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這次疫情後,全民對醫護表示敬畏,是否會改善以往緊張的醫患關係?

心依舊夢依然3


這是兩碼事,改善醫患關係是倆方面問題,首先醫生要把患者當做自己家人看待,患者才能尊重醫生。現在醫患關係緊張要分析每次緊張的原因?不多了。


青風613


我看回答這個問題的大部分都是醫護人員,作為一個非醫護人員我也回答一下吧!疫情過後不會改觀,用不了三個月一切回到原點!

作為一個曾經在銀行一線工作的人,我太瞭解從事服務行業的人每天要面對什麼!人性醜惡到什麼程度呢?舉個例子,我同事懷孕尿頻,對一個老先生說對不起您等我兩分鐘,我去一下洗手間,老先生說:不行,你懷孕又不是我弄的,憑什麼耽誤我時間!(年紀七十歲上下)這樣的事比比皆是!就像我有次在醫院看病,一位醫生和我前面的病人說我,您等一下我喝口水,病人說:我等你半天都沒喝水你喝啥水!輪到我,我讓醫生先喝水,醫生說謝謝,我說不用,您比我們還不容易,我們還有層玻璃,您是近身肉搏,呵呵!,可能你會說銀行和醫院一樣嗎?我也想說不一樣,醫生治病救人當然比我們更高尚,更應該受到禮遇,但在國人眼中,我相信醫生就是從事醫療服務的服務員,只要有問題就是態度不好,不專業!

我的理解是,醫學是客觀的科學,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用我奶奶,一個不識字的八十多老太太的話說:大夫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如果大家覺得只要我花了錢就能治得好病,找到了最好的醫生就必須能救命,把看病當成消費,那矛盾就永遠存在!

三年前爺爺病逝,有醫鬧私下找我爸,說可以找到醫生的治療漏洞,能要至少15萬,我們拒絕了,因為在醫院的時候我們覺得醫護人員都很盡職,爺爺走的時候我們拒絕了創傷性搶救,我們希望他走的安詳些,痛苦少些,不要為了滿足我們所謂的“孝順,不捨”讓他又多受罪!當時我們說不搶救了讓我爺爺好好走的時候,主治醫生給我伸了一個大拇指,我覺得,爺爺不怪我!事後,我們全家給醫生送了感謝信,感謝他們為我爺爺做的一切。

我想,生命是個過程,讓一切順其自然,盡力就好!

可能說的不在點子上,至少,我想讓醫生們覺得,還有我們這樣的患者,能理解,感恩他們的付出吧!


四夕清心社


我對醫生一向尊重,真正接觸了介醫生是我媽得心臟病求醫過程中體會到醫生的心情,品德及工作作風。醫生都希望治好病,讓病人早日康復體現自己的成績而自豪和寬慰。我們屬於祖國經濟發達地區,給醫生紅包是很平常,出去求醫紅包和醫保卡必帶,大家認為只要治好病,寧願給,給了放心,開始普遍收的是多數,但有少數醫生死活不收,你給他,他要反臉,病人之間會互通消息,大家都知道的。後來我媽媽病好了,我直到現在除了體檢,根本就不去醫院。看到有對醫生無禮之徒的新聞非常痛心,這種人本身就是反骨,今天對醫生明天對司機後來對…。反正不是省油的燈!這次教訓放在面前:先進人物衝在前面,你的感想是什麼?希望能扭轉這種壞現象,總之十四億人口很難的!


溪邊園公


當然不會,別說疫情過後如何如何,就是疫情當下,也沒見病人如何尊重醫務工作者。

作為一個報名支援武漢一線,在一線已經奮戰了一個星期的醫生說說我自己當下的狀態跟環境吧!

我們在這裡聽到最多,重複次數最多的一句話是,連著發熱都看不好,你們能幹什麼,一群庸醫!

每天面對病人別說收穫感動了,一天少捱罵幾次都是好的。

我就簡簡單單說下今天下午4點到5點這一個小時,我所遇到的三件事情,大家感受一下在疫情狀態下的醫患關係吧!

第一件,一個年輕女患者來發熱門診的時候,說她口罩掉了,讓我給她一個口罩,我就從我口袋裡拿出一個沒帶過的口罩給她,她當場把口罩扔垃圾桶裡,說我怎麼知道乾不乾淨。我與之爭論幾句,她對我大罵。為了不耽誤其他病人診療,我就去導醫臺借了幾個口罩給她。她依然大罵,說不是n95的,你們搞服務行業的服務態度太差,病人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揚言去衛計局投訴等等。

第二件,一男性患者氣勢洶洶的闖進門診,開口問我,都一個多小時了ct結果怎麼還不出來?我說,這我不太清楚,應該是影像科病人比較多的原因,你耐心等候下。他憤怒的說到,我是病人,病人能等嗎?等死了怎麼辦?和我大吵大鬧,非說別人送紅包結果出來的快,他是老百姓,就出不來結果。

第三件,一患者問我路,我說我是過來支援的,我不是這裡的醫生,我也不清楚,你去問問導醫。然後此患者抓起我的胸牌,記下我的名字,憤怒的說到,我記下你了,沒有醫德,你怎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

