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荀子》一書的寓言故事都有哪些,能否談談?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荀子》是戰國末期著名思想家荀況所撰的一部著作,現存有二十卷,共三十二篇。

我們最熟悉的是他的《勸學》,是《荀子》開篇第一章,裡面有很多簡短的寓言小故事,非常精彩,我從裡面選取一些,摘錄於下:

一、【選擇

●在南方有一種叫蒙鳩的鳥,用羽毛做窩,還用毛髮把窩編造起來,把窩系在蘆葦的花穗上,風一吹來,葦穗就斷掉了,鳥蛋破碎,小鳥就摔死了。這不是說它的窩不完好,是窩搭的地方使它這樣的。

●在西方有一種名叫射干的草,莖長只有四寸,長在高山之上,能俯瞰七百多尺的深淵,並不是它的莖能長這麼高,而是它所處的位置使他這樣的。

●蓬草容易歪倒,但是它生在大麻中,不去扶持也很挺拔。

●雪白的沙子摻雜在黑土中,就會和黑土一樣黑。

●蘭槐的根就是芷,如果把它泡在臭水中,君子就不會再靠近它,百姓也不再佩戴它,它的本性不是不美,而是所浸泡的髒水使它這樣的。

以上是用來比喻:君子居住時必須挑好的地方,外出郊遊時一定接近有道德學問的賢士,以防自己誤入邪途,這是靠近正道的方法。

二、【感召

●肉腐爛了就會生蛆。

●魚發臭了會長蟲。

●鋪開的柴草好像相同,大火總是像乾燥的燒去。

●平整的地面好像相同,但是水是向低窪處流。

●林木風貌,斧頭就向它砍伐。

●樹木成蔭,群鳥就來棲身。

●醋一發酸,小蚊蟲就飛來集中。

以上是用來比喻:說話有招禍的,行事有招辱的,君子必謹言慎行。

三、【專注

●駿馬跳一下,不會超過十步。劣馬跑十天,成功在於堅持。

●想雕刻卻又半途而廢,朽木也不會折斷。雕刻而不停歇,金屬和石頭也能夠雕成花紋。

●蚯蚓沒有銳利的爪牙,沒有強硬的筋骨,上能吃泥土,下能飲泉水,這是用心專一的原因。

●螃蟹有八隻腳,兩隻螯,除了蛇、鱔的洞穴之外,沒有自己的棲息之處,這是它用心浮躁的原因。

以上用於比喻:君子把心智歸結到專一上。沒有埋頭專注的志向,就沒有卓著的成績。不埋頭專注的做事,就沒有巨大的成功。

【總結】

這篇文章是初中時學的,當時不理解,只是背誦。今天再翻讀,受益匪淺。把我們求學路上遇到的問題一一幫我們解答,用寓言的形式,短小精煉,雖簡短但寓意之深不是簡短几句話就可以表達清楚的,也不是我能理解的,大道至簡,大家自己去好好體會吧。

以上是我的理解,希望能對您有幫助。


人生坦蕩蕩


大家好我是原極,現在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荀子》:

荀子介紹: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華夏族(漢族),戰國末期趙國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時人尊稱“荀卿”。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位於今山東蘭陵縣)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其學說常被後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說’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

荀子核心觀點:

1.《荀子》這部書思想不純粹,立場不明確,論點傷感情,所以總是被邊緣化。

2.軍事問題是荀況當時無法迴避的問題,他的觀點和孟子一樣,那就是仁者無敵、正義必勝。

3.荀子認為,國家富強只應該是好政治的副產品。

4.人性本惡,善的一面完全來自後天的學習和修養。

5.和諧有序的社會必然是不平等的。

6.荀子相信客觀規律,“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7.荀子強調學習,“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荀子名言名句:

1、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2、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

3、以治氣養生,則後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4、思索以通之。

5、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輕師而賤傅。

6、不知戒,後必有,恨後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

7、積土而為山,乘之而後高,積水而為海,積之而後深。故聖者眾之所積也。

8、良農不為水旱不耕。

9、尊嚴而憚,可以為師。

10、強自取柱,柔自取束。

11、凡流言、流說、流事、流謀、流譽、流訴,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12、無稽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

