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喜歡《紅樓夢》的朋友是什麼機緣開始讀的,讀了幾遍?

秋陽lsl


初次見到《紅樓夢》還是上小學的時候。

有個同學她爺爺很有學問,這在我們農村非常罕見。她爺爺去世後留下幾本厚厚的書,有《西遊記》、《封神演義》,還有就是《紅樓夢》。

我從認字起就喜歡看小說。我就從她家裡借書看。小孩子當然更喜歡《西遊記》。一套《西遊記》是借了還,還了借,最後給人家翻爛了。《封神演義》也看了。最後看無可看才借的《紅樓夢》。

我還記得那套《紅樓夢》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三部簡裝本,話說回來,貌似那時候也沒有精裝版。

書給同學的媽媽夾鞋樣用了,同學就把鞋樣抽掉,把書偷偷帶出來借給我。

可惜當時看不懂,人物關係都沒理清。感到索然無味,還給同學沒再借過。

再次接觸到《紅樓夢》已經是高中了。有一篇課文是《林黛玉進賈府》,聽老師講了有關紅樓的知識就非常向往。但由於農村的高中沒有圖書館,借不到書,家裡也沒閒錢去買,這份渴望就擱置了。

巧了,大學時上的第一堂大學語文,老師講得就是《紅樓夢》。以前的渴望被重燃,花9塊多錢買了一本全一冊的《紅樓夢》 ,沒有註解,字體很小。這次才真真正正讀了紅樓。這一讀就再也沒有放下,一直到現在,不知道讀多少遍了。

那是90年代初期,沒有網絡,沒有資料,周圍也沒有人指點,根本不知道《紅樓夢》有諸多的版本,也不知道曹雪芹只寫了前八十回。但卻像本能一樣,就喜歡看前八十回。就像張愛玲說的,從第八十一回開始,感覺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給我打開新天地的是央視的百家講壇。聽過周思源老師的講座,聽得更多的是劉心武老師的“揭秘”系列。這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有脂本,而且脂本還有很多不同版本。

學會網購以後,在網上買了《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好好研讀。另外還可以在網上讀到好多關於紅樓的文章,感覺眼界越來越開闊。

深入解讀紅樓,感到力有不逮,但勝在讀的遍數多,稍有眼生的字眼就能感覺到。看了不少文友的解讀文章,真是望塵莫及。不過憑著一份熱愛,願意在紅樓的路上一去不返。


淡看雲起


我最開始讀《紅樓夢》上初中的時候,但是沒有讀下來,後來真正把《紅樓夢》讀下來,卻是因為我的同事。

1、初中時候讀卻沒有讀下來

我的父親是一位中學教師,所以家裡有很多書,當然包括《紅樓夢》。上初中時,我讀了《西遊記》《三國演義》,讀了魯迅先生的《吶喊》《彷徨》《野草》《故事新編》,強迫自己讀完了魯迅先生的《南腔北調集》《二心集》等十本雜文集,因為家裡只有這十本。那時候《聊齋志異》也是我的枕邊書。家裡有一本1970年出版的《學習毛主席詩詞》,上邊的詩詞我都背得很熟,只是因為看的次數太多了。然而,《紅樓夢》那時卻沒有讀下來,只讀了十幾回。後來,也沒有怎麼讀過,一直到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以後的2006年。

2、偶然的原因,就讀下來了

參加工作後,我的領導是一個愛讀書的人。一次閒聊,聽他說起劉心武講《紅樓夢》,覺得很有意思,然後又看了他從網上下載的文字版,於是決定我要讀《紅樓夢》。三月份,我買了一部嶽麓書社出版的《紅樓夢》。從第一回讀到第七回,我覺得這些人物記不住,便從頭開始讀;從第一回讀到第四回,又從頭開始讀;從第一回讀到第十二回,又從通開始讀;從第一回讀到第五十四回,又從頭開始讀。就這樣把前八十回讀完,已經是十一月底了。

3、讀一書不足以知一書

在讀《紅樓夢》的時候,同時還讀了一些其他的書和資料。張愛玲的《紅樓夢魘》是那個時候讀的,《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戌校本》也是那時候讀的。同事從圖書館借了一本《紅樓夢版本叢論》,上面有蒙藏本的700多條脂硯齋批語,我把它全部抄到了我那本《紅樓夢》原文的對應位置,足足抄了半個月。從網上下載打印的資料,摞起來也有半尺厚。那一年就是這樣過來的。從那以後,再也沒有這樣正經讀過它,只是用到了翻一翻。

總之,《紅樓夢》總是令我感到高山仰止,這些年越不讀越不敢讀了。

關注梅鶴讀書,歡迎點贊、留言,一起讀出不一樣的精彩!!