一個小時,三件小事,一個星期受的多了去了,不勝枚舉。我想說來武漢支援的醫生,沒一個為了升職加薪,沒一個為了提高待遇。

理由很簡單,第一,救人。第二,同行不易,我們來幫一把。

疫情過後又是一堆改行的。


一枚心內科醫生


肯定不會!!我在醫院工作三十多年了,歷史的經驗告訴我,醫鬧的核心是利益索求。只要你沒治好我的病,我就要鬧,鬧點“補嘗”回去。君不見網上有人呼籲按療效付費了嗎?!還有一個問題是,醫院既使有理,對那些無理擾三分的人也肯願賠錢“息事”,反正公家的錢,可以買自己的安,從而助長了醫鬧。由此,各地居然有人成立了“醫鬧公司”,醫鬧己成產業。我院曾出現過一樁醫鬧,一個病人本身腎衰,卻隱瞞病情,感冒輸液死亡,病家要求賠八萬,我院出價五萬,於是開始“鬧”了,很快,“醫鬧公司”介入,承諾給病家十萬,只要病家全權委託他們代理。醫鬧公司向醫院獅子大開口,索要八十萬,而且很快以每天一百元的價格僱了上百農村老頭老太,佔據門診、病房,癱瘓了醫院,並對醫院設備及醫務人員打砸。後市政府動用警力平息,數名鬧事者被判刑。所以,醫鬧的產生,原因是複雜的,道德的滑坡不可能靠一時感動而改變。


犛牛615


我認為醫患關係不會因為新冠肺炎醫務工作者無私奉獻而得到緩解。理由如下:

第一、有些人是健忘的生物。事過情遷,今年春天這樣對於醫生的感恩和讚美會被遺忘,在有些人的心裡也許留不下一絲半點痕跡。

第二、人的本性是自私的,這種本性為什麼只在少數人那裡有強烈的體現,是因為這些人缺少同理心、同情心。一切以自我的得失為中心,一旦他們認為任何一個行業的人觸犯了他們的利益,一定會拿出極端的手段,醫生也不例外。

魯迅先生說過,他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中國人。我在這裡說了這兩點理由,不是我想以惡意揣測,實在是根據多年來對於人性的觀察得出的。哪一個時代沒有惡人?對付惡人最好的辦法是法律,讓他們作惡的成本高企。解決醫患關係也同樣,國家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給醫生穿上法律的保護醫,才能保障醫生的人身安全。

一個國家的文明素養的提升,不僅靠公民的道德自律,更靠嚴格而完善的法律制度。最鮮明的事例便是酒駕問題,法律一出臺,讓酒駕者看到了喝酒駕車的高額成本,因此,自然形成開車不喝酒的共識。

一句話,文明是靠管出來的!


隔著千山萬水吃餐飯


我倒是想勸勸醫務工作者,付出很多,功勞很大。但千萬不要以功臣自居,回來後繼續夾著尾巴做人,小心翼翼行醫。媒體正常報道,少一些歌功頌德。看病難不免費,醫患矛盾永存。


向191827577


不會改變什麼。

首先惡性的襲擊醫生事件只是個案,而且極少發生,從報道來看,一年發生數起。

其次,看病難,難看病,看病貴在這次疫情中徹底的暴露出來,一箇中原重鎮,國家級大型城市,湖北省首府,常駐人口一千萬,竟然無法消化新增的幾萬病人。現在幾乎調動了全國的醫療資源,仍然捉襟見肘,可見醫療資源是多麼匱乏。

第三,在醫藥科研和相關人才培養方面應該一直再走下坡路,或者說在論文方面有所發展,而實際醫療方面不停的在退步。這次疫情亮眼的年輕醫療人才沒有出現,已經八十多歲的鐘院士依然衝鋒在最前線。

唯一好一點的就是大部分醫療工作者自然心存醫德,從全國各地支援武漢,願這些人平安歸來,並以後成長為我國醫療領域的核心人物。


大鳥5573


我去……出個啥事兒都想給自己抬身價[捂臉][捂臉][捂臉]拿的就是這份錢,乾的就是這個活好嗎?今天干的好需要表揚,但過後有了錯,當然還是要追究的。就像那些幹銷售的一樣……當然啦,還有一方面就是每一行都有好人也有壞人嘛。霍去病和衛青是大漢的脊樑,但是你要說把李廣利也供起來,那估計得先派人去壓漢武帝的棺材板。[捂臉][捂臉]



修羅馭心司


我覺得並不會,黑醫護人員,老師,政府的幾乎都是一類人,覺得自己的苦逼生活別人都有責任的,往往都是一些自私,無能,好吃懶做,以神聖標準要求別人的人,他們道德綁架別人,還把別人的付出看的特別理所應當,特別輕而易舉,說什麼去感染的地方救人是本職工作,那工作是不是可以辭職,是不是覺得對自身不利的情況可以選擇不做?去感染的地方接觸感染的人多大風險!而且現在環境那麼差,口罩隔離衣都不夠人員也不夠,工作要多麼辛苦!怎麼有些人會覺得那麼理所應當?!沒疫情前,有些醫護人員抱怨收入少,工作累時噴子怎麼說的,“不喜歡就改行不做呀!”那此時醫護人員可不可以選擇辭職不去!醫護人員和軍人不一樣,軍人真的是國家養著,退伍分配,級別高一點的一輩子榮華富貴無憂,但醫務人員大部分是合同工,醫院也是自負盈虧,國家是沒有給錢的!當然我並不是說軍人不偉大,我接觸過當兵的人,他們確實很有熱血,很忠誠!此刻比較只是想說,去感染的地方救人並不是那些噴子說的那麼理所應當,他們特別無私!特別勇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