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對於篆刻初學者來說,有哪些方法能少走彎路?

繪畫部落


對篆刻而言首先要弄明白篆刻是什麼。從字面理解篆刻就是用篆書來刻制印章。

所以我認為篆刻要從學習書法開始,這樣是要少走很多彎路。從習書入手,要了解篆書的發展過程是怎麼回事。有一定的書法基礎後,再談刻。

刻制印章,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每每下刀,就是在印料上做減法,當然是不能出錯的!刻印要牢記三點,穩、準、狠。切記不要猶豫,猶豫往往會出錯。

在刻印初期,經常會有“血的教訓”,但時千萬不要怕。滑刀這種事,就算是大師也會有,滑到手上,出點血,那是在正常不過的事了。要明白,流血往往就會長記性!

臨習一些漢印是很有必要的!漢印多以白文印為主,刻制起來也相對簡單,而且刻制時可以對刀法有深入的理解。

以上幾點做完後,就可以去嘗試一下朱文印了。朱文印並不難,只需要用心做好印稿,同時將印稿部分保留下來就可以了。在刀法運用上,也無非是衝刀、切刀或衝切刀結合而已,可以根本自己的習慣來刻印。

有了一定基礎,可以根據自己對印的理解刻制一此寫意印。寫意印是對篆刻的一種理解,一種表現形式,是來判斷篆刻者審美、金石學、書法等最好的體現載體。也是對篆刻的一種藝術昇華,所以要做到“看似無心,確用心”的境界才行。

以上就是我對篆刻而言少走彎路的秘訣。談不上對,但也不是沒用!如果有幫助,那是我榮幸,如果沒幫助,就當雞湯罷了。




車前夫子書法藝術


篆刻,對於初學者來說,有哪些方法能少走彎路?

如題,初學篆刻,想要少走彎路,就要走最正確的路,不浪費時間和精力。無非五個字:

用心,用功夫。

往細裡說:

一、選好老師或指導教材,不要被低手或俗氣的教材帶偏了;

二、老老實實下笨功夫:臨漢印;

三、選好工具、材料;

四、堅持。

建議:

一、選擇鄧散木先生的篆刻學作為教材;

二、同時臨習篆書;

三、選擇有一定份量的白鋼之類的標準刻刀,材料上初學者好一點的青田即可;

四、快速掌握刀性、石性;

五、不要使用網上的反轉之類的軟件;

六、多向高手討教。

鄧散木(1898--1963) 初名菊初,號鈍鐵,三十後自號糞翁,四十後始稱散木,上海人,晚年居北京。

篆刻投門於趙古泥,得趙氏真傳,但有突破創新之舉。散木除師法其師外,不斷從封泥、古陶、磚瓦文中汲取養料,五十歲前後掙脫師門,自創新路,逐漸形成了雄奇茂密、疏密有致、嚴謹多變的鄧氏篆刻風貌。然而在結字和章法上的過於巧飾和迂迴是他晚年的弱點。其邊款藝術尤為精采,他的楷書款,從歷代切刀法而來,結構勻稱、穩健,結字規範,尤適於初學者臨摹和取法。

我的師爺爺蘇白先生,與鄧先生素未謀面,而書信往來很久。

八十年代蘇爺爺參加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展即獲獎。蘇爺爺和鄧先生介於師友之間,所遺書信,亦是一大財富。

我的老師進家先生師從蘇老爺子,盡得其法。

老師說過,學習篆刻,沒有捷徑,勤下功夫就是捷徑。另外要多讀書,提高藝術修養和內涵,多看古之大家的東西,提高鑑賞力。

實在沒有啥多說的了,一切靠自己,下功夫,多用心,堅持住。










昭明書館


第二,確定了,做個真正的愛好來培養的話,給你以下幾點建議!

