是13年的時間,每天按5小時計算是13*365*5=23725小時,除以24就算合成989天,天數加在一起就是228+456+989=1673天,1673除以365等於4.58,就是4年多的時間。

老耘先生作品《蘭石圖》

劉老耘先生的這一段話使我恍然大悟,原來學習一樣東西,我們更多的時候都是在做著別的事情或猶豫徘徊,真正按照既定方案堅持走下去的人是不多的。我回想我原來定好的計劃用多少時間畫畫的,可是人不可能脫離生活環境獨自生活在空中,每次一到有人的地方回到家裡,就被周圍的人或事幹擾而把時間都消耗掉了。

老耘先生作品

看來要想快速地走向成功,必要要安下心來,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時間來練習,而且必須要有毅力、能堅持,這樣進步就會快。要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無論做什麼事都很難成功。

劉老耘先生還告訴我,學畫畫的同時還要注意幾個方面的學習。

劉老耘先生作品《蝦趣圖》

第一,就是要想方設法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等方面的修養,特別是詩詞等。他說畫面的內容一定要有趣味,而好的詩詞是高度凝練的語言,語言簡練而富含深意,文化修養高的人的畫往往內涵豐富,耐人尋味。好的畫往往具有詩意。

老耘先生書法

第二,要研究我國的繪畫歷史。像黃賓虹先生、傅抱石先生等都是在先研究中國的繪畫歷史的基礎上走上繪畫大師的道路的,也就是先對我國的繪畫的來龍去脈先搞清楚,再去學畫畫心裡就會在方向和方法上做到心中有數。實際開始動筆練習時還要多學習前輩大師的作品和理論。

芥子園畫譜插圖

有正確的理論做指導就像在黑夜裡航行要依靠前方有指路的燈塔一樣。初入門可以先練習《芥子園畫譜》,齊白石先生等很多前輩都是從這本《芥子園畫譜》開始的,等有了一定的基礎就可以再臨習其他喜歡的大師的作品。

齊白石先生作品《荷花》

最後劉惠民先生還告訴我學習繪畫除了理論聯繫實際以外還要具有創新精神。像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李可染、傅抱石等都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不斷大膽創新才脫穎而出成為一代大師的。

傅抱石先生山水畫作品

老耘先生和李苦禪先生是朋友,

劉惠民先生當年曾經李苦禪先生到北京拜見過齊白石先生,就書畫問題進行過一段時間的探討。但劉惠民先生一生孤傲不願留在北京。傳奇一生卻不求聞達,甘願大隱於民間,詩、書、畫、醫術、武術樣樣精通……每當想起這些劉先生這些教誨就不由然而生起懷念之情,為了表示對劉惠民先生也就是人稱書畫奇才的劉老耘先生的懷念和敬意,特此把先生當年傳授給我的這些學習繪畫的寶貴經驗和大家共享。

老耘先生花鳥畫作品

正確的方法加上力排干擾,靜心學習,學好繪畫應該不會太久,祝願大家早日成功!






圈子的生活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苦心人,天不負,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有志者,事竟成,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書法繪畫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華夏兒女的精粹和國寶。學習書法繪畫尤其是書法對繼承傳統、提高素養、陶冶情操、健身提氣,延年益壽都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想學,就沒有淌不過的河,翻不過的山。

祝你在學習的道路上,不斷奮進,勇攀高峰!





趣墨緣


只要堅定信念,筆耕不輟,什麼時候都不晚!

黃公望,五十歲才學畫,活到了85歲,畫的《富春山居圖》成為畫史上的一座豐碑,後人再難望其項背!

金農五十開始繪畫,六十開始畫竹子,成為揚州八怪的一員。

齊白石也不例外,他十五歲時開始練習雕刻,到了二十七歲才跟胡自倬學畫,終成為一代大家。

丁輔之,近代書畫家,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46歲開始學畫,無師自通,也學有所成。

再舉一個國外的例子:

美國傳奇人物摩西。75歲才開始學繪畫,80歲的時候她在紐約舉辦了個人首次畫展,引起轟動。摩西活了101歲,在最後25年的藝術生涯中留下1600多幅作品,成為美國最多產的原始派畫家。

成為大家的基本路徑:寫生、臨摹、拜師、悟道

縱觀所有有成就的書法家或者畫家,個人有個人的緣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機緣,成就各不相同。但成功還是有一些基本的門徑,可以掌握和實踐的,通常方法就三條:寫生、臨摹、拜師。通過大量日常的訓練,熟練掌握這門藝術的門徑,並通過老師的指導,找到適合自我性格的表達方式。

這是一條吃苦的路,沒有什麼偷懶的地方,下多少工夫就在作品上就體現出多少成分。其中臨摹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可以讓你與那些大師直接對話,是學習最直接的方式,這一步可以讓你站在巨人的肩上。特別是當你沒有辦法找到名師的時候,這一步就尤為關鍵。

當你達到一定水平後,要想有更高的成就,則由你自身的格局和審美高度來決定,這就涉及到所謂“外”之技。在書畫方面就是你個人內在人文素養的水準以及自身修養的程度。

這方面的提升通常也是三條:閱讀、行走、悟道。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人生格局提升的意義大家都知道。悟道,則是高手與大師之間的區別。悟道是個人的人生經驗、經歷與天地真理之間的對應,是對事物本源的探究,是對生命的體悟。所有的大師都是自然不自然的走到這一條路上,這條路需要你放下名利,放下執著,對自己內在本性和外在覺識進行思考,感悟。