梅鶴讀書


最開始知道《紅樓夢》的時候,還是在親戚家看到的小人書,應該是一套的,好多本,但是我只看到了一本,應該是《寶玉初會黛玉》,不過當時年紀小,只是依稀記得裡面是一些圖畫。

自己對《紅樓夢》的真正記憶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這樣一說感覺好有歷史厚重感和時代感)那時家裡買了一臺17寸的黑白電視機,好像是長城牌的,帶著兩根長長的天線,每天晚上七八點鐘大家都圍坐在電視旁 ,當時看的就是《紅樓夢》,開場的那塊大石頭記得特別清楚。但兒時的記憶永遠都是簡單快樂的,一群哥哥、姐姐、妹妹們的叫著,還記著一個長的好看的叫寶玉的男孩和一個特別愛哭的叫黛玉的女孩。

考上高中那年,爸爸送了我一套四大名著,我最先看的就是《紅樓夢》,那時才知道金陵十二釵,才知道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才知道黛玉愛哭是為了還前世欠下的澆灌之恩。會因黛玉葬花淚溼眼底,會為焚燒書稿而潸然淚下。

上了大學,讀了中文,《紅樓夢》自是要重讀的,工作後,沒有大塊時間,便養成了聽書的習慣,《紅樓夢》必在前列。算算下來也有七八遍了吧,雖然每個場景每個片段都熟悉,但又每每有新感受新認知,也許是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人生感悟有所不同吧。

忽然想起了那句話“開談不讀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這應該是人們對此書的最高讚譽吧。


人生在世詩酒花


起始是課堂上老師給讀的,後來自己買了本盜版書,默默背其中的詩詞,再後來,經歷多了看現實更是處處是紅樓,看紅樓處處是現實。


  1. 第一次接觸時初中老師在課堂上給我們讀的,大概內容是寶黛玉初進賈府的故事,印象最深刻的是紅樓夢又叫石頭記,可惜當時年齡小,也沒有感情經歷,根本不懂其中有何深意,只是覺得石頭記要比紅樓夢更有詩意,更加浪漫。
  2. 後來放暑假無聊逛書店,書店門口常年放著四大名著,由於價格便宜,又好奇後來故事的發展,就買了一本。打開整本書才感如此厚重,整整120章,基本都是文字,基本沒有插圖,耐著性子讀了三四十章,感覺太晦澀難懂,但書中的詩歌還是很美很浪漫的,想想用到語文作文裡還是不錯的,於是用筆記本開始摘抄詩句,開始背誦。
  3. 再後來上了大學,年齡大了,理解能力增強了,才真真正正開始喜歡紅樓夢,讀了一遍又一遍,也是從那時開始對書中人物和故事發展有了深刻的思考,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有了每年讀一遍紅樓的習慣,一直到現在而立之年。

每一次的閱讀都有不同的體會,這也是所謂長讀常新。慶幸第一次課堂上老師的強烈推薦,才能讓我們隨著年齡的增長一直有這樣一本書陪我們度過漫長的歲月,慢慢參悟人生的哲理。


進化中的蒙奇奇


初三第一次讀《紅樓夢》,把裡面詩詞都抄了下來。因為裡面的人物關係比較複雜,所以一邊讀,一邊對照著後面的人物關係表。後來再和同學們討論紅樓夢時,就可以很快速的說出來裡面誰與誰是什麼關係。上高中時,也經常和同學們講紅樓夢裡面的各種情節。我平時背書比較慢,說話也很遲鈍,但是一讓我講紅樓夢,嘴巴就像機關槍一樣停不下來。

不管是書還是87版的電視劇,我都已經看了好多遍了。而且,每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收穫。有一年看紅樓夢,還是電視劇和書一起看的。看一段書,再看幾集電視劇。感覺真的是人物從裡面走出來了。書裡面有一些情節可能沒有拍出來,但是在我的腦海裡卻總是覺得明明看過有那麼一集的劇情。

真的,如果你不知道該看什麼書的時候,就讀讀紅樓夢吧!讀者一本書就夠了!因為它裡面囊括的東西真的太多。記得2018年讀紅樓夢時,被黛玉教香菱學詩那部分吸引了。反覆的看了幾遍之後,還試著用黛玉教的方法學寫詩呢!另外,我也是通過看紅樓,知道了《聲律啟蒙》。裡面的知識點真的是太多了!恐怕是我們畢生都研究不完的。


山青花欲燃


讀《紅樓夢》讀了幾遍,雁影說不上來,只記得雁影第一次讀《紅樓夢》是在小學四年級的暑假因為好奇揹著媽媽偷偷讀的,因為那是我媽媽的藏書,書有些舊了被我媽藏的可深了。記得那時媽媽總說《紅樓夢》小孩子不能看,因為少不讀紅樓。覺得奇怪,這到底是什麼書呀,聊齋我都看了,這紅樓有啥特別的,所以趁媽媽上班的時候翻箱底找出來,走馬觀花,從上午到下午,趕在媽媽下午下班回來前看完了。看完沒什麼感覺,只是記住了《枉凝眉》、《葬花吟》,記住了林妹妹愛哭。

第二次是小升初結束,暑假兩個月沒作業,就看書,還是依舊沒什麼感覺,依舊還是喜歡書中的詩;