一、拜師 如果有門路,可以找個篆書老師,教你識篆,寫篆,研究篆法,因為篆刻篆在前的,是書法在金石上表現出來的藝術形勢,主要是篆書,如果你精通篆書,那麼篆刻欠缺的只是個刀功!我沒有這方面的門路,只能自己摸索,大概幾個月後才曉得要多看漢印,學篆書哈哈,不過,現在知道也不遲,活到老,學到老唄,給自己工作之外找些合適的活,真搞起來了也挺好玩的不是麼!沒有老師也沒事,自古至今,自學成才的多了去了,其中不乏開宗立派的創始人,比如汪關,丁敬,鄧石如,吳昌碩。。。。他們一樣麼有名師,但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篆刻藝術的心,持之以恆的學習,練習,心無旁騖!







二、自學 買幾本書,一部《說文解字》少不了的,一本《篆刻五十講》,一部《篆刻史》,細緻詳盡的瞭解下啥是篆刻,篆刻的歷史發展過程,根源上去了解篆刻,一套《中國篆刻字典》方便查詢篆字的寫法,也可以用來識篆,還有就是一本《漢印三百品》,相關的書籍非常的多,麼必要一下子全買,你也得有時間看得過來不是麼。





三、工具 要搞篆刻,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印床、印泥、刻刀、石料、宣紙、毛筆、硯臺或者墨汁、毛刷、砂紙、連史紙、這些某寶都有賣的,自己搜索吧,接觸這一行後,更多的好東西會慢慢向你展現的,錢包啊,不給力啊。。。。


四、練 苦練 這個練,包括篆法書法,刀法,等等,日復一日刻苦鍛鍊筆耕不輟。。。。。。修身養性,等你真正喜歡上篆刻,停不下來。刻法分兩種,衝刀和切刀,就這兩種,其他都是技巧,熟能生巧不單一說了,自己開始刻了就慢慢體會就知道了。篆刻的刻,只是個功夫活,刻的再好也只能是個工匠,唯篆法精通,才能在篆刻之路上走的更遠,漢代時期的印,都是工匠刻出來的,甚至都不會寫字,你跟他們談篆刻?你想想,漢印要麼玉印要麼金屬的,文人玩的動麼?我們都說“印宗秦漢”,啥意思?就是說,治印的源頭在秦漢時期,始於秦,盛於漢,我們學篆刻要多臨漢印,在漢印裡尋找篆刻之源頭,漢印第一次規定了印的規格、字數、章法,並且以制度的方式約束下來,,,自元代文人趙孟頫、吾衍、王冕以下,乃至後來的沈周、文彭、何震,一脈下來,他們都受漢印影響極深,因此他們極力推崇漢印,以漢印為印章學習之根,在他們的影響之下,漸漸形成後來“印中求印”理論的發源之處,就是學秦漢印,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要學篆刻,先去臨刻幾百方秦漢印。古代的一派之主們也都是從臨漢印開始的,我們的天賦又高在哪?一切章法佈局都源自秦漢印,印宗秦漢!



最後、共勉,篆刻初學階段,一定要端正思想,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教導我們說,“理論指導實踐”,動刀之前多思考,走正確路線,不要學旁門左道,多練,不求成名家名垂青史,只求走正確道路無愧於心!


冷齋


選門派 識篆書 臨漢印 練刀趣 讀石性 研章法





老石牛


第一,我覺得首先找個好的負責任的老師才行,比如我就是找了個負責任的老師,我的老師姓楊,對我們幾個學篆刻的同學非常的在意,每天跟我們講課,因為老師本身他也是從初學者過來的,他知道該如何整理這些他學過的東西,怎麼樣有效的傳給學生。

第二,是雖然是個初學者一定要買一本篆刻入門的書,首先得了解篆刻的歷史和文化,什麼是印宗秦漢,這些基礎的理論課必須得清楚。

第三,剛開始刻的時候,一定要多練,看老師的刀法,比如刻一個回字紋,一定要多練,先把基本功練好,一定要慢,不能著急,還有就是必須買一個印床,那個篆刻書裡都有,該準備什麼就準備什麼東西,

第四,我覺得得先練書法功底,如果沒有書法功底,我有幾個師弟沒有書法功底學起來有點費勁。但老師總講但你的書法跟不上是很頭疼的。我強烈建議得先練一下篆書,或者本身有書法功底的。

第五 篆刻的反書上石,我個人覺得要傳承古人的用毛筆反書上石,如果用一些鉛筆,圓珠筆之類的我覺得就有點失去篆刻的真正的意義當然如果,您現在還不會書法也可以用這些鉛筆之類的 個人覺得是最好用毛筆 說實話悟性也很重要。