13、凡鬥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

14、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以微知明,此之謂也。

15、不誘幹譽,不恐於誹。

16、怒不過奪,喜不過予。

17、亂則國危,治則國安。

18、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

19、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載人,不能治人也。宇中萬物,生人之屬,待聖人然後分也。

20、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21、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22、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

23、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24、務本節用財無極。

25、樂易者常壽長,憂險者常夭折。

26、人之於文學也,猶玉之於琢磨也。

27、聲樂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28、人知貴生樂安而棄禮義,闢之是猶欲壽而刎頸也。

29、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30、刑稱罪則治,不稱罪則亂。

31、有兼聽之明,而無奮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無伐德之色。

32、知賢之謂明,輔賢之謂能。勉之強之,其福必長。

33、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34、君子養心莫善於誠。

35、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

36、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37、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

38、習俗移志,安久移質。

39、學無止境。

40、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41、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

42、名聲若日月,功射如天地。

43、君子之學也,人乎耳。箸乎心。

44、足國之道,節用裕民,而善臧其餘。

45、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知者。

46、仁義禮善之於人也,闢之若貨財粟米之於家也。

47、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48、賢能不待次而舉,罷不能不待須而廢,元惡不待教而誅,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49、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

50、無德不貴,無能不官,無功不賞,無罪不罰。

51、騰蛇無足而飛,鼫鼠五技而窮。

52、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

53、志忍私,然後能公;行忍性情,然後能修。

54、知而好問,然後能才。

55、君子贈人以言,庶人贈人以財。

56、凡事行,有益於理者立之,無益於理者廢之。

57、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

58、下貧則上貧,下富則上富。

59、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臣不至。

60、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

61、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

62、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63、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64、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及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65、居必擇鄉,遊必就士。

66、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67、知之而不行,雖敦必困。

68、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

69、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70、聖可積而致,途之人可以為禹。

71、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

72、恭敬,禮也;謙和,樂也;謹慎,利也;鬥怒,害也。

73、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

74、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75、名無固實,約之以命實,約定俗成,謂之實名。

76、雖有戈矛之刺,不如恭儉之利也。

77、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78、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79、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

80、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

8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82、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

83、善學者盡其理,善行者究其難。

84、是謂是,非謂非,曰直。

85、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

86、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87、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88、先義而後利者榮,先榮而後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

89、禍之所由生也,生自纖纖也。

90、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91、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志。

92、學不可以已。

93、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94、肉腐出蟲,魚枯生蠹。

95、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96、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

97、跬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

98、飢而欲食,寒而欲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99、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勸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聽人以言,樂於鐘鼓琴瑟。


原極


梧鼠五技而窮。出自《荀子.勸學》,說的是田野裡有一種小動物,名叫梧鼠,因為它會五種本領:會飛,會走,能游泳,能爬樹,又會掘土打洞。但是,它學會了這幾種本領,卻一種也沒有精通。說它會飛吧,它飛不到房頂上;會游泳吧,連一條小河也渡不過;走吧,還不如人走的快;掘土打洞,還不能把自己身體掩蓋起來。名義上是學會了五種本領,用起來,卻一樣也不中用,這怎麼能說它有本領呢?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荀子.勸學》這是說南方有一種叫鷦鷯的鳥,用羽毛做巢,還用髮絲編織起來,但卻把它託在蘆葦穗上,大風一來,蘆葦被吹斷了,鳥巢隨之掉下來,鳥蛋打破了,小鳥也跌死了。鳥巢並不是不牢固,而是所託的蘆葦太脆弱了啊!西方有一種名叫射干的植物,莖只有四寸長,但由於長在高山上,又面臨七十丈的深淵,遠望過去高不可攀。植物本身並不長,只是因為生長在高山上的緣故啊。這是《荀子》裡的兩則寓言,與大家共勉。


楊柳145822138


buzhidao!沒看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