雲隱


書法和繪畫都是使用筆這樣的工具,都使用顏料畫線條來表現圖形。正因為同源,有些書法家就成了畫家。國學大家啟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不光是書法家,更是超級書畫家。在當代這樣的情況也不少,但是隻作書法家也乏其人,田英章先生就是這樣的一位現代規範漢字楷書書法家。

繪畫和書法最基本的構成要素都是一個個筆畫,但是不同的地方在於,書法的每一個筆畫扮演的角色要比繪畫中的每一筆要重要的多。繪畫如果有一筆沒畫好,其實是沒有大礙的,尤其是像寫意畫,他們本身構成的基本元素單位就極其相確定,而且數量眾多。其中某一細節沒做好,實際上於全局無礙。對於繪畫和書法的難易,早有前人預言,繪畫家十年、二十年可以培養成功。但是書法家要用三十年、四十年才可以。有喜歡畫畫和書法的朋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點贊分享給自邊的朋友。








李燕書畫


有一個想當書法家和畫家的想法,是一個非常好的願望。

如果你很年輕,有一定天賦,有足夠的學習和實踐的時間,有高師名人指點,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你完全有可能成為一名書法家或者畫家。如果你是半路出家,那麼學習和實踐的過程將是相當艱難的,想成就自己成為書法家和畫家的夢想,難度非常大。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如果經過一番不懈的努力,你依然沒有成為書法家和畫家,那也沒有什麼可以遺憾的,因為你畢竟做出了努力,你所追求的事業也會還你一個公道:成不了書法家和畫家,你依然可以成為一個書法愛好者和美術愛好者!


聽雨草堂主人


沒有一點書法繪畫基礎,能不能成為書法家?美術家?回答是肯定的,可以!其實,不用把“成家”想的那麼艱難和複雜。只是這個“家”標準有高低之分。

一、成“小家”容易,成“大家”難

不論你年齡是多大,文化基礎紮實不紮實,悟性高還是低,如果是從零基礎開始學習書畫,只要腳踏實地,持之以恆的堅持下去,並且把書法繪畫當做自己終身追求的藝術永不放棄。成為一個書法家,或者美術家是有可能的。之所以說有可能,是指這個“成家”的標準不要定的太高就行。比如“成家”是以什麼為標準呢?當下書畫的體制有書協、美協,書畫的機構有專門教學的美院,各類書畫學會,各種書畫培訓機構,各種書畫院等等。成為這些機構裡的一個分子,也算是是小有所成了。再比如,書協、美協有區縣、市、省、全國各級機構,隨著級別的提高,“成家”越來越難。但是,這不影響你成為一個“小家”。當然,這不是衡量一個人藝術水平的唯一標準。要成為有所建樹的書家畫家,是有條件的,條件不具備是成不了家的。

二、在書畫方面“成家”的首要條件是不要把“成家”當做學習書畫的終極目標。如果為了成名成家,終日為了功利苦惱,很難平心靜氣的學好書畫,“成家”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樹立正確的觀念,按照科學的學習方法,讓書畫養心健腦,平抑浮躁,真正成為自己怡心養生,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書寫自己真情實感的藝術人生。

三、“成家”大小,都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做基礎。如果沒有文化修養,筆墨技法再純熟,也難以成為大家。因此,在書畫筆墨訓練的同時,要把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放在重要的位置不可偏廢。靜心、養心,恆心,勤奮、刻苦,持久,成家並不是遙不可及,而且指日可待。


莊子之水


學書畫.學技術等,人人都是零基礎的,想要成為書法家和畫家,無論拜師或自學,無非就是天賦和勤奮。天賦高者自學成才,天賦低的找個老師指導,比別人勤奮一倍,持之以恆,也可成才,能不能成為書畫家則要經過歷史的考驗,當代人自封,只是虛名而已,經的起考驗才算真正書畫家。如唐伯虎天賦異稟,二十出頭,名聲在外,成就極高,詩詞書畫,堪稱一絕,至今似乎也沒背超越。又如文徵明,資質愚鈍,但中年得人指點發奮攻書畫,約五十多歲小有名氣,大概六十多歲集書畫於大成。舉以上兩位古代書畫家以說明,這樣答覆,希望對你有用!


煉得身形似鶴


說句客觀點的吧

作為興趣愛好來說可以有

什麼時候都不晚

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情裡

看著自己一點點的進步

感受筆墨在宣紙上濡染

本來就是一種享受

至於是否成名成家就別想太多

除非有特別的機緣

太多有實力的寂寞高手了

現在的情況你懂得


夢蝶也逍遙


我是蘭石學書法,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沒有一點書法繪畫的基礎是成不了書畫家的!曾記得一位民國時期的書法家說過,要想成為一個成功的書法家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富天才,二是明法度,三才是勤學。我想畫家也是這樣的。所以我們經過辛苦努力成為書畫愛好者是可能的,想成為書畫家是很難很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