印宗秦漢不能忘了漢印還是得刻多練。 好了我的分享結束了 還有什麼說的不到的地方 請多理解 本文章僅僅是個人的意見,只代表自己謝謝閱讀。






漆唐手工藝人


篆刻最好有一定書法功底,可以邊練篆書邊學篆刻,這樣對認識篆字和熟悉篆書有幫助,關於刀法、篆法、邊款的講解推薦王本興的《篆刻入門》以及鄧散木的相關著作。再有就是臨習、琢磨、悟,研習好作品,有機會可以找老師請教與同學交流。堅持不懈的努力就會有所收穫



泰山無相閣篆刻


首先的熟悉篆書,搞篆刻不是刻印單位公章,楷書就可以了;最起碼會寫,會讀篆字,比如有些篆字你都不認識,如何能刻好!刻好了你自己都不認識,豈不貽笑大方!

其次初學者你的熟悉篆刻工具的使用、選擇!最主要的就是刻刀、印床!這兩種工具是篆刻藝術最重要的、一定要質量好的、適合自己使用的!比如刻刀,市場出售的有“永字”牌、“啄木鳥”牌比較有名常見,有經驗的老師有很多自制刻刀,白鋼的、合金的等等!印床有金屬、木製兩種,筆者認為木製比較實用!

其他的如印泥、毛筆、宣紙、墨、砂紙、磨刀石等等都可以選擇隨便一點!

還有重要的是石材選擇,對於初學者,普通的青田石,硬、脆、適合練刀、和手勁的控制,切記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傷到手!

其他的所謂四大名石,有的價格昂貴 有的石質不適合初學者!

以上大致就是這些,不到之處,請過路老師多指教!











英雄本色無怨無悔


先買書學習一個月,然後買刀具石頭印泥等,便宜的好刻的印度石流行,一邊刻一邊看視頻,先從漢印開始,網上有的是樣子,用風油精沓印法,先刻100方再說,一年後再確定你的刀具等風格,開始練習邊款和書法。入手各種石頭適應刻法,刻的勤的估計到不了兩年就入門了。我自己總結的,不知道有沒有指導。我也是剛刻了一年多,刻了不到100方,咳的不好,請老師們指正。





愛篆刻的貓


也不知道刻的怎樣



菜投


對於學印有兩個觀念,一是“醇而後肆”,一是“先肆後醇”。所謂“醇而後肆”是說治印要先從規矩入手,而後形成自己的風格。“先肆後醇”是說不要一開始就遵循規矩,應該從粗野放肆入手,要有縱橫氣概。

我認為,學印要從基礎入手,掌握了基本的規矩及規律,才能少走彎路,藝術風格關乎於個人的悟性及天分,不必過分擔憂。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首先要選擇合適的範本,建立起興趣和自信心。

從印章上的文字來說,戰國時期的大篆、籀文,秦時李斯的秦篆,秦漢以後擴大到繆篆、鳥蟲篆,隋唐以來,隸、楷等字體也應用於治印,等等。最終,篆體類文字,還是處於主導地位。

漢白文印多用減筆漢篆及簡體篆字,並參用隸法入印。屬於平正一路,用雙刀法刻制,技巧難度不是太高,印篆文易識,印格調樸實高雅。初學者建議從漢白文印入手為好。

在臨習漢白文印的同時,還要鍛鍊自己書寫篆書反文的能力,接下來再來臨習朱文印,熟練掌握朱文、白文治印技巧的轉換後,再來學習分析佈局,臨習秦印,感受其靈動、幽深的韻味。

到這個時候,技法、佈局基本掌握,再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流派,分析他的特點,嘗試進行“仿意”的創作。

到了創作階段,就要集眾家所長,上溯至先秦,廣泛涉獵歷代的“印學”內涵,再過自己的分析、學習,領悟、反覆嘗試,形成自己的風格。

以上是從初學到形成自己風格,簡單地羅列了一個步驟,照此,應該能夠少走一些彎路。

我是“寫字吧”,更多好文,期待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