第三次就是上中學後了,慢慢的越來越喜歡這書,被書中字裡行間所吸引,為書中的人物而牽掛;

後來,每過段時間,我都會再讀讀紅樓,每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穫,但還是最喜歡書中的詩詞。


雁影歸零


我喜歡紅樓夢是源於它是四大名著,上小學的時候就讀了,沒看懂什麼,但是有印象。後來初中讀過一遍,完全投入,仍是出於對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掉淚的小情懷。再後來,年齡大了再讀紅夢,對裡面每個人物命運的感嘆,對社會的鞭策,人性的弱點,真是一部鉅作,現在的我還想重讀紅夢,可是沒有安靜的內心,無法認真看書、時間都被荒廢在各種亂七八糟的地方上了。


被風吹過的溫柔


我個人呢非常的喜歡《紅樓夢》是什麼機緣開始讀的呢。這個要從我讀書的時候說起,從小學就開始知道《紅樓夢》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小時候還經常考同學你知道四大名著是什麼嗎,當時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第一個《紅樓夢》非常喜歡裡面的人物,林黛玉嬌羞玉滴,腹有詩書氣自華,出口成章,我很喜歡這個人物。小學的時候我好友有一本《紅樓夢》書籍我們經常一起看,一起探討裡面的人物。曹雪芹版《紅樓夢》寫的最好,體現了曹雪芹本人的才華,高鄂續寫的版本非常清冷低迷整個畫風都變了,多麼希望曹雪芹寫的後續版本還能留存至今這是我的一個遺憾,遺憾什麼呢,遺憾林黛玉沒有跟賈寶玉在一起,兩個有情人被活活拆散,結局非常悲慘。雖然說這是歷史的一個發展結果,但是讓我這個小讀者感到非常的傷心遺憾。我喜歡87版的《紅樓夢》,閒暇時還打開手機看看幾集。研究裡邊的各種人物形象,遇到詩句還多念幾遍希望自己可以記住詩句,偶爾可以念幾句陶冶情操。以上是我的個人回答,謝謝!





蝸牛影視城


小時候家裡就有《紅樓夢》全套,初中斷斷續續一直讀,但那時候讀紅樓似懂非懂,看到眼裡的只是寶玉黛玉和寶釵之間的三角愛情故事和大觀園的熱鬧繁華,覺著這書挺鬧騰的,深一點的內容就考慮不到那麼多了,畢竟年齡有限。

後來,87年版的電視劇《紅樓夢》開始播放,劇中的每個人物的精緻妝容和服飾,還有演員活靈活現貼近原著的演技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每天追劇的同時又拿起來《紅樓夢》認認真真讀了一遍。要說,87版的紅樓有多美,我們來看看。

先說黛玉,“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陳曉旭的妝容和神態簡直是黛玉再生,後來她的命運也和黛玉一樣早亡令人唏噓。

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王熙鳳

頭上的鳳釵都那麼精緻

寶玉的那個頭髮,頭上戴著束髮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絛, 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鍛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

簡直神還原寶玉了,服裝頭飾的細節都很到位。

賈母的造型,據說設計師讀了五遍《紅樓夢》,鶴髮童顏,莊重慈愛的老祖宗,雖然和我心目中的老祖宗有差距,但是已經是很不錯了

圖可見老太太和鳳姐額頭上的翡翠抹額,和清代的一模一樣。

看看三春配的衣服

據後來拜訪劇組人員說,87版演員有學琴棋書畫。不像某些電視劇裝樣子都裝不像,古琴放都能放錯。87版有紅樓夢大師上課,講解紅樓夢,真的是吃透紅樓夢裡的角色。不像某些人把洩火拍成拔火罐。87版有民俗指導,元春頭上掛幾個珠子,黛玉掛幾個,寶釵掛幾個,都是有講究的。吃螃蟹有蟹八件。

所以啊,看過87版紅樓夢後對紅樓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再加上這幾天有很多老師都開講了一些紅樓夢的講座,如《蔣勳說紅樓》《白先勇說紅樓》《劉心武說紅樓》等,對紅樓更加愛不釋手了。


瘦金體花間書


我是從大一的時候開始看的,第一遍走馬觀花,沒什麼大的感覺。

後面才是重點:偶然間,我看了87版《紅樓夢》,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看完電視劇,我又回去看了一遍書,由於有電視劇的大腦印象,代入感特別好,第二遍收穫頗多。

然後又看了一遍電視劇,然後找了當年藝術人生(那時候林妹妹還沒去天堂)再聚首看了一遍,頗有感覺,回頭又看了一遍書。

前前後後3遍書,2遍電視劇。

題外話:看第一遍的時候,自己喜歡薛寶釵和史湘雲,不喜歡林妹妹,第二遍的時候,尤其是看完電視劇,發現自己愛林妹妹(陳曉旭)至深。

87版和書相得益彰,先看書,再看電視劇,效果會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