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安鄉縣三岔河鎮 守護水鄉東大門

紅網時刻2月25日訊兩省邊界、三縣接壤,安鄉縣三岔河鎮是安鄉的東大門。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備受考驗。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三岔河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嚴陣以待,黨員幹部帶頭衝鋒在前,發揮出橋頭堡作用,用責任與擔當應戰疫情,守護著水鄉的東大門。

迎戰疫情

三岔河鎮緊鄰湖北,國道G353穿境而過,重要交通要道荊八線在安鄉的三分之二在三岔河境內,線長面廣,給疫情防控帶來巨大壓力。面對疫情,鎮黨委把防控工作作為壓倒一切的工作來抓。“疫情防控,我們黨員幹部要當好表率,打一場抗擊疫情的硬仗。”黨組書記蹇尚斌向全鎮幹部發出動員令,大家放棄春節休息,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全員全力迎難而上。

在與湖北石首接壤的新口村,鎮黨委班子成員輪流值班,鎮中心衛生院黨支部副書記劉軍帶領3名醫務人員積極請戰。他們24小時值守在檢測點上,用辛勤付出築實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三岔河鎮有三類群眾918名,是疫情防控的重點。面對防控難點,大家想辦法、出主意、創新招,梅家洲村總支書記葉貴桃採取“人過篩、戶過網”的辦法,對全村居戶全面篩查,不遺漏一人。他自己帶頭,採取村幹部聯繫包乾到人,全村41名三類群眾居家隔離。他組織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引導群眾待在家裡,不串門、不聚會、不賑酒、不傳謠,保持全村秩序井然。

1月27日,八百弓村3組村民徐某確診為新冠肺炎後,控制傳染源與穩定群眾情緒成了首要工作。該村5名黨員紛紛主動請纓,與村支兩委一起按照“六個一”的工作措施,做好9名與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的隔離工作,幫助補充隔離對象的日常生活物資,安撫確診病例家屬情緒。

愛心抗疫

“我們遠離抗疫一線,但我們的愛心不能遠。”2月19日,三岔河鎮的17000斤愛心蔬菜搭載“微助武漢運輸直通車”駛向了武漢。在得知可捐贈蔬菜馳援武漢時,三岔河鎮羅州村姚宇明便主動聯繫蔬菜種植戶,出資購買了10000斤冬瓜捐贈武漢。鎮政協聯絡處主任秦志超、格道灣村支部書記李瑞峰各捐款500元運費,以實際行動支援防疫一線。

“武漢的醫護工作人員辛苦,作為貧困戶,享受很多國家扶貧政策脫貧致富了。這個時候,為國家做點貢獻既是對國家的回饋,也是對我這個貧困戶的認同。”該鎮八百弓村民尹治安多次打電話給村支部書記,要求參與捐獻蔬菜送武漢的行動。在八百弓村,許多村民捐贈蔬菜成為一種自覺行動,袁望軍、丁富貴、譚建軍、談海波、談政波等,許多人放下蔬菜就走,只留下一個個美麗的背影。

安乡县三岔河镇 守护水乡东大门

採摘蔬菜。

2月9日,得知安鄉縣統戰部、新民會組織有捐贈愛心行動,三岔河蔬菜種植大戶劉春輝立即和幾位熱心農戶湊了兩萬斤蔬菜捐贈武漢。2月13日,聽到馳援武漢的第七批蔬菜裝車還差4000斤時,他又毫不猶豫地把準備送安鄉超市的大白菜捐了岀來。2月18日,他又一次聯繫捐贈平臺,希望一次性捐贈2萬斤冬瓜,看到自家蔬菜不夠,他出資從西湖農場購回冬瓜。

抗疫復產

復耕復產,實現疫情防控與復耕復產工作“兩不誤”,考驗著水鄉農業大鎮三岔河黨委一班人。針對未復工復產的企業,鎮村兩級展開調研,根據企業生產特點,黨委班子沉下去,幫助解決復工復產困難,指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確保企業復工復產安全有序。

“疫情嚴重,合作社菜薹長在地裡,沒有工人摘,沒有辦法運出去啊。”面對嚴峻疫情形勢,坐在家裡飽受經濟損失。三岔河鎮宏農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倪勇心急如焚。正當倪勇發愁時,唐家鋪村包村黨委張創業、唐家鋪村支部書記楊東方來到合作社,宣傳復工復產的最新政策,併為他減少合作社損失出謀劃策。

要想有序復工,人員是大問題。“迅速摸清在本鎮本村員工的湖北接觸史情況,看屬不屬於‘三類人員’,再進一步徵求符合復工員工意見”。經過實地調查,結合當前疫情形勢,合作社制定了詳細的復工方案、確定了復工人員,倪老闆眉頭舒展開來。考慮到合作社復工需要口罩、手套等防護物資後,鎮政府多方協調,保證了生產所需。2月21日,當一車車滿載蔬菜的車輛駛向超市,倪勇打來電話:“感謝政府的大力支持,合作社菜薹成功賣出去了。”截至2月24日,三岔河鎮現有65家合作社,27家復工復產。

安乡县三岔河镇 守护水乡东大门

2月24日,鎮村兩級聯點幹部,走進該鎮的玖源生態農業合作社開展調研,幫助復工復產。產業園裡紫雲英含苞待放,大型農用旋耕機正在清溝理水,產業園區生機盎然。在玖源公司的梅公園景區,春節期間,民宿景點吸引了遊客留宿。因為疫情,總經理張妹耐心做好解釋勸退工作。“失去了冬天,失去了時間,我們要努力補回春天。”站在公園怒放的梅花樹傍,張妹對復工復產後的久源生態農業,滿滿都是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